簡體版

第四七六章 蛤蟆街

「倆人這一發啊,就不可收拾了,戰後夜夜日日在一起。後來你二舅調離南昌,還發誓說等回來給她贖身,結果你懂得,咱男人的嘴……」大舅神情復雜的嘆口氣,顯然當年也沒少干這種缺德事。

而且以大舅的顏值,犯桉數量起碼得是二舅的十倍。怪不得這麼積極地撮合兩人,這是為了減輕自己的負罪感啊。

「對了,為什麼那老阿芳管二舅叫張郎?管大舅叫張大哥,你們跟人家說自己姓張嗎?」老六又問道。

「沒錯。咱不能給你娘抹黑啊。」大舅點點頭傳授經驗道︰「往後任要是出去玩,更要隱藏好身份。」

「嗯,我干什麼壞事,都是報老七的名號。」老六點點頭。

「那也不行。」大舅苦笑道︰「還是也改個姓吧。」

「好吧。」老六便從善如流道︰「那我也姓張,弓長張可是大姓,最不引人注目了。」

「不,我們那個是立早章。」大舅卻搖頭道。

「是立志早起的意思嗎?」老六問道。

「不是。其實是立志……」大舅搖搖頭,實在有些羞于啟齒,便岔開話題,低聲道︰「盯梢的沒了。」

他江湖經驗豐富,知道這時候越神神秘秘,小心翼翼,對方就越容易產生懷疑。所以一直大大方方,招搖過市,盯梢的只要想盯,就一定能盯的住。

「他們撤了?」老六輕聲問道。

「不是,是留在春芳閣了。」大舅輕輕搖頭道︰「應該就一個盯梢的,分身乏術而已。不過這也說明,我們並沒有引起他們的重視,只是例行盯梢而已。」

「那也夠扯的了,所有拜訪過曾泰的人,都會被盯梢,那幫人得有多心虛啊?」老六沉聲道。

「心里有鬼,而且是個大鬼。」大舅點頭道。

~~

說話間,兩人來到了南昌城數一數二繁華的蛤蟆街上。

顧名思義,這里是南昌人賣蛤蟆吃蛤蟆的地方,得虧現在是正月,他們要是晚兩個月來,滿大街都是咕呱咕呱的蛤蟆叫。

這條街也叫府後街,就是南昌府衙後門所在的一條街。這條街上除了蛤蟆店外,還遍布茶館、酒樓、澡堂、客棧等服務業。

客棧是給全南昌府卷進訴訟、或者來知府衙門說情辦事的四方人等投宿用的。

住下來之後就要找人打官司、打探消息、送禮說情、討價還價了。那麼這些人上哪里找呢?客棧小二會告訴你,客官別急,到隔壁泡壺茶、吃個飯、洗個澡,自然就會找到你需要的人。

因為那些茶館酒樓澡堂里,整日有替人打官司的訟棍、幫人跑關系的掮客、幫人代寫文書的‘代書’、替人平事的地頭蛇盤桓。這些閑散人等就是靠這個吃飯的。

這些事情往往烏漆麻黑,上不得台面,所以不能擺在代表朝廷臉面,設有申明、旌善二亭的衙前街上。便一股腦設在後街。這就是所謂‘走後門’。

大舅知道這種地方的消息最是靈通,便包下蛤蟆街上的同福客棧投宿。

他們一行三十來人包了個跨院。護衛們住倒坐和廂房。三間正房,大舅二舅一間,老六和劉璃各一間,正好住的滿滿當當。

胡泉本來有些擔心,排場慣了的殿下會不會嫌安排太局促。然而老六卻安之若素,他們哥幾個最大的好處就是不挑。畢竟這條件可比當初在金橋坎住茅草屋、睡大通鋪強太多了。

老六一回來,擦臉洗手之後,劉璃便端上熱騰騰的飯菜。她知道小師叔從不在外頭吃飯……

朱楨早就餓的前心貼後心,看到飯菜歡呼一聲,接過快子便大吃起來。一邊吃一邊贊不絕口︰「小佷女的廚藝,真是越來越精湛了,這樣下去我都吃不下廚子做的飯了。」

「小師叔慣會哄人。」劉璃輕嘆一聲道︰「放心吧,我沒事的,不用安慰我。」

「我說的這是實話,好吃就是好吃。本王從不客套恭維,尤其在吃上。」老六正色道。

「……」劉璃被他認真的樣子逗得想笑,但實在笑不出來。她父親的靈柩就停在不遠處的藩司衙門里,到現在還不能過去臨棺一哭呢。

「趕明兒,讓大舅想辦法帶你去見見師兄。」老六說是不能共情吧,卻還能明白劉璃的心情。

「不了,我不能給你們添亂。」劉璃輕咬著下唇,低頭道︰「在客棧里遙拜一下也一樣。」

「沒事。」老六道︰「我大舅本來就得去一趟,有好些事得當面搞清楚。」

比如他那兩個護衛,到底去哪了?為何到現在還杳無音訊。

「嗯。我听小師叔安排。」劉璃乖巧道。

~~

翌日,精神略顯萎靡的欽差大人,駕臨布政司衙門。

熊啟泰、曾泰率領二司官員,早就在衙門口恭候多時了。

待到欽差從馬車上下來,便見沉立本沒有穿那身緋紅官袍,而是換成了素麻白袍,腰間也換成烏角帶,一副標準的官員吊唁打扮。

按照安排,今日他要先前往劉參政官廨吊唁,故而作此打扮。熊曾等官員也是同樣裝束,見禮之後,便一起肅容進了布政司衙門。

熊啟泰頭前帶路,領著欽差大人來到位于衙門東側的一處官廨。只見那官廨外牆根下,堆滿了花圈和挽幛。自然便是劉璉家了。

進去之後,反倒不見花圈挽幛,只有一個簡單樸素的靈堂,唯一奇特的是,靈堂外懸掛的挽聯上,居然空無一字,就貼了兩張白條紙。

靈堂中,只有劉璟在給哥哥守靈,劉孔劉孟負責迎來送往,顯得十分寒磣。

「劉郎中,欽差沉部堂來吊唁令兄了。」見劉璟跪坐在那里紋絲不動,熊啟泰高聲對他道。

「……」劉璟只掃一眼沉立本,便又垂下了眼皮。

「你……」熊啟泰對他如此怠慢,很是不滿。

沉立本卻擺擺手,示意他不要多事。

「大人真是大量。」熊啟泰忙恭維道。

沉立本唯有苦笑,也就他們這些地方官把自己當回事。殊不知,在京里那些勛貴之後、公子哥們眼中,自己這個尚書屁都不算。

畢竟大明開國以來,尚書平均任期不到一年,然後運氣好的就貶官免職,運氣差的便砍頭吃牢飯。如此高危的一群人,誰會把他們當回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