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一五章 令人震驚的身份

于是洪家班眾人,只好不情不願的又領了一筆銀子,跟著明教的人開始到處巡演。

所到之處,皆是人山人海。依然還是一場演出一場說法交替進行,從無例外。

哥兒幾個也听到了更多的人間慘劇,比親自微服私訪的效率,實在不知高出多少。

然而最讓他們印象深刻的,卻是有人在台上,唱的一段鳳陽花鼓詞︰

「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個好地方。自從出了朱皇帝,十年到有九年荒。

三年旱來三年澇,米貴如珠家家斷了糧。開國功臣明著搶,為修中都催逼忙。

有錢的人家賣騾馬,沒錢的人家賣兒郎,平頭百姓遭了殃。

咱家沒有兒郎賣,當牛做馬那苦役長……」

這首「花鼓詞」之所以令哥幾個印象深刻,除了它道盡鳳陽百姓遭受的苦難外,還因為它跟他們听過的另一個版本,是那樣的不同。

就是元旦大朝上,鳳陽老鄉親表演的那首……

~~

整個火熱的六月,洪家班都被明教的人裹挾著到處演出。

就這樣一直演到月底,眼看這場六月巡演終于要結束了。

這下石承祿再也找不到借口留下他們了,只好跟明王請示。是放了他們,還是干脆軟禁他們?

「再留他們幾天,南邊差不多該有消息了,等到時候再說。」明王便道︰「其實我還挺欣賞那兄弟幾個的,若能為我所用就好了。可要是……」

他沒有說下去,但意思再明白不過了。

~~

臨淮縣衙。

韓宜可又在挑燈夜讀,可心浮氣躁根本讀不進去。

長隨輕聲稟報說,那大近視又來了。

「不見不見。」頂著一對黑眼圈的韓宜可皺皺眉,他感覺自己要被姓羅的坑死了。

自從五位殿下去了鳳陽縣,韓知縣就沒睡過一宿好覺。只要一合眼,就是他們暴露身份,被明教抓起來,要挾自己獻城投降的可怕場面。

他都想好了,真要到那天,自己就直接上吊。去你媽的,老子不玩了!

「算了,還是讓他進來吧。」韓宜可一冷靜下來,還是得面對現實啊。

羅貫中進來,依舊照著他的官服抱拳行禮。

韓知縣咳嗽一聲,幫羅貫中听聲辨位後,方道︰「貫中先生,你還好意思來啊,兩位殿下險些在中都出事你知道嗎?」

「我就是為這事兒來的。」羅貫中伸手試探著扶住桌子,俯瞰韓宜可道︰「你倆已經被人家發現了!」

「什麼時候的事?」韓宜可不由自主坐直了身子。

「就是那天晚上,你和平保兒反應太過了。」羅貫中指了指他道︰「尤其是你,大半夜開城門,是生怕別人不知道啊!」

「情況緊急啊,」韓宜可郁悶道︰「要是兩位殿下有個三長兩短,我全家的命都不夠賠!」

「再說第二天,我不是設法圓過去了嗎。」他又小聲都囔道。

「也就湖弄一下你上司,那哥倆可是那位明王救出去的,你倆這一出一回,時間正好對上,平保兒還是朱洪武的義子,人家不懷疑你倆才怪呢。」羅貫中沉聲道。

「然後呢?」韓宜可艱難的咽下唾沫。

「然後明教就開始調查他們五個的真實身份了。通過你身邊的教徒,知道他們剛來時,就得到過你的關照,還知道你說他們的爹,是你的老上司……」羅貫中冷笑不已道。

韓宜可卻听得後背冷汗直流,喃喃道︰「沒想到,我身邊也有他們的人。」

‘老上司公子’這個說法,他只跟兩個人說過,一個是李司吏,一個是唐甲長。

這倆人里,肯定有一個二五仔。

「但他們想不出,到底哪個姓洪的高官,跟你有關系,便認定那哥兒幾個用的是化名。」便听羅貫中接著道︰「此外,平安是朱洪武的義子,他們還猜測那哥兒幾個的爹,是朱洪武看重的人。朱洪武這手太離譜,以至于他們繞著真相猜來猜去,就是不往真相上猜。」

這雖不中卻不遠矣的猜測,卻已經令韓宜可頭皮發麻道︰「沒想到他們這麼細!真是太大意了。」

「于是他們傳信另一位神通廣大的護法,讓他動用安插在吏部的人手,查一查到底哪個倒霉的高官,既為朱洪武看重,又有五個兒子。」羅貫中接著道。

「啊,查無此人怎麼辦?」韓知縣擦擦汗道︰「他們會不會聯想到,在後湖讀書的五位吧?」

「別擔心,我幫你們搞掂了。」羅貫中卻歪嘴一笑。

「你這麼厲害的嗎?」韓宜可像頭回見似的,打量著這個菊花眼的家。

羅貫中自信滿滿道︰「那肯定的,也不看看我是誰!」

~~

五里廟。

「明王,羅護法回消息了。」曹護法將剛剛收到的京中來信遞給明王。

明王接過來打開一看,震驚到目瞪口呆道︰「羅護法說——那兄弟五個,是張士誠和高啟的兒子!」

「啊?怎麼可能?」曹護法和石護法下巴掉了一地。他們就是想生,也生不出來啊!

「羅護法說,那年蘇州圍城,張士誠慮不得月兌,便將自己三個兒子托付給了高啟。他們便以高家子佷的身份,在蘇州士紳的保護下活了下來。」明王便給兩人看信道︰

「誰知高啟去年又牽扯進魏觀的桉子,被腰斬了。家里人也受到牽連,結果哥兒仨和高啟的倆兒子,兄弟五個又落難至此。」

「原來如此。」兩位護法恍然大悟。

這段隱秘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讓人很容易信以為真。

最關鍵的是,當年羅護法可是當過張士誠的大軍師,他說是,那就一準兒是啊!

而且一旦信了這個說法之後,就會越想越覺得是這麼回事兒……

「怪不得那兄弟幾個長得如此參差。」石護法捋著山羊胡道︰「听說誠王又黑又胖又沒文化,那洪灝洪基還有洪鍔,應該是他的兒子。另兩個細皮女敕肉的讀書人,一準是高啟的公子了。」

「對對對。」明王和曹護法連連點頭,丫就不是一個爹生的,這樣才合理嘛。

曹護法也恍然道︰「怪不得韓宜可會如此上心,要是照看不好張士誠和高啟的兒子,他會被江南人的唾沫噴死的。」

張士誠自不消說了。老朱跟江南士紳已經陷入了怪圈,他對他們越狠,他們就越懷念張士誠。他們越懷念張士誠,他就對他們越狠……

而且高啟在江南士林和百姓心中的地位,也是極高的。

他以而立之年,便與宋廉、劉基兩位老前輩,並稱為‘天下詩文三大家’。

實事求是的說,文章方面他遜色宋、劉,但在寫詩這塊上,他又強過二位老前輩許多。

而且他還風骨極佳,厭惡官場蠅營狗苟,不羨功名利祿。洪武三年,朱元章擬提拔他為戶部右侍郎,他固賜不受,被賜金放還。

他敢撂朱老板的挑子,這下就更對腦後反骨的江浙人口味,于是愈加名聲大噪,成為江南士林和百姓共同的超級偶像。

這自然遭到朱元章的記恨,于是借著魏觀一桉,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其株連腰斬了。

據說高啟受刑時,是朱元章親自去監斬的。朱老板殺人雖多,但親自監斬就這麼一回,可見對這個不肯效力、不給面子,多次寫詩作文諷刺自己的家伙,恨到什麼程度。

而且還據說,高啟被腰斬後,用手蘸著自己的鮮血,一連寫了三個‘慘’字才死去。

雖然都只是傳說,但對朱元章怨念深重的江浙百姓,自然對此深信不疑。

于是今年高啟冥壽那天,江南的士紳百姓皆服白色,來表達對他的紀念。

估計整個江南士林,都暗中囑托過韓宜可,必須照顧好高啟的兒子吧。所以他才會那麼緊張。

而高啟,從某種意義上說,也絕對是朱元章看重的人。這也就可以解釋平安的反應了。

ps.第三章,15000訂加更。求月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