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87章 開闢第二戰場

林一回國之後立馬跟團隊把專車業務推上了線,他們在忙活的時候其他家自然也沒有閑著。

8月4日,曾經先後拜訪過萬里、都都和快都三家,但是丟出的野蠻收購提案慘遭拒絕的Uber終于搞出了動靜,在華發布了「人民Uber」服務。

看得出來,這名字是很努力地想要接地氣了。

這個業務的實質是「UberX」這條產品線在國內的落地,定位是低于Uber賴以起家的UberBlack豪華車業務。

而Uber之所以搞出了這項業務也不是因為卡蘭尼克開心地賺著富人的錢還不忘摟一把窮鬼。

Uber走紅之後,在美國出現了一家跟它業務相像但是定位不同,采取差異化競爭的打車軟件公司名叫Lyft,主打經濟實用型客戶。

【目前用下來,听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 換源App】

這在年輕人中間很受歡迎,主要是因為他們普遍經濟能力更弱。

另外即使能夠承擔,追求自由新潮的年輕人也不太適應那種從老派莊嚴的黑色豪華車上下來的感覺,用人話說大概是「裝逼太多容易沒朋友」。

總之Lyft的快速發展引起了Uber的警覺,這才很有針對性地拿出了UberX這款產品來對位競爭。

Uber此前在華主要的司乘客群是外企五百強的高管,甚至被他們當成一種有趣的社交方式。

現在把UberX本地化之後,才算是大規模進入國內市場,畢竟能消費得起豪華車的還是少數。

Uber當然也不是光宣布了一聲,他們拿出了大手筆的推廣方案,不過跟國內同行的傳統保守相比,他們的營銷手法被稱為「腦洞大開」。

比如說,Uber會搞出幾起用直升機接送客的桉例,給自家的軟件增加科技感和未來感,讓年輕人覺得很酷。

再比如說,Uber也會邀請國內的大牌明星擔任司機,拉幾單客人出無數張擺拍,實質還是個品牌代言。

雖然說林一覺得很無聊,因為普通乘客是既用不著直升機出行,也沒機會讓明星給自己開車,不過這些手法至少在社交媒體上得到了廣泛的傳播。

再加上Uber自帶的美國光環,大城市的潮人們還是很吃這種調性的,所以Uber的品牌宣傳效果很不錯。

不是說二三線城市不潮,不過那里的粉絲們還要再等一等,因為Uber目前還只在一線城市展業。

總之呢,卡蘭尼克康慨地揮舞著大把的美鈔,向國內打車市場的所有同行們高調地宣告︰

老子來了。

關注Uber的當然不只是萬里出行一家,都都打車和快都打車顯然也都時刻觀察著它的動向。

這次專車業務的政策溝通其實是三家聯手的,不過讓林一意外的是繼萬里出行之後第二個出手的居然不是都都,而是快都。

快都打車之前在補貼大戰當中落後,出租車市場已經是處于劣勢,早就期待第二戰場。

這次專車業務放開可是一個大好機會,鉚足了勁兒準備奮起直追的。

雖然快都沒有Uber那樣的光環,但就動作大小來看,在專車市場的投入只會在Uber之上,反而是林一更加警惕的對象。

這時候程惟在干啥呢?

林一很快搞清楚了,因為柳清加入都都之後的職務是COO,她同時擔任了都都的專車業務負責人。

也就是說,她在都都的位置是跟萬里出行的李莫言看齊的,而不是劉簡妮。

但是柳清同時又干著CFO的活,林一跟劉簡妮離開美國的時候在舊金山機場踫到程惟跟柳清,他們顯然還沒有完成自己的行程。

夠忙的。

這也意味著,都都打車的老板以及專車業務的負責人同時都在國外找錢,難怪要慢半拍。

「柳清為什麼做COO而不是CFO?」

林一還專門就這個問題采訪了劉簡妮。

「程惟之所以費盡心思把柳清請到都都打車,當然是看中她高盛的背景以及她的家世。」

「他帶著柳清,或者說是柳清帶著他跑到美國去拉投資,也證明了這一點,就是程惟是把柳清當CFO用的。」

「但柳清自己顯然不這麼想,雖然CFO也可以是合伙人,但她做COO的意思應該是,不想止于馬杰克跟蔡重信之間那種分工合作的關系,而想更深地介入都都打車的業務層面,成為真正的管理者。」

劉簡妮分析到這里就沒再說下去了,她對柳清是比較熟悉的,不過兩個人的身份角色有很大的不同。

林一能夠感受到她沒有出口的潛台詞。

柳清要在都都打車做管理者,勢必會分享原本屬于程惟的權力,而程惟為了柳清也付出了足夠的代價。

雖然不知道都都那邊的股權分布,但顯然柳清在都都拿到的一定比劉簡妮在萬里出行拿到的要多得多。

程惟憑什麼給柳清這樣的殊遇呢?

高盛的MD確實很牛,但那是相對于普通人來說。以都都打車今日的規模,八竿子打不著的MD程惟完全可以不用搭理,更別說上趕著求合作了。

當然是因為柳女士本人的優秀。

不管怎麼說吧,因為有著上輩子的經驗,林一向來把程惟當作都都打車最大的競爭對手。

而現在程惟跟柳清這兩個人合流,雖然早有預期,他還是對于這個組合忌憚非常的。

這個念頭即使在管理層內部也沒有分享過,只有李莫言能夠隱約感覺到,林一心里對于都都打車的警惕甚至還在來勢洶洶的Uber之上。

事實也證明,都都這次雖然稍微慢了半拍,但是也沒有落後太多。

不知道是程惟和柳清回國了,還是他們在美國遠程指揮,總之緊貼著Uber和快都就把自家的專車業務推上線了。

在這之後林一又把視角放回了萬里出行自家身上,他為什麼會突然跟劉簡妮討論程惟和柳清的事情呢?

「融資的事情有眉目了。」

劉簡妮告訴他,「我找到了一個重磅的投資人,前期溝通的時候對于打車行業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以及十足的信心。」

「如果能夠說服他的話,加上我們此前在美國談下來的成果,這一輪融資的拼盤應該足夠完成了。」

從時間上來說,本期融資也是刻不容緩了,不然的話他們就需要向熊廠求助或者像劉簡妮一開始計劃的那樣,多融一個A2輪。

這些都是次選方案,林一當然對于大金主非常感興趣︰

「我們這次去見誰?」

「高嶺資本的張雷。」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