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6.65 皇位傳承,子陽是最合適人選

第六卷

6.65皇位傳承,子陽是最合適人選

四月十二上午,慈寧宮。

「到底怎麼回事?」周陽帶著永靜公主和薛寶琴,一路幾乎是暢通無阻的進了宮苑正廳,再加上院子里一個人都沒有,他剛一進門就吼了一句,卻在看清眼前人員時明顯一愣,兩側端坐的太後和永昌公主不提,中間主位上竟然是早已出不了龍首宮的太上皇。

這位御極天下五十載的武皇帝,只過了區區不到半年,竟然仿佛老了十幾歲,原本保養良好的面容,此時布滿了皺紋,還有不少老人斑,須發更是完全雪白,整個人看起來都沒了精神;服侍他一輩子的「內相」夏守忠,此時更是風燭殘年一般,仿佛一不留神就會過去。

「臣周陽見過太上皇,見過太後、公主!」眼看在場的不光是「自己人」,周陽只能無奈招呼身後兩個妹子,按程序行禮問安,「不知今日招微臣過來,是有什麼吩咐?」

「行了!」太後沒好氣的瞪他一眼,就憑某人剛進門時的那句大吼,再遮掩還有屁用,「自己過來坐下,看看這個吧?」

周陽先擺手示意永靜公主和薛寶琴,讓二人坐到臉色晦暗不明的永昌公主下首,又看了一眼中間主位的太上皇,發現他連話都懶得說,也就不再掩耳盜鈴,直接坐到太後下面的椅子上,接過一份八百里加急奏折開始翻看,只是稍一瀏覽就臉色大變。

「太後,這當真」周陽傻傻的抬起了頭。

「昨晚,我這邊消息比這份奏折還快了一步,內容基本一致。」永昌公主幽幽一嘆,這才抬起了頭,「怕是誰都想不到,大周朝竟會到了今日地步,區區不到半年時間,兩代帝王先後以如此方式駕崩,不知史書之上,又該如何編排。」

四月初九,昌興帝帶人到盛京城外不足二十里的一處山林行獵,為了暢快就將扈從的兩個千戶御林軍留在外圍,身邊只帶了不多的貼身侍衛,不料消息走漏遭遇埋伏,胸口被叛軍頭目愛新覺羅*永炎一箭射中,雖說刺客轉眼全部伏誅,卻也無法挽回。

昌興帝隨後被太醫全力救治,但很快就發現,胸口這一箭傷勢不重,箭頭卻是淬毒的,只是因為刺客一個沒留,根本無從得知毒劑種類,這位登基不到半年的年輕帝王,在昏迷與高燒中強撐了不到三天就不幸駕崩,一句話沒能留下,八百里加急是牛繼宗、溫福聯名送來的奏折。

「太後的意思呢?」周陽也傻眼了,因為這完全超出了他的預期,哪怕是他一個現代人,心里早有「大丈夫當如此」的心思,但絕對不是現在這種情況,郭愷這一死不要緊,卻也意味著暫時來說,皇家嫡脈已經斷絕,一旦新君上位,他還能如現在這般舒服嗎?

「瑢兒,你說吧!」太後面露哀戚,語氣苦澀的擺了擺手,也就是她多年身居高位,對這樣的悲劇有一定抗性,若不然換成一般孕婦,巨大沖擊之下,很難說還能不能保住孩子。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于有了解決之道,這里下載 huanyuanapp.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如今大周朝連續動蕩,已經完全經不起任何大的變動。」永昌公主郭瑢苦笑著說道,「原本若是再晚上幾個月,皇嫂肚子里的小家伙好歹還能頂上,可現在的情況下,如果當真這樣公示天下,本宮擔心她們娘倆能不能活到孩子出世。」

「額太上皇,不知——」周陽眼看郭瑢沒再接著說,只能換一個詢問對象,這種情況下,無論如何也沒法子越過這位。

「國賴長君。」太上皇目光一爆,仿佛重現了當初隆武皇帝的威嚴,只是很快又收斂下去,只是看向周陽的表情很是復雜,「朕不反對瑢兒和老四家的意思。」

「如今國勢動蕩,需要一個強勢英明的帝王,我和皇嫂反復商議後,覺得皇位傳承,子陽是最合適人選。」郭瑢說話的語氣很是艱難,也把周陽完全弄蒙了,「皇家再也經不住任何的沖擊,偏偏愷兒之後再無其他人選,當真是天要滅我郭家麼?」

「皇姐,你胡說什麼!」永靜公主郭璇眼看周陽說不出話,急忙看向自家親姐姐,「子陽又不姓郭,如何能接任帝位?這消息但凡是傳出去半句,你讓他如何」

「璇兒不用擔心,這也是朕的意思。」卻不想太上皇長嘆一聲,扶著夏守忠勉強站起來,表情苦澀的說道,「更何況,我們大周郭家確實有此先例,子陽好歹還是自家女婿,當初的世宗皇帝(後周世宗柴榮)僅只是養子,不也得繼大統?」

大周太祖皇帝在金陵起兵反清時,打出的旗號就是「大(後)周太祖郭(威)氏旁支」,幸好後周開國皇帝郭威沒有子嗣傳承下來,若不然他們肯定說是「嫡傳」,直到現在皇家家譜中都是采用這種記載,太上皇說的理論上不錯。

只是——

「請太上皇恕罪,微臣實在沒有辦法答應。」周陽剛剛被震得蒙了半天,此時也反應過來,但依然堅持自己的想法,「周家這一脈只有微臣一人,斷無絕嗣之理;更何況,剛才提到的世宗皇帝,如今傳下來的記載也是‘柴榮’而非‘郭榮’,太上皇當真不介意?」

這不是周陽矯情,而是他已經完全想明白,八百里加急是昨晚送來的,很顯然皇家嫡脈這三位已經商量過,根本沒有更好的選擇才找了他;雖然這年月有「過繼」的說法,但他好好地一個現代穿越者,可沒有絲毫改姓的興趣。

這個問題並不復雜,太上皇、或者說隆武帝兒子不少,但因為他一開始只認與元後所出的嫡長子義忠親王,最重要的是這個繼承人實在太優秀了,導致其他兒子完全沒有機會,大多數直接躺平完事兒,以至于「兵諫之變」發生、義忠親王郁郁而終之後,他差點兒沒了繼承人。

先帝、或者說永和帝其實只是「瘸子里面挑將軍」湊合出來的,這主要是因為他之前一直全力協作義忠親王,爭不到帝位就立志做個名垂青史的賢王,以此為抓手鍛煉出不錯的能力,偷偷算計、偷偷奪位是後來的事情,幸好登基後也稱得上合格,能力好歹還不錯。

但除此之外的其他人,那就真的不只是「拉胯」兩個字所能簡單形容的,忠順親王還算比較好的,管著內務府、當著大宗正,好歹算是「有些能耐但不多」,其他的基本就是造糞機器、生育用品,活著浪費空氣死了浪費土地的玩意兒,讓他們登基為帝就等于宣布改朝換代。

當然,眼前三位商議人選的時候,其實選擇性的忽略了一個能力較好、出身更合適的,那就是已經圈禁的義忠郡王郭惜,因為他上去確實能保證王朝傳承,但更能保證太上皇、太後和永昌、永靜公主提前到下面與永和帝團聚,順便向義忠親王道歉。

什麼,郭家還有旁支?比如平日里也和賈府有交情的的樂善郡王之類,難道家里找不出合適人選嗎?不好意思,但凡是在社會上稍有經驗的人都知道,「內部問題優先度高于外部壓力」,郭璇也是皇家嫡脈,她和周陽兒子的血緣關系,也比那些出了五服的「同族」近得多!

換一種方式,從旁支中找一個合適的,過繼之後當太子不行嗎?這就涉及到另一個問題,當初前明嘉靖帝的「大禮之爭」,太上皇、太後還在的時候可能沒問題,一旦真正的皇家嫡脈都沒了,這個打著「過繼」名義的新帝王,到底還會不會尊奉嫡脈?人家的親爹親兄弟可都在呢!

民間老百姓都知道,一代親、兩代表,三代四代不好找,大周朝立國百年,至今光是正式傳承的帝王就過去了四代,旁支很多已經到了第六代,這樣的「族人」,甚至比「外人」還要靠不住,至少外人沒有權利直接爭搶嫡脈的家產以及傳承!

所以,三人商量的結果,就是寧可放棄一部分「血統純正」的問題,也要找一個更方便自家的人選,兩邊妥協之後,周陽這個理論上完全沒可能的人,愣是有了幾乎板上釘釘的機會,橫豎他和永靜公主郭璇的孩子會是太子,純正的老郭家一半兒血統。

「這‘郭榮’與‘柴榮’之事,不過是弱宋趙家搞出來掩耳盜鈴的把戲。」太上皇冷冷說道,「過繼之後即為親子,姓氏傳承毫無問題,趙家故意在史書中按‘柴榮’記載,不過是為了掩飾自家卑鄙無恥欺辱孤兒寡母、奪我郭家江山——柴家既然可以接了郭家江山,趙家為何不行?

再說了,你不是還有一個姓林的‘兼祧’夫人嗎?何來絕嗣一說?朕可以答應,讓林家那邊的後人繼續姓周,璇兒的子嗣傳承大統姓郭,難道這還不夠嗎?你當真以為,朕答應她們兩個婦道人家的想法,就真的是沒辦法?朕也不是沒有兒子!」

「太上皇見諒,我可不相信都到了現在,你們還會猜不到我根本沒有什麼兄弟。」周陽無語的說道,「更何況,我今天可以為了皇位假裝答應,你們就不擔心我將來為了給周家掃清障礙,做出什麼不好說的事情嗎?」

「那好,朕再讓一步,你不是連趙家那兩個妾室都能答應,讓子嗣隨母姓嗎?」太上皇沉默片刻無奈說道,「今後繼承大統的孩子必須是璇兒所出,而且要隨母姓,再加上林氏傳承姓周,延續周家一脈,這總可以了吧?」

「太上皇見諒,我不想今天再許下什麼違心的承諾。」周陽略一思考就搖了搖頭——開玩笑,答應孩子隨母姓是一回事,反正不管怎麼說都是自己的孩子,可要是連皇帝都當了,今後卻算是傳給了外姓,那特麼不是放屁嗎?

至于說他為什麼有膽子這麼硬氣,很簡單,一方面他對自己的實力絕對自信,可以保證「摔杯為號」之前拿下太後和太上皇兩個人質;二是現在守衛皇宮的御林軍火器精銳全是經過了神機營全程訓練的,而他現在只要出門,隨身都有一個總旗親衛,他們現在就在宮門外,隨時可以听信號動手,到時候完全能夠以神機營為後盾、以訓練的情分為抓手,試著說服御林軍基層,就算成不了,也足以拖延時間。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在場皇家眾人沒傻子,很明白不論誰登基,都受不了神機營支持,最重要的是,就算費盡力氣解決了周陽,神機營不論出于哪方面考慮都會解決皇家,因為這兩萬多絕對精銳的火器部隊,從上到下都是被某人一手訓練提拔,不論皇家許下多少條件,這支完全封閉的新式部隊將來都必須清洗,這一點腦子正常的都知道。

比如,真實歷史上袁大頭一手帶出來的北洋新軍後五鎮,哪怕是清廷將他趕出朝廷「養病」數年,關鍵時刻還是指揮不動這支從上到下全是袁家烙印的精兵,最後還是要把袁大頭請回來!

「你——」太上皇明顯怒氣上涌。

「我早就說過,子陽不可能答應的。」永昌公主輕輕一嘆,面露無奈之色,「父皇,算了吧,好歹也為郭家留下世代富貴,若是再爭執下去,當真換上我那幾位兄弟中的一個,怕是能撐到再傳一代都是奢望。」

「不若我答應,今後延續曹魏的夏侯氏與曹氏舊例如何?」周陽想了想退讓一步——曹操本來姓夏侯,其父曹嵩過繼給宦官曹騰做養子,他才改姓曹,但有魏一朝,夏侯氏與曹氏並為皇族,兩家世代友好。

「朕又怎麼知道,你會不會再做那弱宋趙家舊事?」太上皇惱火的說道——趙匡胤篡奪了後周江山後,立誓善待原本的後周皇族柴家,但後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趙家不僅沒做到「善待」,還特麼一個勁兒的找借口迫害。

「太上皇,就這樣吧。」太後軟弱的說道,「如今各位叔伯確實不少,除了忠順王弟郭璘之外,計有郭章、郭璜、郭瑆、郭路等十數位,卻也只有第一位還算有些價值,剩下的怕是連撐過三五年的能耐都沒有。

大周朝傳承至今不過百年,不能斷在我們手里,雖說讓子陽接上,確實斷了郭家的名分,卻好歹保住世代富貴,若是當真讓本宮說的那幾位承繼,太上皇怕是都能看見大周朝動亂乃至改朝換代的日子。」

「隨你們吧!」太上皇猶豫半晌,無奈的扶著夏守忠起身離開,走到半路突然停住,表情復雜的盯著太後小月復半晌才說道,「若是你能答應讓他」

「太上皇,他也只能姓周!」這時候還有什麼好掩飾的?

「哼!」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