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零三章 回京,智子制造進度

來到京城後,陸楊直奔地下物理研究所,這里和陸楊淵源很深。

智子失控,就是在這個地方。

後來找到辦法,將質子送到了未知星域後,陸楊又開始用常規方法改造質子。

因為需要改造的質子太多,速度一直提不上去,所以這幾個月以來,都在積累質子。

有幾個工作人員,負責維護各種設備。

改造好的質子,也被磁約束量子場約束,等待積累足夠多質子後,融合為真正的智子。

其他幾個人自然也跟著陸楊來到地下幾百米深的基地。

在這個地方,首先是遠離羅布泊的啟點飛船,就算大羅要跟過來,也許距離也不夠。

而且來了以後,陸楊的信息鍋也能掃描十幾公里範圍,提前預防對方。

在地下,又是特殊改造過的物理研究所,大羅沒那麼好隱藏。

另外,陸楊還發現大羅的一個特點,陸楊覺得大概率不是假消息。

那就是大羅不能接觸其他靈魂體。

這說明金色靈魂能量組成的大羅人工智能,可以被靈能組成的「牆擋住」。

換句話說,陸楊只要將靈能編輯,組成一堵牆,應該能完全隔絕大羅窺視。

甚至做成囚籠,將大羅關起來。

其他人跟著陸楊來到基地後,寧右終于忍不住問道︰「陸楊現在可以了嗎?」

陸楊沒有說話,而是用信息鍋檢查周圍環境。

讓他很高興的是大羅似乎沒有跟過來,如果跟過來,以先前的經驗來看,絕對無法做到完全隱形,在信息鍋的信息收集面前,大羅的技術還不夠。

這時候陸楊感覺可以說一些實話了。

他點頭道︰「羅布泊基地現在問題很大,地外文明的飛船有智慧生命存在,它已經接觸過我了,還說我可以繼承那艘飛船,但實際上這很可能是陰謀。」

「從對方那里我得到不少信息,但這些信息和我已經知道的信息對比,有真有假。」

其他三人都臉色嚴肅地看著陸楊。

倒是沒有多震驚,因為在來京城的路上,三人心里已經想過各種可能。

尤其是看過《三體》小說的潘汶院士,他在飛機上就已經憂心忡忡了。

要是地球上真出現了這麼夸張的黑科技,對方還對地球人抱著敵意的話,那將非常危險。

人類沒有任何抵抗對方的辦法。

就像是小說里,人類在最開始也沒辦法解決三體危機一樣。

最恐怖的還是最後,被三維打成二維了。

大劉的這本小說,最核心的觀點就是黑暗森林法則。

宇宙文明,根本不是人類幻想的那樣溫和。

「陸楊,對方真的和三體里的智子一樣,可以做到遠距離監控,我們還看不到他們,另外有沒有智子那樣強,可以封鎖地球科技?」潘汶迫不及待地問道。

姬陽沒看過三體,他一大把年紀了,根本不看科幻。

一開始他只是擔心地外生命威脅地球文明,並不知道陸楊暗示的是什麼。

听了潘汶的話後,他便知道了。

對方就像是「鬼」。

可是地球上的道士,不會「抓鬼」啊!

他這個算是擁有異能的人,都不會「抓鬼」這門手藝。

姬陽看過很多古籍,對古代的一些神話故事,道家經典,民間傳說,還是有一些相信的。

而姬陽又接受過一些現代科學理論,本質上來說,姬陽並不是封建的人,而是有著現代科學觀的人,對于自己的異能,以前就有過猜測,在接觸陸楊後,更是有一套物理理論支撐。

那便是靈能,是一種特殊粒子。

人的靈魂,平時模不著,看不見,但的確存在。

他就是靠著強化靈魂,才擁有的特殊能力。

陸楊正在考慮怎麼解釋大羅,姬陽有自己的猜測,說道︰「對方是不是特別強大的靈魂生命,能夠獨立存在于身體之外?」

「對對對,和姬老你說的有點像,我目前不確定對方是真正的智慧生命,還是利用靈能科技創造出的人工智能,總之我們看不見他,但他能出現在我的夢境中。」陸楊點頭道。

听了陸楊的話後,三人頓時緊張地左看右看,他們不確定對方是不是跟過來了。

見他們的樣子,陸楊解釋道︰「我已經有一套設備,能夠檢測靈魂能量波動,就是我戴著的頭盔,它沒有跟過來,但是先前在一百多公里外的實驗室時,它就在附近。」

「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我才暗示你們三體小說。」

寧右考慮得更多,現在是夏國開啟了這個潘多拉魔盒,真的失控的話,夏國責任很大。

而目前現代科技,沒有任何辦法對方「靈魂」。

他期待地看著陸楊,希望陸楊給出解決辦法。

剛才陸楊不是說了嗎,已經研究出能夠檢測靈魂的頭盔設備。

「陸楊接下來我們該做什麼,我們會全力配合你,一定不能失控!」寧右嚴肅地說道。

陸楊點點頭,自己人的信任現在也很關鍵,因為陸楊需要很多人配合制造一些設備。

首先是靈能檢測設備,這在以前,是沒有的。

陸楊也不需要重新靠著民科系統用關鍵詞抽獎。

因為信息鍋就有相關技術資料。

以前陸楊因為不懂,沒有去鑽研。

現在既然理解靈魂是一種能量,那就有說法了。

健身儀目前應該也算是靈能科技的一種,它啟動後,就會吸收周圍的靈能,強化人的身體。

「我需要人配合,制造一些靈能科技,主要目標是能夠囚禁獨立存在的靈魂,對方和我說它只能在羅布泊飛船區域,但實際我發現它一開始就在騙我,所以我們必須抓住他!」

「將他囚禁後,我們立刻使用水晶骷髏頭,將對方送進去,到時候我擁有水晶骷髏頭的最高權限,就能對這個靈魂數據解析,將它所有秘密都查清楚。」陸楊說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

其他人立刻表示會配合。

關于水晶骷髏頭的一些秘密,陸楊沒有告訴大家,這些事,待會稍晚一些,陸楊在另一個會議上,會告訴少部分高層。

沒有第一時間去見他們,也是為安全考慮。

等幾乎肯定大羅沒有跟過來以後,陸楊才會在京城拜訪一些人,將這次在羅布泊基地的一些信息告訴大家,讓大家早做準備。

羅布泊基地,目前已經成為一個巨大隱患。

只有等陸楊的「牢籠」打造成功,才有可能和對方掰掰手腕。

整個過程必須十分小心。

因為大羅,這個靈體。

假如它根本不是什麼人造的靈能人工智能,而就是一個啟點文明的智慧生命呢,對方掌握了靈魂離開身體的辦法。

他的本體說不定就在啟點飛船內。

惹怒對方,飛船啟動,那將是天崩地裂。

那麼先進的飛船,說不定還有殲星炮,一炮就把地球打沒了。

陸楊的力場衣也不知道在這種情況下還有沒有用。

大概率是沒辦法的,能量已經超出力場衣的極限。

只有擁有力場的飛船,也許能量足夠抵擋一段時間。

簡單地討論了一下應對方案,陸楊便開始查看京城高能物理研究所的質子改造儲備了多少質子。

根據上次的估算,智子需要1億改造質子。

一次性改造成功其實很簡單,不停把質子送進高維改造就好。

可是那樣做的後果非常嚴重。

已經到了民科系統主動站出來,警告陸楊危險,幫陸楊想辦法送走對方的地步。

所以只能一個個改造,當初陸楊離開時,機器設備制造了不少,雖然是一個個改造,速度也很快了。

每分鐘都能改造幾個質子。

首先是粒子加速器,將氫元素加速,隨後將它們送入漏斗一樣的通道,最後質子就只能單獨被擠壓出通道,隨後立刻進入開啟高維孔洞的儀器內被送入高維。

具體的改造,是特定的高維規則。

所有技術都是陸楊花了數千億,抽到的智子大禮包的技術。

高維孔洞儀器一直在制造,改造需要時間,理論上粒子加速器,可以近光速的將原始質子擠壓出環繞器。

但高維改造,不能瞬時改造好,需要幾秒鐘的時間,完整質子從一個通道進入,再經過高維空間,隨後從另一個通道出來,這時候的質子就是改造好的質子了。

陸楊過來高能物理研究所,自然不會和普通科研人員說是因為躲大羅。

理由只能是視察工作。

于是留守在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員,便趕緊過來匯報了。

相關儀器都是陸楊在魔都的工廠生產,隨後立刻空運的高能物理研究所。

為了容納更多設備,現在地下隧道正在加長,可以不停延伸通道,在管道中,插入陸楊的高維改造設備。

這名叫做鄭林的技術人員原本就是高能物理研究所的普通職員,現在已經升職成為負責人。

鄭林介紹道︰「陸總,我們現在將隧道加長了幾公里,目前正在以螺旋的形狀,環繞物理研究所原本的粒子加速器加長,形態有點像是大大卷。」

「有了足夠的空間後,您魔都的工廠每天幾乎都能送來十幾台設備,這3個多月以來,產量已經大幅度提高。」

陸楊說道︰「辛苦你們了,現在產量是多少?」

最開始一個分鐘改造幾個質子,一小時也就幾百枚,一天數千。

全部改造完,已經不知道多少萬年。

陸楊設備組裝方法教會魔都全封閉代工廠的人,核心設備也就是制造出特定高維空間的磁約束量子場設備,由以前的自動化生產線生產。

因為大部分產能,都給了健身儀,所以生產改造質子的設備核心零件,不算特別多。

現在健身儀基本已經交貨,很快又能生產提速。

只要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大圓環不停擴建,最終設備能追趕上擴建進度,還有剩余。

「距離上次改造時已經過去101天,每天基本都增加15台左右,現在總共有600台改造設備,經過合理設計,我們已經能保證600台設備不停歇,就算某台設備出現問題,也不影響其他質子改造。」

「所以我們最高速度,已經達到每分鐘500到600的產量,一小時最高3.6萬,一天下來算上偶爾維護機器,能制造出80萬改造的粒子,現在已經儲備了2500萬改造質子。」

「但是現在基地已經無法擴建,最新一次地質探測中,發現附近有大量地下水,有可能是地下湖,專家建議不要繼續挖掘,最壞的情況是基地報廢,現在最高還能容納400台設備,一共1千台。」鄭林將數據娓娓道來。

陸楊听完後,便知道極限產量是多少了。

他想了想說道︰「還剩400台設備對吧,這個月月底前組裝完給你送過來,這樣算下來,一個月的極限產量是。」

鄭林立刻說道︰「每台設備每分鐘改造1個質子,極限就是1000,一小時6萬,一天144萬。」

「對,算的很快嘛,機器長期使用肯定會出問題,那就算100萬如何,保證一天至少改造100萬,距離1億目標,就只需要75天了!」陸楊有些激動地說。

「正常來算的確是這樣,但如果期間粒子加速器出問題,就沒辦法生產了,我們會盡力保證達成目標!」鄭林說道。

陸楊滿意地點點頭,雖然夏國的科學家們壓根不知道陸楊到底要1億改造質子做什麼,但從來沒有人提出異議。

等真正完成,陸楊也會去和高層解釋。

如果有智子,在面對不知道什麼科技水平的啟點文明,也就更加有底氣了。

不出意外12月前,肯定能制造出智子。

最開始陸楊算錯了,按照月產100萬計算,算成了10萬年,實際上時間不需要這麼久。

「王一芳院士和龔教授他們現在在忙什麼?」陸楊問道。

鄭林自然知道他們的行蹤,解釋道︰「王院士兩個月前,幫我們基地完善了改造方案後,就說準備秦島再建一個粒子對撞機,龔教授最近沒過來,听說他們的小太陽項目最近進展很快。」

王院士以前就是負責京城高能物理研究所的負責人,龔教授是科學島小太陽項目負責人。

當初制造智子的時候,他們都過來過,陸楊問起他們只是關心對方動向。

目前這次制造「靈能牢籠」,看來不能抽調他們,大家都有事情忙,項目也比較重要。

陸楊準備還是讓量子力學專家的潘建偉過來。

他研究量子計算機,這麼久也沒有什麼進展,不如先研究研究靈能科技。

也許能觸類旁通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