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百零八章 大明的稅

七月下旬。

北戴河旌旗招展,龍旗飄飄。

皇帝和皇太子的御駕終于要回鑾了。

山海關所有的官員及百姓都跪在道路兩側恭送皇帝和皇太子回京。

東哥站在遠處的閣樓上,看著漸行漸遠的皇家儀仗,這一刻,她感覺自己的心都被抽空了。

她也明白皇太子沒有帶她歸京是給了她最後的寵愛,但是,看著那位陪伴了自己兩個多月的男人就這樣走了,她依舊難忍悲傷。

這時候,東哥多麼希望自己也是一位知書達理的漢人女子,這樣她就可以隨駕回宮了。

朱常洛坐在龍攆之中陪著萬歷皇帝,時而朝著窗外遠眺一眼,雖然,什麼都看不到。

但是,朱常洛知道在北戴河行在還有一個女子也正在這般的看著他。

萬歷皇帝倚躺在龍攆內的軟塌上,他還在回味著昨天的燒烤,尤其是朱常洛後來說的生蠔,也就是牡蠣。

味道簡直好極了,讓人流連忘返,忍不住想再次吃到。

萬歷皇帝喝了一口氣泡水說道︰「這牡蠣的味道真好,朕要下旨讓北戴河隔斷時間就六百里加急給朕送一車來。」

萬歷皇帝說了一會兒後,發現朱常洛並未附和自己,他轉身看了一眼朱常洛,「怎麼了常洛?」

朱常洛 的回神,然後說道︰「兒臣在想吏部的事情。」

萬歷皇帝一听朱常洛在考慮國事,于是,他就問道︰「吏部怎麼了?」

朱常洛道︰「吏部又給兒臣送了一批新選官員,兒臣在考慮這些人情況。」

萬歷皇帝一听這個他就哦了一聲,「這事你看著辦吧。」

朱常洛莞爾一笑,「父皇你不能不管兒臣啊。」

萬歷皇帝說道︰「你是監國,朕現在在養龍體,這些事情當然是你看著辦,這兩年你監國的能力,也是有目共睹的。很多事情做快和朕一樣優秀了。所以,你辦事,朕放心!」

朱常洛嘆息一聲道︰「父皇真是疼兒臣吶。」

萬歷皇帝笑道︰「怎麼了?有什麼困難嗎?」

朱常洛道︰「兒臣在想新的吏部尚書人選,可是想來想去都沒一位合適的人。所以,兒臣發愁了。」

萬歷皇帝好奇道︰「孫丕揚不是干的好好的嗎?」

朱常洛道︰「孫尚書上個月病了,他跟兒臣遞了辭呈。」

萬歷皇帝想了一下孫丕揚的年紀,「確實年齡不小了。」

接著萬歷皇帝問道︰「你想找一個什麼樣的吏部尚書呢?」

朱常洛道︰「兒臣想找一位熟悉百官情況,了解百官能力的吏部尚書。」

萬歷皇帝沉吟了一下,然後說道︰「你這個要求真高,一時半會兒,朕也想不過這麼個人來。」

朱常洛道︰「兒臣也沒想出來,現在的吏部侍郎不堪大用,資歷也不夠,難以授以重任。」

萬歷皇帝說道︰「想不出就不要想了,如果真的找不到合適的人,那就找一個听話的人。」

萬歷皇帝這一句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

既然沒有合適的人,那就找一個听話的人,無疑就是最佳的選擇。

頓時,朱常洛感覺自己好像有方向了。

朱常洛對著萬歷皇帝說道︰「父皇,內閣給兒臣擬了七個人選。你看看哪個听話?」

說罷,朱常洛就把這七人的名字告訴了萬歷皇帝。

萬歷皇帝听完這七人名字後,他想了一會兒道︰「李戴這人不錯。」

朱常洛把目光也聚焦在李戴的名字上。

李戴是嘉靖嘉靖十六年生人,到如今也六十多歲了。

不過比起孫丕揚和其他幾位尚書,除了董其昌和劉品如外,也算是年輕的了。

不過這人有一個毛病,那就是重名譽,為了所謂的官聲,這貨在地方上居然都不收稅的,擔任山東巡撫期間,還數次上疏請求萬歷皇帝蠲免山東賦稅,可算是在山東刷了一波又一波的好名望。

不過,這種康朝廷之慨的好事,並不是李戴一個人的做法,而是廣大地方官們的傳統做法。

他們經常以各種理由上疏朝廷,請求朝廷免除地上稅賦。

一開始,朱常洛不明真相,看到理由差不多的也就準了。

後來,朱常洛發現全國的官員幾乎都這麼個套路時,朱常洛警醒了。

原來這特麼是傳統!

而且,這種傳統好處全讓這些地方官給佔了,朝廷卻連個影子都看不到。

怪不得,明晚期的財政狀況會如此惡劣,原來是因為朝廷居然養了這麼一大幫喜歡康朝廷之慨的大善人。

這要是一直這麼下去,別說大明崩潰了,就算是漢唐盛世遇到這幫「心系黎民」的大善人也得翻車!

天下穩定的基礎是什麼?

不就是稅賦嗎?

只要朝廷有了充足的稅賦之後,朝廷才有銀子才有能力治理天下。

否則就算是朱常洛在慈慶宮中把嗓子喊啞了,都不可能叫醒一個人來幫助行將就木的大明的。

想到這里,朱常洛又想到了另外一個歷史名人——金聖嘆!

金聖嘆也算是一位古今聞名的文化人,他最大的文學成就就是批點了很多知名的歷史名著。

其中知名的如《金瓶梅》,《水滸傳》,《西廂記》等。

當然,這人也是出了名的抗稅達人。

在明未亡之前,因為當時流行不交稅的社會風氣,金聖嘆也經常有事沒事就喜歡做一個「民意」代表跟朝廷官員談免稅的事情。

因為,明末就流行官員不收稅刷名望,所以,這幾乎是有求必應的!

結果,等到滿清定鼎天下之後,當時的吳縣新任縣令任維初催征賦稅,江南老百姓們還是不交!這可把任維初給惹火了,任維初動手打了抗稅不交的老百姓。

這下子可算是捅了馬蜂窩!

江南百姓和士大夫忍不了了!

大明的時候,我們都是不交稅的良民,到了你大清憑什麼交稅?

于是,作為民意代表的金聖嘆又開始出來嘰嘰喳喳,聯合了一大批人抗稅,並且還和一百多個士人到孔廟聚集,打著悼念順治皇帝駕崩的旗號,借機發泄積憤,到衙門給江蘇巡撫朱國治上呈狀紙,控訴任維初。

但是,新興的滿清可不像大明那麼好說話。

于是乎,朱國治就把金聖嘆等十一位帶頭人給抓了。

這下子輪到金聖嘆他們蒙圈了,這和大明的劇本不一樣啊!

不應該是我們一鬧,你們免稅嗎?

當時,新興的滿清也有意震懾江南士人,正愁找不到理由呢,這時候金聖嘆他們不要命的就遞了個枕頭過來。

這下子,暴力的滿清直接給這些常年抗稅不交稅的江南人上了生動一課。

金聖嘆等抗稅勇士們被處斬了。

自此以後,江南的士人和老百姓就開始為前朝流淚,懷念著前朝的好,並安安分分的交給大清的稅。

真是諷刺!

——————————————————————

第三章到。

先更後改!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