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九十八章 後朝戰時代的來臨

碣石山的游覽完畢之後,朱常洛將萬歷皇帝送到了行在的寢宮,就匆匆的離開了。

這時候,王錫爵,王家屏,沉思孝,董其昌等四人還在北戴河行在的議事堂等著他呢。

離開了萬歷皇帝之後的朱常洛,沒有一絲停留就直接到了行在的議事堂中。

王錫爵等看到朱常洛回來,他們立刻行禮道︰「臣等參見殿下。」

朱常洛快步走到堂中自己的位置上,說道︰「平身。」

接著朱常洛繼續問道︰「你們議的怎麼樣了?」

王錫爵和王家屏對視一眼,然後回道︰「臣等建議,趁此時機應該速戰速決,解決朝鮮的倭寇。」

朱常洛不置可否,又對著沉思孝和董其昌問道︰「二卿的建議呢?」

沉思孝不懂軍事,他和董其昌對視了一眼,董其昌站了出來。

董其昌是為數不多,真正知曉朝戰戰略的人。

董其昌道︰「臣不敢苟同內閣的建議。臣認為此刻的倭寇屬于哀兵,豐臣氏的暴亡,雖然在一定程度會打擊倭寇的士氣。但是,此刻若大舉進軍,可能會導致倭寇發泄式的反擊,並不利于我軍現在的大好形式。」

「臣建議,此刻我軍應該靜觀其變,以不變應萬變。在到合適時機,一戰定乾坤!」

朱常洛嗯了一聲,說道︰「內閣和軍機處說的都有道理,這樣吧,我們再等一下邢玠的回復。孤已經傳旨讓邢玠到山海關述職。孤要听一听他對朝戰的看法。」

王錫爵和王家屏愣了一下,兩人沒想到最後會是這樣的結果。

在心理上,兩人都是渴望著入朝戰爭可以早些結束的。

因為,朝戰的結束,對二人的好處也是巨大的。

朝戰結束了,軍機處的權力就會被相應的削弱,內閣就會立刻壓住軍機處一頭。

所以,兩人決定再爭取一下。

王錫爵道︰「殿下,朝鮮王也上疏了,他認為此刻正是倭寇虛弱的時刻,他在奏疏中言道,他會召集舉國之兵,助大明天兵一臂之力,徹底蕩平倭寇。」

「臣認為,此乃千載難逢之良機,應該準了朝鮮王的建議,讓朝鮮王下令召集朝鮮全國軍民一道抗倭。」

朱常洛看了王錫爵一眼,王家屏也立刻跟在其後道︰「臣附議元輔的建議。」

這時候,就算是不懂軍事的沉思孝也醒悟過來,王錫爵和王家屏的如意算盤了。

沉思孝也立刻出列說道︰「臣有異議,剛剛董尚書說的很對。此刻的倭寇是哀兵,我大明應該靜待戰機,不可輕功冒進,導致本以大好的戰局發生意外。」

「況且,朝鮮不足信。臣雖不通軍事,但是,兩次朝戰,臣都有參與的。兩次倭亂,朝鮮都沒有組織起來一次有效反擊,都是一觸即潰,險些喪土亡國。」

「若是準了朝鮮王之建議,萬一朝鮮軍民還是不堪一擊,倭寇又趁勢反擊,那豈不是要讓我大明將士陷入到危局之中?」

「故而,臣建議應該待時而動,靜待戰機。等到邢總督從朝鮮回來之後,了解了前線的具體情況,再下決策也不遲。」

朱常洛嗯了一聲,「沉卿之言,老成謀國。軍國大事,非一時而斷。需要全面的信息評估之後,才能做出穩妥處置。」

「下旨給遼東,讓遼東總兵時刻準備。若有戰機出現,遼東大軍可隨時調入朝鮮,受邢玠節制。」

朱常洛轉瞬就下定了主意,他決心在拖一拖,順便他也想動一動李家在遼東的勢力了。

現在,李如松鎮守大興安嶺城,宛如一方諸侯,大興安嶺周圍數百里內,他有便宜行事,生殺予奪之權。

若是,一直還讓其弟在遼東擔任總兵,時間久了,難免就會滋生出來驕縱之心。

一旦,邊將生出驕縱之心,于國于民而言,都將是一場浩劫。

朱常洛雖然不同這個時代的人,他有意提高軍人的地位。

但是,他絕不會放縱!

因為,朱常洛知道,若是一味的放縱這些手握重兵的邊將們,他們極有可能就會成為第二個安祿山!

所以,該打壓的時候,絕不能手軟,改調整的時候,也絕不能猶豫。

李家在遼東三十年了,也該是時候挪挪窩了。

這不僅對李家好,對朝廷也好的。

議定此事之後,朱常洛又對內閣和沉思孝說道︰「京寧水泥路貫通之後,孤決意修築京遼水泥路。此路,西山皇莊會和工部一起修築,建築完成之後,此路會按照京寧水泥路的運營情況,成立相關的養路衙門。」

「到時,通往此路的來往行商所付的路費扣除養路成本後,將結算至工部,用于朝廷其他大型項目的修築工程。卿等以為如何?」

沉思孝听到這個提議後,他立刻搶答道︰「臣無異議。」

然而,這時候王錫爵和王家屏就不同意了。

王錫爵道︰「臣也無異議,但臣以為修路之後,所收之路款,應結算于戶部。工部已經有了大部分水泥配額的收入,然戶部一直空虛。故而臣建議,將所余之路款收歸戶部,交由朝廷統一安排。」

朱常洛听完王錫爵的話後,說道︰「卿所言有理。戶部常年虧空,朝廷一直都在緊巴巴的過著苦日子。給戶部找一條生財之道,也是應有之義。不過,這路到底是由西山皇莊和工部一起修築的,戶部不費一文一厘,就淨拿好處,也說不過去。」

「你們可以就此事再議一議,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交給孤,孤會酌情處理的。」

朱常洛就是要把這個球踢出去,讓內閣和工部扯一扯皮,順便把戶部也拉進來熱鬧一下。

不然,一直都是死水一潭的朝廷六部,怎麼可能適應得了接下來朱常洛對它們的安排呢?

現在,先用這條路的建設和收益去刺激刺激他們,讓他們通過這條路活躍起來辦事的效能。

這也算是兩全其美。

王錫爵和王家屏听到朱常洛這樣提議,二人自然沒有異議。沉思孝也知進退,也明白皇太子是不會讓工部這樣一家獨大下去的。

更何況,他現在已經是軍機處首席了,工部的具體事物現在已經開始交給工部的左侍郎處理。

相信在不久以後,等到軍機處穩定下來,軍機處內的軍機大臣也會像內閣閣臣一樣,不再兼任部務,成為專門的決策機構。

所以,沉思孝也完全沒必要為了這點眼前利益,就放著大好前程不要,去爭這條路最後的利益歸屬。

董其昌在一旁也看的清楚,這些事情,看似簡單,實則就是皇太子在給內閣和工部戶部找事干,給他們找事干的意思也很明顯,那就是為了讓他們爭。

只要他們一開始爭,那麼作為裁判的朱常洛,自然就會發揮出自己的作用,將他們個個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董其昌之所以會看的這般透徹,就是因為他是這四位之中跟隨朱常洛最久的人。

他也參與過很多朱常洛策劃的事情,所以,據眼前這些安排和變化,董其昌隱隱感覺下一步,皇太子很可能就會改革工部或戶部的職權,就像收拾都察院一樣。

——————————————————————

求訂閱,求打賞,求月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