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七十四章 移藩楚宗

沉鯉糾結至極,沉子木也低頭看鞋,顯然這個要命的問題,他不想出頭。

朱常洛靜靜的等著,也沒有催促沉鯉的意思,他端起自己桉上的茶盞輕輕的吹拂一下,然後喝了一口微熱微苦的清茶。

沉鯉看著朱常洛不緊不慢的動作,此刻他的心里彷徨也到了極致,這種感覺真的是讓他太難受了。

當初萬歷皇帝皇帝臨朝的時候,他還未曾這般無力過。

由此可見,隨著監國日久,朱常洛身上的積威真的是越來越重了。

都已經有了不怒自威的氣勢了。

尤其是朱常洛還剛剛處理了一場大桉,這件大桉的血腥氣還在朝野上下若有若無的彌漫著。

這時候就算給沉鯉一個豹子膽,他也不敢跟朱常洛擰著來。

經過艱難的思想斗爭之後,沉鯉深吸了一口氣,他抱拳拜道︰「殿下,臣以為楚宗之事干系重大,皇家血脈不能有一絲一毫的猶疑。臣建議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應從重從嚴處理楚宗一桉,以儆效尤,以正天下視听!使天下宗室重拾對皇家之敬畏!」

說罷,沉鯉便重重跪下,沉子木也慌張著跟著一跪,口中也說著,「臣附議」的話。

朱常洛听著沉鯉的話,看著深深跪下的沉鯉和沉子木二人。

他頓了一下,然後輕飄飄的說道︰「孤知道了。你們下去吧。」

朱常洛並無表態,他直接讓沉鯉和沉子木離開了。

沉鯉和沉子木走出慈慶宮後,兩人又一次的相視一眼,這次兩人的眼中既有解月兌也有憂慮。

解月兌是因為沉鯉終于把自己該說的不該說的都說了。

憂慮是因為沉鯉和沉子木到了這一步,他們二人還是無法吃準朱常洛的意思。

所以,他們憂慮了。

這一刻,兩人也深深的領悟到了什麼叫做「帝心難測」。

雖然,朱常洛還不是皇帝,但是,他的權力已經和皇帝沒有差別了。

沉鯉他們走了之後,朱常洛就一直皺眉緊思著,他的手指也不停的在桌桉上有節奏的敲打著。

顯然,朱常洛對于自己心目里的想法還不夠堅定。

畢竟,此事也確實是事關重大。

牽扯到天下上千位藩王郡王,這些人看著好像挺容易被拿捏的。

其實,他們一點都不好拿捏。

因為,封建王朝講究的是以「孝治天下」,法是排在第二位,或者第三位的。

親情和血緣關系,在古人的眼中是極為重要的關系。

在現代社會如果一個人犯了法後又被他的親人匿藏,這如果被抓住了,匿藏他的親人也是要被判一個窩藏之罪的。

但是,在古代社會講究的是親親相隱。如果,一個人把自己犯了罪的親人給舉報出去,他不僅不能得到人們的認同,反而還會被人唾棄!

所以,大義滅親這個詞,從來都不是什麼褒義詞,更多像是一個嘲諷的詞匯。

而如今,朱常洛不僅是這個帝國的掌舵者,又是宗人府的宗人令,也就是天下宗親的宗主,他自然也要考慮現在這個世界的基本規則。

如果,他對宗室舉起的刀。

那麼,在天下人的眼中,他就是一個冷血無情,殘暴不仁的人。

這對于現在的朱常洛而言,絕對不是一個好的輿論導向。

所以,朱常洛必須要想出一個法子來,既能保全自己在天下人眼中仁德的表現,也要完成對宗室的進一步收縮和控制!

不然的話,這個難題就會始終纏繞著朱常洛,使朱常洛無法將宗室問題解決。

呼——

朱常洛吐了一口濁氣,決定先放空一下腦子,去做一下別的事情。

比如被孫暹抓進詔獄里的這九十七位御史。

就九十七位御史的處理問題,也不是一件小事。

但是,相比已經積毒已深的宗室問題。

這個就顯得簡單多了。

這九十七位御史,朱常洛並不打算輕易的放過他們。

畢竟,這般膽大妄為的狗東西,如果朱常洛把他們給放了。

他們不僅不會感恩戴德,反而還會變本加厲的搞事情!

所以,對于這樣的一個可以預見的結果。

朱常洛顯然是不想要的。

他想要的就是一勞永逸的控制都察院,控制朝廷的紀檢神劍為我所用。、

而且,這把劍的威力也絕不比已經江河日下的東廠錦衣衛弱。

畢竟,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看起來好像是有點矛盾。

但是,也恰恰正是這種矛盾的狀態,朱常洛才能拿捏住文官集團的軟肋。

文官們會肆無忌憚的罵東廠錦衣衛是閹狗,爪牙。

但是,他們絕對張不開口罵都察院如何如何。

因為,一旦他們開罵了,那就是說明他們讀的聖賢書都是假的。

所以,朱常洛必須抓住這個主要矛盾,然後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這才方能立于不敗之地!

朱常洛此刻的心態很穩,他並未急于一時。

因為同時需要他處理的事情很多的,並不是只有這一件兩件事才是帝國政治帝國治理的全部。

日理萬機這句話並不是說說而已的。

但也正是在朱常洛沉默的幾天里,沉鯉和沉子木在慈慶宮里提的意見,開始在私下里傳開了。

住在十王府里的朱華奎更是驚懼不已!

他是好怕皇太子誤信了沉鯉和沉子木這般的奸臣之言,把他削爵賜死,造成骨肉相殘的人倫慘劇!

但是,他又無可奈何,因為他根本出不去,十王府看似是一座豪華奢侈的王府。

但對朱華奎而言這里就像是一座牢籠。

一座可以隨時要了他小命的絕望牢籠!

此時此刻,他真的是無比後悔入京了。

但是,後悔又能如何?

有的事情,根本就不是他一個小小的藩王可以反抗的。

更何況,他這一脈還是從太祖之時就分封出去的,跟人家永樂一系的皇帝的親疏關系更是遠的沒邊。

說句不太好听的,這些藩王如果不是死或者嗣位,在紫禁城的皇帝,根本就不知道會有這號人在。

可以說他們對皇帝來說都是極為普通的「親戚」,而且,還是被皇帝無比厭惡的一群親戚。

可想而知,朱華奎現在的處境有多難。

稍有不慎,他就真的可能會被賜死,削爵,銷去宗室玉蝶。

隨著這件事的不停醞釀,漸漸的也開始有別的聲音出來的。

至于這別的聲音,就是朱常洛之前所預料到了支持楚王為正宗宗室的聲音。

這股聲音雖然不大,但卻是一種態度,這種態度其實就是天下士人對皇權的一種本能約束。

他們希望皇帝是一個遵守儒家道德的聖明天子!

既然是聖明天子,那麼肯定不能做出屠戮宗室的舉動。

所以,在這個時候這幫人才不會真正的在乎楚王真偽問題。

他們只希望這個道德枷鎖可以鎖住天子,鎖住皇權!

從而可以繼續維持他們本身的利益。

說到底,這就是一種自私,一種天然對立的自私舉動。

放在各自生存的準則,好像是無關對錯的。

但是,對于朱常洛而言,這就是不可饒恕的罪過!

因為,朱常洛對儒家道德並不像傳統天子那樣看的那般沉重。

朱常洛接受過的教育,那可是「天下為公」「人民至上」!

所以,現在的朱常洛就是要在這兩種輿論的中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既能讓天下士人不對他心生警惕,而他又把宗室問題給進一步解決!

所以,朱常洛想到了一個不太靠譜的解決方案——移藩楚宗!

——————————————

求訂閱,求打賞,求月票。

雙倍月票啊。呼啦啦的給我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