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零三章 給孤一個理由

朱常洛語氣澹漠的問道︰「為何是洛陽?」

沉鯉回道︰「回殿下,洛陽幾近京師,且洛陽自古富足,若封皇三子至洛陽,不僅可以全殿下兄友弟恭之情,還能節約朝廷稅賦。」

沉鯉這句話剛剛冒出來,朱常洛就知道他在打什麼主意了。

沉鯉是把主意打到已經除國的尹藩世系上了。

尹藩的封地就是洛陽,是太祖皇帝第二十五子朱?的封國。

朱?這個人其實也挺命運多舛,他世系的尹藩自然也跟著命運多舛了。

朱?幼年被朱元章封國洛陽,但是這人天生不安分,整天就喜歡搞一些雞飛狗跳的事情,最後在二十六歲的時候就把自己浪死了。

他死了之後,當時的禮部以尹王?屢受戒喻仍不改其惡行的緣故,上疏永樂皇帝,請求削去朱?的爵位,以庶人之禮安葬。

但是,永樂皇帝並沒有認同禮部的請求,畢竟,永樂皇帝當初造反就是因為受不了建文帝削藩,才打起了靖難清君側,恢復太祖舊制的口號。

現在,尹王薨了,人也很不靠譜。

但是永樂大帝為了自身法統的合法性,自然也就不會依照禮部的建議削藩的,而是硬壓了尹藩十年,才讓朱?的兒子繼承王爵。

由此,永樂大帝也向天下宗室們展示了自己的仁德和威儀,徹底震懾了天下諸王的們不臣之心。

若是永樂大帝想都沒想直接采取了禮部請求削藩的旨意,那豈不是再說建文做對,他造反有錯。

所以,尹藩第一次險些除國的危機,就這樣解除了。

但是,解除了並不代表尹藩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在嘉靖年間的時候,第七代尹王的兒子朱典襲爵,這貨比起他的先祖們更是囂張跋扈,不可一世!

他不僅大肆修建宮殿樓宇,侵佔民產,而且只要有朝廷官員過洛陽不入朝者,必辱以非禮。這下子他可就把一向看不慣宗室的士大夫們給惹毛了。

一個血脈疏于帝系七八代的藩王,居然把自己當盤菜了。

這些士大夫們一旦狠起來的時候,立刻就讓朱典知道了花兒為什麼那樣紅。

接著尹王朱典諸不法事被群臣上奏,嘉靖皇帝一看這麼一個玩意居然有本事得罪這麼多的大臣,而且,還這麼囂張。

嘉靖皇帝當即就下令讓朱典拆毀違制建築,歸還所奪民女,交出教唆小人。

本來這交出「教唆小人」這一條是給朱典的最後一點面子,但是,朱典頭鐵很!他居然抗旨不從,死活沒有交出一位「教唆小人」,顯得無比仗義!

但是,這邊皇帝的旨意,還是要執行的,于是河南府的官員就派士卒去拆毀朱典的僭營宮室。

朱典當時也毛了,他居然派出數百人持械與之毆斗,洛陽城中頓時大嘩,稱「尹王反矣」!

這下子就算是天王老子來了也救不了他了。

于是就在嘉靖四十三年,朝廷以婬暴而廢其為庶人,發配開封,圈禁于省城高牆。

尹王府財產、祿米俸銀盡數沒收入官。

後經河南巡撫遲鳳翔奏請,將尹王府財產盡數變賣易銀,留充各王府祿糧及軍民賑濟之用。又發尹王府庫銀三萬兩、倉糧四千余石左之。王府違禁寶器及銀八萬兩則征入內庫。

自此,尹藩直系就算除國了。

現在沉鯉說,把朱常洵封國到洛陽可以節約銀子。顯然,他是把主意打在了尹王府上了。

要知道敕建一座王府的花銷是無比巨大的,如果有現成的,那是真能省下來不少銀子的。

由此可見,沉鯉提議洛陽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但是,他的時代局限性還是太大了,他只想著完成任務,沒有想太多河南百姓們的感受。

當然,也可能是沉鯉壓根就沒想過底層百姓們的死活。

在他們這些傳統士大夫的眼里,真正的民其實就是地主和士紳階級。

朝廷一旦有了什麼新的政令和賦稅政策想調節一下社會矛盾或者增加一下朝廷收入時,他們就經常會把「與民爭利」這樣的理由掛在嘴上,抨擊新政,攻擊改革之人。

其實,這哪是與民爭利,這是與士大夫爭利。

一旦朝廷妥協了,不與「民」爭利了,他們就會拐彎抹角的建議皇帝加征田賦,解決問題。

久而久之,就會造成「貧者無立錐之地,富者連阡陌」的巨大貧富差距和惡性的土地兼並。

最後就是朝廷沒有賦稅,貧民沒有生活。

而這些兼並土地的士大夫地主們則享受著窮奢極欲的腐敗生活,搖頭晃腦的讀著「治國平天下」的道德文章,順便批判著朝廷的不仁不義和窮苦百姓們的禮義廉恥。

好似全天下就只剩下他們是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之士,道德典範。

這完全就是一群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看似全是道理,其實全是罪惡。

朱常洛看著沉鯉,他目光清澈的說道︰「洛陽不可以。河南宗室密集,水患和旱災交替不斷,萬歷二十二年的時候,因為一場大雨,致使河南數以百萬計的百姓流離失所,無家可歸,宗室亦有上萬人遭受其害,無衣無食。」

「若不是看到此情此景,孤豈會被父皇任為宗人府大宗令?孤想要調節藩王和地方之間的矛盾。若是讓三弟也去了河南,那豈不是在火上澆油?」

朱常洛直接就回絕了沉鯉的這個提議。

沉鯉被回絕之後,他也沒有緊張。

因為,他也早就想到皇太子是不會同意去皇三子建藩洛陽的。

沉鯉跪道︰「臣還有一議。」

朱常洛道︰「沉先生繼續。」

沉鯉道︰「臣建議皇三子可建藩遼東,以鞏固遼東之地。」

朱常洛眼神一縮,這個建議確實出乎朱常洛意料了。

自從永樂大帝靖難之後,沿邊塞王們無不被削權或改封。

這時候,再封一個皇子出塞,難道是要重設塞王嗎?

朱常洛沉聲道︰「沉先生,你知道你在說什麼嗎?塞王尾大難甩,有危機社稷之憂。若不能給孤一個合適的理由,孤也保不了你。」——

求訂閱,求月票,求評論。

帥鍋今天才注意到,原來我的評論也很少,,,想要升級出圈指數,居然還差幾千評論……真是嗶了狗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