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九十九章 革命不好干啊

看到房守士進來,等到房守士行禮完畢後。

朱常洛說道︰「房府尹坐吧。」

然後,朱常洛又對著魏忠賢說道︰「給府尹準備一副新的碗快。」

房守士受寵若驚,連忙道︰「臣不敢。」

朱常洛說道︰「無妨,今天突然讓房府尹從京師趕來天津衛,孤已經有點過意不去了。現在眼看也是飯點,如果再不給房府尹準備一餐晚食,估計外面都該傳孤苛待臣下了。」

房守士道︰「殿下恩典如天,不會有人這麼說殿下的。」

朱常洛笑道︰「說不說,孤也不在乎。孤今天叫你來其實也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跟你商議一下。」

房守士道︰「殿下請講。」

此時,魏忠賢也已經準備好新的碗快過來。

朱常洛道︰「先坐下,邊吃邊聊。」

房守士此刻也不在忸怩,他先行了一禮謝恩之後,就坐到朱常洛台階之下右邊的一條小幾上。

可見,朱常洛與臣下們用膳,用的正是分餐制。

但其實在明代分餐制已經不怎麼流行了。

這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飲食文化的改變。

在宋之前,漢人王朝統治時期,分餐制是文化主流。

但是,經歷了遼金元等外族們的入侵之後,再加上南北宋以來一直都積貧積弱,所以,漸漸的漢人們的分餐制文化就被這些少數民族們的合餐制給同化了。

而之所以能被同化的這麼徹底,原因有二,第一是因為元朝入主中原百年,這百年時光里,元朝人帶來的影響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整個社會的文化氛圍。

而餐制只是其中一種罷了。

其實,更變態的是,因為元朝任官優選本族族裔,這也導致了在元代百年時光里,有志于做官發財的人就把自己家的姓給改成了蒙古人姓,從而達到魚目混珠,被元廷任命為朝廷重臣的目的。

這也導致了元廷幾次三番的下令禁止漢人改姓,可想而知當初的社會是多麼的魔幻。

所以,餐制被改,除了元人地位上的強勢之外,還有漢人們的順從基因在作祟。

而這就是第二個原因,一個非常令人恥辱的原因。

不過,經歷幾百年的合餐制適行,這其中的原因也說不上是外族漢族之間的區別了,畢竟如今天下已經是大明天下,大明身為天下之主,那麼天下的一切自然也都是大明的了。

所以,已經被養成習慣的合餐制,自然也就是大明的飲食文化之一了。跟什麼元人已經沒有任何關系了。

但是在皇家的宮廷宴會之中,分餐制依舊還是主流。

之所以皇家會堅持分餐制,這並不是因為皇家要堅持漢人用餐習俗,而是為了安全考慮。

畢竟,分餐制可以極大的保證皇室成員們的飲食安全。

所以,分餐制自然而然的就被繼續拿來使用了。

朱常洛細嚼慢咽的吃著眼前的餐食,他問道︰「房府尹這一路上過來可見到什麼了?」

房守士不明朱常洛為什麼會如此發問,但是,本著老實回話不做聰明的原則。

房守士老老實實的回答了朱常洛的問題。

「臣一路趕來並無見到不妥之處。」

朱常洛道︰「上次孤讓你查證的順天府戶數情況,你報給孤說,順天府有戶近百萬。總人口應在三百五十萬人到四百萬人之間對吧?」

房守士道︰「回殿下,是的。」

朱常洛道︰「就按照三百五十萬人吧。這三百五十萬除去三分之一老的,再除去三分之一小的。剩下的應該還有一百一十七萬人。這一百一十七萬人再減去三分之一的城中商戶工人。種地的人應該有七十八萬人吧。這七十八萬人如果老老實實的務農種地,一個人應該也能種十畝地。十畝地就意味著順天府應該有七百八十萬畝的土地在種。這七百八十萬畝的土地,按照一畝地八十斤的產量估算,一年順天府應得糧食為六萬萬兩千四百萬斤。朝廷賦稅為百分之十,這就意味著順天府應該繳納給朝廷六千兩百四十萬斤的賦稅,折合石數,應為五十二萬石的糧食。但是,順天府每年能收上來多少糧食呢?」

房守士做夢都沒想到朱常洛會跟他算這個賬。

順天府實際開墾出來的土地也絕對不止七百八十萬畝,實際數字要比這個還要大的。

但是,這些土地大多都集中在皇親國戚和世家勛貴的手里,他們都是不交稅的。

所有,順天府除了在京師里面靠著收兩市的商稅和入城費外,幾乎就沒其他收入了。

而且,京城人口百萬,這些人的吃喝拉撒都需要京城之外的地區接濟。

就拿糧食來說,京中百姓吃糧,有六成以上都是靠著運河從南邊運來的。

所以,想問房守士糧食去哪了,房守士也回答不上來啊。

更何況,眼前的皇太子他就是京師最大的地主。

他的西山皇莊幾乎囊括了京師以西的兩縣之地,這麼大一片地上人口數量也早就有五十萬眾,但是,西山皇莊也不交一粒糧食的。

所以,當朱常洛問房守士糧食在哪呢。

房守士的內心是崩潰的。

這個問題答不上啊。

但是,既然是皇太子發問了,房守士肯定是不能不答的。

于是,房守士說道︰「殿下,順天府收不上來田賦的。」

听聞此話,朱常洛眉毛一挑,他看著房守士的樣子,說道︰「為何收不上來?」

房守士道︰「京師土地,大多被勛貴世家和皇親國戚所佔,還有部分是宮內的為皇莊土地。京師百姓們自己種地回報不大,所以他們要麼不再種地,在京中以百業為生,要麼,就投獻自身,為大戶耕種。為大戶耕種糧食,他們除了付出一定了佃租之外,別的都不用出。」

朱常洛听著房守士的話,他也沉默了一下。因為,房守士說的都是事實。

朱常洛說道︰「為什麼說自己種地回報不大呢?孤看到朝廷收取的田賦也不過一年收成的十分之一。但給大戶重點,光是一年的佃租就在五成左右。為什麼他們不願意自己種地呢?」

房守士見朱常洛問到這個問題,房守士猶豫一下,然後說道︰「因為課稅,雜稅。」

課稅雜稅,這個朱常洛知道的,這是地方上的自行設置的稅種,朝廷對此的約束力並不是太強,畢竟,地方官員雖然名義上听從中央指令的。

但是,是實際操作中,尤其是不重視經濟的封建王朝時代里,這些地方官員們的權力其實是大的嚇死人的。

所以,當他們巧立名目征收雜稅時,朝廷幾乎都是不聞不問的。

而且,朝廷的六部為了自身部門的利益,他們也會利用權力在全國收取課稅,而且,這些課稅還是繞過戶部,自行收取的。

可見,明代稅目之雜,實屬罕見。

朱常洛說道︰「孤知道了。」

但是過了一會兒,朱常洛繼續說道︰「現在你順天府的品級已經等同朝廷六部,所以,孤也要給你一個旨意。從今以後,但凡不是戶部所收的賦稅,順天府一律駁回,而順天府自己要收什麼稅,立什麼目,都要請示直隸總督衙門。這個你能做到嗎?」

他震撼住了,因為,這道旨意可是跟京中六部作對啊。

但是當他看到朱常洛眼中堅定的目光時,房守士也鼓起了巨大的勇氣,「臣做得到。」

朱常洛說道︰「很好,只要你能做得到,孤也不會虧待你。」

房守士拜道︰「臣謝殿下恩典。」

朱常洛道︰「等孤回去以後,孤會讓內閣給你發一份明旨,由你牽頭從新測量順天府的土地詳情,哪些是宮里的,哪些是世家勛貴們,哪些是老百姓,都要跟孤好好的登記造冊。孤要模一下順天府的底。不然,這堂堂天子腳下,天下首善之地,竟然也是一團亂麻,這說了出去,是會讓人笑話的。」

房守士听著朱常洛的話,他暗暗心驚,因為皇太子剛剛跟他說的話,竟然有幾分十幾年前大明權奸張居正實行的一條鞭法的味道。

不過,這不同的是,太子殿下僅僅只是讓測量土地而已,別的也都沒說。

但是,不說不代表不會做。

畢竟,大家都不是笨人,有些事情的連貫性就是連成一塊的。並不會因為不說,就不會做了。

所以,房守士有點心驚膽戰了。

這是要出大事啊。

不過,轉念一想,太子殿下也快監國一年了,有自己的想法也是情理之中的。

但願,太子殿下不要操之過急,弄成張居正時的亂政吧。

房守士道︰「臣一定按照旨意,完成殿下的差事。」

朱常洛道︰「好,你下去吧。一路上也勞累不少,好好休息一下,明日隨孤一起檢閱直隸水師。」

房守士回道︰「臣遵旨。」

然後,房守士就離開了朱常洛的行在,去了天津衛的驛館之中。

等到房守士走了之後,朱常洛還是忍不住嘆息一聲。

改革這事實在是太難了,遠不如推倒重來簡單。

但是,現在自己的位置是不允許自己可以推倒重來。

所以,朱常洛能做的也只能是先進行局部的操作了。

等把京師徹底的控制了以後,才有機會進而推至全國,從而改變大明腐朽的現狀。

不然,就算他成為了大明權力最大的皇太子,甚至皇帝。

他也照樣推不開要革舊利益者命的大門。

畢竟,這些人之所以會如此,就是因為他們是依附在皇權下誕生出來的怪胎。

想要打掉這個怪胎,除非朱常洛不要自己的命了。

所以,這時候還是得忍著,等忍到了自己的實力足夠大時,那時候,再以秋風掃落葉的氣勢革了這些舊利益者們的命,就輕松多了。

------題外話------

第二章到!!!!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