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五十九章 曹化淳

「恭喜伯爺!」

李如松帳下一眾人等見到李如松接到朝廷的冊封聖旨之後,他們紛紛激動的向李如松道喜。

李如松接過朝廷天使遞過來的聖旨和鐵券以後,他的內心也是無比激動的。

雖然,他心里也期待渴望著自己這一次功勞能夠得到朝廷的嘉獎認可,但是,李如松卻沒敢奢望過朝廷會給他爵位。

雖然,只是一個伯爵之位, 但是他的父親已經是寧遠伯了,一門雙伯爵,這是多麼了不起的榮耀?

比之封侯都要風光無限!

待到李如松接受了屬下將領們恭賀以後,傳旨的小太監一臉含笑的對著李如松說道︰「李伯爺,太子殿下有話要交代你。」

這位小太監的名字名叫曹化淳,是王安舉薦給朱常洛的一位忠心可用的小太監。

當時, 朱常洛听到曹化淳這個名字的時候, 他先是一愣,臥槽!曹公公啊?!這可是武林高手啊!

不過, 很快朱常洛也就收起了驚訝,因為他也知道,這位曹化淳不是武俠小說中的那位曹化淳,他也不會什麼先天童子功。

但是,這也不妨礙曹化淳天生巨力,是一位難得到好保鏢。而且,曹化淳還勤奮好學。

所以,現在這位曹化淳也漸漸的被朱常洛引為近身太監,幫他處理一些比較緊要緊密的事情。

像這次來遼東傳旨,就是一件非常緊要的事情,所以,這次也就必須得派一位信得過的人過去才行。

最後,朱常洛在千挑萬選以後,就確定了讓曹化淳去了遼東。同時, 也讓他長長見識,這小太監常常自命不凡,以為自己有大將軍的命。所以,朱常洛也算是順水推舟,讓他去軍旅之中感受一下軍中士氣,順便也作出個姿態,朝廷信任李家不假,但是該有的牽制,還是不能少的。

不然,不管是對李家,還是對朝廷都不是什麼好事。

李如松一听還有皇太子旨意要傳,他激動的趕緊就要下跪接旨。

不過,眼疾手快的曹化淳卻立刻攔住了李如松。

曹化淳說道︰「伯爺不用多禮。殿下給你的話是私下里的交代,不用行君臣之禮。這里殿下給咱家的交代。」

李如松沒想到這個小太監的手勁居然這麼大,一下就把他給托住了。

要知道,他可是就在行伍之中的軍人,身上的那股子勁頭絕不是一般人可以攔得住的。

但是,眼前這個小太監居然接住了,李如松不由得高看了這位人畜無害,眉眼含笑的小太監一眼,同時, 也對遠在京師的朱常洛充滿了敬畏。

李如松客氣的回道︰「曹公公客氣了,殿下有什麼旨意?」

曹化淳說道︰「殿下說了, 李將軍辛苦了。大興安嶺地區雖為我大明舊土奴兒干都司的舊地,但是,自成祖皇帝之後,朝廷內遷塞王,導致此地失去了大明守軍的威懾,也漸漸的落入胡人之手。對此,太子殿下痛心不已。今日也算是故土新歸的大好日子。太子殿下讓咱家給你帶個話,太子殿下說了,大興安嶺是大明的疆土,也是你李如松的封地。希望你能守好此地,為大明繼續開邊拓土,成就一代名將威名!」

李如松听到皇太子竟對他有如此期許,他激動的立刻回道︰「請公公代如松回報殿下。如松一定效忠殿下,為大明戍守邊疆,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

曹化淳說道︰「李將軍能有殿下如此恩遇,在大明開國二百余年來,也算是頭一份了。自古公侯伯有封不臨土,有爵不任事。但是,現在,殿下不僅給了李將軍爵位,還給了李將軍封地。希望李將軍好好的守好大興安嶺,再接再厲,為朝廷,為太子殿下再立新功。」

李如松朝著北京的方向拱手拜道︰「臣一定不辜負殿下期望,一定為大明守好邊疆,馬革裹尸在所不惜。」

曹化淳很滿意李如松的表現,接著這個小太監就取出了第二道聖旨。

曹化淳對著李如梅說道︰「李如梅接旨。」

李如梅沒想到竟然還有一份他單獨的聖旨。

李如梅激動出列,然後跪在地上,大聲回道︰「臣,李如梅問聖躬安,問太子安。」

曹化淳微微側身替萬歷皇帝和朱常洛回道︰「朕安,孤安。」

接著李如梅跪伏在地,聆听聖旨。

曹化淳張開聖旨念道︰「自古國有忠良,靖邊守土,乃使國家安定,黎民樂業。古雲︰國之大者,唯祀于戎。帝王祀天,而將軍守邊。乃天之道也。李氏一門遠起隋唐族業隴西,自洪武初年其祖效命于太祖皇帝之下,至今已二百余年矣。李氏忠心為國,世守遼東,其節其忠,朕心深慰。特旨遷李如梅為遼東鎮總兵官,接替其兄,為國盡忠。曹化淳為遼東隨軍太監,監管軍紀,遵總兵官令行事。欽此。」

李如梅激動的眼淚都快掉下來了,他聲音顫抖的回應著︰「臣謝皇上隆恩,謝殿下洪恩。」

曹化淳把聖旨交到了李如梅手里,他笑道︰「李家一門三杰,令尊位在中樞令兵部機要,其二子亦是人中龍鳳,如松將軍封伯領土,入梅將軍接父兄之職。此乃真是天恩浩蕩,明主遠照。咱家羨慕的很啊。如果不是咱家早早的時候就動了刀子進了宮去,咱家說不定早就提著刀為殿下開邊守土呢。現在,殿下隆恩,給了咱家機會,讓咱家到遼東學習歷練,以後,咱家就要多多仰仗,兩位將軍了。以後,兩位將軍有什麼用得著咱家的地方,就只管吩咐,咱家一定听命行事。這也是殿下給咱家的旨意。軍事上的事情,咱家絕不插手。」

听到曹化淳這話以後,李如松和李如梅也松了口氣,他們就怕來了一個什麼都不懂太監指手畫腳,但是,從目前的聖旨旨意上來看,這位隨軍太監好像跟以往的監軍、鎮守太監不同,他好像就是專門被朝廷派來監視遼東軍政的。而且,他又不能插手兵事,顯然,這是一件極好的事情。

因為,現在李家的名氣實在是太大了,如果再沒點牽制的話。早晚就會有盛極而衰的悲劇發生,有一位太監跟在邊上,能時時刻刻的為他們在皇太子跟前美言幾句,這對李家的將來也是極好的。

李如松和李如梅都立刻回道︰「公公言重,這都是皇上和殿下的信任。也是殿下的先機明斷和英明神武才有了我等如今的功勞。所以,這些說起來,也都是殿下的賞賜和信任,我們才有此機會立下此功。以後有公公在遼東,這也是我兄弟二人福分。公公以後回去,也要為我二人多多美言。」

曹化淳滿意的笑道︰「兩位將軍的忠心,咱家會回報殿下的。希望兩位將軍在遼東繼續再接再厲,為朝廷守住遼東,經營好遼東。咱家在一旁也加油鼓氣,爭取早日為殿下打開一個遼東新局面。」

李如松和李如梅對著曹化淳說道︰「以後就要多仰仗公公了。我兄弟二人如果有哪里做得不到位時,也請公公立刻指出,也好讓我兄弟二人帶好遼東,為殿下盡忠。」

曹化淳說道︰「兵事咱家不懂,殿下也叮囑過咱家,讓咱家在遼東行事以總兵官為主,咱家到了這里也是兩位將軍的下屬。兩位將軍有什麼吩咐,也不好猶豫,直接交給咱家就是。」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