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三十七章 意見領袖

中樞六部,朱常洛已得其二。

兵部李成梁和工部沉思孝,雖然都是年近耄耋的老人,但是,越是這樣的老人他們就越珍惜手中的權力。

他們清楚自己的權力來自何人,所以,他們的忠心也自然是無以復加的。

還有都察院, 都察院左都御史徐作是個明白人,他見到董其昌的鋒芒乍起,自己權衡利弊之後,他就病倒了。

現在都察院里的話事人已然就已經成為了董其昌這位後進之人。

不過,即便如此,朱常洛也沒有放松警惕, 因為,在現如今的大明, 言官可不僅僅只存在于都察院和六科之中。

那些自號鄉野之士的大儒們, 他們的影響力比起京中的言官們更是不遑多讓!他們可都是地方讀書人的意見領袖,像這樣的人,說實話不管是朱常洛還是歷代的君王,都非常不喜歡這些自以為「出淤泥而不染」,又秉承著「肉食者鄙」的意見領袖。好像全天下人都沒他們清醒一般。

說句不太中听的話,這些所謂的大儒,就和今天那些瞎起哄的大V們,本無二致。都是打著公知的旗號,擾亂朝廷的正常法度!

在朱常洛看來這些意見領袖就是破壞大明安定和諧的危險因素,若有機會,朱常洛一定會好好整治他們一番。

不過,眼下最要緊的就是薊鎮桉的善後事宜。

薊鎮桉算是已經有了結果,但是,這個結果究竟要結出一個什麼樣子的果子,這個內閣說了不算。

最終的解釋人也只能朱常洛才行, 否則的話,花費了這麼久的時間建立起來的威嚴, 不就半途而廢了嗎?

古人雲, 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

這「器」就是權力,這「名」就是官位。

這兩樣東西都要握在最高統治者手里才是最安全的,否則太阿倒持,最後只能自傷己身。

「父皇,薊鎮桉已經查證完畢。涉桉官員五百一十八人,其中朝廷二品官員一位,三品官員三位,其他無算。」

朱常洛把申時行擬定給他的章程給了正在西山皇莊修養的萬歷皇帝。

萬歷皇帝一听到有五百多名官員涉桉其中,他也一驚。

「怎麼會這麼多人?」

萬歷皇帝接過名單快速的瀏覽了一遍。

朱常洛在一旁說道︰「父皇,薊鎮緊接京師,本就是魚龍混雜之地。各方勢力在薊鎮之中,多多少少都有牽扯。這牽扯久了,里面的爛事自然也就多起來了。雖然,這次查出了這麼多的涉桉官員,但是在總體是一切還都在朝廷的掌控之中,這說起來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萬歷皇帝听罷朱常洛的話後,他也點點頭道︰「確實如此, 朕也沒想到,在朕的京師, 在朕的臥榻之側, 竟然有如此可怖的之事。接下來你打算怎麼辦?」

萬歷皇帝直接把問題拋給了朱常洛。

朱常洛哎呀一聲,「父皇,兒臣還小。父皇春秋正盛,乾綱獨斷。這麼大的事情,兒臣哪敢輕言?」

萬歷皇帝听著朱常洛的聲音,他笑道︰「這麼大的事情,不還是你搞出來的。你現在是監國太子,你先說說你的想法。」

朱常洛沉吟了一下,然後說道︰「兒臣以為,當務之急不是處置了這五百一十八位涉桉官員的罪過。當務之急是追查這麼多年來朝廷供給給薊鎮的錢糧去向。這些銀子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如果因為一場薊鎮桉就不明不白的把這些銀子打水漂了,對朝廷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天大的損失!」

萬歷皇帝听到銀子,眼神頓時亮了。

萬歷皇帝氣憤填膺的說道︰「說得對!這些銀子都是朕省吃儉用給你攢下的家業。不能讓這些貪官污吏們給黑了去。必須要查,一定要給朕追回來!」

又听到萬歷皇帝對自己說攢家業的事情,朱常洛真的是感動。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萬歷皇帝開始事事的為他考慮,心心念念的都是為了他好。

「兒臣遵旨。」

朱常洛對著萬歷皇帝輕輕一拜,然後繼續推著萬歷皇帝的小輪椅在西山皇莊的一處鶯飛草長的大草坪上逛著。

春夏之交的天氣是最適合春游了,像萬歷皇帝這種不太愛動的大胖子,在這種風和日麗的天氣里,他的心中也會忍不住的生出到外面去看看的心思。

原來在紫禁城的時候,萬歷皇帝想出一趟宮門,他能找的唯一理由就是去京郊皇陵祭拜先祖,但是,那種形式的出門,流程繁瑣,聲勢浩大不說,而且還花銷巨大,對于萬歷皇帝這個財迷來說,這樣的出游方式也是他萬萬不能接受的。

而且,因為他經常有事沒事的就要出門祭拜皇陵,早就讓朝中的官員們不滿了,他們個個都針對過此事跟萬歷皇帝上過疏,要求萬歷皇帝以天下為重,以朝局政務為重,不要總想著出去玩,祖宗們如果看到你把天下治理的好好的,就算不去祭拜他們,他們也會含笑九泉的。

所以,漸漸的萬歷皇帝就開始朝著宅男的方向進化了。

但是,後來不一樣了。

後來朱常洛從李太後那邊討要了一個皇莊後,這件事絲毫就開始發生悄無聲息的變化,直至今日已經稱得上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有了西山皇莊在後,萬歷皇帝再從紫禁城里出來時,雖然還有一些官員不滿皇帝隨意出入紫禁城。

但是,西山皇莊不同,西山皇莊是朱常洛的皇莊,萬歷皇帝臨幸西山皇莊,那是皇帝和皇子之間的親情所羈。

更何況,那時候萬歷皇帝身邊還有一個意欲挑戰大明帝位傳承的妖妃!所以,當這些大臣們看到萬歷皇帝遠離妖妃,出宮到西山皇莊和皇長子殿下共享天倫的時候,他們自然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

更何況隨著西山皇莊的發展,在京的勛貴高門們在西山皇莊之中都要了自己的利益糾葛,所以,不管是出于哪一份的心情,他們都不約而同的默許了萬歷皇帝出入宮門到西山皇莊里去。

畢竟,那邊有個皇帝招牌,這對于他們各家的生意影響還是很大的。

所以,說到底還是一句話,沒有人會跟銀子過不去的。

即便是飽讀聖賢書,好養浩然正氣的道德衛士們。當他們發現有足夠利益在影響著他們的家族興旺時,他們自然而然的也都會忽略所謂的「糞土」和「銅臭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