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九十一章 牛氣哄哄徐光啟

鐘化民在風中凌亂。

一個滿滿事業心的太子殿下竟然也惦記起女人來了。

不過,懂事的鐘化民也沒說啥。

鐘化民尷尬的站在一旁說道︰「孫公公這畫您找宮里的畫師研究一下就可以了。沒什麼難度的。」

孫暹不敢相信的問道︰「是嗎?」

鐘化民道︰「是的,孫公公。這種畫法簡單平實,重在人物的輪廓和光影之間的寫實,畫師們細心研究幾次應該就懂了。」

孫暹听到鐘化民這樣回答,他總算是放心不少,然後孫暹對著朱常洛小心的說道︰「主子您把畫賜給奴才,奴才讓畫師好好的研究下。爭取早日讓他們把畫都給您畫出來。」

朱常洛道︰「那好,那就賞給你了,反正這幅畫也是畫的你,留在本宮這里也沒處裱,你拿回東廠自己欣賞吧。」

孫暹心里一喜,他是真喜歡這幅畫像,他對著朱常洛拜道︰「多謝主子。」

謝完朱常洛後,孫暹又看著鐘化民,他說道︰「鐘大人您方便給留個款嗎?」

鐘化民听到孫暹這麼問題,他一下難為住了。

「這」

朱常洛看著厚臉皮的孫暹,又看著猶豫的鐘化民,他懂鐘化民的意思,一個文官怎麼好給一個閹人畫像提字呢?這要是傳出去,這官就別想再做了。

朱常洛直接對著孫暹說道︰「行了,得了便宜就不要賣乖了。趕緊回去辦正事吧。」

孫暹听到朱常洛不耐煩的聲音後,他也不敢再求,他趕緊的收起畫像就跪安了。

鐘化民等孫暹走了以後,他對著朱常洛行了一禮,「多謝殿貼。」

朱常洛道︰「這不算什麼,畫是本宮讓你畫的,你不說,本宮不說,孫暹也不敢說。不過你這畫畫的技巧倒是挺厲害了。你也學過素描?」

朱常洛很隨意的問出了這個問題。

鐘化民听到「素描」二字後,他的腦海里登時就閃過了他在徐光啟家里見到過的一幅畫像,他終于想起來自己在哪見過這種畫了。

鐘化民道︰「臣沒學過,但臣知道殿下畫的這種畫臣在哪里見過了。」

朱常洛一听鐘化民這話以後,他驚訝的看著鐘化民,他不敢相信鐘化民居然說他見過素描畫。

朱常洛問道︰「你在哪見過?」

鐘化民道︰「臣在一個後生家里見過。」

朱常洛問道︰「這個後生叫什麼名字?」

鐘化民道︰「徐光啟。」

听到徐光啟這個大名以後,朱常洛內心不由得表示「這人我熟」!《幾何原本》雖然沒讀過,但是曾經也被幾何虐待過。

朱常洛帶著驚訝不由得又問道︰「他現在在哪個衙門當差?」

鐘化民道︰「徐光啟還沒有做官,他現在只是個秀才。」

朱常洛凌亂了,徐光啟?秀才?怎麼可能?他不是一個很大很大的官嗎?如果朱常洛沒記錯的話,徐光啟最後還位列次輔高位,他怎麼可能是個秀才呢?

其實,這個時候的徐光啟還真是個秀才,他是萬歷二十五年也就是明年才中的舉,現在還真是個秀才。

朱常洛再問道︰「這個徐光啟在哪?」

鐘化民道︰「回殿下,他回老家上海縣了。」

朱常洛失落道︰「回上海了呀,無緣見上一面真是可惜。」

鐘化民不懂朱常洛為什麼會突然的問起徐光啟,但他又看到朱常洛听到徐光啟回老家以後,就直呼可惜,這讓鐘化民有些不解。

鐘化民道︰「殿下也听過徐光啟的名字嗎?」

朱常洛听到鐘化民這樣問他,他知道自己的表情過度緊張了。

最後,朱常洛模稜兩可的回道︰「本宮好像听人提過。」

鐘化民听到朱常洛這樣回答以後,他也不好再問,最後鐘化民對著朱常洛一拜,然後就告辭離開了慈慶宮。

等到鐘化民走了以後,朱常洛才一個人安靜的想了一會兒徐光啟這個人。

徐光啟在明末的時候也是一位不可忽視的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一生的成就有很多。

其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他和利瑪竇一起翻譯的《幾何原本》,凡是學習過初中歷史的人,在學習明代史的時候,徐光啟都是一位繞不過去的人物。雖然,他沒有像鄭和一樣乘風破浪的縱橫四海紙上,但是,他從利瑪竇這里也了解到了世界究竟有多大。

但是這些還不能概括他的人生,因為,他的成就絕不僅僅只是認識了一個老外並翻譯了一本數學巨著。

他在農學上面也有很高的造詣,他精曉農學,著作甚多,《農政全書》、《甘薯疏》、《農遺雜疏》、《農書草稿》、《泰西水法》等都是他的成就之一。

而且除了這些以外,徐光啟還精通天文,《崇禎歷書》歷書的編譯就是明證,這本歷書並不是我們日常看到的那種日歷本萬年歷,它是一種包羅萬象的天文學術作品,而且,徐光啟還引進了圓形地球的概念,介紹了經度和緯度的概念。

他還根據第谷星表和中國傳統星表,提供了第一個全天性星圖,成為後來清代星表的基礎。在計算方法上,徐光啟還引進了球面和平面三角學的準確公式,並首先作了視差、蒙氣差和時差的訂正。

而且,除了《崇禎歷書》全書的總編工作外,徐光啟還參加了《測天約說》《大測》《日纏歷指》《測量全義》《日纏表》等書的具體編譯工作。

就這些成就的完成就可以使徐光啟在中國天文史上青史留名光照古今。

當然,徐光啟的成就遠不止于此。

還有數學方面成就,徐光啟也是不遑多讓的。

徐光啟在數學方面的最大貢獻當推和利瑪竇共同翻譯了《幾何原本》(前6卷)!

徐光啟提出了實用的「度數之學」的思想,同時還撰寫了《勾股義》和《測量異同》兩書。徐光啟首先把「幾何」一詞作為數學的專業名詞來使用。

《幾何原本》的翻譯,極大地影響了中國原有的數學學習和研究的習慣,改變了中國數學發展的方向,是中國數學史上的一件大事。

但直到清朝末年,朝廷廢科舉、興學校,以《幾何原本》為主要內容的初等幾何學方才成為中等學校必修科目。

而且在徐光啟修改歷法的疏奏中,他還詳細論述了數學在天文歷法、水利工程、音律、兵器兵法及軍事工程、會計理財、各種建築工程、機械制造、輿地測量、醫藥、制造鐘漏等計時器十個方面應用。還建議開展這些方面的分科研究。

如果,當時的皇帝準許了徐光啟的奏請,說不定一所綜合性的研究大學就能提前三百年出現在東方這片古老的土地上。

當然除此之外,徐光啟的軍事思想也是挺先進的,無奈生不逢時,大廈將傾,他也沒有時間去改變結局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