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五十七章︰那就買一台回來好了

作為可控核聚變這種超級工程的總負責人,在考慮一些關鍵問題上,徐川還是得做至少兩手準備的。

而對于等離子體湍流數控模型的實控測試,他也同樣考慮了不同的狀況。

如果廬陽那邊的EAST裝置能順利的申請下來,那是最好不過的。

畢竟EAST裝置很完善,能夠最大程度的完成整個測試過程。

如果廬陽那邊拒絕,那也至少需要一些其他的辦法。

當然,相對而言,肯定沒有使用廬陽那邊的EAST裝置那麼完美,時間方面也會延後一些

沙發上,听到徐川這麼說,彭鴻禧坐直了身姿︰「你有什麼想法?」

徐川笑了笑,道︰「想法倒是有幾個,只是不知道哪個更合適一點。」

一旁,高弘明詢問道︰「徐院士您說,如果我們能幫到些什麼,一定會盡全力去做。」

徐川思忖了一下,組織了下語言後開口道︰「第一個方法呢,依舊是去借一個可控核聚變反應堆來完成實驗,這是最快的辦法了。」

聞言,彭鴻禧和高弘明都投來了疑惑的目光。

之前的資料他們都看過,國內目前有能力完成等離子體湍流數控模型實測實驗的,只有廬陽那邊的EAST裝置,其他的實驗堆要不就是太老,僅僅能當做試驗堆來用,要不就是還在修建中,尚未完成。

徐川看了眼兩人,接著道︰「雖說國內目前只有廬陽那邊的EAST裝置能完成點火和等離子體運行實驗,但全世界可不止華國一個國家在研究可控核聚變反應堆。」

「或許可以試試找其他的國家交易一下。」

頓了頓,他又補充道︰「這個辦法如果能成功應該是最快的,不過缺點也有。」

「高溫高壓等離子體湍流的控制模型,在可控核聚變技術中的重要程度相當高,如果去申請其他國家的實驗堆進行控制實驗,會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咱們的聚變進度。」

聞言,彭鴻禧和高弘明均微微皺起了眉頭。

徐川提的這第一個方法,可行性的確有,如果能成功,速度也應該會是最快的那一種。

不過缺點也正如他說的那樣,會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國內可控核聚變的研究進度,可能會引起其他國家的重視和警惕。

想了想,彭鴻禧詢問道︰「那其他的方法呢?」

徐川沉穩的開口道︰「買!」

「直接從國外買一台完整可控核聚變反應堆回來!」

「托卡馬克裝置是之前國際研究的主流路線,很多國家都有研究,不要求購買其他國家最新的設備,購買他們退下來的設備也足夠了。」

「只要能進行點火實驗和等離子體湍流控制就夠了,買回來後,我們再進行改進,這也是時間相對較短的一種辦法,只不過需要花點錢。」

彭鴻禧思索了一下,道︰「這的確是個可行的辦法,只是花費的資金會有些大,而且不一定能買到。」

「畢竟是可控核聚變反應堆,哪怕是退役的,也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如果單純的用錢的話,可能不一定能買到。」

徐川笑了笑,道︰「那就加上技術呢?比如利用高溫銅碳銀復合超導材料作為交易對象。」

彭鴻禧望了一眼徐川,輕聲道︰「但這項材料不是你自己的技術嗎?」

對于可控核聚變反應堆來說,超導材料也是相當關鍵的核心材料。

性能優異的高溫超導材料能節省一大筆資金不說,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的控制性能。

如果使用高溫銅碳銀復合超導材料作為交易技術之一的話,相信會有不少的國家動心。

畢竟退役下來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盡管珍貴,但並不是什麼完全無法出售的東西。

而高溫銅碳銀復合超導材料則不同,目前來說,市面上所有的超導材料,它無論是從臨界溫度還是臨界磁場,亦或者臨界電流等方面都可以說是碾壓其他的高溫超導材料了。

如果使用這種材料當做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的磁場約束發生器,最直接的改變就是原本需要用液氦來進行冷凍的超導材料可以自己更換成液氮。

而液氦的價格,是液氮的百倍都不止。

光是這一點,就能節省一大筆的資金。

更關鍵在于利用高溫銅碳銀復合超導材料制造的磁場約束裝置,能產生更強的約束磁場。這對于可控核聚變來說,同樣相當重要。

只是,棲霞可控核聚變工程是國家的項目,而高溫銅碳銀復合超導材料則是眼前這個年輕人自己私有的東西。

如果是出售,針對一個可控核聚變反應堆需要的高溫超導材料的數量來說,至少是數億的資金,甚至更多。

用自己私有的東西來做交易,換取退役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推進國家項目的發展,這種做法彭鴻禧沒見過,至少這麼大體量下的奉獻他沒見過。

對于其他人來說,不將國家的東西想辦法裝進自己腰包就已經很不錯了,更別提拿自己的資產補貼國家了。

一旁,高弘明倒是沒想這些,或者說他想了,但是他知道國家肯定不會讓這位吃虧的。

「那個,徐院士,高溫銅碳銀復合超導材料不是對可控核聚變的幫助很大嗎?用這個交易,會不會同樣促使其他國家的發展進度大幅度提升?」

相對比彭鴻禧,他更多考慮的是國內的可控核聚變事業能不能領先其他國家。

徐川笑了笑,道︰「高溫銅碳銀復合超導材料性能雖然足夠優秀,但並不是沒有替代品的。」

「可控核聚變反應堆和大型強粒子對撞機不同,後者追求極致的磁場控制,前者只要能約束腔室中的高溫等離子體湍流就足夠了。」

「而且它本就是要對外出售的,所以並不怎麼影響。放心吧,這個關系並不是很大。」

聞言,高弘明點了點頭,道︰「這樣的話,購買一台設備回來的確可行。」

徐川笑著說道︰「其實並不一定要國外的,國內的其實也可以。我之前看一些在建設的托卡馬克裝置性能參數也能滿足,只是說從國內購買的希望估計還沒從國外購買大。」

老實說,國內的托卡馬克裝置,其實數量不少的,不過有一半是試驗研究型,無法點火運行只能做一些實驗;另一半,則是在建當中了。

這些在建的,雖然大部分都符合要求,但他總不可能將其他人的項目設備拆掉來解決自己的問題吧。

更何況國內負責托卡馬克領域的還是廬陽的諶明繼,他不點頭同意,估模著也很難買到。

至于退役的老設備,目前國內暫時還沒有符合要求的。畢竟國內的可控核聚變發展還是比較短的。

所以他更看好從國外購買比較好一點。

彭鴻禧思索了一下,道︰「那你有購買的目標嗎?」

徐川想了想,道︰「法蘭西的Tore Supra超導聚變裝置、沙俄的T-15聚變堆、日耳曼國馬克斯•普朗克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的老ASDEX裝置、米國麻省理工學院的阿爾卡特C-Mod緊湊型聚變堆。」

「目前來說,我考慮的是從這四個中去商談一個。其中阿爾卡特C-Mod緊湊型聚變堆和ASDEX聚變堆是我比較看好的兩個。」

「它們各有各自的獨特優點,前者是世界唯一的緊湊型強磁場核聚變托卡馬克裝置,後者則是因為普朗克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深厚的底蘊,設備相對更加完善改造起來更加簡單。」

「而且這兩者目前都處于完整退役狀態,洽談起來也會容易一些。」

「當然,如果你們有其他的考慮和選擇,也可以說,商議一下。」

彭鴻禧思忖了一下,問道︰「買一台回來倒不是什麼問題,花點錢什麼的都是小事。只是咱們現在自己也在建聚變堆,雖說時間還要兩三年才能徹底完工,但對于可控核聚變這種項目來說,兩三年並不長,到時候兩台聚變堆設備會不會有點多余?」

徐川笑了笑,道︰「沒關系,如果說要執行購買聚變堆裝置的話,那麼棲霞山那邊的工程我後面會進行調整。」

「嗯?」彭鴻禧輕疑了一聲,看了過來。

徐川接著道︰「如果購買設備成功,棲霞項目基地那邊的聚變堆,我到時候會修改方案,直接設計成大型示範堆!」

「如果一路順利,這也會是第一個商業堆!到時候它可以直接搖身一變為金陵甚至整個蘇江省提供電能。」

聞言,彭鴻禧和高弘明都忍不住倒吸了口涼氣,被震撼到了。

這個變化,哪怕是對于他們來說,都可以說是極度瘋狂的。

試驗堆、實驗堆、示範堆、商業堆這四個雖然都是指可控核聚變反應堆,但概念可完全不同。

試驗堆正常來說一般只能做階段性或者某種固定類型的研究。

比如國內的大部分老設備,如環流器一號HL-1,主要研究的就是輔助加熱及驅動系統、以及彈丸注入系統和超聲分子束注入加料技術等方面的東西。

而實驗堆就相對完善一些了,如EAST裝置,就可以進行全套的聚變實驗,擁有除去實際發電運行外的全套設備。

當然,能夠滿足等離子體實驗最基本實驗需求的實驗裝置其實都叫實驗堆,從理論上來說,試驗堆和試驗堆其實差不多。不過還是可以根據完善程度來區分一下的。

至于示範堆和商業堆,就是另一個層次的設備了。

示範堆的標準是「實現從等離子體約束到聚變反應再到電能輸出等可控核聚變一系列環節的設備。」

而從世界上第一個可控核聚變實驗堆是日不落國威廉斯漢普頓核聚變實驗室(WIFER),從1956年建造完成開始研究至今,可控核聚變的研究已經走過七十多年的時間。

截止到今天,各國的各種實驗堆層出不窮,從磁約束路線到慣性約束路線、從托卡馬克到彷星器、再到激光聚變裝置都有。

全世界的實驗堆林林總總加起來,也超過三位數了。

但無論是米國還是華國,亦或者歐盟,沒有一個國家或者一家機構能夠完成可控核聚變的示範堆建造。

關于示範堆的安排,目前也只是停留在PPT和計劃安排表里面。

所以對于徐川想的直接將棲霞可控核聚變工程建造成示範堆,兩人內心都忍不住的感到震撼和瘋狂。

干咽了口空氣,彭鴻禧帶著一絲遲疑和顧慮問道︰「直接改示範堆,是不是有點太快了?現在實驗堆咱們都還沒完成呢。」

不得不說,眼前這位年輕人是真的有勇氣,或者說瘋狂。

在實驗堆都還沒完成,也沒做出什麼突破性成果的情況下,就直接想著一步到底上示範堆了。

如果不是了解他的人品和學術品性,彭鴻禧甚至會直接懷疑他是不是瘋了。

畢竟這個安排和計劃,听起來實在太瘋狂了

徐川笑了笑,道︰「快的確有點,不過把握我肯定也有的。」

「而且現在其實也沒那麼急,目前園區都還在施工,相關的設備什麼也都還在采購中,這只不過是一個臨時的想法而已,實在不行到時候可以變化的。」

「現在的關鍵是,咱們如何對手中的等離子體湍流模型進行測試,這是可控核聚變工程中相當關鍵的一步。如果能踏出這關鍵的一步,距離示範堆其實也沒多遠了。」

「至于其他的問題,也可以在買回來的實驗堆上進行嘛,就當做是為了節省原本修建的時間額外多花費了一些錢了。」

聞言,彭鴻禧點了點頭。如果這樣考慮,買一台設備回來的確是個好辦法。

想了想,他開口道︰「如果是這樣的話,那購買設備的安排就要提上日程了,對于我們來說,越快拿到設備越好。」

徐川思忖了一下,道︰「除了聚變堆外,等離子體湍流的數控模型需要的大型超算才能帶動,超算中心搭建的日常也要提前了。那麼這個時間安排在半年到一年左右比較合適。」

「至于這中間的時間,咱們可以在確定能夠購買到哪個設備後,先將改造反應堆的超導等離子體運行軌道、超導線圈這些優化的裝置給造出來。」

「只要設備運送到了,咱們可以第一時間進行組轉測試。」

「現在用農歷來算,是19年底,如果順利的話,那麼計劃在21年初啟動第一輪點火實驗應該差不多。」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