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二十三章︰合適的人選

秋弘益離開,辦公室中就剩下了徐川和彭鴻禧兩人。

到了這會,彭鴻禧也意識到徐川要說的東西可能不一般,亦或者是私密性較高,臉色也鄭重了一些。

「是這樣的,彭院士」

徐川也沒有廢話,直接開口表述出了自己的來意,將一些東西透露了出來。

在來之前,他已經和老人以及科學技術部的秦安國商議交流過,包括對一些項目後續發展需要的人手,也是交流過的。

畢竟這種重大的科技項目不可能隨隨便便就找個人,也不可能透露給所有人听。

之前請秋弘益教授暫先離開也是因為這個

听完徐川的解釋,彭鴻禧有些驚詫,表情也有些動容。

他沒想到眼前這個青年剛回國,就和高層搭上了線,還促成了一系列宏偉的項目。

常溫超導材料的研發,核能β輻射能聚集轉換電能機制,超高溫等離子體湍流控制系統到最後的可控核聚變項目。

這一系列的計劃中,每一個單獨拿出來都是涉及資金數億甚至是數十億的龐大項目。

當然,如果這些項目能成功,哪怕只是成功其中的一兩個,帶來的回報都是巨大,能遠超投資。

對于這些,彭鴻禧只能說眼前這個青年的野心,大的驚人。

但對應的,這些東西也相當吸引人。

哪怕他今年已經七十多快八十歲了,在听完這些計劃後,依舊動心。

只是,他或者他,能撐得起來這一系列宏偉的項目嗎?

沉思了半天,彭鴻禧長舒了口氣,抬起頭搖了搖,道︰「感謝徐教授的邀請和看重,但我恐怕沒法幫上什麼忙。」

「我年紀大了,今年已經七十有八,讓我當個榮譽教授或者顧問什麼的,提提意見和經驗倒是可以,但支撐這麼大的項目,說實話,這很難。」

雖然有那麼一瞬間的意動,但思慮了一會兒之後,彭鴻禧最終還是搖了搖頭拒絕了邀請。

徐川微微皺眉看著彭鴻禧院士,再度誠懇地提出了邀請︰「彭院士,我是真誠的想邀請您,在我看來,您是最合適的人選。」

彭鴻禧笑了笑,開口道︰「謝謝你這麼看重我這個糟老頭,但我也是說的真的。」

「別看我現在依舊活躍在水木大學中,開開課將講學,還偶爾親自上手做一兩個實驗。但人上了年齡,精力方面就是最大的問題,人老了真要服老。」

「如果是單純的一個項目,我或許會再去拼一下嘗試一次,但這後續一系列的項目,我真的做不到,也撐不起來。」

坐在對面,徐川皺起了眉頭。

他其實沒太想到彭鴻禧院士會拒絕這份邀請。

因為這一系列的項目,對于任何一名科研人員來說,都吸引力巨大。

哪怕僅僅是在項目中打雜,也有無數人會擠破頭想要加入。

他沒想到的是,其實正是這一系列的龐大項目,才‘嚇到’了彭鴻禧。

如果僅僅是單純一兩個,這位彭院士就答應下來了。

對面,彭鴻禧停頓了一下,接著道︰「如果徐教授不介意的話,我倒是可以向你推薦個人選,或許合適。」

聞言,徐川抬頭問道︰「彭院士您請說。」

「韓錦教授,現在正在核工業集團任職。」彭鴻禧推薦了個名字。

徐川在腦海中回憶了一下,姓韓的物理學家,他認識幾個,但韓錦這個名字,腦海中並沒有什麼記憶。

似乎是看出了他的疑惑,彭鴻禧笑解釋道︰「這個韓錦,其實是我的學生。」

「雖說舉賢避親,但有時候,有能力的人還是可以推薦的。」

「關于韓錦,我這邊就不多介紹了,免得過于干擾你的判斷,徐教授您可以通過上面收集一些資料,看看他是否合適。」

「當然,一切以國家項目為重。」

徐川點了點頭,道︰「您老真不願意出山嗎?」

相比較彭鴻禧推薦的韓錦,他還是更看好這位老人。

他在核物理領域是元老級別的人員,能力,見識,人脈關系全都有,能幫助他在項目初期處理太多的事情了。

可惜他不願意。

彭鴻禧想了想,沉思了會後開口道︰「這樣吧,承蒙徐教授看得起,如果不介意的話,我在項目組中擔任個顧問吧。趁著人生的最後階段,再發點余熱的吧。」

聞言,徐川點了點頭,知道這大概就是結果了,雖然沒能邀請到這位老人,但顧問也不錯了。

臉上露出笑容,他起身告別道︰「歡迎您老的加入,我這邊還有些其他的事情,就先走了,我在金陵那邊等您的到來。」

彭鴻禧笑著握了握手,道︰「一把老骨頭了,你不嫌棄就行。」

徐川離去,在酒店中呆了半天後就收到了上面送過來的資料。

第一個看的是關于彭鴻禧院士推薦的人的。

韓錦,西江人。

出生于1954年11月3日,父親***,母親***

于西江廣信市鄱陽縣謝家灘中學上小學初中、高中就讀于鄱陽一中、畢業于水木大學,博士後學歷

1981年參與華國第一座核電站‘秦山核電站’的設計,負責壓水堆、回路系統、裂變控制

1984年參與華國第一座核電站的建造,負責

幾份厚厚的資料,在徐川手中翻閱。

收集到的各種資料信息也詳細的可怕,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進入社會,方方面面的信息全收集齊全了。

在國家面前,個人就像是透明的一樣。

不得不說,在動用了國家機器這種東西的情況下,各種事情的效率高的可怕。

除了彭鴻禧推薦的韓錦教授外,還有幾位備用的,及科學技術部那邊推薦的人選。

他需要從這些人選中挑選出一位能幫助他管理整個項目的管理者。

徐川仔細的瀏覽著手中的資料。

彭鴻禧院士推薦的人,從資料履歷上來看,的確很優秀。

首先是年齡,這位韓錦教授的年齡目前還不到六十五歲。

雖然比不上那些三四十歲的中年富有精力,但他有著更多的工作經驗。

主持過不少大型核工業項目,二代三代核電站設計與制造他都有參與,經驗相當豐富。本人的學術水平也很不錯,發表過多篇SCI頂刊,在核能物理一塊有著較深的研究。

這種人,屬于應用型的人才,在理論方面的研究或許不是多深,但應用方面絕對厲害,現場出了點什麼問題,他很快就能找到原因給你解決。

性格方面,從上面傳給他的資料上來看,這位韓教授也還不錯。

如果放到一家公司中,能當一個副總經理。

至于總經理,他可能不太夠,因為他可能沒有足夠的開拓心,缺少一些冒險精神,做事更擅長沉穩。

用話語來形容,就是中庸之道,守成有余,開拓不足。

這樣的人,後面如果沒有什麼大的機遇,大概差不多就是這樣了。

看到這,徐川大概理解彭鴻禧院士為什麼會給他推薦這位韓教授了。

在國內,要說比他更優秀的人也不是沒有。

畢竟國內的科學環境一直都比較側重于應用科學領域,培養出來的應用人才很多。

無論是他自己的備用人選,還是科學技術部那邊推薦的,都有能力上比韓錦更優秀的。

但除了能力優秀外,徐川還需要考慮替他主持項目人員的性格。

一個大型的科研項目,特別是剛成立的階段,有很多很多事情。

比如人員的篩選、研究所建立、各項關系的處理、項目預期、預算管理等等等各方個面的事情都要處理。

雖然他能管的過來,但他不可能將時間浪費在這個上面,他的主要任務是攻克科研項目中的真正難關。

至于統領大小事物這些,就得找個人來幫忙了。

而彭鴻禧院士很清楚的知道他需要的是一個怎樣的管理者。

不爭項目管理權利,不奪話語權,不強勢,但又能默默做好每一件事,有能力能配合好他。

這其實就是很好的選擇了。

「人老成精啊。」

徐川感嘆了一句,心里大致有了想法。

不過最終如何,還是得和這些人見上一面後再說

在上面的幫助下,經過相關部門的協調。

徐川在接下來幾天的時間中和幾位挑選出來的管理者分別見了一面,最終確定了目前有關‘核能β輻射能聚集轉換電能機制’項目的管理者。

人員是彭鴻禧院士推薦的韓錦教授,是一個戴著眼鏡,頭發半白的中老年男子,看起來很是溫潤,有著讀書人的氣質。

相對于其他的人選來說,韓錦目前來看的確更適合一些,兩人能形成一定的互補。

【鑒于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盡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 】

至于後續會如何發展,那就要再看了。

徐川也沒太擔心這方面的東西,如果連這些人都壓不住,他還玩個蛋蛋,當什麼物理界的第一人,直接滾回老家種紅薯去。

不過他這邊的人選確認,高層那邊還在開會商議。

畢竟這不是一個項目,而是由一系列的龐大項目組成的宏偉計劃,要想完全確定下來,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在正式通知下來前,徐川沒有在京城久呆。

將一些人員挑選之類的前期準備工作丟給韓錦後,徐川自己搭乘高鐵回到了金陵。

在正式展開‘核能β輻射能聚集轉換電能機制’項目前,他還有一些自己的事情要做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