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百零八章 備戰

往後的半個多月間,朱琳便這麼穿梭于長和翊坤宮之間,「沒羞沒臊」地盡享著齊人之福。

當然,侵入南直隸的建虜還未完全肅清,湖廣王進才叛軍也不消停,受兵災的難民需要安置,朝政也是頗為繁忙。

同時,揮師北伐,抵定北京乃是既定國策,更是時間緊任務重。

是以,即便朱琳在去視察龍江船廠的路上也一刻都不得閑暇,御輦之中坐著數位兵部大員,外面還有其他朝臣正在等著。

他翻看著剛遞上來的奏章。第一份是內閣稟奏唐王及唐太王妃離京就藩之事數日前曾太後已正式請去太後封號,隨兒子就太王妃。為朱琳源送行的官員極少,不過兵部專門調了一千破虜營沿途護送,安全當是無虞。

後下一份是黃道周所遞的辭表,仍是說自己年事已高,要回鄉養老。朱琳回憶了一下,這已是黃閣老第五次請辭,之前四次都予以駁回,說來該給的面子已算是給足了。

朱琳遂提筆批示,準黃道周告老還鄉,升楊廷麟為內閣首輔,兼任吏部尚書,另調張滄海暫理戶部尚書一職。

那戶部右侍郎之位由誰擔任合適呢?他正思索著,卻听到對面的張家玉輕咳了一聲,這才想起車中的幾個人來,于是收起了奏章,微笑抬頭道︰「啊,元子方才是要說北伐備戰之事吧?」

張家玉恭敬揖道︰「回皇上,昨晚余將軍使人從建安送回消息,步軍學堂一千七百名新兵臻選已畢,即日便可開赴南直。」

朱琳點頭道︰「加上前幾日已動身的三千龍南新兵,補充郗明山一戰的減員足以。」

雖然說是建安和龍南的新兵,但其實兵源是來自五湖四海的。

龍衛軍和破虜營經由一系列大捷打出了赫赫威名,加上宣部的不懈宣傳,明軍在百姓心目中地位已空前提高。全國各地的年輕人大量雲集龍南、建昌兩地,投報軍校。

現在軍校的入學標準比以前已嚴格了數倍,兩所軍校按計劃每半年只招收五千人,不過由于群情激昂,實際入校的人數每每超過六千。

數日前,朱琳已根據這種情況,將大明野戰軍的服役時間縮短到三年半新兵充足,自然要多體恤為國立功的老兵才是。當然,自願繼續服役的優秀士兵也會提高待遇繼續留用。

張家玉接道︰「陛下,另還有大批未被選中的軍校生員連署進書兵部,請求提前投軍,以全驅虜大志。」

朱琳問道︰「他們應當還有一年才畢業吧?」

「回皇上,快則半年,慢則一年還多。」張家玉頓了頓,又道,「不過依余將軍所言來看,這些新兵大多已完成全部操練內容,可堪一用。」

朱琳是不知道,龍衛軍和破虜營在這些軍校生心中簡直如天兵天將一般。他們為了能穿上那一身英武的軍裝,無不玩命訓練,兩年的訓練科目誰要是一年還沒練完,簡直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他斟酌片刻,吩咐道︰「既然如此,那便逐步擴充野戰軍名額。每月增招一千五百新兵入伍。直到野戰軍三個營各增加四千人為止。」

野戰軍一營、二營便是龍衛軍和破虜營,如此擴軍之後將合計達到四萬人的規模。而三營,也就是白桿軍,會擴充至一萬三千人。整體作戰能力將大為提高。

其實如果僅是北伐收復北京,甚至掃平遼東,現在的野戰軍規模就基本夠用了,畢竟還有大量的各地駐軍可以調用。

不過朱琳的目光早已投向了廣饒的蒙古草原甚至西伯利亞等地。不取下這些地方,往後皆會成為大明的心月復之患。

他繼續道︰「擴軍之事不要心急,兵員質量定要嚴控,寧缺毋濫。」

「是,末將謹記。」

張家玉言罷,一旁的後勤司督管應天祥拱手道︰「陛下,北伐所需糧草有九成已從各地發出,預計一個月內均能運抵鎮江大倉。」

朱琳知道,這批糧草是為後續作戰預備的,先前南京屯糧還有近八萬石未用,足夠北伐前期耗用。

他要求後勤司必須提前備足四個月以上的糧草用量。

「花了多少銀子,購糧是否困難?」

應天祥忙道︰「回皇上,共支庫銀二十七萬兩。後勤司已派了專人進駐負責輸送糧草的三家商戶進行監督,就他們呈報來看,地方上糧食充足,米價多在二兩銀以下,土豆、番薯更只要四錢銀子。」

朱琳暗自點頭,這和皇莊報上來的情況基本吻合。

由于皇莊承包制度的推廣,以及土豆、番薯的大面積種植,去年秋收之後大明的糧食產量便有顯著提高,支撐六七萬明軍作戰輕而易舉。

可以預見,等湖廣、南直隸等地也鋪開種植土豆、番薯之後,糧食比往年能增產至少一倍!而且隨著糧食增產,勢必還會帶來一撥強勁的人口爆炸。在眼下這個時代,人口數量可是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應天祥繼續道︰「陛下,此外後勤司自己的補給車隊業已組建完畢,配備百余輛四輪雲車,收糧、運送方式皆師從其他幾家商戶。三日後便要赴廣信、處州等地采買第一批糧米。」

「好,後勤司行事倒是雷厲風行。」朱琳贊道。他去年底跟應天祥提過「後勤商戶化改革」,沒想到這麼快就有了眉目。

所謂「商戶化改革」實際就是後世的「後勤社會化」,他結合大明的情況修改了一下就拿給了應天祥。後勤司開始組建車隊,按照商業化經營,在沒有軍事任務時,他們甚至可以在民間做生意。如此不但能極大提高後勤效率、節省支出,甚至能後勤司自己就能盈利。這可是後世現代化軍隊的重要改革舉措之一。

「皇上謬贊了。」

應天祥正說著,御輦已停了下來。石霖在車外稟道︰「陛下,龍江船廠到了。」

朱琳下了馬車,抬眼望去,便見北面一處方圓數十里的巨型船廠,廠中日月同輝旗幟到處飄揚,工匠們如忙碌的螞蟻般來回穿梭,一副熱火朝天的景象。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