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百五十章 將計就計

「同時舉兵?劃江而治?」朱琳聞言雙眼微眯,想起劫持朱琳源的那些建虜被俘後盡數服毒自盡,顯然都是經過嚴格訓練的死士,「難怪建虜願投下這麼大本錢,果然所圖不小。」

何騰蛟立刻揖手恭維,「陛下運籌帷幄,縱虜賊狡詐無端,終究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朱琳卻思忖搖頭,「只是破其奸計還不夠,這其中大有可利用之處……」片刻,他目光一凝,冷聲道,「此番倒要教這些虜賊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何騰蛟一愣,「聖上是說……」

「正可與方才謀定湖廣大局之策並施,」朱琳道,「待武昌局勢穩定之後,你便大肆宣揚擊潰了朝廷兵馬,說要乘勝擁唐王自立朝廷。南京那邊也會配合你造勢。

「同時你要重賞蒙正發,再許以高官,然後密令其攜你手書北上聯絡建虜,要他們如此這般……」

「這、這能行嗎?!」

「虜賊在南京搞了那麼一出大戲,正在得意之時,又于你相約同時舉兵以圖夾擊大明,是以我有八成把握他們會中計。」

朱琳瞥了他一眼,接道︰「何大人,你此番可是卷入謀反大案,若能借此機會立下大功,朝堂之上我也好為你開月兌。」

何騰蛟聞言忙揖道︰「謝主隆恩,臣遵旨。」

朱琳隨即召來伴駕的參謀知事木雲,當著何騰蛟的面吩咐道︰「此番事關湖廣大局,行事必多有凶險,你帶二百名親兵,隨時跟在何大人身側,護他周全。」

「是!」

「至于這些人,」他朝四周何騰蛟的侍衛示意,「難保其中沒有會走漏消息者,便暫時都留在我的戰船上吧。」

而後他又望向何文瑞,「這是何督堂的公子吧?你就不必去武昌城中冒險了,隨我去南京,充任我與乃父之間的信差。」

何騰蛟心中明白,這是要替換自己貼身侍衛,防止自己反水,帶走何文瑞自然是作為人質。但他只能仍做感激狀,躬身道︰「謝皇上體恤。」

朱琳又對木雲詳細叮囑一番,並留下一道密旨,這才帶了何文瑞及何騰蛟的數百侍衛登船,命人拔錨返回南京。

等何文瑞上了廣南號加萊塞戰船,頓時心中大驚腳下這船竟真的裝了十多門大炮,最大的至少在三千五百斤以上,而且船殼極厚,估計一千五百斤以下的大炮打上來與搔癢無異。

啟航之後,他又是一驚,這船槳帆並用,劈波斬浪,行得飛快,湖廣水師除了小型的蜈蚣快船外,絕無戰船能追上這速度。他心中暗自咋舌,幸好方才沒有談崩了,否則就憑朝廷這大小七條戰船,自己與父親或許就回不到武昌了……

船隊駛過了九江,朱琳這才接到李定國在臨湘大破長沙劉體仁部的塘報,其中對作戰經過進行了詳細敘述。

原來這李定國臨敵之時竟派斥候前出八九十里打探估計是做流寇時常被官軍圍剿而留下的「心理陰影」結果得報有人在洞庭湖東邊大量征調民船。

他敏銳地發覺這其中有問題,于是又遣心月復親往探查,竟獲悉長沙三萬大軍已至洞庭湖岸邊,正在登船。

李定國經反復推演,認定長沙兵是要從洞庭湖繞過朝廷的岳州防線,于是果斷放棄昌水,急行軍一天半,提前趕至臨湘渡口設伏,趁劉體仁大軍半渡之際,突然出擊。

難怪何騰蛟突然就慫了,朱琳心中笑道,看來他是收到了臨湘兵敗的消息,加上自己先前的一番「恐嚇」,這才不得不俯首稱臣。

他看著手中戰報,不禁微微點頭,這李定國果真是個將才,僅帶了三千來人,而且手中軍器也不比舊式明軍好多少,卻有如此強悍的戰斗力,難怪能憑一己之力撐起永歷朝十多年之久。

他隨即想到,這些原大西降軍當如何安排妥當。此外還有原屬大順軍的忠貞營部,這些農民軍之中的精銳雖戰力不俗,但他們先前畢竟以劫掠、殺戮為生,又與以前的朝廷大軍多有仇怨,若處置不當,以後或許就是隱患。

「現在手里的兵馬多了,來源也越來越雜,」他沉思道,「看來得進行一次明軍的集體整編才行。」

左右在船中無事,朱琳便令人取來紙筆,在寬敞的會議室里凝神規劃起來。

「這李定國部行軍速度極快,可用飄忽不定形容。歷史上他的軍紀口碑也還不錯,倒是可以編入破虜營。」

李戰神從原大西軍中至少能帶出五千人馬,要如何才能不浪費他的戰斗力呢?他皺了皺眉,先寫下了「李定國」三個字,卻半晌沒了下文。

他又在紙上列出李定國部的一系列優缺點。

優點︰指揮官兵法嫻熟,行軍速度快,接戰能力強,游走作戰經驗豐富,地域適應性強,敢玩命,軍紀嚴明。缺點︰殘留流寇習氣,裝備差,對新式武器不熟悉,只會使用舊式戰陣。

他回憶著前世的各類兵種,忽而發現有一個兵種與李定國部的特質極為相似,不禁微笑提筆,在後面補了六個字快速反應部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