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三十五章 滔天詭計

多鐸見多爾袞頻頻點頭,不禁愈發信心爆棚,又伸出了一根手指,"《孫子兵法》說過,'以正合以奇勝';。臣弟方才說的便是'正';,若能實施下來,足以穩住江南戰局。

"但要想一舉擊敗南人,還需'用奇';,故而臣弟這第三策便是'借力';。"

"借力?"多爾袞愣了愣,疑惑道,"蒙古諸部都這般情形了,還能去哪兒借力?"

"可借力處其實不少。"多鐸先指向西北方向,"此番臣弟征討漠北期間,發現素來不擅火器的喀爾喀人卻突然攜大量精良火銃上陣,令我軍吃了不小的虧。其後有俘囚供述,這些火銃都是布里亞特部提供,而布里亞特人則是因羅剎國入侵才學會了使用火器。

"于是臣弟琢磨,正可借羅剎人的力量攻伐南明。羅剎人身強體壯、悍不畏死,又精于火器騎術嫻熟,乃是不可多得的精兵。"

多爾袞見過湯若望舉薦的那些幫忙操練火器營的羅剎人,一個個皆是彪悍異常,若能有一隊羅剎兵參與南下征明,必能起到奇效。

他隨即想到一個問題,又皺眉道︰"只是,我們與羅剎人並無來往,他們怎願派兵南下?"

"實則羅剎人覬覦布里亞特部久矣,並因此與漠北三部多次交鋒,他們如今在布里亞特北部常駐精銳一萬兩千多人。"多鐸有些得意道,"臣弟先前已遣人北去與羅剎人接洽,看他們的意思,只要我們日後幫他們奪取布里亞特部,並聯手夾擊漠北的喀爾喀人,他們應該願意出兵幫我們征討南明!"

"當真?!"多爾袞大喜。布里亞特部本來就是漠北地盤,眼下大清又被迫承認喀爾喀人為蒙古正統,若放任其做大,以後必會成為強敵。如果此番能與羅剎人聯手,既能獲得一支精兵對付南明,以後又能一起收拾喀爾喀人,這簡直是穩賺不賠的買賣!至于布里亞特部,雖然名義上曾尊大清為主,但實際上一直是喀爾喀人的地盤,用來做交換他眼都不會眨一下。

他立刻吩咐多鐸道︰"著你盡快辦妥與羅剎人聯軍之事。告訴他們,只要出兵助我南征,莫說布里亞特部,便是喀爾喀三部,日後也可與他們平分!"

"臣弟定不負所望!"多鐸拱手領命,又接道,"除了羅剎人之外,我們還有兩支力量可為我所用。"

"還有?!"

"乃是和蘭人和朝鮮人。"多鐸道,"他們的馬步軍雖弱,卻有不少戰船,正可助我水師破敵!

"這前者不過是想敞開了買我們的絲綢、茶葉之類,又僅涉及海外諸藩,卻不知為何,南明竟始終不允。臣弟得聞,鄭芝龍與和蘭人有交厚,若我們答應和蘭人的要求,再令鄭芝龍前去聯絡,他們定會同意跟我們聯手!"

"至于朝鮮人,"他不屑冷笑,"只要以出兵討伐相威脅,他們自不敢不派船來。

"鄭芝龍此次雖因暴風折了近二百條戰船,但實力應仍在南明水師之上,再加上荷蘭、朝鮮戰船相助,控制長江一線必易如反掌。若能再尋機盡滅南明水師,則江南局勢大定!"

"好好好!"多爾袞臉上的陰霾頓時盡去,心說幸好我還有多鐸這麼個有能耐的弟弟,如此局面都能讓他想出翻盤之策,我倒是白白憂心數日了!

他也顧不上回宮了,當即便宣召範文程、金之俊、譚拜、英俄爾岱等幾名朝臣上了車輦,讓多鐸將方才一番謀劃又講了一遍,令眾人就此再仔細商議。

範文程雖與多鐸有些不對付,但聞言也不得不承認此乃謀國之策,若以此行事,江南局勢定將逆轉。

他卻不去看多鐸,只對多爾袞揖道︰"殿下既然打算在長江沿線擺開陣勢與南人決戰,這兵力自是越多越好。下官也獻一'驅狼吞虎';計,可令我再添五萬精銳。"

"願聞其詳。"多爾袞眼前一亮,暗道,還是這些在遼東時便歸附的漢人靠得住,朝堂上那些新降漢臣只知黨爭,加在一起也不如範大學士一根小指頭。

"肅親王精銳五萬,卻在川陝被獻寇拖住,實在不值。"範文程道,"殿下可使人與張獻忠說和,使其轉頭向南攻明軍,而肅親王只需留少量兵馬鎮漢中,大軍速往江南助戰。"

金之俊一旁擺手道︰"獻寇與我交兵久矣,怕不肯輕易就範。"

範文程仍是對多爾袞道︰"朝廷可詐稱允張獻忠大西皇帝之位,並與之互盟。甚至許其擊潰四川明軍之後,割陝南五州府予他。獻寇久攻我漢中無果,眼見兵、糧已竭,若其得我為援,必然心動。"

多爾袞聞言點頭,"範大人此計可謂一箭雙雕。若能說動張獻忠,則我軍可多五萬精銳,而南明卻要調兵往四川應戰。此消彼長之下,江南那邊的勝算又多了幾分。"

他遂對範文程道︰"著內閣擬旨,令肅親王依計與張獻忠議和,軍器、糧餉盡可相送,必要時還可許其榆林衛以南全部陝地,但要在其攻取四川之後再割付。"

張獻忠的老家定邊縣就在榆林衛。範文程當下揖道︰"九王爺聖明!"

英俄爾岱卻面有憂色,"方才豫親王力主在萊州大造戰船,同時十余萬大軍又要南下征討。據下官所知,國庫僅余不足二百萬兩銀,如今我朝少了江南稅賦,若這仗打得稍久些,恐怕會難于敷出,當早作打算啊"

金之俊見方才範文程出了風頭,听聞提到錢糧,卻正是自己的"長項",忙揖道︰"軍餉之事下官倒是有些辦法。"

他掃了眼眾人,得意一笑,"數我朝最為富庶之人,當屬晉地範、王、靳、王、梁、田、翟、黃八家。當年我大清還在遼東之時,便多予他們庇護,又常以高價購入他們貨品,這才令他們攢下偌大家業。

"眼下朝廷急需用錢,他們自當知恩圖報。以下官所知,只需這八家隨便捐些,便足夠大軍數年用度了。"(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