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六十二章 硫化橡膠

而眼下正有一個實現"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契機戰火致使很多土地變為無主田,大量投虜犯官名下的土地也都被收為官田,加上朱琳渼帶頭號召宗親獻地,所聚集的土地數量已非常可觀。

等清量田畝的工作完成,相信官田的數量已能令大多數赤貧的百姓勉強維生。同時江北由于建虜的破壞,土地歸屬情況更是幾乎全部打亂,待消滅了虜官之後,甚至能夠收上來過半的土地為官田。

有這一大批土地在手,定能有效解決土地兼並問題,從而令底層人民生活安穩。

當然,朱琳渼也知道,以明末的社會情況,想要完全照搬"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肯定是不可能的。

首先以明代的官僚思維,官吏們定會竭盡所能將官田轉為自己的私產,就如明代的衛所屯田那樣,最後全部成了軍官的地。

其次百姓對這種"田不屬于我自己"的情況肯定會抱有疑慮,一旦有了積蓄,他們仍會盡量自己購地。而大量土地收為官田的情況下,會造成可購買土地稀缺,以至于地價暴漲的情況。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還是農民對朝廷政策的不信任,害怕有一天承包田被無故收回。

最後,因承包責任制削弱了士紳地主的統治力,他們必會想方設法對承包田的農民不利,勢單力孤的農民很可能被威逼退掉承包田。

所以,朱琳渼經過反復斟酌,最終決定將所謂的官田改為"皇莊",土地掛靠在天子名下。

也不提"聯產承包責任制"這個詞,只說是為天子種地。"承包田"的一應規章制度皆以聖旨的形式頒布。

最後也是最為重要的,那就是提出口號交足天子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有了天子金口玉言,可以最大限度地打消底層農民的顧慮,安心種"承包田"。而那些想打官田主意的官吏們,借他們個膽子也不敢對皇莊下手。

至于地主士紳要欺負承包田的農民,處理這些事情的很可能是宮中派去的太監。這些人對付士紳之流,那可有的是辦法,看當年的魏忠賢把東林黨官員搞得多慘就知道。

朱琳渼趁這幾日的空閑,又將"承包皇莊"制度仔細梳理了一遍,就等各地無主地之類的數據匯總上來。

他正琢磨著從何處啟動"土改"為宜,徐爾路又來了,身後還帶了好幾個人。

"不必多禮。"朱琳渼將三人扶起,問徐爾路道,"為遠怎專程趕來紹興,可是有什麼重要的事?"

"回殿下,您先前吩咐只待弗朗基人將那個什麼'橡膠';運抵,便即刻通知您。宋先生讓我帶了樣品來給殿下過目。"徐爾路又向身後幾人示意,"這是宋先生依殿下吩咐,特從福京實驗室里選出擅于化學實驗之人。"

他又專門挑出其中一人,"他名叫姚啟聖,實驗室里屬他技藝最為精湛。"

"姚啟聖?"朱琳渼一愣,這不會就是歷史上那個力主遷界禁海,困死鄭經的清朝福建總督吧?此人倒是頗有謀慮,只是歷史上他尚年輕時南明幾乎已亡,故而只能仕清。

朱琳渼又問了姚啟聖幾句,根據其所說的自身情況看,九成就是那個"福建總督"。

不過姚啟聖現在才二十二歲,又已投身大明,當沒有理由再去為建虜效力了。而且就眼下來看,他竟然選擇致力于化學。

朱琳渼忽而想起前世看過的電視劇,姚啟聖年輕時聖賢書讀得並不好,歷史上他直到近四十歲方才中舉。看來這一世他是找到了自己的所長,干脆棄文學理了。

徐爾路又指向他帶來的另一人,"殿下,這是馬塞多鐘表坊最頂尖的工匠,名為文新平,擅制各種精巧器具。殿下所創的鏜床、鑽機之類,他都能獨力造出。"

朱琳渼點了點頭,又問道,"那實驗所用器材都帶了嗎?"

"回殿下。"姚啟聖拱手道,"學生將半個實驗室都裝車帶來了。"

"好。"朱琳渼滿意道。有這幾個人在,便能開始硫化橡膠的試制工作了。

橡膠可是工業化當中極為重要的原料。即使在當下,也能用來制造車輪、雨衣、密封圈等制品,甚至可作為高科技產品出口海外。

橡膠這東西其實早就在歐洲有一定的應用,但僅限于原始橡膠。直接從橡膠樹上采來的膠受熱變軟,遇冷變硬、發脆,很難成型,又容易磨損,所以使用規模極小。

直到十九世紀中葉,美國人發明了硫化橡膠技術,穩定耐用的橡膠才真正廣為應用。

其實硫化技術說起來很簡單,就是朝橡膠中加硫磺,而後輔以加熱。不過就是這一點兒小竅門,人類卻用了幾百年才終于掌握。

只是朱琳渼也僅僅知道橡膠加硫可以極大改善性能,但具體加多少量,如何添加,加了硫之後怎樣加熱,溫度控制,硫化時間等等,這些他卻根本不記得了。

但他相信,當初古德伊爾無意中將硫加入橡膠中都能得到合格的硫化橡膠,那就說明整個工藝過程應該不復雜。

于是他在離開福京前吩咐宋應星找來熟悉化學實驗的學生來進行硫化橡膠的試制。宋應星辦格致學已有一年時間,這期間培養了不少有基礎的學生,而實驗室也是在贛州時就已建立。

如今這批學生已學了些基礎,可以進行一些實用的實驗操作了。

朱琳渼又讓徐爾路將帶來的橡膠及實驗器材,搬去魯王府的東院,就地開始為姚啟聖等人講述橡膠硫化的過程,讓他們反復測試添加硫磺的比例、溫度以及時間之類。

而文新平則按照他的要求,帶著幾名工匠打造模具,只等合格的硫化橡膠一造出來,立刻便可以用來加工實用的器具。

他們最先制作的便是小臂粗細的圓環狀模具,暫時只有朱琳渼知道,這是佛朗機炮的密封圈。

朱琳渼正帶眾人在東院忙活,就見石霖走了過來,對他稟道︰"大人,有一故人求見。"

"故人?"朱琳渼疑惑道,"誰啊?"

石霖將一根羽毛交在他手中,"他沒說姓名,只說您看到這個自然便知。"(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