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五十七章 南北黨爭

震天雷巨大的爆炸聲在空心方陣四周響起。

建虜騎兵是緊貼著空心方陣馳過,前後擁擠之下根本無從躲避,當即便有三四十騎被"手雷"炸翻,又接連絆倒了隨後而來的數十匹馬。

爆炸的聲響加上受傷馬匹的慘叫,此時就算心理素質最好的戰馬也無法控制了。

頓時,剛才還流水般從明軍兩側掠過的虜騎被坐騎帶著,如沒頭蒼蠅般四散亂跑,空心方陣的壓力瞬間為之一松。

指揮防御虜騎的章國炫見狀大喜,心說沒想到這震天雷對付騎兵簡直有奇效!回去一定要向輔政王殿下稟明。

實際上用手雷驚嚇戰馬的做法在歐洲也有實踐,***的軍隊中便有擲彈手的編制。當然,其主要武器並非手雷,但這個精銳兵種冒死向敵軍投擲手雷,往往能極大攪亂敵軍陣型。

此番也是李賢急著去救中路人馬,又見空心方陣人數極少,生出輕視之心,是以都沒顧得上用騎射壓制,這才令方陣內側的士兵能順利投出震天雷。

章國炫趁清軍騎兵混亂之際,冒險下令,"最前排持刺刀距敵,其他人快速裝彈!"

李賢轉頭間看到明軍竟在大隊騎兵眼皮子底下收起火銃開始填裝,心中那個氣,但任他怎麼用力扯韁繩,胯下坐騎都玩命拗著頭朝遠離明軍的方向跑。

很快,空心方陣中爆發出密集的火光,數百顆鉛彈從側面或後面射向戰馬,立刻將建虜騎兵混亂的程度又推上新的高峰。

又過了好一陣,直到李賢跑出了明軍火炮的射程,坐騎才算勉強平靜下來。他再轉頭看去,至少有二百多騎與他背向而馳,此時已散得到處都是,一時半會是絕難聚攏回來了。

而他身邊僅剩下一百三四十人馬,且那些馬匹都是不停噴著響鼻,顯是剛才驚懼之下胡亂猛跑,此時體力已所剩無幾。

"大人,您看!"

李賢順著侍衛所指方向望去,只見己方中路已被擊潰,婁光先的大 都已經倒了。

他正猶豫是否要去救婁總兵,卻猛然看到有數百人排成整齊的橫陣,從戰場中部向自己這邊而來。

他眼皮一跳,立刻撥轉馬頭,高喊一聲︰"撤!"

此時最尷尬的人當屬胡安茂。等他率一千步卒從右翼包抄到位,戰場上已是一片"繁忙景象",中路清軍被二百明軍趕得如喪家之犬般到處逃竄,東北側三百明軍步卒正追剿李賢的驍騎,還有數百明軍則在各處"打掃戰場"。

至于婁總兵、李賢等人,卻早已不知去向。

若他此時下令強攻,明軍在陣型不整的情況下或許還真要吃點兒虧,但沒等他想好要先打哪兒,身後的綠營兵便爆發出一陣,"敗了!逃吧"

"婁大人旌旗都倒了,怕是凶多吉少"

"明軍定有伏兵,這還打什麼啊?!"

"連驍騎都散了,還是跑吧"

"你們這些"胡安茂轉頭正要怒斥,卻見那數百綠營兵竟說到做到,已朝各處逃散開去。

士氣這東西最易受人影響,他手下瓖白旗漢軍雖沒跟著跑,但明顯已沒什麼斗志了。

等他令軍官約束手下,又追回了部分逃兵,明軍已基本結束了中路戰局,四五百人在一里外重新結成一條橫陣

北京紫禁城。

武英殿內,所有滿漢文武都低著頭不敢出聲。

工科給事中張高文更是恨不得將腦袋塞進領口里。

他走了諸多門路,花了大把銀子,好容易才混到眼下這個位子,自然要好好拼命表現。

是以前日一早,他得聞大沽夜間被明軍襲破,立刻便上表彈劾婁光先,並請朝廷調江南人馬以據南軍。

不料當日正午,攝政王殿下便頒諭說大沽登陸的只是倭寇,令所有朝臣不得擅指其為明軍。

張高文當時就驚出一身汗,急忙又上表自劾,說些許賊寇不足為患,朝廷大軍一到,必頃刻將其剿平。

哪知道一天之後便又傳直沽急報,守軍三千人馬一戰盡沒,總兵婁光先殉國,貝勒巴都海被俘。明軍現已過直沽,疾往北京而來。

這下就連攝政王也只得改口說是婁光先之前欺瞞朝廷,報明軍為倭寇,欲掩大沽失守之過。

實則多爾袞也是極為無奈,總不能說堂堂宗室貝勒是被倭寇所擒吧?況且直沽到北京一**川,明軍很快便會抵達北京附近,到時候自有人會看到,再硬指其為倭寇必然露餡。

張高文又偷眼看向其他朝臣,見多有人一臉窘態,心中這才略松,看來先前上表自己抽自己臉的人應當不少,現在要趕緊琢磨怎麼扳回一城才行。

他還未理出頭緒,就見翰林院編修**宗出班道︰"臣啟攝政王殿下,南人以千余兵馬得長驅直入,必有內應相輔。賊軍以江南為基,贛、閩、浙等地豪族多與其有往來"

**宗話音未落,禮部尚書馮銓立刻接道︰"臣附議。我朝臣中多有人與江南人士往來,不可不察。"

張高文心中一動,這是北黨要借機向南黨發難啊!

滿人入關之後大量任用大明降臣,朝廷運作幾乎與崇禎朝時一般無二。于是明末最大的弊病之一,黨爭,也一同被帶到了滿清的朝堂之上。

這清初的南北黨爭實際上就是明末閹黨與東林黨黨爭的一種延續。

馮銓早年與魏忠賢過往甚密,被罷官之後便投靠了滿清,又廣為網羅黨羽,時稱北黨。而東林黨在降清之後,以陳名夏為首重又聚在一起,人稱南黨。

這兩黨的"恩怨"從明末開始,一直斗到了現在,仍在不斷相互攀咬,實質上便是江北士紳和江南士紳在為各自的團體爭搶利益罷了。

御史吳達立刻站出來道︰"馮大人,我們與其無憑無據地猜疑朝臣,倒不如議一議婁光先之罪。"婁光先乃是北黨之人。

"他率三千人馬,其中還有近半漢軍瓖白旗精銳,卻被千余南軍所敗,必是臨陣失當"

多爾袞見敵軍都快到北京了,這兩派卻仍在相互攻訐,不由怒道︰"你們還真相信明軍僅有千余人?!"(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