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五十三章 李倧的痛腳

營救金尚憲的過程倒是頗為順利。崔南正留下看押他的士卒听說主力被明軍擊潰,當即便跑了大半。

施瑯又令俘獲的軍官上前喊了幾句話,剩余的數十人也都器械投降了。

金尚憲等人隨施瑯來到港口處,抬眼便望到滿地的污血殘肢,雖已听說方才明軍大破崔南正伏兵之事,但心頭仍不禁猛抽了幾下。

待他見到了***,當即跪伏行禮,急著解釋道︰"大人,崔南正此賊早與胡虜勾結,今日之事皆是此他一人所為,與我朝廷絕無關系。"

***點頭道︰"我自是相信金大人,不過我軍傷亡不輕,何去何從還要稟明輔政王點下再說。"

金尚憲無奈點頭,卻正瞥見一旁由侍衛攙扶的李興立,不由怒從心頭起,上去就要打人。李興立也不躲閃,臉色蒼白地低頭道︰"金大人,是我錯了有天軍如此,胡虜必滅!"

金尚憲一時還沒反應過來,"你說什麼?"

李興立簡略說了方才交戰經過,對明軍戰力贊嘆不已。末了,他又焦急道︰"金老弟,此事我來日再向你賠罪。

"崔南正已派人將你資助明軍之事稟報了王上,須得速速將報信之人截下。若消息傳回漢城,王上多會與金自點商議,往後想再給天軍輸送水糧將必遭其掣肘!"

金尚憲連連點頭,又將此事說給***,"大人,我帶手下去追人,還請您自行搬糧上船。以後大軍的用度定按先前約定送至,還望大人在輔政王殿下那邊為我國美言"

***卻將他攔住,"那送信之人已離去大半日,你又如何能追得上?"

"老朽盡力而為罷了"

"你且稍等。"

***又轉令侍衛返回邵武號取來一只木匣交給金尚憲,"這本是輔政王殿下留給我在危急關頭之用,眼下情勢有異,便交給你吧。"

金尚憲疑道︰"這是"

"你將此物示于你們國王,他自然知曉。"

金尚憲忙恭敬接過,不敢再多耽擱,忙告辭***帶人趕往漢城而去。李興立因心中有愧,竟也不顧重傷,堅持乘車同往。

他們一行星夜兼程,待到了景福宮門外,立刻讓人詢問守門侍衛,得知今晨仁川來的信使已得王上接見。

金尚憲已被罷官,只得讓李興立入宮面君,卻不料身後有數只轎子落下,金自點等人正從中走出。

宮中立刻有人迎了出來,恭敬道︰"領議政大人,王上正在等您那。"

金尚憲忙催促李興立入宮,自己則迅速避在角落里。

後者又許了內侍府首領極多好處,得以直接面見李倧,立刻將***給他的木匣呈上。

李倧得知這是大明輔政王送來的東西,忙拆開來看。那木匣里裝的是一卷錦緞,上面只有寥寥數語︰大明以汝為朝鮮王,建虜以光海君為朝鮮王,如何行止,汝當細思之。

落款是朱琳渼,還用了輔政王大印。

李倧的臉上頓時陰晴不定。這光海君便是上一任朝鮮國王李淏,曾與後金暗中書信來往,李倧正是以此為借口發動政變將其推翻,自己才坐上了王位。

丁卯胡亂時,建虜的借口之一便是要恢復光海君統治。雖然後來因李倧投降歸順而不了了之,但李淏雖然被廢,人卻還活著,但凡李倧所為令建虜稍有不滿,便會提及此事。

李倧得位不正,這光海君始終是他心頭一根刺,卻礙于建虜威脅,想殺了李淏都不敢下手。

便是朝鮮內部,也多有李倧同情李淏的人,甚至多次因此鬧出叛亂。

李倧立刻想起早上有人稟報金尚憲暗中通明之事,不禁眉頭緊皺,如今大明雖實力大不如前,但萬一他們能擊敗胡虜,那麼光海君的"噩夢"便會徹底消失。就算打不贏,只要雙方戰事一直拖延下去,胡虜就難空出手來對付朝鮮。

退一步講,這金尚憲現在只是平頭百姓,便是日後走漏了風聲,自己只推說不知情,將金尚憲交出去給胡虜,再奉上錢糧美女,他們定也不會為難自己。

後世多傳朝鮮對大明如何忠誠,但朱琳渼從諸多史料中了解到,這個夾縫中的小國始終是實用主義為上。

就如這位李倧,他明面上反復說要忠明抗虜,究其原因,一是要借此貶低光海君,佔據道德制高點,二是朝鮮有大批仰慕華夏文化的人,可以借此籠絡他們。

然而再看李倧實際行動大肆任用投降派,迫害主戰派,甚至兩次派兵幫助建虜征伐大明。

這也是朱琳渼選擇與金尚賢合作,而不是直接去找朝鮮王的原因。不過熟悉歷史的朱琳渼非常清楚李倧的痛腳,故而一早準備了這封密信,既是利誘也是威脅,若是朝鮮人對水師遠征軍出什麼ど蛾子,***便可以此解圍。

李興立見王上猶豫,便將前兩日朝任島之戰向他詳細描述了一遍。

李倧聞言也是大驚,明軍何時變得這麼強了?!他正要問他所言是否屬實,便有京畿南道送來崔南正部被俘斃過半的消息。

這下他再不遲疑,先對李興立擺手道︰"你和金和你同來那些人速回仁川,記住,你們從來沒回過漢城,寡人也沒見過你們。"

"陛下,那崔南正之事"

"他的人遇海嘯死了,就這樣。"

"陛下英明。"

李興立立刻出宮,尋到金尚憲邊走。

另一邊金自點得國王急招,卻在外面等了好一會兒,這才得以面君。

待他行過禮,正色道︰"不知陛下有何要事吩咐?"

"呃"李倧搓了搓手,笑道,"秋菊快要開了,寡人準備讓你籌備一場賞菊宴。"

待金自點悻悻離去,他又喚來內侍府首領吩咐道︰"除掉早上仁川來的人。崔南正謀逆,所部全部流放荒島。"

天津。

余平蹲在土壘上吧嗒抽著旱煙,這土壘的頂端便是大沽要塞,對面則是遼闊的海河出海口,直通一望無際的渤海。(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