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十七章 作戰部署

待金聲桓逃回本軍,他的副將王得仁獻計,說認識張家玉手下趙珩,可以策反此人。

張家玉得知此事,便讓趙珩假意投降,然後在山谷中設伏。之後演了一出趙珩反水,自己大軍崩潰的戲碼。

金聲桓見張家玉大部隊潰逃,立刻指揮全軍突襲,意欲報上次被伏之仇。

結果他再次遭遇伏擊。張家玉帶主力回頭截殺,將金聲桓的大軍趕下了河,溺死過半。

朱琳渼聞言對張家玉更是好感大增,能以兩千名鄭彩留給他的弱旅,擊敗金聲桓的一萬大軍,看來明軍之中還是有不少將才的。

隨後萬元吉又繼續介紹了黑臉高個的江西督師揭重熙,以及他自己的幾名嫡系部下。

幾人正和朱琳渼見禮,就听到朱由槙在一旁不冷不熱道︰「這敘禮也該差不多了吧?賊兵可不會等我們太久,我說萬大人……」

萬元吉忙陪笑招呼,「對對,先議大軍戰略。」

眾人各自坐定,萬元吉先道︰「此番高進庫攜一萬五千人馬來犯撫州。今早探馬來報,其前鋒已近瀘溪。諸位可有何退敵良策啊?」

吳之番作為萬元吉心月復,率先拱手道︰「大人,雖然我軍人數眾于敵軍。但各部相互生疏,尚無配合,加之賊兵勢猛,所以屬下認為當憑金溪城固守,以避其鋒芒。」

金溪縣是撫州最東側的縣,距離瀘溪還有數十里。

朱琳渼見萬元吉微微點頭,就心知不好,大明將領這偏愛守城的習慣可真是要命。高進庫此來並非孤軍深入,你守上幾天他糧草耗盡就撤了。他身後就是建昌府,糧草源源不絕,而明軍若一開始就龜縮城中,首先就輸了銳氣。

萬元吉手下本身就是以剛招募的新兵為主,這銳氣一失,士氣必然低落,後面就真的不用打了。

撫州地勢東高西低,對于向東攻的明軍很不利。眼下應該立刻東進,搶佔有利地形,趁高進庫立足未穩,給予迎頭痛擊,挫其鋒芒。

朱琳渼甚至想即刻率龍衛軍出發,迅速搶佔金溪縣以東的高地,在清軍剛進入撫州就對其前鋒實施出其不意地襲擊。

以龍衛軍的戰斗力,他對擊潰高進庫前鋒部隊有十足的信心。

但隆武給他的旨意是協助萬元吉御虜,還是得遵從明軍大部隊的戰略部署才行。

他正要建議迅速迎擊清軍,便听到身旁張家玉道︰「萬都堂,下官以為,不宜守城。

「金溪城矮,難以憑依。此其一。

「置大軍于金溪城,若賊軍繞城西去,以騎兵速進,一日便可抵達臨川。撫州府防守空虛,屆時府城危矣。此其二。」

「你就說要怎麼打吧。」朱由槙嚷道。

「上策,大軍當即刻拔營東進,在清軍剛西渡陸坊河時對其迎頭痛擊,必得全勝!」

朱琳渼聞言點頭,還未來及說話,便听萬元吉道︰「敵軍來勢洶洶,貿然接戰,恐怕不妥……」

他性格最為保守,歷史上贛州保衛戰便是因為他一直不敢主動出擊,導致喪失了戰略主動權,最後贛州城被圍得水泄不通時才想起突圍。

「下官還有一穩妥之策。」張家玉卻像是料到了會遭到萬元吉的反對,立刻接道,「我們可以設伏。

「先在金溪以東和清軍接戰,佯敗誘敵。我軍在雙陳河下游埋伏大軍,此處地形狹長,雙陳河以北還有道丘陵。

「敵軍遇伏必向南北兩側敗逃。若我軍提前在丘陵背面設一支伏兵,雙陳河對岸另埋伏一隊人馬,當可全殲賊軍!」

由于萬元吉極力反對主動出擊,所以最終這個伏擊方案幾乎成了唯一選擇。

其實朱琳渼對此並不十分滿意,但總強過守城不出,為了不影響全軍部署,他最終還是選擇了接受這個方案。

剩下的便是任務的分派。

作為打伏擊戰的行家,張家玉責無旁貸地扛起了誘敵的任務。而且他那支老弱兵員組成的隊伍,用來誘敵最逼真不過。

朱琳渼本想擔任正面阻擊的任務,龍衛軍裝備的燧發銃射速和火力密集度都要比其他明軍高出一大截,組成線列陣型必然能在短時間內給予敵軍巨大的殺傷。

但萬元吉再次搖頭,「殿下,下官知道您的士卒多為銃兵,配以數百騎兵。一旦敵軍亡命前撲,逼您短兵相接,這銃兵如何能敵?」

當然是拼刺刀啊!朱琳渼剛要回答,便听朱由槙哼了一聲,「據說你這新營操練不過數月,怎能放心讓你正面拒敵?更不說全是銃兵,哼哼,天下竟有全用火器的軍隊,真不知是誰教你的。」

「能不能戰不是你說了算的。」朱琳渼也有點來脾氣,冷聲道,「要麼我們兩軍較量較量,就比近戰,如何?」

萬元吉忙跳出來打圓場,「陳州王殿下,不若您率軍與丘陵處設伏。依高地正利于鳥銃射敵。」

張家玉也道︰「雙陳河下游雖窄,卻也有近三里寬。殿下所部僅一營兵力,正面阻敵恐怕不夠排布。而我等所部的火器加起來都沒有殿下的多,殿下于北側埋伏甚妥。」

朱琳渼見在場之人對龍衛軍的戰力都不大信任,當下也不再多說。缺乏信任又如何能夠相互配合作戰?

一切以明軍的勝利為重。等龍衛軍經歷過幾場戰斗之後,他們自會明白龍衛軍的戰力,到那時才能自願地以龍衛軍為核心,配合進行戰斗。

而且等上了戰場,戰局瞬息萬變,很難說哪里是主哪里是次,側翼伏擊未必就是輕松的活。

見朱琳渼不再堅持,萬元吉也是松了口氣,他最擔心這位陳州王也如朱由槙一般愛擅作主張,幸而陳州王殿下還是很尊重他這位主帥的統籌安排的。

「那麼就由下官親率主力,加上永寧王麾下兵馬,于正面拒敵。」

「我新威軍士氣正旺,當可于正面拒敵!」大學士蘇觀生立刻接道。

萬元吉忙道︰「蘇大人,您所部剛組建不久……」

「我食君之祿,思君之恩,正當以此戰報效聖上,怎可退縮?!子曰,雖千萬人吾往矣……」

萬元吉被他一大套「子曰孟曰」搞得頭大如斗,想想他不過兩千人馬,干脆置于自己大隊後面,于大局應無甚影響。

于是他頗不情願地點頭,「那蘇大人所部便與我共同迎敵。」

蘇觀生這才滿意笑道︰「正當如此。」

最終各部軍馬調遣完畢。

由張家玉的兩千人馬負責佯敗誘敵深入。

萬元吉的主力八千人和永寧王部四千人馬,外加新威軍兩千人,負責正面阻擊。

龍衛軍于北側丘陵設伏,以待清軍。

揭重熙率麾下兩千人馬在雙陳河南岸埋伏,若敵軍渡河逃竄,便擊其半渡。(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