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74章 嘉靖帝的惻隱之心

嘉靖帝在得到張璁回鄉遇襲的消息的同時,也得到了朱九王府慘遭火災的消息。只是那火災的損失太過于慘重,一個王城有一半化成了灰燼,而且死傷慘重。

張璁遇襲的地點雖然出了朱九王爺的藩地,但也畢竟是離他不遠;而張璁遇襲和朱九王城發生火災幾乎是前後的事,這也使人們很自然地把這兩件事聯系到了一起。

嘉靖帝震驚了,他沒有想到短短的這幾年張璁竟然培養出了這麼強大的勢力。嘉靖帝為自己能果斷地免去了張璁首輔之職而慶幸,若是假于時日,等張璁羽翼豐滿了,那第二個楊廷和又誕生了。

原本張璁一家人落沒淒涼地離京景象還觸動了嘉靖帝內心深處的一點點愧意,可也就是這是這前後不到十天的時間,嘉靖帝對張璁的心境的變化就是一個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

嘉靖帝現在心里所想的是張璁能如此不遺余力地培植自己的勢力,那別的朝中大臣又何嘗不是這樣,所不同的是誰多誰少的問題。此時的嘉靖帝現在在心里暗暗的做出了一個決定,那就是朝中所有的大臣,特別是一些關鍵位置的大臣必須勤調換,只有這樣這些風險才能扼殺在萌芽狀態。

嘉靖帝想明白了這個問題後就又回到了張璁遇襲和朱九王城火災這兩件事情的本身上。嘉靖帝現在就等著首輔大臣桂萼和吏部尚書王瓊,還有戶部尚書許瓚。

「三位愛卿對張愛卿返鄉遇襲和朱九藩王王城火災可是听說?你們對這兩件事有什麼看法?」嘉靖帝是在乾清宮的御書房里召見桂萼三人的,他們一到來,嘉靖帝就這樣直接地問他們。

桂萼原本與張璁就交好,再加上是由他接手的張璁首輔大臣一職,在桂萼的心中總覺得有些虧欠張璁的,所以對張璁一家人的消息也是格外的在意。

現在的桂萼沒有象嘉靖帝那般的消息靈通渠道,但他也還是听聞了一些,現在經嘉靖帝這樣一說,也算是得到了證實。

只是因為朱九王爺是皇族的藩王,桂萼也是不敢冒然地把這兩件事聯系在一起,但現在嘉靖帝問到了這事,自己總得給嘉靖帝一個說法。

「皇上,朱九王城的火災是否是非人故意為之,而只是天災?」桂萼在沒有明白嘉靖帝的用意之時,是不會擅自表明自己的傾向的。這也是這麼多年來桂萼模索出來的一條為官之道。

嘉靖帝听桂萼這樣說,也就不再理他,而是轉頭問那吏部尚書王瓊和戶部尚書許瓚,「二位愛卿是否也是這樣認為?」

嘉靖帝如此問王瓊和許瓚,他二人也從嘉靖帝的話音中听出了對桂萼給出的答案不滿意。

雖然王瓊和許瓚明白了嘉靖帝的意思,但他們也是不敢做這個出頭鳥的。王瓊現在也只能圓滑地回道︰「皇上,這兩者事微臣也是現在才听皇上說起,所以,所以微臣一時也是無法做出判斷。」

王瓊這樣說,許瓚也是連忙地應著。

嘉靖帝把他們三人召進宮來議這事,他原本是想通過他們三人之口這次一舉把朱九王爺的藩王給削了,可現在這三人都是躲躲閃閃的,令嘉靖帝在心中對此三人很不滿意,但現在嘉靖帝又不能把這種情緒表露出來。

「那你們三人就回去好好的想想此事吧。」既然目的達不到,嘉靖帝就想把他們三人早早地打發走,因為今天一早他還沒有到坤寧宮去看望陳皇後。現在的嘉靖帝已經習慣了每天到坤寧宮去坐一坐,當然主要是想去看看陳皇後那肚子里的孩子。

現在的陳皇後已懷孕有七個月了,她那高高隆起的肚子顯得十分地臃腫,有時還能明顯地感受自己已與那尚未出世的孩子有了某種感應。這也是嘉靖帝往坤寧宮走得勤的原因。

桂萼心中本對張璁之事心存愧意,現在听說張璁及家人在回家的途中突遭此變故,一直都想給張璁爭取一點利益,現在得此機會焉有放過之理。

听嘉靖帝也叫自己幾人退下去,桂萼便連忙奏道︰「皇上,張大人那日出城的景象微臣親眼目睹,十分的清貧;想想從他手中經過的銀兩無數,他卻是寸縷不沾,實乃是我等做臣子的楷模。只是張璁這樣為朝廷辛勞一生,現又途中遭人打劫,更是雪上加霜,望皇上念在張大人過去的情分上賞賜他一個後半生的衣食無憂。」

桂萼說這番話時也是硬著頭皮的。

桂萼說完後也是不敢看嘉靖帝的臉色,他現在只是在心里默默地安慰著自己,「張璁,做為同僚,雖說鄙人佔了你的首輔之位,這也是皇上的旨諭,並非本官有意為之;現在本官這樣為你爭取也算是盡了自己的一份心意,本官是再也不欠你什麼的了。」

今天嘉靖帝本來心情是很舒暢的,雖說有剛才自己的三個大臣帶來的不爽,這也是過眼的煙雲,很快的就過去了,現在听桂萼這樣一說,也想到張璁的確是在自己幾次關鍵的時刻起到了一些關鍵的作用,才使得自己化險為夷。

「張愛卿高風亮節的請辭回家,朕本也是想表彰他為官一生不腐不貪的品德的,只因他走得匆忙,所以這事也就耽擱下來了。現在經你桂首輔的提起,朕也就賜張愛卿白銀二十萬兩,讓他回家安享晚年吧。只是為了真正能讓張愛卿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最好的辦法還是要查清張愛卿遇襲的真相。」

「微臣代張大人謝吾皇賞賜,吾皇萬歲萬萬歲。」桂萼在跪著謝恩的同時也慶幸自己今天是賭對了。現在桂萼想的就是此事傳出去後,那自己在同僚心中的口碑是更好的了,那投靠自己的人是會越來越多的。

在桂萼的心中他對張璁這次的丟官歸結的失敗的原因就是張璁沒有組織起自己強大的關系網,還不能左右大明朝政的走向。桂萼在心里是下定了決心絕不能步張璁的後塵。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