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32章 山雨欲來風滿城

大明朝自采取封疆閉關已是達數十年,致使國力每況日下,內憂外患不斷。在北方有韃靼族的襲擾,在南方有交國的蠶食,東面沿海又是遭到了倭寇的搶掠,在南方這最近也出現了佛朗機人的堅船大炮。

兵部的八百里快報不時的象雪花一樣傳來。

現在嘉靖帝耗費最大的精力就是兵部的奏章。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現在嘉靖帝還真是偶爾地會懷念楊廷和專權的日子,那時嘉靖帝雖說有一種仰人鼻息的感覺,但那種生活是沒有壓力的。嘉靖帝會有大把的時間去研習一下書法字畫。

「啟奏皇上,兵部尚書金獻民在殿外候見。」太監內務總管孫彬向嘉靖帝奏稟。

兵部尚書金獻民候見,是嘉靖帝看完兵部這一段時間所有的奏章後傳喚的;只是現在嘉靖帝看到孫彬後又想起了別的事。

「先讓他等一等,朕與你說一點別的事。」嘉靖帝示意孫彬向前靠近一點。

孫彬見嘉靖帝如此這般就猜到了嘉靖帝下面所說的話可能見不得光的。孫彬也是壓低了聲音說︰「奴才听從皇上吩咐。」

「現在的後宮並不太平,朕原本是要由你單獨調查最近後宮所發生的一些事情,可慈壽皇太後說她能辦好,朕也不能駁了皇太後的面子。雖然此事也就是這樣了,但朕還是有些不放心,所以朕要你秘密調查此事。朕要的是一份真實的報告。」

這種方法是嘉靖帝在答應慈壽皇太後時就想好了的,只是因為沒有見著孫彬,也就把這事給拖下來了。

孫彬這一段時間來,一直都是有意的躲著嘉靖帝,不想單獨地與嘉靖帝見面,怕的就是這事,可真是是禍躲來過,躲得過就不是禍。

孫彬不能拒絕,「皇上,奴才謹遵聖諭。」孫彬一臉的苦逼之色。

一個奴才的心情、主子是不會在意的,關鍵只要他盡心去辦事就行。

「好了,去傳兵部尚書和毛紀一起進來吧。」嘉靖帝揮手讓孫彬下去傳喚。

兵部尚書金獻民和首輔大臣毛紀一起走了進來,先跪叩之後,才站到一邊。毛紀和兵部尚書金獻民同時被傳召,用腳指尖想也能想到所為何事。

大明朝的邊境一直都是兵患無窮,前一段時間也是因為黃河的水災之事給耽擱了,現在有白狗在黃河沿線頂著,嘉靖帝也就能抽出時間來應對兵部的事了。

「這佛朗機人押解來京是怎麼回事?」嘉靖帝指著桌面上放著的一折奏章說。

這奏折上說,廣東水督道衙抓獲了佛朗機人一名大臣,已在押解進京的路上。一個俘虜而已需要這樣做嗎?嘉靖帝有些弄不明白,他認為這里面可能有貓狸,這才召了首輔大臣毛紀和兵部尚書金獻民來。

兵部尚書金獻民不知嘉靖帝問這話是什麼意思,到底是贊同押解來京還是反對押解來京?兵部尚書不敢冒然說話,他向左首的首輔大臣毛紀看過去。

雖說這兩國交戰是兵部的事,可抓獲俘虜這事,也與廣東巡府衙門有關系,那可是首輔大臣正兒八經的該管的地盤。

「皇上,這佛朗機大臣叫佩雷斯,他實際上不是俘虜,而是來京洽談開關通商的事情的。是廣東水道衙門和巡府衙門覺得讓那佛朗機人大搖大擺地進京,這樣有失我大明朝的威儀,所以也就把他說成了是俘虜押解進京。」

嘉靖帝听毛紀這樣說,也才算明白了這中間的道道。不對,既然是俘虜押解進京,那不管開關通商之事能否談成,那事後自己是放還是不放,這不是給朕出難題嗎?

「這是誰的主意?」嘉靖帝這樣問,他是一定要把這個人的名字記住的,敢玩弄朝廷,作弄皇上的人,嘉靖帝焉能放過。

「回皇上,臣收到的一份詳報上說,這是廣東知府衙門知府所想奇招。」兵部尚書雖說有收到了一份詳報,可那上面對此事是一句也沒有提,相反還想請求兵部尚書在佛朗機人到達京城後,悄悄地把佛朗機人給做了,從而挑起兩國的海戰。

兵部尚書金獻民只是他從嘉靖帝語氣中感受到了一絲的危險信息,所以他就搶在毛紀的前面說,即使現在毛紀即使再說是水督道衙門所為,那也是兩面各雲其雲,無法定論的了。事後誰又會去為這小事而查過水落石出呢。

廣東巡府知府還不算是毛紀的人,現在的毛紀又焉不知兵部尚書說這話的用意,只是他最近一直都在拉攏兵部尚書,他要想辦法滲透進京軍和處所軍里去,所以他也就很正常的舍去了廣東巡府知府。

嘉靖帝既然被架在了火上,這事總還是要面對,「這佛朗機人還有幾日能到京?」

「回皇上,還有十日左右。」毛紀回答道。負責押解的是廣東巡府衙門的人,所以他比兵部尚書更清楚行程。

「那你們二位愛卿認為朕該如何與這佛朗機人談?」關于這方面的問題嘉靖帝自登基以來,還真是沒有考慮過,他一直想著如何盡快的平息內亂,和保持邊境大局的穩定。

「臣以為封疆閉關乃是我大明朝近百年的基業,不可動搖,現在閉關這大明朝周圍的宵小們都窺覷如此,騷擾不斷,若是打開國門,那勢必如洪水猛獸般洶而來。」這個問題毛紀當年可是與楊廷和多次地商討過,兩人的意見也是高度的一致。

「是啊,皇上,我朝有強大的水師和京軍做後盾,泱泱大國又何懼這周圍的跳蚤襲擾。」兵部尚書收到了廣東水督衙門的銀子,那自然是要為他們說話的。

廣東水督衙門,一直都眼紅于東岸沿海有倭寇的襲擾,只有外敵襲擾不斷,他們才能軍晌增加,也才能有升官進爵的機會;當然朝廷撥給兵部的糧草銀兩也才會源源不斷。

嘉靖帝听這二人的口氣是高度的一致,也就覺得沒有再說下去的必要了,只是他忽然又想到了一個問題,「我朝封疆閉關近百年,可朕小時候在安陸時,卻見過不少的泊來品,這是怎麼回事?」

「這個都是邊民殺死倭寇和外敵後繳獲所得。」毛紀也是急中生智想出了這樣的一個理由。嘉靖帝知道毛紀這話是為了搪塞自己的,但他現在也不想去深究,只是淡淡地說出一句話來,「看樣子,朕是該找一個時間到大明的邊疆去實地走一走了。」

毛紀和兵部尚書金獻民一听嘉靖帝猛不丁地蹦出這話來,也是著實嚇了一跳。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