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16章 張順妃的辯解

在慈壽皇太後和張順妃的監視下,又經過兩名太醫館里的太醫診斷過後,確認陳皇後並沒有妊娠的癥狀。

得知這一診斷後,張順妃的擔心才算是徹底地放下來了,可那慈壽皇太後的臉卻是黑得不能再黑,「傳太醫館太醫苟一民。」

慈壽皇太後把這一切的怒氣都怪到苟一民的頭上,是他把皇太後的心情弄得起起伏伏的,這個罪魁禍首必須得到其應有的懲罰。

不大一會,苟一民被幾個宮娥推推攘攘地擁進來。

「苟一民,你一個庸醫,就是因你的誤診弄得後宮沸沸揚揚,你可知罪?」慈壽皇太後是不容苟一民申辯的了,一上來她就給苟一民定了罪。

苟一民是在來坤寧宮的路上被慈寧宮的宮娥給帶來的,「皇太後恕罪,臣冤枉呀。」苟一民是大呼冤枉,「臣並沒有誤診陳皇後身孕之事,請皇太後明察。」

「苟一民,你說你沒有誤診,那皇後身子里的龍種哪里去了,你說?」慈壽皇太後真不明白到這個時候了這苟一民還不認罪。

「皇太後請容臣稟報,這皇後所孕龍種只因月份尚淺,並未形成胎兒之象,這個時候陳皇後吃過一種化凝活血之物,才使得那月復中胎兒隨血水化去。」這些是苟一民從楊金英提供的糕點驗藥後推理出來的。

「什麼?誰這麼大的膽子,竟敢謀害皇宗骨血。」慈壽皇太後听太醫苟一民說過這話後更怒了,她轉目怒視楊金英。這是要楊金英給她一個交待。

太醫苟一民這時也是滿眼殷切期望地看著楊金英,希望她能把此事說過明白,這不僅是那糕點的樣品是楊金英提供的,而且楊金英應該還知道那糕點的出處,也只有說清楚了這一點也才能救得了他苟一民。

楊金英因為沒有得到慈壽皇太後的允許她也是一直跪在那里,現在慈壽皇太後問到她,她也才有了說話的機會,「回皇太後,苟太醫所說的那去凝化血之物就是張順妃娘娘送給陳皇後的糕點。」

「什麼?你個大膽的奴才,你竟然說是本妃害了陳皇後,你是不是不想活了。」張順妃听楊金英一個女婢竟然敢把這矛頭指向了自己,她能不怒嗎?

「奴婢並沒有說是張順妃要害陳皇後,奴婢只是說苟太醫所說的那物是張順妃送來的糕點。」這個時候楊金英是不能退怯的,否則她們這坤寧宮中的所有女婢都有可能丟了命。

這事牽扯到了張順妃,慈壽皇太後就有些慎重了,「苟一民,這是怎麼一回事?」

這事只有苟一民說得清楚,慈壽皇太後必須問一個明白。

「皇太後,陳皇後所吃的那糕點中含有一種三七,這種藥具有活血化凝之功效,其他人吃過沒有任何反應,一些老人或體寒之人吃後還大有脾益,可卻是懷孕者初期禁用之藥。」苟一民從三七的藥理藥性深入淺出地說。

慈壽後太後听苟一民這樣一說,她就看向了張順妃,雖說這糕點是自己差王玉珍送到這坤寧宮中來的,可真正的始作俑者者卻是自己剛認的佷孫女張順妃。

張順妃見慈壽皇太後看自己的目光心中也有些發悚,「皇太後,佷女並不知道那糕點孕婦是不能吃的,再說那糕點本來也不是給陳皇後吃的。」

慈壽皇太後听張順妃這樣一說,臉色一下子就黑了,這明明是把火往哀家的身上引,這樣說那不是是自己殺死了嘉靖帝的兒子嗎?

「哀家如何又知道這糕點中有三七這等化凝活血之物?你別說你也不知道?」雖說張順妃是慈壽皇太後的佷孫女,但她也是不願意替她背這個黑鍋的。

「這糕點中有什麼,佷孫女也卻是不知,只是小時候佷孫女是寒冷之體,便是要經常吃食一些化凝活血之物,這種糕點也便是佷孫女小時候常食之物,故而進宮後便有些想念之口味,就請家父送了一些進宮。」張順妃一番萬分委屈地解釋,也才算使慈壽皇太後心中的怒火稍有減弱。

張順妃的一番解釋,听在坤寧宮宮娥楊金英耳中她是一點也不相信,只是這張順妃這番說辭又是合情合理,使他人听在耳中也是無懈可擊,即使她為陳皇後鳴不平,別說她的身份地位不符,就是能說上一兩句話,面對張順妃這樣的說辭可又能怎樣呢。

睡在床上的陳皇後一雙眼楮一直無神地看著床頂,也不知她是否听見慈壽皇太後和張順妃的說話,總之她是沒有任何的反應。

慈壽皇太後對楊金英和其他的宮女交待幾句後就帶著慈寧宮的人走了。

張順妃也是不敢留在這坤寧宮中,她隨慈壽皇太後走出坤寧宮後,就向慈壽皇太後告罪回自己的宮殿去了。張順妃親自來探視的目的就是想確認一下陳皇後是真的流產了。

太醫苟一民雖說洗清了自己的罪名,可他仍是怕嘉靖帝回紫禁城後遷怒自己,在接下來的一段日子里,天天都往坤寧宮跑,想盡一切的辦法給陳皇太後調理身子。

陳皇後神智恢復後,宮娥楊金英把那日慈壽皇太後和張順妃的對話學了一遍給陳皇後听,只是陳皇後听後沒有任何的表示,而是囑咐她以後也不要再提起此事。

陳皇後不是不想為自己尚未出世的兒子報仇,只是她因為地位的不同,思考問題和處理問題更理智一些,她是不能隨性而為的,否則她現在的位置就及及可危了。

陳皇後自從得知自己懷有龍種後可謂是足夠小心的了,就是這樣她也中了套,這怎能讓她不更加的謹慎和小心。

陳皇後面對張順妃的這一套嚴密的說辭,她慎重地評判後,即使自己把這事告訴了嘉靖帝,嘉靖帝也是不可能治張順妃的罪的。現在陳皇後只能在心里默默地記下了張順妃這筆血債,不是不報是時辰未到。

現在的陳皇後和張順妃她們心中都清楚,對方現在所想的是什麼,可都是暫時拿對方沒有辦法,一切的客套都是表象的,她們之間的關系是不可能彌合的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