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9章 再一次被交易(三)

楊廷和認為自己已經給足了上面這小皇帝的面子,可沒想到現在朱厚竟然還有此一問。「這……確實沒有參與。」

「既然沒有參與,又何來代表人物。」朱厚根本不問楊廷和所薦異說之人是何職位,又姓什名誰,就直接給否決了。

「這個汪俊乃是吏部和刑部所選之人。」楊廷和還想用自己的強硬來迫使嘉靖帝退讓。

「要想阻天下之人的眾口,就與寫出這《正典禮第二疏》之人開壇辯禮。否則那就給天下文人落下了虛假作秀之嫌。」朱厚為了速勝,就委婉地點明了楊廷和他們的陰謀所在。

听嘉靖帝說出這樣一番話,不僅是楊廷和,就是站在後面的楊旦和趙鑒也是心中一顫。嘉靖帝這話是有所指的,難道說有誰走露了消息?這不應該呀,他們三個策劃者是不可能說出去的,作為唯一還知道此事的汪俊那是一個直接參與者,是更不可能泄露此事。

楊廷和他們懵了。

楊廷和不知楊旦和趙鑒他們是怎麼泄露了這一消息,他現在當作群臣的面也不能問他們,他心中唯有憤怒地瞪視他二人。

嘉靖帝此時若是把他們的計策公布于眾,那他楊廷和的一世英名就徹底毀了。

朱厚見楊廷和等人不再說話,他就抓住時機說道︰「朕即刻下旨,宣南京張璁、王瓚、席書等人進京,與翰林院所選之人開壇辯論,予正視听。」

嘉靖帝抓住了楊廷和此時不明自己的底牌的情況下,一錘定音,把大禮儀之爭的辯論升格為奉旨開壇,使得事後楊廷和想罷都不能。

這一次朝殿交鋒,楊廷和可謂是一敗涂地。不僅沒有能按自己的意願行事,而且還丟失了自己最後的陣線,讓南京的那一幫忤逆小人能夠得于如願進京。

楊廷和把這一切的怒氣都發泄到楊旦和趙鑒的身上,「一群飯桶,這一點事都辦不好,日常里就知道爭名爭利。」

面對楊廷和毫不留情的謾罵,楊旦是屁都不敢放一個,唯有紅著臉立在一旁。

「首輔大人,此事到目前為止也不是沒有挽回的余地,那張璁等人從南京到京城,這路途遙遠,我等只需在路上伏下殺手即可。」趙鑒這時趕緊向楊廷和獻策。趙鑒並不是為給楊旦解圍,而是他怕楊廷和再追究下去,查到自己也參與了此事的情況。

「對對對,他們這些人到不了京城,那這論壇之事就開不成了。」楊旦趕緊附和,而且還在心中此時對趙鑒生出一點感激之情。

楊廷和見自己罵了他們二人,他們並沒有頂嘴和心生怨言,那火氣也小了一些,「蠢貨,這只是下下策。」

雖然又被楊廷和無端地罵了一句,但楊旦心中還是高興的。這說明首輔大人還是把自己當成他自己的人看待,而且還是一個有用之人。

「首輔大人,這雖是下下策,但也可有備無患。」趙鑒仍是堅持自己的想法,也只有這樣做才能顯示出自己存在的價值。

「既然你堅持,那你就去準備吧。」楊廷和想想這趙鑒說得也有幾分道理,多準備幾手總比出現紕漏時手忙腳亂強。

楊廷和打發走楊旦和趙鑒後,他也不能閑下來,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去年的「繼嗣繼統」之爭,閣老集團可是與慈壽皇太後的勢力結成了同盟的,現在面臨著同樣的境遇,楊廷和又想到了慈壽皇太後。

這一段時間,慈壽皇太後雖說放松了對嘉靖帝的監視,可嘉靖帝把六部尚書和五寺寺卿召進宮的事慈壽皇太後還是知道的。

慈壽皇太後知道後本想馬上去找朱厚問個明白,但她最後還是忍住了,她想盡一步看清事態的發展變化。

楊廷和並沒有如慈壽皇太後的心願,讓她置身于此事件之外。慈壽皇太後得知首輔大臣楊廷和在壽寧宮外求見時,就知道了他的來意。

這還是令慈壽皇太後有些意外,「這麼快就頂不住了。」慈壽皇太後在心里說。

慈壽皇太後在這樣想時,同時他也懷疑嘉靖帝的勢力難道真的強大到這般地步,剛交手楊廷和就來找外援了?

一切都只是猜想。慈壽皇太後知道多想也是無益,一切只有等見了楊廷和就知道了。

慈壽皇太後的勢力雖然強大,但那也只是僅限于在紫禁城里發生的事情,她更猜不到嘉靖帝心中所想,更何況現在嘉靖帝身邊還有一個興國王太妃在助他。

楊廷和今日進得壽寧宮,比往日都更要在意和恭敬,他向慈壽皇太後行過跪拜之禮後,便奏道︰「皇太後,那皇上今日又挑起了繼嗣繼統之爭。」

楊廷和這樣說,是經過他深思熟慮了的,他之所以把這事推到嘉靖帝的頭上,一是為了想激起慈壽皇太後對嘉靖帝的怒火,用慈壽皇太後來粗暴地壓制嘉靖帝,只要嘉靖帝不發話,那宮外之事楊廷和就有辦法讓那南京的那些文人閉嘴。

慈壽皇太後也不是傻子,那楊廷和一說,她就知道楊廷和的目的是什麼,只是她現在不能點破。否則惹得楊廷和拂袖而去,只剩下她一方的勢力也無法鉗制住嘉靖帝。

「可哀家怎麼听說這次是從民間而起的?」慈壽皇太後似是在問楊廷和,而實際上是在告訴楊廷和這一次事件的起因她皆清楚,讓楊廷和不要存幻想來糊弄她。讓她替楊廷和出戰了還要領他的情。這個買賣她慈壽皇太後是不會做的。

楊廷和見慈壽皇太後把此事挑明了,他也只能把自己的話給說圓。

「確實如此,可南京的那幾個罪魁禍首也正是去年皇上放到南京去的。」楊廷和說這話時心中還是有怨氣的。去年要不是最後慈壽皇太後不願繼續追剿下去,有意要放張璁那些人一馬,焉還會有今天這茬事情發生。

慈壽皇太後從楊廷和的話里也听出了他對自己的抱怨,可這一切都晚了,目前抱怨也于事無補。

慈壽皇太後不可能在楊廷和的面前認下這筆帳,她便轉移了話題,「楊首輔,這次進宮是到哀家這里來求援的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