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7章 再一次被交易(一)

楊廷和能想到這點,不能不說他是一個陰謀家中的天才。

朱厚沒有想到楊廷和竟然如此爽快地答應了自己所說之事,這使朱厚感到十分的疑惑和不正常。

「白狗,」朱厚叫著躲在屏風後面的威武大將軍白狗。

白狗听聞主人叫喚便從後面竄了出來,「主人,可有什麼事需要本將軍去做?」

「這老匹夫今日應答得太過于蹊蹺,你這一段時間出去給朕盯緊了他。」朱厚在心中是很在意這一次的禮儀爭辯,所以他不能放松警惕。

「是。」白狗應著。它雖知道自己恢復神識是頭等大事,可讓它舍下朱厚的事,它還是不會這麼做的。

楊廷和從紫禁城回到府上,見那刑部尚書趙鑒和吏部尚書楊旦還在府上等著自己。楊廷和明白,他們二人這不是關心自己的安危,而是想在第一時間探听到自己進宮後的消息。

「你二人正好還在,本首輔就給你們說說後面該做的事情。」楊廷和在內心還是很鄙視那楊旦的,因為這一切都是楊旦惹出來的禍事。

楊旦和趙鑒二人剛站起來後還沒來得及坐下,就听首輔大人說道︰「楊旦,待會你回去的路上,順道到禮部去一下,告訴羅欽順,讓他以禮部的名義召告天下,為正本清源,從即日起展開禮儀大辯論。」

楊旦和趙鑒聞听嚇得一大跳。

「首輔大人,這……可是皇上的意思?」楊旦小心翼翼地問,他是既想知道事情的原委,可又怕惹得首輔大人不高興。

楊廷和听楊旦這樣問,那心中對楊旦的厭惡之意更濃,「本首輔不同意,那皇上又能有什麼辦法。」

在楊旦和趙鑒的心中,這展開禮儀大辯論之事,得利的只有是皇上;而且首輔大人還賠上了一定的風險。

「現在整個大明朝都謠傳說是本首輔大人輔佐幼皇無能,本首輔也正好借此機會為自己正正名。」楊廷和在這些下屬面前還是要保持自己在朝中不可撼動的霸主地步,給這些追隨者足夠的信心和勇氣。

「那……」楊旦本還想再勸勸楊廷和,說這樣做有一定的風險,可他欲言又止。

楊廷和也並不想知道楊旦說的這半頭話是什麼,而是繼續對楊旦說︰「楊旦,你回去後,挑選幾個那些在這事上左右搖擺之人,挑出來讓他們展開這禮儀大辯論。」

楊旦和趙鑒此時才算明白了這首輔大人為什麼這般的沉著,原來這一切也在大人的算計之中。

楊旦與趙鑒從楊廷和府上出來,他二人邊走邊商議這假扮對立面參加禮儀大辯論的人選。

「趙大人,你說誰能完成楊首輔所說的這個事情,而且裝得還要讓天下文人信服。」楊旦心中其實是已有適當的人選,只是他想讓趙鑒幫忙參考一二,同時若將來有變也可以為自己分擔一點責任。

「現如今夠級別還夠份量,前第一次大辯論時又與此事涉及不深,沒有過多的拋頭露面的也唯有汪俊了。」雖說趙鑒掌管著刑部,但他對朝中的官吏也是了如指掌。

趙鑒現在所說的汪俊現任工部的左侍郎,去年朱厚挑起「繼嗣繼統」之爭時,汪俊不是不想參加顯露自己,而是那時他正在京城之外監工。

趙鑒所說的也正是楊旦所想之人,但趙鑒能說出汪俊的名字還是令楊旦有些吃驚,這畢竟不是他刑部所該管的事,而卻如此的了然于心。一個擁有著無尚的制裁權力而又對事事了然于心的人,這不能不令楊旦有些擔心和懼怕。

「好,就依趙大人所薦汪俊來承辦此事。」楊旦說過這話後,就匆匆與趙鑒打過招呼,因畏懼而逃逸似地離去。

正在京城的楊廷和等人謀劃瞞天過海之事時,遠在南京的張璁、王瓚、席書等人,雖說不知道楊廷和他們的謀劃,但也是無巧不巧地拋出了他們設謀的第二步。

南京,貢院。張璁、王瓚、霍韜等人如約相聚于此。

現在整個大明朝沸沸揚揚地傳誦著嘉靖皇上的過繼之事,而且在他們的刻意引導之下,輿論的導向朝著他們有利的一方在發展。張璁等人一個個的喜形于色。

「張大人,王大人,今日我們是否可以小酌幾杯酒?」剛從外面進來的席書也是一臉的喜悅。

張璁、王瓚他們自從前一段時日再次挑起這大禮儀之事後,他們一眾人便相約戒酒。

听席書如此說,張璁他們不僅沒有慍怒之色,而是一臉的喜慶,「若說是慶功酒倒是可以小酌一二。」張璁也有要一吐這一年多來被貶到南京後的心中悶氣。

「好,我去叫他們買酒來。」席書是帶了跟班來的,這一切瑣事自然是要下人去辦的。

當席書再坐下來時,張璁便把談話引入了正題,「今天召集各位大人來,是討論我們下一步是否適時該啟動了?」

「這個是不是還有點操之過早?」王瓚有些擔心力度的不夠。

他們現在遠離京城,對京城所發生的事只是憑借著猜測,王瓚只是想讓那市井之間的流言傳得更廣一些,那時他們再行下一步。

「市井之言終只是蜚語,不能成事,想與楊廷和他們抗衡還得拿得上台面的檄文才行。」張璁不同意王瓚的觀點。

「張大人說得是,這市井之言傳的只是一個新奇,時間久了,這新奇感就小了,傳的人也自然就少了,我們要趁勢打鐵,不可到巔峰這時再行事,在消退之時行事,影響自然就小了很多。」霍韜也同意張璁的觀點,只是他說得更透徹一些。

見大多數人都持有與張璁一些的觀點,王瓚也就不再堅持自己的意見。

「好,那我們就把那《正典禮第二疏》拿出來與大家反復推敲數遍。」張璁來時就準備好了這些,他們都沉下心來,逐字推敲起來。

這個時候在場的人都不敢藏私,充分發揮自己的才智,從不同的側面表達自己的觀點。有時甚至站在楊廷和那邊與其他人展開辯論。

張璁他們如此地看重這一篇《正典禮第二疏》的公開上疏檄文,是因為他們將不再躲在幕後,而是要赤膊上陣了,那招招都是有可能見血的,賭輸了就是他們這些人的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