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朱厚的一錘定音,也才算是把威武將軍白狗這事給強按下來了。

楊廷和之所以不再說話,也是他不想在朝堂之上與這個自己扶上來的小皇帝鬧得太僵,求大事又焉能計較這小的得失;另外在楊廷和的心中早已有了對付這白狗的辦法,所以他也就不再與小皇帝強辯。

戰略性的忍讓並不是自己的軟弱和無能。楊廷和在心里自己安慰自己說。

楊廷和沒想到的是自己做出了讓步,可這個小皇帝還是沒完沒了。

「吏部尚書王瓊接旨,朕令你偵辦良鄉刺殺一案。」朱厚在大家都以為今日的早朝已結束的時候,卻對吏部尚書王瓊下了這樣一道聖旨。

「皇上,偵辦這種案件不應由吏部來辦。」吏部尚書王瓊還沒有說話,首輔大臣楊廷和卻搶先發言了。

朱厚之所以讓吏部來偵辦此案,是因為在他心中本身就懷疑這事是楊廷和做的,現在王瓊在堂上表現出了敢與楊廷和的勢力對面硬抗,那就說明他們不是一路人;否則朱厚寧願把這事先放一放,也不會派一個與楊廷和沆瀣一氣的人去弄一大堆假的東西來糊弄自己。說不定楊廷和還會利用這樣的機會來栽贓陷害排除異已。

若真是這樣朱厚不僅沒有達到削弱楊廷和集團勢力的目的,相反還助長了楊廷和勢力的擴張。朱厚是絕對不會干這樣的事情的。

「楊愛卿知道這是何人所為嗎?」朱厚對楊廷和的話不置可否,而是反問他。

「臣當時並不在良鄉,又怎會知道是何人所為。」楊廷和生氣了,這是小皇帝無論是在試探還是在懟他,都是對他人品和形象的損毀,這是楊廷和不能答應的。

「既然楊愛卿不知何人所為,那怎麼又知道這事不是朝廷官吏在幕後操縱的呢,若有朝中官吏參與其中,吏部又怎麼沒有權限來偵辦。」朱厚繞了一大圈,說的意思就是交由吏部來偵辦此案是合情合理的。

朱厚說出這樣一番話後,也是令楊廷和很是吃驚。他沒有想到這個小皇帝小小年紀,竟然這麼善辯。

楊廷和是不可能這般老實容忍的,「臣所說的是此案屬于凶殺案類,吏部並無此類案件偵辦經驗,只能是勞民傷財。」

楊廷和這樣說話,朱厚是不能再說什麼了。

朱厚可不能在這里替吏部那幫人打包票,他將目光移過去看向吏部尚書王瓊。

「楊大人可能是貴人多忘事吧,前面我吏部所偵辦的大名府貪沒案,不正是由一件凶殺案而引發的嗎?本官記得當時還是楊大人點名讓我吏部偵辦此案,限期破獲。」王瓊也不是傻子,他知道這個時候是該自己站出來說話的了。

王瓊此時也幻想著自己若是把這個刺殺皇上的案子偵辦好了,那自己在新皇面前可算是留下了好印象,也佔了一席之地,那今後自己的宦海也就一帆風順了。

吏部尚書王瓊所說的那事楊廷和又怎可能不記得呢,當時他正是想借那一案把王瓊這個眼中釘撥除掉,只是王瓊如期破案才使他的計謀沒有得逞。

只是令楊廷和沒有想到的是當初的那一件事導致了自己今天的慘敗。

朱厚見楊廷和被阻得啞口無言,心里很爽。他見朝堂大殿之上所有的人都不再為此事說話,他也就放下了心,否則他還真要按當時自己所設想的那樣,把此事先放一放。

「禮部尚書毛愛卿,朕初登基,理應親臨天祀殿,奠祀皇天上帝,感恩皇天厚土。朕的祭天大典就交由你盡快操辦吧。」毛澄這一次到是沒有看楊廷和的臉色,而是自作主張的爽快接旨。

到此時朱厚的第一次早朝才算是結束了。

走出中和殿的毛澄,等了等走在後面的楊廷和。

走在後面的楊廷和身邊本來圍著不少的人,見毛澄在等首輔大人便都識趣地走開了。

「楊大人,」毛澄小心地靠近楊廷和,「你看皇上所說的祭天大典之事該如何操作?」

楊廷和見毛澄找自己所說的是這事,他就有些不滿意了,「祭天大典,你禮部又不是第一次操作,這還有什麼疑問的嗎。」

毛澄見楊廷和一副不耐煩的樣子,也不能不硬著頭皮繼續說道︰「大人,下官所說的是在祭壇之上所設的歷代皇帝的牌位之事。」

毛澄說出這樣的話,才引起楊廷和的一點興趣,「這有什麼難的,新皇是弟繼兄位,那理應就是過繼之說,其皇考牌位自然也就是明孝宗帝了。這事是早已與慈壽皇太後商議好的事。也是新皇繼位的條件。」

听楊廷和給了明確的示下,毛澄那一顆懸著的心算是落了地。

楊廷和退朝後並沒有直接出紫禁城,而是在宮中稍做逗留後,就來到了慈寧宮求見慈壽皇太後。

原來楊廷和也沒有想到這個時候來見張皇太後,還是禮部尚書毛澄的那句話提醒了他。今天早朝朝堂上的事現在楊廷和都還歷歷在目,楊廷和現在必須和張皇太後結成同盟。

朱厚是他楊廷和與張皇太後也就是慈寧皇太後扶起來的,他不能讓這個小皇帝反客為主。長年熬鷹的人若是被鷹琢了眼,那真是可笑。

早晨朝堂之上所發生的事張皇太後早已得知了,現在楊廷和站在慈壽宮外求見,張皇太後也知道他來為何,只是張皇太後現在權衡著要不要見他的事。

張皇太皇思慮一番之後,覺得現在是關鍵時刻還是見楊廷和一面為好,當然以後是該給這奴才一點記性了,擋他幾次是很有必要的。現在楊廷和的勢力有新皇帝來牽制一些,張皇太後才敢這麼去做。

「王玉珍,去傳首輔大臣楊廷和謹見。」張皇太後終于下定了決心。

在紫禁城後宮傳喚人是不能象皇上在朝殿上那麼大聲的叫喊的。王玉珍得到了張皇太後同意見楊廷和後,她就打發一個宮娥去慈壽宮門來帶楊廷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