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個細節。

或者說,‘隆中對’的第二個破綻。

蜀漢和孫吳之間的關系,

聯盟關系!

實際上,從這個聯盟關系建立的一開始,就非常脆弱,薄弱。

赤壁之戰後,周瑜就曾經向孫權獻計,設計軟禁劉備,直接管理劉備陣營的軍隊部屬,而孫權認為曹操在北方仍需牽制,又認為劉備恐怕難以控制,所以沒有采納。

建安十五年,孫權批準了周瑜提出征伐益州的方案,周瑜返回駐地江陵,帶兵行至巴丘,突然病卒,年僅三十六歲。

若不是周瑜突然病故的話,劉備真的未必就有機會出兵奪取益州。而對于周瑜的此次出兵,無論是劉備,還是諸葛亮,他們的內心里想必也都是極力反對的。

只不過周瑜恰好死了,暫時將兩個勢力之間的矛盾潛藏了起來而已。

之後,魯肅建議將江陵讓給劉備。

這里所謂的讓,其實僅僅只是孫吳一方的一面之詞而已。

實際上,金玨一直都認為,這個‘讓’字,應該改成‘換’,孫吳那邊是用只有一半,甚至是還不到一半疆土的南郡,從劉備手中換取了江夏郡。

金玨有這樣的想法是由充分依據的,而不是胡亂猜想。

要知道,赤壁之戰之初,劉備舉眾難逃的時候,他們所逃亡的方向,不就是在當時的擔任江夏郡太守的劉琦嗎?

當初,孫權舉眾攻破江夏郡,殺了他的殺父仇人黃祖,卻並沒有佔據江夏郡,起碼是沒有完全佔據江夏郡,因此,在赤壁之戰前後,江夏郡,至少是江夏郡長江以南的疆土,都還在劉備和劉琦叔佷二人的控制之中。

可是,到了劉備和孫權第一次撕破臉的時候,呂蒙奇襲荊南四郡當中的長沙郡、桂陽郡和零陵郡成功,卻絲毫未提及江夏郡。

那麼,從這一點就可以判斷出,在此之前,劉備就已經將江夏郡轉讓給了孫權一方。

什麼時候呢?

很顯然,就是在周瑜死後,魯肅提出將已經以江陵城為中心的南郡‘借’給劉備一方的時候,因此,這里孫吳一方堅持的說法‘借’,應該用‘換’更為恰當。

後來,孫權與陸遜談論周瑜、魯肅及呂蒙三人的時候,是這樣評價魯肅的,‘魯肅此人有兩長一短’

第一長,兩人的第一面。

初見孫權,便談及帝王之業,很顯然,那個時候的魯肅就已經非常看好孫權了。

第二長,生死決絕之時。

建安十三年,曹操舉兵南征荊州,劉琮不戰而降,獲得劉表幾乎所有軍隊的曹軍的軍事實力一下子膨脹到了數十萬,在當時,曹操派使者抵達東吳,準備勸降孫權之計,上至張昭,下至一般的文臣,全都勸說孫權,舉眾投降于曹操。

除了因為在外練兵而未歸的周瑜之外,滿朝文臣當中,也就只有魯肅一個人堅決反對孫權不戰而降,而他當時勸說孫權的那番話,也就成了千古名論了。

而且,也是魯肅在當時極力勸說孫權,讓他下令招周瑜從柴桑返回,並將東吳所有能夠調動的部隊全部交給周瑜,全力對抗曹操。

而一短,就是‘借’地一事。

到此,孫權居然自比周公,說周公不求全責備于一人,認為魯肅的一短不足以損其二長,他要向周公學習,忘其短而貴其長,並將魯肅比作比鄧禹。

鄧禹是誰?

鄧禹是東漢王朝的建立者光武皇帝劉秀的開國功臣之一,同時,他還是雲台二十八將之首。

鄧禹不到二十一歲便投奔剛剛才月兌離了更始帝,準備在唉河北大展宏圖的劉秀,也是從那一天開始,鄧禹便成為了劉秀麾下第一大將。

只不過,鄧禹此人明明能夠在劉秀身邊當一個安安穩穩的張良,可是,他非得要把自己當成一個文武全才,于是乎,劉秀平定河北之後,他便率兵西征關中三輔。

結果呢?

鄧禹西征之路可謂是高開低走,先開始是大獲全勝,後來卻成了連戰皆敗,而且還是敗在赤眉軍的手中,一直到後來,劉秀無奈之下,派大樹將軍馮異去接替鄧禹,才逐漸挽回了西征軍的頹勢。

縱觀鄧禹的一生,居然與諸葛亮有些相似。

兩人在戰場上的表現,都是有些剛愎自用,菜到不行來形容,當然,二人也是有不少不同之處的,就比如鄧禹強的地方在于他的智謀和遇到了賢君劉秀,而諸葛亮則長于政務,他遇到的君主劉備差劉秀許多,這也就是後來,二人境遇完全不同的根本原因所在。

而諸葛亮強于鄧禹的地方,在于他是一個知錯善改之人,在經歷了第一次北伐失利之後,再次上戰場的諸葛亮的表現就沒有第一次時那麼剛愎自用和菜了。

金玨說諸葛亮剛愎自用,也就只是第一次北伐,在那麼要命和關鍵的時候,他居然力排眾議,任用一個從未領兵打過仗的馬謖去把守戰略要地街亭,難道不是剛愎自用的表現嗎?

……

再說回孫權和魯肅,孫吳和蜀漢在那之後多次爭奪荊州。

其間,孫吳圖取關羽,孫權認為魯肅在這方面就要勝於魯肅。

先開始,孫權是想讓魯肅將整個荊州奪回來,可是,魯肅卻給孫權寫了一封信,信上說︰‘帝王之起,皆有驅除,羽不足忌。’

孫權就認為,這是子敬內不能辦,外為大言耳,孤亦恕之,不苟責也。然其作軍,屯營不失,令行禁止,部界無廢負,路無拾遺,其法亦美也。意思就是說魯肅在說大話,他自己根本就辦不到。而這也就是孫權認為呂蒙比魯肅強的地方。

但是,金玨卻並不這麼認為。

為何?

因為,金玨認為,在蜀漢和孫吳,從君主到兩方面的文武大臣,對兩個勢力聯盟關系最堅持的人,不是諸葛亮,而正是因為此事而被孫權責備的魯肅。

實際上,魯肅建議孫權,用半個南郡換取劉備手中的半個江夏郡,不但不是他的一個短處,反而是魯肅一生當中走得最為精妙的一步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