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359章 孫乾的應對方略2

若不是因為曹魏特殊的軍事制度,單靠張遼一個人就足以消滅掉當時進攻合肥縣八成以上的孫吳軍,甚至還極有可能在戰場上真得將孫權生擒活拿,也說不定。

而在三國時期,曹魏和孫吳所采取的軍事制度,既有一部分相同之處,同時,卻也有很大的不同之處。

在邊境上,尤其是曹魏和孫吳的邊境上,敵對雙方采取的都是世兵制和世襲領兵制。

世兵制,具體來說,在邊境上屯住的軍隊,並不是一個將領來統領,而是由多個將領統帥一定數量的士兵,屯住在邊境上的城池,遙相呼應,防御敵軍的進攻。也就是說,只要統兵的將領沒死,或者沒有違反重法,他一輩子都可以作為將領屯住在邊境上。

這樣的軍事制度自然有其好處,一則,統兵的將領可以就地屯田,就地補充和訓練士兵,將領和士兵相處的久了,在戰爭中,將領就可以做到如同臂指一般。

二則,減少自己政權里出現擁兵自重的現象。

每一個將領屯住的地點中,兵力都是有限的。

歷史上逍遙津的相關記錄中,說張遼只用七千人的部隊,就打破了孫吳十余萬的軍隊。

逍遙津之戰,肯定是一場以少勝多的偉大戰役,這毋庸置疑,但是,交戰雙方的真實兵力對比有沒有這麼夸張,是存疑的。

金玨根據他自己的判斷,認為,孫吳出兵頂多也就是五六萬,赤壁之戰,曹軍加上投降的荊州兵,也就是十萬左右的兵力,都敢號稱八十萬大軍,那麼,孫吳出兵五六萬,號稱十萬大軍,也並不是太夸張。

而張遼那里呢?

事實上,曹操出兵遠征漢中郡,將張遼、樂進和李典三將,留在江北,防御孫權的進攻。

三將手中的兵力肯定是以張遼為多,但是,也不會太多,頂多也就是三四千人。

而世襲領兵制,顧名思義,就是在世襲上。

比如,魯肅病逝之後,孫權雖然將魯肅所統帥的軍隊交給了呂蒙,但是,當魯肅遺月復子魯淑長大後,孫權又讓他領兵當上了將軍,雖然其統管的兵力遠不及他的父親,但是,相比于周瑜和呂蒙的子嗣,魯淑算得上江東世杰第二代繼承人當中,混得第二好的人了,僅次于陸康。

而曹魏與東吳軍事制度最大的不同,就是對宗室領兵的態度。

尤其是曹魏立國的中後期,也就是魏明帝曹睿登記之後,他開始尊崇四大顧命大臣——曹真、曹休,陳群和司馬懿。

曹真和曹休分別擔任大司馬和大將軍,分別成了與蜀漢或者東吳交戰的大都督。

而司馬懿暫時取代了被曹丕氣死的夏侯尚,擔任荊州方面的都督。

反觀東吳方面,孫氏一族人丁興旺。

不只是孫堅的子嗣,孫堅的哥哥孫羌和弟弟孫靜,他們二人也有不少能力出眾的子孫當上了將領,比如說孫賁,孫輔等等。

不過,在孫權在位掌握整個江東大權的那段時間里,他對孫氏一族的宗親,始終在采用‘用’和‘壓制’這兩個天秤的兩端在調合。

孫氏一族子弟,可以領兵當上將軍,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當上都督一級的將領。即便是最被孫權信重的孫韶也都不行。

蜀漢那里為何沒有這麼施行這樣的軍事制度呢?

一方面,諸葛亮是蜀漢政權當中的荊州派,而以趙雲等人為首的都屬于老臣子派。

為了能夠獨掌朝政,獨掌蜀漢的軍政大權,耳邊沒有任何雜音,諸葛亮必然會更多的任用荊州籍官員,以及益州籍年輕的官員,反而會隱晦壓制老臣子派。

另外一方面,相比于曹魏和孫吳,蜀漢本就是地盤最為狹小的一個勢力,其境內人口只相當于東吳的一半,人才凋零也實屬必然。

而老臣子派的第二代,不但人口稀少,而且,人才凋零的嚴重。

這些文官或者武將第二代繼承人中,能力最強的,反而是猇亭之戰後在極度無奈的情況下投降了曹魏的黃權的兒子黃崇。

像關興張苞,也許有能力,但活不到三十歲,甚至是弱冠的人才,也只能算是天妒英才,死了的天才從來就不能算作天才。

趙雲的兩個兒子趙統和趙廣,也只能算是中等偏下的人才。

這種情況下,就算是諸葛亮不刻意壓制,老臣子派的官二代們也很難出頭。

這就是蜀漢沒有施行世兵制和世襲領兵制的原因之一。

只可惜,無論是劉備,還是諸葛亮,全都看錯了一個人,而此人卻也正式諸葛亮一直都賦予其重任的南陽人李嚴李正方。

劉備算是有識人鑒人的眼光的,只是,他會看人卻不會用人,但是,在李嚴這個人的任用上,他卻看走了眼。

……

既然廬江郡南部,靠近長江的地段如此之多,那麼,孫乾在向主公劉備毛遂自薦之前,心里面就非常明白,他若是想要依靠集中現有兵力,利用重點防御的方法抵御豫章郡周瑜可能發動的進攻,簡直就是在痴人說夢。

為今之計,孫乾能夠想到的方法,就是金玨攻略成都城的方法——挖壕溝,斷絕廬江郡南部與之間的聯系。

簡單來說,就是調用廬江郡境內大量的民力,在長江北岸五里外,沿江挖掘壕溝,再利用挖掘出來的泥土和周邊采伐的樹枝,就這樣布置成一道簡單而粗淺的防線,並且,每隔一百米都會讓民夫們修建一個簡單烽火台,里面派駐一個身手和腿腳都較為敏捷的壯丁。

接著,孫乾在利用他從揚州別駕王修那里借來的三百名騎兵,沿江將這些游騎兵撒了出去。這些游騎平時只負責兩件事——沿江巡視防線,一旦防線防線出現破損或者被填埋之處,立即返回最近縣城,通知城守,再由該城守自己判斷是否再派人視察防線。

若是發現敵軍大軍,便立即在縣城之中按照事先約定好的形式,燃起數量不等的烽火,通知周邊各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