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九十四章 又出狠臣

朱翊鈞接著就看向在場的大臣們︰「諸位臣工,你們現在應該也很清楚,不只國法不能容吳、趙等人,連大多數百姓也不能容他們!」

朱翊鈞說著就看向吳中行、趙用賢︰「你們現在實話告訴朕。」

突然,朱翊鈞就厲聲而問︰「以你們看,他們當殺不當殺?!」

「無論持何言,朕皆不追究,大可暢所欲言!」

朱翊鈞接著補充了一句。

大臣們這時皆沉默了下來,只瞥著周圍的人。

朱翊鈞干脆就點了張四維的名︰「元輔,你說!」

張四維似早有準備,瞅了一眼大明門外一動不動的百姓,又瞅了一眼申時行︰

「回陛下,既然吳中行、趙用賢等犯已惹得天怒人怨,可謂罪惡滔天,為平民憤,為正朝綱,當如閣老申公時行等所諫,行以車裂,而遏挾民營私之風!包括其同黨丁此呂,竟挾民亂政,亦當如此!」

吳中行、趙用賢等罪犯和朝中大臣,這時皆愕然看向了申時行。

張四維則在這時也看向了申時行。

「臣附議!」

申時行卻在這時,泰然自若地站出來,拱手回了一句。

群臣更是驚愕。

有人已忍不住議論紛紛起來。

「申吳縣乃不近懸崖之人,怎麼會持此酷吏之言?」

李植這時也在從別人傳過來的話里,知道了申時行主張車裂吳、趙等人的事,因而就不由得問起李三才來。

李三才則呵呵冷笑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申吳縣哪里還敢做第二個徐華亭、張蒲州?不近懸崖的後果就只能是被人推下懸崖!」

顧憲成這時也恢復了情緒︰「沒錯,權奸一旦未遭到清算,那就會出現第二個權奸,第三個,甚至會變本加厲!所以,現在斗爭反比江陵之前更酷烈!」

說著,顧憲成就說︰「還是辭官吧,留在朝堂上,要麼同流合污,要麼性命難保!」

「奸黨未得到清算,酷吏所以層出不窮,根源還是在陛下未明。」

李植這時說了起來,又道︰「既然要辭官,為何不直接起兵靖難?」

「休說此言!」

李三才輕聲喝止了李植,低聲道︰

「起兵所用之錢糧太巨,非一家一姓能支撐!那還不如接受苛政,接受改制;至少後者不用承擔滅門和失節的風險。」

「公若再言此事,吾必與公斷交,且揭發公狂悖之言!」

「我失言,請勿與我計較!」

李植慌忙俯首作揖。

李三才和顧憲成無語地瞅了李植一眼。

李植自覺無趣,只再次看向了皇帝朱翊鈞這邊。

朱翊鈞這邊在張四維和申時行如此奏後,就道︰「準奏!」

張四維等大臣拱手稱是。

沒有一個大臣站出來反對。

畢竟密密麻麻的百姓還在下面高喊著「殺吳、趙等賊」,嚴重影響大家的安寧生活,所以沒誰願意在這個時候再起波瀾。

至于吳、趙等人,反正已注定要死,梟首和車裂,都不過是一個死的方式而已。

所以,沒誰在這個時候出來為吳、趙等說話,而且也不知道拿什麼借口,畢竟連這些人得民心的理由都已經不能拿出來了。

吳中行、趙用賢等罪犯此時在听到最終的處理結果後,當場怔住了。

「張蒲州!申吳縣!你們這些狼心狗肺之輩,為了自己的權勢安危,就要落井下石,就不怕自己將來也是這樣的下場嗎?」

吳中行則在被拖下去時,倒是忍不住對張四維、申時行大喊起來。

張四維、申時行皆沉著臉沒回答。

朱翊鈞倒是替張四維、申時行訓斥吳中行道︰「休得狂言!爾等要是不做下此等惹得天怒人怨之事,豈會有今日下場?」

吳中行閉上了嘴。

趙用賢則一直未說話,只苦笑了一下。

朱翊鈞則也在這里對群臣們說︰「散了吧,將車裂吳、趙、丁等的詔旨說與百姓們知道,讓他們盡快散開,別影響商店經營,不可生事亂法,否則休怪王法無情!」

沒多久,大明門就緩緩打開,張宏拿著聖旨走了出來,高聲喊道︰「敕曰︰吳中行、趙用賢、誹謗朝廷、攻訐時政,結黨挾民而欲亂法紀……著從民之願,守國家之法,即處以車裂之刑,其同黨之人亦如前旨處置!新查出同黨丁此呂、計崇功一並車裂!」

在張宏宣旨後,百姓就在保甲里正與北直巡檢官兵組織下紛紛散開。

不過,不少百姓倒是沒有急著出城回家,而是因為來了京師,就決定好好逛逛,看看這帝都繁華。

畢竟萬歷朝改革已有十年,小民已大蘇困窘,而許多已節有余財。

而且居京畿之民,多為京衛官兵與薊州邊軍之親卷。

在這些年,朝廷因為吏治一直抓的嚴,再加上強兵惠民的思想還是同富國一起列為治國首要目的,所以餉銀發的足,這些京畿庶民多數也的確有不少余錢。

于是,這些準備留在京里逛逛的親卷就體現出了強大的消費能力。

昔日只有士子富商才會光顧的酒樓客棧,乃至青樓樂坊開始涌入許多布衣庶民。

「京師的酒就是不一樣啊!」

「這是從南方走運河來的紹興女兒紅。」

「南都的烤鴨?那來一只!都說南邊繁華,盡管沒去看看,但吃一吃他們那里的美食,回去也能向小兒輩吹噓吹噓了!」

「這曲子听著好,就是太惹人傷心了,還綿軟,不像我們干漕運的那些縴夫唱的有力道,要說苦,日曬雨淋的縴夫可比你這懷才不遇要苦得多,可人家唱的就沒半點傷心味,讓人听了只覺得這世道只要活著就好!」

「老李,這真的能治眼病!不過,我不要這凋花精巧的,太貴了,我要你們這里只批發賣的普通品,我在薊州也開著一個鋪子,正好拿去買,只是你得給我算便宜一些。」

……

因此,整個京師城不但沒有因為大量百姓涌入而生出亂子,反而更加繁華。

尤其是底層賣藝與做生意的,天天營業額暴增。

有經營高檔酒樓與高檔商品的不得不為了利益,而以打折的方式主動降低自家產業的消費門檻,也吸納了許多庶民進來消費。

連戲班子也不得不開始排大量熱鬧戲和打斗戲,搞得整個京城比往常嘈雜不少。

崇文門等的稅收也跟著劇增,讓管稅的內監與官員們高興得不行。

但是,剛離開大明門且與李三才、顧憲成等來到一處酒樓的李植,準備喝點酒,解解憤滿之心時,則因為看見這些庶民也涌進自己常來的這家酒樓,也圍爐喝酒听曲兒,而瞬間不由得起身,說︰「不知怎的,一看見這些布衣,這酒越喝越煩躁!」

「深有同感!」

「昔日看他們在田里耕作,頗覺有一番農耕忙的田園之美,而現在匹夫卑賤者也登堂入室,沽酒听曲,只覺世風墮落!」

李三才跟著附和道。

顧憲成則起身道︰「還是回去吧,蝗蟲過境,真正是糟蹋了這琉璃世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