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十九章 異化工廠主

人類的歷史就是暴力的歷史。

1866年12月23日

早上七點、

冬季的德克薩斯才剛剛能看見東方的白肚。

太陽升起之際,全德克薩斯的史密斯工廠區,迎來一批新的工廠主。

這些工廠主的衣著服裝,是湯姆按照後世軍服禮服設計而出的。

立領、黑裝、綬帶、佩刀、長靴皮鞋……

很多這個時代只有高級軍官才能使用的禮制物品,卻出現在了每一名工廠主身上。

知道人,知道這些是人史密斯工廠區的新工廠主;

不知道人,還以為是一群的高級軍官。

「從今天起,你們每人將負責一個工廠的生產。」

「至于原材料是什麼?制作工序是什麼?產品將被運往哪去?」

「完全和你們沒關系!」

「懂嗎?」

一個衣著風格與大部分工廠主相似,但軍餃明顯高出幾階的軍官,像這群新任工廠主訓話。

「Ja. Chef!」(德語是,首領)

「去吧!為了德意志人的榮耀!」

「Ja!」

工廠主們整齊劃一的回答,讓人不禁起疑。

這些到底是工廠主還是軍人?

都是。

每一名的新工廠主,都是德意志地區曾經服役過的退伍老兵。

這些德意志曾經的老兵,各個面相稜角分明,駿冷中又飽含嚴肅。

老兵們邁著周圍工人們見都沒見過的軍人步伐,踏著長靴軍靴,進入了史密斯工廠區的一座又一座工廠。

德意志地區,特別是北德意志地區,每個國家都面臨著強鄰環繞、隨時可能陷入混戰的窘境。

為了緩解人口稀少而帶來的兵力不足的壓力,這些國家的政府向全國進行了全面強制義務教育與全民征兵法。

每一名德意志地區的成年男性,都接收過最基本的教育與嚴苛的軍事化訓練。

但德意志地區的經濟,真的能支撐起這麼多軍人長期服役嗎?

顯然是不能。

德意志地區的邦國,只能將這些優質的兵源歸還給社會,在戰爭時再召回。

可嚴苛的稅法與階層化嚴重的歐洲地區,這些優質的兵源,就能在國內衣食無憂嗎?

就湯姆融合的腓特烈記憶告訴湯姆。

北德意志最強大的邦國——普魯士王國都不能保障每一個國民能吃得飽飯。

德意志的君主顯然不能做到讓這些優秀的受教育人口衣食無憂。

但湯姆能。

湯姆依靠血緣與出生的便利,從入住德克薩斯開始,就大面積尋找拖家帶口的中年德意志退伍士兵。

湯姆的「招工」標準有三條︰

一、年紀在三十到四十歲,最好參與過戰爭、有輕微殘疾也無妨。

二、有幾個十一二歲的孩子或者更小的孩子。

三、有五六十歲的父母需要贍養。

總結就是上有老下有小。

說實話,就這麼簡簡單單的要求,湯姆前幾個月都沒找到多少人。

原因無他,德意志地區此時的人均壽命不過三十歲上下,想要找點有爹媽的中年男人,實在是太難了。

被逼無奈之下,湯姆只能放寬標準,將第三條列為了加分項,而不是必須項。

終于,湯姆從德意志地區賽選出來了一萬個老兵家庭。

總人口大約在五萬左右。

這些人的勞動力已經被嚴酷的稅法與勞役摧殘的苦不堪言,再讓他們從事重體力勞動,他們就會和他們失去的加分項一樣。

勞累而亡。

湯姆也沒打算讓他們從事重體力勞動。

老兵們負責的就是接替工廠主們的職責,負責維持工廠的生產環節。

湯姆學習美利堅聯邦政府的三權分立,將工廠主的職權也一分為三。

原材料倉庫管理、生產環節管理、成品倉庫管理。

準確來說,應該說是兩種廠庫管理者職位,一種生產管理者職位,但湯姆故意將他們統稱工廠管理者,也就是工廠廠主。

也可以稱為工廠主。

分管三個方面的工廠主之間,相互毫無聯系,運輸則是由當地招來的運輸團隊負責。

州內運輸可沒什麼油水。

成品的出口,才是史密斯公司盈利的關鍵。

這個油水最大的環節,則是史密斯家族的嫡系全程把控。

這個制度有諸多的漏洞,但湯姆堅信可以運轉下去,最起碼幾十年內不用擔心。

首先湯姆利用了人性。

一個年收入一百萬的人,湯姆叫他們去干年收入一百萬的工作,他只會覺得理所應當。

而年收入一萬的人,湯姆叫他干本應該收入一百萬的工作,卻只給他一萬五的年薪。

假設這個之前年入一萬的人不知道自己工作到底值多少錢,他會怎麼做?

對湯姆頂禮膜拜。

老兵們及其將來湯姆在這些人退休後,安排的新工廠主們,都是沒有參與過上流社會的底層人,他們不知道自己坐在的位置有多關鍵。

老兵們只知道湯姆這位「老鄉」。

將老兵們從德意志那個戰亂不斷、收入不穩定、隨時可能還有徭役與強制征兵的地方拯救出來。

給老兵們安排衣食無憂、子女能接受精英教育的生活環境。

給予老兵們之前根本不敢想象的工資與安穩輕松的工作。

還對老兵們說,你們再也不用參與戰亂了。

你說這些死里逃生的老兵該不該對湯姆頂禮膜拜?

萬一有部分老兵覺得自己應該獲得更高的薪水該怎麼面對他們?

那就是其次了——對工廠主的異化。

湯姆可以店大欺客,對三種工廠主進行異化。

如果單獨看每一名工廠主的工作與勞動,在月兌離了史密斯工廠這個主題後,都難以實現這些勞動的價值。

因為史密斯工廠的獨特偽模塊化生產使得每個工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史密斯工廠區這個大機器中,

自己管理的工廠/倉庫到底有多少價值?

自己的工作對這個大機器到底有多少價值?

沒錯,湯姆依靠自己對德克薩斯地區全行業的壟斷,造成一種詭異的現象——將工廠的高管,變成了流水線上的「員工」。

將這些工廠的高管,與他們的管理所帶來的勞動成果異化了。

湯姆的史密斯公司旗下的史密斯工廠區的工廠主們,他們不在是工廠左右的決策者。

而是一群按部就班,無條件听從湯姆決策的實施者。

他們就是組裝湯姆命令的「流水線員工」。

只听說過天天不滿足收入的資本家,很少有天天不滿足收入的流水線工人。

更何況湯姆將這三種人都強行稱為工廠主。

讓這三種工廠主,將來哪怕了解到了外界工廠主有多大利潤,但當老兵們知道外界工廠主需要干多少事情後。

老兵會認為自己干不了這麼多的工作,自認為自己的工廠主本身就名不副實,工資拿得少也正常。

——————

感謝直接一個迅速的蕪湖打賞100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