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星期天一大早,岳文軒就帶著東西來到了父母這邊。

今天這頓午飯的食材,岳文軒已經提前送了過來,方便家里人提前做好準備。

他現在帶過來的是兩道成品菜︰紅燒熊掌和秘制駝峰。

之所以帶來的是成品菜,而不是做菜的原料,是因為這兩道菜不好做。

這兩道菜的原料就算是魔都大飯店的廚師都很難見到,更不要說普通人了。

見都沒見過,怎麼可能做得好?雖說這兩道菜的原料很難得,但做法很考究,要是做不好,並不好吃。

所以他干脆帶來了成品菜,只要重新加熱一下就能直接上桌。

該做的準備,提前一天就已經都做好。所以,一家人反而清閑下來,只要耐心的等待客人上門就好。

剛過十點鐘,曹北海一行三人就走進了石庫門。

岳文軒和岳香菊一同在門口迎接。

三人當中,曹北海和沉美琴都已經是熟人,唯獨那個中年婦女是陌生人。

沉美琴為雙方做介紹,原來這位中年婦女就是曹北海的媽媽李玉蓉。

曹北海長相英俊,很可能就是主要遺傳了他媽媽的美貌。

李玉蓉打扮的很樸素,穿了一身嶄新的藍色干布裝,但她的身上並沒有時下女干布的干練氣質,反而給人以一種婉約病弱的感覺。

她的注意力都在岳香菊的身上,同岳文軒簡單打過招呼之後,就緊緊抓住岳香菊的手不放。

輕聲細語的說道︰「我看過你的照片,照片上就已經夠漂亮了,沒想到真人竟然比照片還漂亮。

我一直覺得咱們兩個有緣分,當初看到你的照片,我就覺得你一定是個好姑娘,現在見了面,就更加覺得親切了。

打個不恰當的比喻,看到你,我就像是見到了失散多年的女兒,好像你注定就應該是我們家的人一樣。」

沉美琴馬上插話道︰「這哪里是不恰當的比喻,我看再恰當不過了,香菊這孩子可不就是你們家的人。

慢的話,一年半載;效率高一點,三兩個月,我估模著香菊就該和你在一個桌子上吃飯了。」

「我倒是盼著有這麼一天,就是不知道香菊能不能看上我們家那個傻小子?」

李玉蓉緊緊盯著岳香菊的眼楮,眼楮里滿是笑意。

雖然岳香菊是一個爽朗大方的性子,但第一次和未來的婆婆見面,只剩下滿臉的羞澀,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登上前樓,兩方的親人又是一翻寒暄。

曹北海的媽媽身為高官夫人,原本王麗英還擔心她不好相處,沒想到她說話非常的隨和,一點架子都沒有,說話也中听。

這樣一來,王麗英頓時有了談話的興致。

兩個人,你一句,我一句,聊得很投機。

沉美琴這個媒人也不時的補充一句,時間不長,三個人就聊得熱火朝天,別人一句話都插不上。

兩人聊著聊著就聊到了孩子的身上,王麗英說道︰

「我們家香菊打小就學習好,每一次考試基本上都是全年級第一。

按照她的成績來看,將來考大學基本上是十拿九穩。

誰知道等她高中畢業的那一年,正趕上國家政策發生了變化,高考政策取消了,這個願望也就沒達成。

這下子,我算是把孩子給耽誤了。

我原本想著她將來一定能考上大學,以後肯定要為國家做貢獻,也就沒有督促她學習女紅和家務。

這幾年,在我的督促下,雖說她的女紅和家務也有一些進步,但到底不是打小打下的基礎,縫縫補補比不上她大阿姐心靈手巧,做飯也比不上她二阿姐。

等她結婚以後,進了你們老曹家的門,就只能麻煩老姐姐你接著教導了。」

王麗英說的謙虛,李玉蓉作為親家,當然不會順著她的話頭貶低未來的兒媳婦,「麗英,你這麼說,我可就不贊同了。

如今可不是咱們那個年代了,對于女孩子的評判標準,早就已經不是女紅好不好,家務活做的利索不利索。

現在提倡的是男女平等,女子能頂半邊天。

香菊現在是單位的青年技術骨干,要我說,她的心思主要還得放在工作上,為國家做貢獻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咱們小家庭的事情,能夠縫縫補補,能把飯做熟,那也就行了,沒必要要求太高。

況且我們家老曹的級別高,國家照顧他,家里有專門的保姆阿姨,做飯洗衣這些事情,基本上也用不到孩子插手。

以後香菊進了我們老曹家的門,那是要享福的,我可舍不得讓她吃苦。」

李玉蓉這樣說,王麗英心里當然高興,「唉呀,這可真是什麼人什麼命!

也就是香菊運氣好,才能遇到老姐姐這麼好的婆婆。

等兩個孩子以後結了婚,你可不能太嬌慣她,該管還得管,該罵還得罵。」

「那我可不能听你的,香菊這麼好的孩子,說一句重話,我都舍不得,更別說罵她了,我疼她還來不及呢。」

幾個中年婦女哈哈大笑,氣氛越發融洽了。

繼續互捧了幾句,李玉蓉對王麗英說道︰「我們家北海,你也看到了,就是個沒什麼心眼的傻小子。

他能娶到香菊這麼好的媳婦,也不知道做了幾輩子的好事?你要是對他沒意見,倆孩子的親事就算是定下來了。」

「沒意見,當然沒意見!現在的孩子都越來越浮躁了,像北海這麼踏實的人,打著燈籠都難找。香菊能遇到他,必須得感謝沉妹子這個媒人。」

沉美琴樂呵呵的說道︰「我可不敢居功,我也就是從中牽了牽線,都是兩個孩子優秀,也是他們有緣才能走到一塊兒。」

李玉蓉已經提前和沉美琴商議過兩個孩子的婚事,她接著李玉蓉的話說道︰

「玉蓉的身體不太好,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盼著兒子早點結婚。

再加上兩個孩子的年齡也不算小了,今天把他們的親事定下來,結婚的事情也得開始操持了。

咱們是不是把兩個孩子的結婚時間也商議一下?不一定現在就定下結婚的準日子,商議一個大致的時間也成。」

王麗英唯一擔心的就是四女兒的婆婆不好相處,現在已經沒有這個顧慮,自然不會反對四女兒早點結婚。

按照現在的風俗,男女雙方定親之後,大多在幾個月之內就會結婚。

周圍的人都這樣,王麗英也沒有標新立異的想法,「什麼時候給兩個孩子辦婚禮,還是你們做決定吧,我們這邊沒有意見。」

具體的結婚日期一般都是男方提出建議,女方沒意見,就直接定了。要是有意見,就再重新商量一個日子。

女方是不好催著結婚的,這樣做會顯得女方迫不及待的想嫁過去,這樣不夠矜持。

李玉蓉這樣說是對王麗英的尊重,王麗英心里很高興,但不會真的把男方確定結婚日期的這個權利給搶過來。

李玉蓉馬上說道︰「你要是沒意見,那咱們給兩個孩子留下三個月的準備時間,你看可以嗎?」

「三個月多少有點倉促,嫁妝準備起來也需要時間。

你看三到五個月怎麼樣?」

王麗英這樣說,時間上很有彈性,早一點晚一點都可以,兼顧男方意見的同時,也是表示一個惜嫁的意思。

李玉蓉的臉上露出笑容︰「那就這麼定了,回去我就把這個好消息告訴我們家老曹。

過段時間,咱們讓老曹請客,具體的結婚時間讓他和香菊爸爸做決定。」

對于曹家來說,早點確定下結婚日期是大事,至于彩禮這些需要花錢就能解決的事情,反而都是小事。

所以,把大事定下來之後,李玉蓉才說起彩禮這件事。

「既然倆孩子的親事已經定下來,不如今天把彩禮也給了。這方面,親家你有什麼要求嗎?」

「沒什麼要求,彩禮就是一個形式,給或者不給,給多給少都行。」

老曹家就曹北海這麼一個兒子,在兒子的婚事上肯定不會小氣,王麗英篤定這一點,干脆把姿態擺的高高的。

李玉蓉繼續說道︰「親家通情達理,我也不能小氣。

我就這麼一個兒子,對定親的事也沒什麼經驗,肯定有很多考慮不周到的地方。

我要是哪兒做的不對或者有不周到的地方,親家你盡管開口。」

「親家這麼細心的人就沒有不對的地方,就算偶爾有考慮不周,那也沒什麼。

畢竟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出發點也不同,周到還是不周到,本來就沒有一個標準。

只要咱們做父母的都是為了孩子好,那就不算錯。」王麗英繼續擺高姿態。

「我就知道親家大度,有親家這句話,那我就放心了。

香菊是個好孩子,我自己喜歡的不得了,要是按照我的想法,彩禮一定給的高高的。

彩禮給的多,也顯得我們老曹家對香菊重視。

我本來準備了六百塊錢的彩禮,但被我們家老曹狠狠批評了一番。

老曹不是舍不得這個錢,他是覺得這麼做事太高調,影響不好。

老曹的意思是可以參考一下香菊三姐的彩禮,一樣的姐妹,彩禮最好也一樣。

要是六百塊錢有剩余,可以當做是香菊第一次上門的見面禮。

咱們當地沒有這個說法,這是咱們自家的事情,也沒必要說出去讓外人知道。」

李玉蓉說的很誠懇,王麗英听了之後,心里就更加滿意了。

這樣安排下來,等于是一百二十塊錢的彩禮,還要多給四百八十塊錢的見面禮,老岳家真是里子和面子都有了。

這時候,一直都沒有說話的岳廣平開口了︰「一百二十塊錢的彩禮就已經很好了,至于見面禮,咱們當地沒有這個說法,還是算了吧。

曹主任說的對,考慮的也周到,他的身份敏感,北海結婚的事更容易引人關注,低調一點總沒錯。

兩個孩子結婚之後過得幸福,那才是最重要的,其他一些形式上的東西都可有可無。

如果是普通人家舉辦婚禮,當然是隆重熱鬧一點的好。

但曹主任身份特殊,兒子結婚,反而是越簡單越好。

咱們不委屈孩子,一切都按照咱們當地的正常標準進行,但也沒必要高調。」

家里的大事一向都是岳廣平做主,當著外人的面,王麗英更要給老伴面子,「就听我們老岳的,彩禮就給一百二,見面禮就算了,這已經高于咱們當地的一般標準了,絕對不會委屈了孩子。」

難得親家公和親家母這麼通情達理,李玉蓉也就同意了。

然後雙方又聊到了給小兩口子辦結婚用品的事。

李玉蓉表示一切結婚用品都由她來準備,各種票證,她早在兩年前就都已經準備齊全了。

這些票證里面,小物件就不說了,大物件包括四大件的票、被褥的票,她都準備好了。

如果不是家里已經有了一台冰箱,她甚至都想給兒子準備一張冰箱票。

既然男方那邊表示要買四大件,女方這邊自然也就沒必要準備。

岳香竹結婚的時候也沒準備四大件,到時候給岳香菊的陪嫁,可以參考她三姐。

男女雙方你謙我讓的,談起結婚的各項事宜來,就更加順暢了。

各項事宜都達成一致之後,也到了中午吃飯的時間。

今天的菜品很豐盛,以本地菜為主,有︰松江鱸魚、扣三絲、腌篤鮮、草頭圈子、水晶蝦仁、紅燒魚、四喜烤麩、秘制猴頭孤。

再加上岳文軒帶回來的紅燒熊掌和秘制駝峰,就算在大飯店點餐,頂多也就是這個水平了。

李玉蓉和沉美琴都是識貨的人,尤其是看到紅燒熊掌之後,沉美琴驚訝的問道︰

「這道紅燒熊掌是誰做的呀?一看就很地道。

這麼多年我也就是去京都出差的時候,在朋友家吃到過一次紅燒熊掌。

那味道可真是太好了,這麼多年一直念念不忘,沒想到今天又能吃到,我可得好好品嘗品嘗。」

要想準備一桌這樣的飯菜,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可見親家是用了心的,李玉蓉也趕緊說道︰「親家實在是太客氣了,竟然準備了這麼多平時想吃都吃不到的大菜。

這一桌菜品,不只是紅燒熊掌難得,猴頭孤和駝峰平時也很難吃到。」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