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二十五章 年輕人對物理感興趣嗎?

「做完關于埃爾德什等差數列猜想的報告之後,我準備再將我之前對于一些關于阿貝爾擴張的研究也說一下。」趙賢才道。

「阿貝爾擴張?行,沒問題。」

听趙賢才說完,德利涅便不以為意地說道。

和前面那兩位博士生一樣,趙賢才在台上做了一個大概四十分鐘的報告,之後還有二十分鐘則是回答一些學者們問的各種問題。

不過,在這場關于埃爾德什等差數列猜想的報告結束之後,趙賢才卻並沒有要離開的意思,而是繼續對台下的听眾們說道︰「抱歉,再打擾你們一點時間,我準備再講講我關于阿貝爾擴張的研究。

如果對這個研究不怎麼感興趣的話,各位也可以自行離開。」

原本已經準備離開現場的諸多數學學者們听到趙賢才說的這話後,大部分又停住了腳步,坐回到了原來的位置上。

說完這些之後,趙賢才便開始在前面講台的黑板上寫起他關于阿貝爾擴張的研究來,他在寫的時候還一邊做著說明,防止台下的有些听眾不知道自己在寫些什麼,跟不上他的思路。

只是彎腰撿一支筆的功夫,就沒听懂老師在黑板上講什麼的,其實並不是只有學生會出現這種情況。

當初愛因斯坦發表相對論理論的時候,同樣幾乎沒有人能理解,他做相對論相關演講的時候,前去听課的教授里一大半都沒听懂。

趙賢才關于阿貝爾擴張的研究雖然還遠遠比不上愛因斯坦當初提出來的相對論理論,但由于的時間有限,想要將他這段時間的研究成果和過程大概地寫出來,總要省略一些內容。

這一旦省略了,可能就會有學者看不懂了,趙賢才自然要邊寫邊說。

「1980年的時候,格羅斯教授提出了一個漂亮而精確的Stark猜想,關于p-進L-函數在s=0時的行為。設F是一個完全的實場……

Uχ的自同態?χ p?(oχ p)?1是正則定義的,這一事實表明,人們可以研究其特征多項式,而不僅僅是其行列式……

……如上所述,我們有dimE Uχ=r,設u1,……,ur是ux的e基。寫R ={p1,,pr}。對于每個 R,考慮連續同態……

……對于F中的每一處v,選擇一個分解群Gv?GF,令Iv?Gv為相關的慣性群。這一選擇對應于每個地方的嵌入值F?Fv,並特別指定了在v之上的H?F。在後續中,我們假設對于pi R,在π之上的指定的撇距等于……

……」

「上同調與單位的正交性,還有上同調類的構造以及調節器的計算,後面還有對前面幾種情況的證明,他這是要證明我當初提出的那個猜想的推測了。

前幾天我還讓他要抓緊,不要被我那位學生的學生給提前了,沒想到這幾天功夫他就已經解決這個猜想了。」

看到講台上正龍飛鳳舞的趙賢才後,格羅斯驚嘆地對身旁的德利涅說道。

「我還以為他說的上去說一下,真的就只是說一下他的研究成果,沒想到他居然已經把這個猜想給證明出來了。」

「不過,我這個猜想還是有些缺點的,因為這個猜想只提供了精確描述構建塊所需的兩個數中的一個,所以它和斯塔克猜想一樣,只提供了一半的信息。

盡管如此,這也已經是很大的突破了。」

一旁的格羅斯又說道。

大概過了一個半個小時之後,趙賢才這才終于停下手中的飛舞著的筆。

「這樣,關于格羅斯-斯塔克的猜想就證明了。其實後面對于讓它提供兩個數字,我也有了一些初步的想法,不過這些想法還要經過精密的計算和推理,才有可能使用p-進L函數徹底解決全實域上阿貝爾擴張的構造問題。」

說完,趙賢才便從口袋里掏出了一根能量棒並嚼了起來。

這次對于格羅斯-斯塔克猜想的證明,趙賢才並沒有給台下數學家們提問的機會,在寫完之後他就從台上走了下來。

「塞爾教授,這個年輕人關于格羅斯-斯塔克猜想的證明正確嗎?」

雖然趙賢才是在邊寫邊說,但還是有些數學家沒听懂,便有人對正好坐在身旁的塞爾教授詢問道。

塞爾主要貢獻的領域是拓撲學、代數幾何與數論,不過早在幾十年前,他就將興趣放到了類域論上。

所謂類域論,它的基本是用基域的算術性質去刻畫它上面的阿貝爾擴張理論,也就是研究數域上阿貝爾擴張的理論。

「至少我是沒听出來有什麼明顯的問題。」

听到身旁有學者向自己詢問,眼前這個年輕人對于阿貝爾擴張領域的研究有沒有什麼問題之後,塞爾如此說道,從他的語氣中能听出來他對于趙賢才是十分欣賞的。

「沒想到你所謂的‘說一下’指的是這麼說,前天和你聊的時候,我還以為你最起碼也得要一年時間才能解決格羅斯-斯塔克猜想。」

當趙賢才從講台上走下來,走到德利涅教授他們那邊之後,格羅斯對其說道。

「年輕人,你對物理有沒有興趣?」

德利涅教授說完,還沒等趙賢才開口,便又有一位戴著眼鏡,同樣聰明絕頂的長臉教授對趙賢才說道。

「我是愛德華•威滕(Edward Witten),我是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查爾斯•希莫尼數學物理學的教授。」見趙賢才看向了自己,這位長臉教授說道。

「您就是威滕教授?」

听到眼前這位長臉教授說出他的名字之後,趙賢才一臉的驚訝。

對于愛德華•威滕這個名字,趙賢才可是知道的,他是知名的物理學家和數學家,也是菲爾茲獎得主。

不過,他的傳奇可不僅僅是因為他獲得了菲爾茲獎,還因為他那傳奇的學術經歷。

1968年威騰高中畢業後考上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隨後他便轉到布蘭迪斯大學就讀,主修歷史學,輔修語言學,在大學期間,他的成績十分出色,並于1971年獲得了文學學士學位。

不過在1973年的時候,他向普林斯頓大學申請讀應用數學專業的研究生,並最後還被錄取。

他在數學系讀了不到一年,又退出轉而申請讀物理系專業的研究生,同樣再次被錄取。

到1974年的時候,他便獲得了物理學碩士學位,1976年時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並且還在1990年的時候,因為對超弦理論作了統一的數學處理而獲得菲爾茲獎。

同時,他是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獲得菲爾茲獎的物理學家。

從歷史學到數學,再到物理學,後來還拿了個被稱為「數學諾貝爾獎」的物理學家,這樣的經歷也的確只能用傳奇來解釋了。

「威滕,他數學天賦這麼高,你竄他去學物理干嘛。」

一旁的德利涅在听到威騰居然跑過來搶他們數學系的學生之後,便對其說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