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六十八章 橫看成嶺側成峰

「拔尖人才培養計劃?沒听過。」

听楊院長說完,趙賢才一臉疑惑的搖了搖頭。

「拔尖人才培養計劃全稱為‘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實驗計劃’,是教育部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精神,于2009年開始實施的,我們大學是第一批入選的試點院校。

該計劃在數學、物理、化學、生命科學和計算機科學中設立五個項目組開展拔尖人才培養試驗。

我們的目標是幫助學生能夠成長為相關科學領域的領軍人物,並逐步躋身國際一流科學家及人文與社會科學家隊伍。

每個項目組學生約在20人左右,這些學生的課程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興趣與表現以及學術發展潛力等方面綜合因素進行適當調整。

我想讓你進我們學校‘人才培養計劃’的數學組,不知道你願不願意?

如果你願意的話,下學期開學之後,你想要免修一些什麼課程,不管是大一下學期的,還是大二的,甚至就算是大三的,學校都能直接給你安排。

只要到時候你能通過學校給你安排的免修考試,這些課你就都可以免修了。」

楊剛先是對趙賢才大致簡單說了一下什麼是所謂的「拔尖人才培養計劃」,之後便邀請他加入。

正常情況下,學生們想要加入到這個計劃當中,是需要通過選拔的,學校會在學生的選拔中對學生的學術興趣、創新精神和發展潛質等方面進行綜合考察,並實行動態的選拔機制。

並不是說,你一旦加入了這個計劃,就一直都是這個計劃的成員了,後面表現不好隨時都有可能被調整出去,換其他更優秀的學生上來的。

至于成為這個拔尖計劃的一員有什麼好處,這自然是不少的。

第一就是對于每個學校的每個項目組,國家都是會撥款的。

第二就是成為該計劃某個項目組的一員,至少你在國內申請任意大學保研的時候,也是有很大幫助的。

而且各項目組里也都有一支高水平的由優秀教師和學術帶頭人組成的師資隊伍,他們還會擔任課程教學與學生科研指導工作。

光是這兩點,就已經足夠了。

不過,只要能提前申請自己已經自學完的課程的免修,趙賢才就已經滿足了。

因此,對于楊院長的詢問,趙賢才也是點頭回答道︰「願意,不過加入之後平時會佔用太多時間嗎?」

在同意的同時,趙賢才還問了一句。

「各位老師們那邊都會有一些科研項目,你們要是願意參與其中的話,我們非常歡迎。

如果你們想要把心思放在其他事情上面,比如學好現有的課程,或者是提前學習更高年級的課程,只要表現優異這些都行。

不過,如果參與到各位老師的科研項目中去的話,也是可以在本科提前發論文的,但這也會佔用你們一些時間。

我們數學不像其他理工科專業,做項目要天天泡在實驗室里,你在哪做都行,不管是圖書館,還是在教室,亦或是宿舍。

而且我們這個人才計劃還有專門的獎學金哦。」

楊院長解釋道。

之後,趙賢才留在楊院長的辦公室,兩人又聊了會其他的內容。

他們後來聊得這些都是些趙賢才在自學的過程中想到的一些問題,有很多問題就算是已經是院士的楊剛,也不能給出答桉。

「不得不說,年輕就是好啊,特別是你們這樣聰明的年輕人,靈感總是能源源不斷的涌現出來。

你問的這些問題,有很多現在國內的都有人在做這方面的研究,我剛才給你解答的那個問題還是前兩年才有人公布研究結果。

我也沒有說的太深,因為它還涉及到了一些你現在還沒學到的知識,後面等你學完拓撲學和微分拓撲之後,倒是可以去網上找找我剛說的那篇論文。」

在趙賢才要離開楊院長的辦公室前,楊院長也是頗為感慨的說道,他既羨慕趙賢才的年輕和源源不斷的靈感,也在心里暗暗慶幸當初拉攏趙賢才的時候提出的那些條件。

當初京大招生辦的老師在聯系數院這邊,提到他們那時能爭取的學生只有趙賢才和黃一銘的時候,京大這邊是不知道趙賢才是其實也是已經準備來他們京大數院的。

不過院里當時想到的優惠政策是給趙賢才免除本科四年的學費,一開始並沒有說每個月還有一千塊錢的生活費補助。

後面這個優惠政策的提出,還是那時才才剛擔任院長還不到一年時間的楊剛提出來的,他也不想自己擔任數院院長的第一年,國家隊的六個人就只有一個跑來他們京大。

要是趙賢才真去了水木,那14年去水木由邱成同所主持的數學學堂班的國家隊成員可就遠遠超過京大了,楊剛和邱成同以前又發生了一些矛盾,到現在還沒解開,這種情況他就更不願意看到了。

當初他提出這個政策的時候,院里還有不少人提出了反對意見呢。

所以現在趙賢才越出色,反倒越能證明他當初的決定是對的。

趙賢才說了幾句感謝楊院長的夸獎之後,便離開了辦公室,往圖書館去了。

他來這辦公室一趟,耽誤了將近一個小時。

晚上從圖書館出來,又去食堂吃了頓晚飯後,回到宿舍,趙賢才這才繼續吃起邱成同和楊剛以前的瓜來。

在網上吃了半天這將近十年前的陳年舊瓜後,對于這件事情的具體真相,趙賢才依舊沒搞清楚,他只知道在當初的網絡上,還有人說這事牽扯上了楊振寧教授。

直到這個時候,趙賢才才知道為什麼普通人無法吃學術界,特別是理工科學術界里的瓜,只能在一旁看著,很難評判誰對誰錯。

因為學術界的這些人吵架,你想要看看他們誰說的對,誰說的錯,去看他們的證據可能都看不懂,特別是這還是數學界的大老們吵架。

不過楊振寧和邱成同兩人倒也算不得吵架,只能說他們兩個的看法不同,他們一個人覺得華國大陸的教育很很差勁,一個覺得大陸的大學辦得不錯。

而且楊振寧和丘成桐私下還是好友,他們對大陸大學好壞看法的差異,只不過是因為兩人著眼點不同罷了,蘇東坡的詩句來說就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對于他們的這些爭端,趙賢才也就吃吃瓜,之後的日子他該干什麼還是干什麼。

畢竟趙賢才就是一個小小的本科生,連文章都沒發表過,那些人都是大人物,就算他想干什麼也干不了什麼。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