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十九章 人和人是有差距的

「真是沒想到啊,不到一個學期的時間,這趙賢才的改變能有這麼大,以前怎麼沒看出來他是一個這麼聰明的學生?」

「是啊,看到趙賢才幾個月的變化,我也感嘆不可思議,他中考進來的時候是多少分來著?」

「我記得好像是六百七十多還是六百八十多分吧?反正不算高。」

「中考的分數只能代表一時,又不能代表一世。

你們看那個李余,當初進七班的時候中考成績是七百多分,全班第一。

可他現在呢?

全班倒數第一,整天晚上不睡覺去網吧包夜,白天上課的時候就在那里睡覺。」

「這叫上天給你關了一扇窗,但給你開了一扇門。

雖然李余不行了,但這不是又出了一個趙賢才嗎?」

……

趙賢才以離開辦公室,辦公室里的老師們便開始聊了起來。

李余的大名,成賢一中不管是不是七班的任課老師,都是知道的,他也是諸多老師們口中典型的反面教材。

要是李余一直這麼下去,恐怕接下來幾年,他都會成為成賢一中諸多老師教育學生們的時候,一定會提到的反面教材。

而趙賢才,他現在的成賢一中的知名度比李余更是只高不低,只不過不同的是,他是作為典型的正面教材被諸多老師所知曉。

就算趙賢才畢業,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他肯定也會被成賢一中的諸多老師在課堂上提到。

而辦公室里有人提到的「關窗開門」,顯然是和方遒說的,指的也是李余和趙賢才。

「諾,這書還給你。」

趙賢才從辦公室回到教室之後,程志均將一本數學競賽的書回放回到趙賢才的課桌上。

這本書是之前到的數競書,程志均拿過去看了一會,他發現這上面的題目確實不是一般人能做的。

雖然程志均也不是一題都不會,但他會的題目中,每一題都要花費不少時間。

而那些不會的題目,有的看答桉甚至都看不明白。

因此,程志均覺得自己還是別再受虐了,果斷把書還給了趙賢才。

「怎麼不看了?」

見程志均都沒看多幾天,就把這本書換給自己,倒是有些奇怪。

「沒什麼,我就是覺得我還是比較適合參加高考,祝你比賽順利。」

程志均顯然是不想多說什麼,在和趙賢才說完這句話後,也沒再關心趙賢才這次從辦公室領回來的競賽書籍,開始忙起了自己的事情來。

「我也還給你,我還是把心思放在高考題上吧。」

前面的班長見程志均將數競書還給了趙賢才,他也將從趙賢才這里借去的書還給了他。

等到晚上的時候,王一松也將他借過去的數競書還給了趙賢才。

面對他們的這些舉動,趙賢才覺得有些奇怪。

因為他們借過去看的書雖然不是初中部分,但也都是高中數學第一試部分的書籍。

而一試所涉及的知識範圍,其實並沒有超出《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數學教學大綱》中所規定的教學要求和內容,知識點也都是高中學的那些。

雖然對于這些數學競賽的書籍,趙賢才現在還在看初中的部分,沒看到高中部分,但在他看來,這怎麼著也不至于讓他們看不下去吧?

之前數競書籍沒到的時候,趙賢才也是看過一些其他往年數學聯賽試題的,並沒有難到離譜的地步。

其實趙賢才哪里知道,他現在在技能【好好學習】的加持下,平時學習時,有四項智力都已經突破8.0了。

而他之前既是從系統那里補的課,之後又刷了那麼多的題,遇到過各種題型,積累了不少的解題經驗。

在智力加海量題目積累的經驗加持之下,之前的他雖然還沒有正式看過數競的書,但做起數學聯賽一試的題目來,也並不會感覺十分吃力。

可程志均和周以直,還有王一松他們,雖然趙賢才不知道他們的各項智力是多少,但肯定是要比獲得系統之前的他要高的。

程志均的智力很有可能已經到了7.0的聰明人階段,而周以直和王一松這兩位,雖然趙賢才覺得他們應該沒有聰明人的智力,但應該也突破了6.0。

中考能考七百多分,並且進入成賢一中,這所成賢縣唯二省師範高中,一直名列前茅的學生,可不僅僅是靠努力就能成的。

趙賢才所在的班級也並不缺少沒有那些從去年已進入高中的校園,學習上就表現得十分刻苦的同學,但並不是每個學習刻苦的人最終成績都能名列前茅。

坐在虞淑君身旁的姜伶伶平時學習就挺刻苦的,至少她給趙賢才他們的感覺是這樣的。

但她平時考試的時候,成績也就是中等稍稍偏上一點,從高一第一次月考到現在高一快結束,姜伶伶甚至都沒有進過班級前十。

班級前十里面,就趙賢才所了解的,也就王一松的家庭條件比姜伶伶好,班長周以直和他的同桌程志均的家境,和姜伶伶其實都是差不多的。

那麼,同樣的老師,同樣的教育條件,甚至姜伶伶更加勤奮與努力,那麼他們的差距在哪里呢?

是學習方法嗎?

這是有一部分原因,但更多的原因自然還是智力上的。

這個世界確實有極少部分智商高的人,高一、高二整天玩不學習,就靠著高三一年的勤奮考上名校的。

絕大部分智商平庸的人,高一、高二整天玩不學習的話,高三一年天天通宵達旦的學習,確實也有可能考上個大學,但絕對不可能考上名校,甚至就連一本都困難。

人和人之間是有差距的,姜伶伶和程志均他們之間智力上有差距。

現在趙賢才和程志均、周以直他們在智力上,也有了差距。

而且程志均他們就連高中的數學都還沒學完呢,也沒有海量綜合試題的積累,又比趙賢才少了題海經驗的加持。

在這種情況下,直接做數學聯賽的題,他們自然會感覺壓力倍增。

這就好比你做試卷的時候,發現平時一張試卷最難,也只有選擇題最後一題和填空題的最後一題,以及大題的最後兩題是壓軸題。

現在卻變成了每一題都是壓軸題,這誰能受得了?

在每一題都難的情況下,這每一題的思考時間自然也就水漲船高的變多了,不僅耗時增加,錯的也多。

程志均他們和趙賢才不一樣,趙賢才其他學科的高中內容都已經自學完了,他們還要解決其他學科的問題呢,自然不可能一整天的時間都花在數學上。

因此,自然也就放棄了對數學競賽的鑽研,滿足了一下自己的好奇心就夠了。

不過,對于心中的不解,趙賢才也沒有對程志均他們問出來。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