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08章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

時光荏冉,歲月如梭。

眨眼間,時間,便來到了天子啟新元六年夏。

經過又一年多的太子生涯,已經年過十六的太子劉勝,氣質也愈發莊重、威嚴;

而時間的積累,也讓曾經惴惴不安,始終不能擺正位置的賈皇後,逐漸具備了一股‘母儀天下’的溫婉氣質。

東宮長樂,竇太後一如往常,甚至是一如過去的呂太後、薄太後一樣,穩居長信,以鎮天下;

只是在未央宮••••••

在未央宮••••••

「咳咳!」

「咳咳咳咳咳咳!」

「咳••••••」

•••

「無、無妨;」

「朕無妨••••••」

「無妨••••••」

天子啟新元六年夏四月,未央宮,宣室殿。

看著眼前,正被宦者令春陀小心攙扶著,卻仍止不住一陣 咳的天子啟,劉勝微微繃緊的面龐之上,也不由稍涌上些許憂容。

在天子啟漲紅的面色上稍注視片刻,又側過身,看向一旁滿是焦急地宮人、宦官們;

再深吸一口氣,低頭稍思慮片刻,劉勝終還是搖搖頭,長呼出一口濁氣,在天子啟面前蹲來。

「要不,父皇還是先歇養歇養?」

「左右不是什麼大事;」

「兒臣獨往,當也應付得來••••••」

「——不。」

「——朕要去。」

怎料劉勝話音未落,肩頭便被天子啟蒲扇大的手掌 地拍下!

抬起頭,便見天子啟倔強的咬緊牙槽,額角暴起的青筋附近,卻已是幾縷斑白••••••

「小十,就要就藩了。」

「過去這一年多,小十一直住在太子宮,寸步不離你左右。」

「到如今,即將離京就藩,如果朕還不能出面,稍行考校的話••••••」

•••

「旁的事,太子獨領、代掌,倒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但這件事,朕,必須出面。」

「這是君父的責任。」

「即是君的責任,也同樣是父的責任。」

短短幾句話的功夫,天子啟便已是累的上氣不接下氣,殿內也隨即響起一陣粗重的喘息聲。

但天子犯了倔,自也沒人能再進言規勸;

稍再勸兩句,見天子啟仍將腦袋搖的好似撥浪鼓,劉勝也只得無奈的再嘆一口氣,順勢就地跪坐。

——天子啟的身體狀況,在最近這幾年,可謂是肉眼可見的急轉直下;

畢竟天子啟至今,都才僅在位六年,但長達二十多年的太子生涯,早就將這位中年天子的生命力耗去大半;

而在這個男子平均壽命不到三十,十幾歲就要娶妻生子,二十幾歲就要開始面臨身體機能衰退甚至衰老的時代,天子啟三十七歲的年紀,也確實算得上是‘老邁’了。

誠然︰在天子啟之前,開國之君太祖高皇帝劉邦,以及為強大漢室奠定基礎的先太宗孝文皇帝劉恆,各自享年六十二歲、四十六歲;

但在這二人之間,也還夾著年僅二十二歲便英年早逝的孝惠皇帝劉盈,以及分別只享年七、八歲的前後兩位少帝。

綜合這幾位‘歷代先皇’的壽命,天子啟如今三十七歲的年紀,身體狀況就開始呈現出‘命不久矣’的征兆,卻也算不上有多麼奇怪。

只是如今的漢室,對于這位似乎不久于人世的‘老’天子,也仍有著極強的依賴••••••

「這參湯,父皇還是少用一些吧?」

「兒臣曾听人說︰天地萬物,都講究陰陽調和;」

「這黨參雛雞湯,分明就是至剛至陽的東西,便說這是性陽的藥,都絕沒有夸大其詞。」

「父皇這三不五時用上一碗,體內陽盛陰衰,長此以往,也終不是個辦法••••••」

看著天子啟皺緊眉頭,又灌下一碗熱氣騰騰的濃湯,劉勝面上擔憂之色只更甚;

就連一旁的太醫令,听聞劉勝這頗具專業水準的勸說,也滿是贊同的點下頭。

只是如今的天子啟,顯然已經听不進去這些話了••••••

「無妨~」

「無妨••••••」

•••

「哈~」

「朕自己的身子,自己心里有數。」

「有這參湯提著勁,能再做些什麼,就已經不錯了。」

「早年間,先帝也曾告訴當時的太醫令︰與其在病榻之上苟延殘喘,倒不如就拼上一把老骨頭,再為天下人做幾件實事。」

「朕的德行,自比不上先帝崇高;」

「但不惜己身,趁著還有力氣,再為子孫後輩掃除幾個後患的道理,也總還是能想明白的••••••」

三兩句話的功夫,一碗熱湯已是下肚,天子啟病態的面容,也肉眼可見的紅潤了起來。

深吸一口氣,再舒坦的發出一聲長嘆,便見天子啟滿是惆悵的抬起手,輕輕一拍大腿,再順其站起身;

上前虛扶起劉勝,又將手自然地搭上劉勝的異側肩頭。

「走吧。」

「母後,當也等急了。」

•••

「今日晚宴過後,太子,也別回太子宮了。」

「春陀啊~」

「在側殿清出一間偏屋,讓太子住下吧。」

「往後這段時日,太子,就多在朕身邊待著。」

「——喏••••••」

「嗯。」

「走吧。」

隨天子啟一同來到長樂宮,果不其然︰竇太後在內的眾人,早已是等候多時。

許是知道天子啟不是刻意來遲,也或許是不忍對重病纏身的兒子太過苛責;

見天子啟在劉勝的攙扶下走入殿內,作勢要對自己躬身行禮,竇太後只稍待不忍的抬起手。

「罷了罷了~」

「既是家宴,就都是一家人。」

「皇帝,也不必太講究這些虛禮。」

言罷,竇太後不忘稍側過身,對身旁的老太監使了個眼色;

便見老太監領命上前,自劉勝手中接過天子啟的胳膊,再恭敬的扶上上首御榻。

至于劉勝,則是目送天子啟坐上御榻,才略有些惆悵的側過身,到一旁的賈皇後身側坐。

人到齊了,最重要的天子啟、太子劉勝也都到場,這場家宴,自然也就隨著竇太後端起的酒爵,而宣告開始。

只是在宴會開始之後、在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即將離京就藩的膠西王劉彘,以及顧自垂淚的王夫人時,天子啟開口一語,卻讓殿內眾人手中的酒爵,都不約而同的滯在了半空••••••

「梁王,有好些年沒入朝了吧?」

「母後,難道就不思念?」

悠悠一語,只惹得殿內眾人目光呆滯的側過身,紛紛將諱莫如深的目光,撒向上首的竇太後、天子啟母子。

梁王劉武!

自當年,梁王借吳楚之亂圖謀儲君太弟之位,最終卻功敗垂成之後,‘梁王劉武’這四個字在長安,尤其是在朝堂、在深宮的敏感度,幾乎不亞于‘吳王太子’‘棋盤’等字眼!

尤其是在當時,曾一度被認為‘擊敗梁王,即將如願獲得儲君太子之位’的臨江王劉榮,也險些死在長安、死在中尉府之後,梁王劉武,更是已經被整個長安所遺忘。

在尋常百姓看來,梁王劉武‘澹退’,或許是因為吳楚之亂的平定,讓梁王劉武的梁國,徹底失去了曾經的戰略地位;

然而事實卻是︰但凡是個稍熟悉朝野內外事務的人,心中都無比清楚的知道——梁王劉武最大的‘問題’,或者說污點,正是因為這位帝弟,曾向儲君之位發起沖擊,並最終失敗。

而在多年之後,在天子啟身體狀況愈發讓人擔憂,關東也開始出現一些流言蜚語的當下,天子啟如此突兀的提起梁王劉武••••••

「哦••••••」

「是了;」

「算下來,梁王也有好幾年,沒到長安覲見了••••••」

•••

「這件事兒,皇帝瞧著辦就是。」

「如果按照祖宗的規矩,梁王確實到了該入朝覲見的時候,那便召;」

「如果沒到時候,那就不召。」

「皇帝大可不必顧忌我這瞎老婆子,就去破壞祖宗定下的規矩••••••」

突聞天子啟提起幼子,竇太後顯然也是一頭霧水;

一時沒明白天子啟的用意,便也只得已這種滴水不漏的姿態,繼續探听天子啟的口風。

按照竇太後的預測,在自己如此表態之後,照以往的慣例,天子啟大概率還要再拐彎抹角一陣。

但出乎竇太後,乃至劉勝預料的是︰這一次,天子啟展露真實意圖的速度,頗有些迫不及待的意味••••••

「梁王那邊,倒是還沒到入朝覲見的時候;」

「只是近些時日,兒臣偶有耳聞,說條侯周亞夫在封國,似乎是有些不安分?」

•••

「據朝中公卿所言,周亞夫的兒子以‘置辦喪葬用物’的名義,在封國囤積了一批甲胃。」

「私蓄甲胃意味著什麼、按照漢律應該定什麼罪,母後,不會不知道。」

「兒臣擔心︰周亞夫私蓄甲胃的事兒,梁王••••••」

「呃,呵呵呵••••••」

「倒也不是說這件事,梁王也參與其中;」

「只是擔心,梁王那性子,萬一再被什麼有心人妖言蠱惑••••••」

听到這里,竇太後終于明白了天子啟的意圖,面色自是陡然沉了下去;

太後黑了臉,前來參加這場‘家宴’的眾人,自然也都不約而同的閉上嘴、低下頭,又不時小心翼翼的側抬起頭,打量著上首的竇太後,以及天子啟母子二人的臉色。

「皇帝••••••」

•••

「真到了這個份上?」

似怒似苦的喃一聲‘皇帝’,又前言不搭後語的道出一語,惹得殿內眾人都滿是疑惑的皺起眉,竇太後望向天子啟的目光,卻愈發帶上了一抹審視。

便見天子啟略帶自嘲的笑著搖搖頭,又滿是坦然的抬頭望向竇太後,再含笑微微一點頭。

片刻之後,天子啟終又低下頭,稍發出一聲哀嘆,才正過身,望向席間的劉勝,以及緊靠在劉勝身邊的膠西王劉彘。

「膠西王,就要離京就藩了;」

「趙王自就藩後,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已經有先後兩任國相,從趙都邯鄲被人橫著抬出。」

「朕尚在,我漢家社稷,尚且還出不了亂子。」

「但萬一有個差錯,太子的年紀••••••」

•••

「兒臣的意思,是把梁王召入長安,好生聊聊。」

「便是將來,真有個什麼事,梁王也能在太子身邊出出主意、撐撐場面?」

「如果可以的話,趙王、條侯,也該入朝了••••••」

天子啟把話都說到這個份上,殿內眾人便是再遲鈍,也總該明白天子啟的意思了;

便說劉彘,只片刻之間,就已經淚眼朦朧的抬起頭,又故作堅強的咬緊牙槽,擺出一副‘孤很難過,但孤不能哭’的神容。

至于一旁的王夫人,本就因獨子即將遠游而感到心憂;

听聞天子啟這番近乎明示自己‘命不久矣’的話,也是不費吹灰之力就哭出了聲。

王夫人尚且如此,坐在首席的賈皇後,以及被賈皇後帶在身邊的薄夫人,自然是早就哭成人淚人。

而在上首御榻,竇太後的目光,卻是在天子啟那番話語之後,死死鎖定在了賈皇後身側——鎖定在了自己的寶貝孫兒︰太子劉勝身上••••••

「皇帝••••••」

「太子••••••」

•••

「唉••••••」

「當年,先帝病重臥榻,薄太後整日里茶飯不思,不數日,便消瘦了下去。」

「沒想到有朝一日,我這瞎老婆子,也要經歷薄太後曾經歷過的事••••••」

【目前用下來,听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 換源App】

•••

「既然有了主意,那皇帝,就按自己的心意去辦吧••••••」

「梁王、趙王,還有那周亞夫,都召入長安。」

「梁王那邊,我不插手,皇帝自己去說。」

「——無論皇帝怎麼做,我,都絕不怨皇帝。」

「趙王那邊,皇帝別插手。」

「——自己的孫兒、我漢家的宗親諸侯,我這瞎老婆子,有的是辦法懲治、教誨。」

「至于周亞夫••••••」

•••

「唉••••••」

「乏了;」

「乏了••••••」

幾句話的功夫,竇太後本還帶有些許客套笑容的面龐,已盡被一抹滄桑所充斥;

面帶蕭瑟的起身,便在身旁宦官的攙扶下,朝著後殿的方向走去。

「皇帝,再多坐會兒吧。」

「畢竟是家宴。」

「畢竟小十,就要離京就藩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