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34章 這特麼什麼操作?!

「賣給公子勝了?!」

「公侯們,都把糧食賣給公子勝了?!」

安陵邑,杜府。

杜氏家主 地站起身,神情駭然的發出一問,引得面前的老管家下意識一躬身。

「沒、沒全賣;」

「舞陽侯、陽都侯、博陽侯,還有另外幾位公侯,似乎是不滿于公子勝開的價,並沒有把糧食賣還給公子勝。」

「公子勝讓他們去太倉,把各自的糧食領走,他們也沒去;」

「反倒是出了太子宮,就一同去了長樂••••••」

听聞管家此言,杜氏家主只茫然無措的愣在原地;

呆愣許久,終,也還是‘啪嗒’一聲,癱坐在了榻上。

「完了;」

「全都完了••••••」

「太倉兩千萬,上林倉七百萬——光是明面兒上,公子勝,就有了兩千七百萬石糧食。」

「即便暗地里,公子勝手里已經一石糧食都不剩,光是太倉、上林倉這兩千七百萬,就夠再賣一個多月••••••」

悵然若失的一陣呢喃,杜氏家主便長嘆一口氣,目光呆滯的呆坐在了原地。

良久,又失魂落魄的問了一句︰「什麼價?」

「公子勝,以什麼價格,買回了太倉的糧食?」

听聞此問,老管家只趕忙搖了搖頭。

「不知。」

「不過既然舞陽侯、陽都侯等人,都嫌公子勝開的價低,那想來,也高不到哪里去?」

老管家話音剛落,便見杜氏家主深吸一口氣,又再發出一聲長嘆。

抿緊嘴,咬緊牙,滿帶著不甘的神情,若有所思的搖了搖頭。

「唉••••••」

「去,派人前往各地的糧鋪;」

「——準備開業吧••••••」

「就按公子勝,在關中各地定的價,每石再低二錢••••••」

用盡全身的力氣,道出這最後一句吩咐,杜氏家主便像是被抽走了靈魂般,輕飄飄躺在了榻上。

呆然望向天花板的目光,只透著無盡的不甘,和落寞••••••

听聞杜氏家主那一番吩咐,老管家只一急!

見杜氏家主說完話,躺在榻上的這副架勢,老管家又強自按捺著急迫,卻也仍有些疑慮的走上前。

「農戶們手里收上來的糧食,按這價賣倒沒什麼,頂多就是少賺些;」

「但從公子勝手里買來的糧食,價錢可是一百錢每石啊?」

「——真要這麼往外賣,每賣出一石,就要虧將近四十錢!」

「更何況這些糧食,還都是用無鹽氏的子錢買來的,利息,足有十倍之多••••••」

听聞管家此言,杜氏家主只無力的搖搖頭,卻並不想在多說什麼。

但老管家非但沒有放棄,反而帶著更加急迫的語調,再上前一步。

「要不,再等等?」

「舞陽侯,是食邑足足五千戶的高侯,還是舞陽武侯——樊會樊相國的後代;」

「陽都侯丁安成,更是陽都敬侯——大司馬丁復的後人,食邑足有七千八百戶!」

「這二人,外加其他幾位公侯,都去了長樂宮;」

「說不定••••••還能有轉機?」

意味深長中,仍能听出些急迫的一番話,讓躺在榻上的杜氏家主面色一滯。

但在短暫的思慮之後,終也還是再搖搖頭,費力的直起身,又悵然一聲嘆息。

「如今,已經是春三月下,眼看就要入夏了。」

「夏四月、五月、六月,秋七月••••••」

「——再算上秋八月上半個月,距離秋收,已經只剩不到五個月。」

「等公子勝那兩千七百萬石糧食,都被關中農戶買回家吃完,就要到夏五月了••••••」

滿是惆悵的說著,杜氏家主不由又一陣搖頭苦嘆;

片刻之後,面色又肉眼可見的凝重了起來。

「就算沒有公子勝,我安陵杜氏,以及韋家粟氏、諸田支脈手里囤的糧食,也足能在關中賣三個月。」

「眼下,距離秋收,卻只剩下不到五個月時間。」

「——如果我們不趕緊開始賣糧,甚至是以低于公子勝的價格,趕緊把手里的糧食賣出去••••••」

「你,懂我意思嗎?」

杜氏家主此言一出,管家當下了然。

現在的狀況,已經不是糧價漲多少,甚至漲不漲的問題了。

——只要公子勝手里有糧食,並且這些糧食,不斷地以平價涌入市場,那糧價,就不可能漲得上去!

公子勝定價六十五錢,就意味著任何高于這個價位的糧食,都不可能賣出去哪怕一斗!

而過去這一個月,公子勝,一直在往外賣糧;

如今,公子勝光是明面上,都還有兩千七百萬石糧食,足夠支撐到夏五月。

最關鍵的問題是︰沒人知道過去這個月,公子勝在關中賣出的糧食,是從哪來的;

更沒人知道這些‘不知由來’,宛如從天而降的糧食,公子勝手里還有多少••••••

「主君說的是;」

「如果我們不抓緊開始賣,等其他幾家反應過來,去年收上來的糧食,今年就賣不完了••••••」

見老管家明白了自己話里的深意,杜氏家主只神情陰郁的點下頭。

「我估計,公子勝手里的糧食,明面上和暗地里的加在一起,起碼能買到夏六月中旬。」

「——這還是我保守估計。」

「即便按夏六月初來算,等公子勝手里的糧食賣完,距離秋收,也只剩下兩個半月。」

「兩個半月時間,我杜氏、粟氏、諸田手里,卻有足夠賣三個月的糧食。」

「短短半個月的差額,可就是上千萬石糧食啊••••••」

「——上千萬石糧食,要從去年囤到明年,還不如直接扔掉來的劃算••••••」

听著杜氏家主這滿是惆悵的話語,老管家也滿是愁苦的點下頭。

最後,卻也還是糾結的再道︰「從公子勝手里買來的糧食,價格是一百錢;」

「算上無鹽氏那十倍的利息,光是買入價,就高達一千錢啊••••••」

「真的不再等等舞陽侯、陽都侯那邊的消息?」

嘴上說著,老管家面上,也隨之涌上一抹心如絞痛的扭曲神容。

但杜氏家主聞言,卻是惆悵的再嘆一口氣。

「不會再有變數了~」

「舞陽侯、陽都侯,寥寥幾人,手里頂多只有幾百萬石糧食;」

「就算去找太後訴苦,也不過是螳臂當車罷了。」

「——大勢,去矣••••••」

「至于無鹽氏那十倍的利息,就當是買了個教訓吧。」

「從今往後,凡是和糧食扯上關系的買賣,我安陵杜氏,便絕不會再插手••••••」

最後再道出一句話,杜氏家主便再次飄回了榻上,手氣無力的擺了擺手。

就連自己從劉勝手里買下,卻並沒運回家中的、買入價高達一千錢每石的十幾萬石糧食,都已是無心提及••••••

「嗯~」

「很好。」

「唔••••••」

「辦的不錯。」

未央宮,宣室殿。

看著手里的竹簡,天子啟只一陣不住的點下頭,又時不時說上一句‘很好’‘不錯’之類。

劉勝則身著正裝、頭頂諸侯遠游冠,面色澹然的立于殿中央。

而在劉勝身側,分坐于東、西二席的朝臣百官,更是將審視、欣慰、不安等各異的目光,齊齊投注于劉勝的身上。

——今日,是春三月二十,常朝。

今日常朝的核心議題,原本是即將舉行于明天——今年春耕日下午的籍田大典。

但很顯然,比起每年都有,且每年都重樣的籍田大典,漢家君臣,顯然更關心劉勝。

準確的說,是更關心劉勝一手操辦的‘平抑關中糧價’一事••••••

「好,很好。」

將竹簡上的內容全部看完,天子啟才微笑著抬起頭,望向殿中央。

難掩喜色的對劉勝連連點下頭,又再道幾聲‘好’,天子啟才將面前的竹簡拿起,隨即從御榻上起身。

一手持簡,一手背負于身後,望向殿內朝臣百官時,面上更是盡帶上了自豪之色。

「去年的戰火,讓關中的農田,都出現了歉收的情況。」

「按照往年••••••」

「——主要是孝惠皇帝,以及呂太後掌政年間的慣例︰關中的糧食歉收達三成,糧價,就會漲到前一年的三倍。」

「如果朝堂沒有舉措、沒有平價售糧與民,更是很有可能漲到前一年的十倍以上。」

「但今年••••••」

語帶喜悅的說著,天子啟不由稍止住話頭,得瑟的揚了揚手中竹簡。

「去年,整個關中,糧食歉收三成不止!」

「而今年開春,關中的糧價,卻只比去年漲了十錢,也就是不到兩成?」

「——諸公認為,關中的糧價,算平抑了嗎?」

「操辦此事的皇九子,朕,該不該有所嘉賞呢?」

嘴上雖是這麼說,但天子啟的神容,卻已是肉眼可見的自豪了起來。

最後那句‘該不該有所嘉賞’,也听不出絲毫請求意見的意圖,完全就是在顯擺、得瑟!

天子想得瑟,朝臣百官自然也不敢違背,遂也趕忙側過身,‘欣喜若狂’的對天子啟齊齊一拱手。

「陛下,慧眼如炬~」

「——將平抑糧價的事,交給皇九子操辦,實在是明見萬里。」

「如今,關中糧價大定,百姓民安居樂業,不用擔心自己買不起糧、吃不起米;」

「臣等,謹為天下賀••••••」

百官如此配合,天子啟自是再也按捺不住喜悅,毫無顧忌的咧開嘴,呵哈暢笑起來。

也就是趁著天子啟得瑟的功夫,朝班之中,趕忙立起幾道老邁的身影,憂心忡忡的走上前,來到了劉勝的身側。

循著輕微的腳步聲回過頭,看清那幾人的面龐,劉勝也不由溫爾一笑,回過身,便對幾人深一拱手。

「見過諸位君侯。」

——是公侯;

但不是那三十七家當中的任何一家。

見劉勝面上仍掛著笑容,幾人心下稍安。

但最終,也還是有其中一人上前,顫巍巍握住劉勝的手腕,將劉勝稍拉到一旁,才壓低聲線道︰「公子,給老臣透個實底••••••」

「公子手里,還有沒有糧食,能平價賣給關中百姓?」

「——太倉那兩千萬石糧食,公子,真的買回來了嗎?」

「夠賣多久?」

「夠賣到什麼時候?」

似機關槍般,突突突發出好幾問,那老君侯望向劉勝的目光,卻愈發帶上了一抹擔憂。

劉勝也被老者這架勢嚇得一愣,頗有些狐疑的回過身;

待見身後,那幾位同樣掛著憂容的勛貴,劉勝才終是莞爾一笑。

「君侯不必擔心;」

「我手里••••••」

一句話才剛冒出個頭,劉勝便面色古怪的側過頭;

在殿內環視一周,卻發現整個宣室殿的目光,都已落在了自己的身上••••••

「什麼話,非得這麼鬼鬼祟祟?」

「——大聲說~」

「說出來,給諸公都听听,也好徹底安下心。」

錯愕間,天子啟滿是喜悅的話語聲,將劉勝的心緒拉回眼前。

反應過來自己的失態,便靦腆一笑,隨即側過身,大大方方對天子啟一拱手,又側過身,于殿內環視一周。

「糧食的事,諸公不必擔心。」

「如今,太倉、上林倉,共有二千七百萬石糧食,隨時都可以平價賣給關中農戶。」

「——最遲十日之後,還會有九百萬石已經賣出,但還沒被調出糧倉,被少府重新買回來。」

「有這三千六百萬石糧食,關中今年的糧價,便絕不會再上漲哪怕一錢••••••」

見劉勝細說其個中詳由,本就對此事萬分關注的朝臣百官,自也是齊齊坐直了身。

但在劉勝這番話道出口之後,殿內眾人卻又是齊齊一愣!

太倉二千萬石、上林倉七百萬石,眾人自然清楚。

劉勝口中,那‘即將被少府買回’的九百萬石,眾人自也能想明白。

——今年年初,太倉被那三十七家公侯‘分食’之後,少府又從關中各地,調回了九百多萬石糧食。

這九百萬石糧食,最終被關中的糧商們不惜舉款,才艱難吃下。

如今,那三十七家出手買糧的公侯,大都已經把糧食賣還給了劉勝;

公侯們都放棄抵抗了,商人們,自然也不可能有繼續撐下去的膽量。

但讓眾人感到疑惑的點,也正在于此!

——太倉的兩千萬石,是少府之前的存糧;

上林倉的七百萬石,是少府從蜀郡、漢中買回來的新糧;

至于商人們買走的那九百萬石,則是少府從關中各地官倉,調回長安的。

這三批糧食,幾乎就是長安朝堂‘賬面上’的所有糧食!

而現在,已經在關中各地平價賣糧、連著賣了一個多月的劉勝,卻告訴大家伙︰這三批,總共三千六百萬石糧食,還一石都沒少?

這???

嗯??????

「諸公,或許是忘記了吧?」

「——去年,關中全面歉收,父皇憐憫關中百姓,于是下令免除了農稅、芻 稅;」

「但免稅的詔令頒下時,去年的農稅,已經被各地官府收了上來。」

「所以,父皇就下令少府,由內帑出錢,將收上來的農稅折成錢,退還給關中的百姓••••••」

唰!

劉勝此言一出,殿內眾人齊刷刷側過頭,將匪夷所思的目光,撒向少府蕭勝!

——好你個蕭勝!

——這麼大的事兒,愣是一點口風都沒透?

害大家伙擔心了大半年!!

被眾人這麼直勾勾盯著,蕭勝也不由有些心虛的低下頭,權當壓根沒發現眾人正在看自己。

而劉勝接下來的一番話,卻也是殿內眾人••••••

最起碼,也是絕大多數人,在心中長松了一口氣。

「父皇免除的農稅,少府折算成錢,經由御史大夫屬衙,直接退到了百姓手中。」

此言一出,眾人又齊刷刷一擺頭,只是望向陶青的目光,明顯多了些輕松。

「而先前收上來的稅糧,則由內史親自行文地方郡縣︰留存于地方官倉,以備待用••••••」

這一下,眾人更是稀稀拉拉撇了晁錯一眼,便各自安心的低下頭去。

話說到這個份兒上,也不需要劉勝再繼續說下去了。

——去年的農稅,確實免除了;

但在免除之前,稅糧就已經收上來了。

到了退稅的時候,天子啟卻並沒有坐視地方郡縣,直接把收上來的糧食退回去,而是將其折算成了錢。

至于留下來的糧食,也並沒有運回長安,而是‘悄無聲息’的留在了地方郡縣,原本用來短期儲存稅糧的官倉;

再到今年開春,劉勝下令地方郡縣開倉,直接原地賣糧••••••

「去年的稅糧••••••」

「——總共,也就不到一千萬石吧?」

「夠公子,賣這一個多月?」

角落里傳來一聲疑惑地詢問,卻只惹得劉勝呵笑著側過身,對身旁,以及身後不遠處,那幾位年邁的勛貴深深一拱手。

「單是稅糧,當然不夠。」

「所以,我還把敖倉的糧食,運回了關中••••••」

嘩!

劉勝此言一出,殿內眾人頓時大驚失色,只著急忙慌站起身;

不等眾人憤然上前,以‘動搖社稷’之類的說辭聲討劉勝,便見劉勝滿是感激的正了正衣冠,對那幾位老勛貴鄭重一拜。

「如果不是諸位公侯深明大義,知道關中缺糧,便從各自的封國往關內調糧,敖倉的糧食,我是萬萬不敢動的••••••」

「——諸位君侯,大可把心放回肚子里。」

「諸位原本想要從封國運來,在關中平價賣給百姓的糧食,我都已經派人,在滎陽扣下了。」

「此刻,諸位君侯的糧食,都已經存進了敖倉。」

「買糧的錢款,諸位大可自己找少府,伸手要來便是••••••」

如是說著,劉勝不忘面帶笑意的側過身,朝不遠處的少府蕭勝指了指;

而在劉勝這番話之後,原本還想因為劉勝擅動敖倉,而對劉勝興師問罪的百官眾人,卻是齊齊愣在原地。

仔細回味過劉勝的這番話,又陷入了一陣漫長的錯愕之中••••••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