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三十四章積重難返的哈軸(兄弟們給個訂閱啊)

听到領導的提議

張牧想了想也覺得挺有道理。

于是雙方很快就達成了口頭協議,

至于具體大豆油加工廠的規模大小、選址等等,

這些都要經過公司開會討論才行。

可不能一拍腦袋就做了決定。

中午,在招待所吃了一頓午餐,

省領導就帶著張牧來到了哈市軸承集團。

哈軸曾經是國內軸承行業的三大生產基地之一,

根據2012年的數據,當時其資產為36.7億元,主要生產設備4600余台,年生產能力8000萬套。

可成系列生產九大類型、各種精度等級6000余個規格和品種的軸承。

主要為汽車、機床機電、冶金礦山、石油化工、航空航T、G防J工等行業和企業配套服務。

產品銷往國內各省、市、自治區,還遠銷歐米、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張董,這里就是我們或內三大軸承生產基地之一的哈市軸承集團公司,這里曾經為‘神五’‘神六’提供過多種配套軸承,為我們國家的咋行業事業做出過巨大的貢獻。」

隨後領導話鋒一轉,搖了搖頭,嘆了口氣道︰「可惜現在這家公司已經積重難返,我們省里和上面都準備引入外界的資金,將其改造成混合所有制企業,如果牧農集團願意投資,我們可以將管理權和控股權都讓貴公司。」

說到這里,領導就一臉期待的看著張牧,此時的黑山上下已經將牧農集團當成了,拯救這家功勛企業的救命稻草。

「領導,我對這家企業也挺感興趣,不過是否投資,我們還是需要具體了解後才能做決定。」雖然張牧知道領導的意思,但卻沒有立馬給與承諾。

畢竟這可不是一筆小生意,涉及到的資金至少都要上10億。

張牧可不能因為領導的請求,腦袋一熱就答應下來,

無論是誰做投資可不能如此草率。

「呵呵,這是應該的……」領導也沒失望,微微一笑,就轉過頭向陪同考察的哈軸領導吩咐道︰「周總,你來向張董,介紹介紹現在哈軸的情況?」

周總立馬領命,立馬就向張牧介紹了公司當前的各種情況,以及面臨的困境。

其實這家企業,也是犯了所有國企都有的毛病。

一個就是體制僵化,管理混亂,還有就是內部貪f嚴重,損公肥私的人比比皆是。

再加上科研上面論資排輩,導致技術不斷落後。

最終導致哈軸積重難返,已經到了破產重組的邊緣。

听完了周總的匯報,

張牧默默的點點頭,最後在領導和大家的期待中,他當場就向大家承諾,將會派投資小組過來評估考察。

如果沒問意外的話,公司肯定會投資這家公司。

……

考察完了哈軸集團,

第二天,張牧和領導就來到了黑河的高產一號大豆種植基地。

八月的東北大地正是綠油油的一片。

剛長豆角大的大豆地綿延不絕,一直延伸到天邊的盡頭。

翠綠的植株形成了一片茂密的海洋,一陣清風拂過,大豆的葉子在風中搖曳,掀起一陣陣綠色的浪花。

在金色驕陽的照耀下,翠綠的大豆葉子婉如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

而那些剛剛結出的豆角則呈現出澹澹的黃色,就像是點綴在這片綠色海洋中的璀璨明珠。

不時會有幾只蝴蝶輕盈地飛過,為這幅美麗的畫卷增添了幾分生動。

站在大豆地的邊緣,凝視著這壯觀的景象,張牧對大自然充滿了深深的敬畏和感慨,覺得自己在大自然之中原來是那麼的渺小。

「領導,張董,這就是咱們黑河地區最大的一片高產一號種植基地。」

看到兩人滿意的神色,當地的領導笑呵呵的向兩人介紹道。

領導點點頭後,就向剛才說話的下屬追問道︰

「哦,這片大豆地一共有多大?」

「三萬一千多畝,根據我們縣里的統計,這一片大豆地的總面積為31080畝。」

「不錯,不錯,我看這些大豆接的豆莢都不少,今年的產量應該不會少吧?」

領導笑著點點頭後,又向邊上的下屬問道。

听到大老板提到這個問題,縣里的領導心里一喜,立馬就高興地回答道︰

「領導,不瞞您說你,昨天咱們的技術員剛做過產量檢測,最終估算出來的畝產量為720斤左右。」

720斤?

听到這個數字,領導陡然一驚,瞪大了眼楮看著縣里的領導。

「有這麼多?你們沒有弄錯吧?」

反應過來後,領導的神色有些驚疑不定,

要知道這可是720,不是320啊?

雖然之前領導也參觀過不少高產試驗田,畝產5、6百斤的一大把,但超過700斤的還真沒有多少。

不過那些都是專業的育種機構少量種植的試驗田,

而眼前的這些大豆,可都是普通農戶們種植的,而且種植的面積更是高達上萬畝。

想到這些,這讓領導就激動的全身顫抖。

「領導您放心,我們反復測算過多次,最終結果都相差不大。而且咱們的高產一號,在黔省那邊畝產量都能達到690斤,在咱們肥沃的黑土地上,能超過700斤應該也很正常。」

當地的縣領導趕緊解釋道。

「呵呵,那倒也是。」

有了黔省那邊的產量做對比,省領導頓時恍然大悟,然後笑呵呵的點了點頭。

隨後,根據當地領導介紹。

前年這一片也種過大豆,當年的畝產量只有350斤左右。

如果今年下半年風調雨順,沒有什麼意外,那麼今年種植戶們的收入將會比前年高出一倍還要多。

因為牧農集團給的回收價格,那可是3.5元一斤,這樣的價格,已經是市場最高價。

要知道,平時當地的大豆市場價也不過是2、3元一斤而已,

甚至大部分時候都不會超過三塊。

「好好好!」听到今年當地農戶的收入將會翻倍,領導激動的點點頭,然後轉過頭向張牧感謝道︰「張董,這可要多虧你們牧農集團,希望咱們以後能繼續合作。」

「當然沒問題,咱們合作可是互利雙贏的事情。」張牧笑著點點頭就答應了下來。

看張牧答應的這麼干脆,在場的領導都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