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三十五章踴躍報名(第二章)

當天

兩個老賴被解除合同的消息就傳遍了整個雲山。

「窩草,往辣椒里摻石頭,這不是坑人嗎?世上怎麼還有這種人?」

「這兩人居然是咱們村的,真的丟死人了!」

「白眼狼啊,牧農公司對咱們已經夠好了吧,他們怎麼還能做出如此忘恩負義的事情來。」

本來剛開始,大家還有些將信將疑。

但下午,等牧農集團的出發通知,正式下達到各村的村民群後,

種植戶們都一片嘩然。

大家在拍手叫好的同時,也對牧農集團產生了一定的畏懼。

「三年啊,這兩人真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為了那三瓜倆棗,現在多的都沒了。」

「那可不,三年那可是上百萬啊,現在這兩人估計腸子都悔青了吧。」

「哈哈,活該,這兩人明顯就是慣犯,自作自受怪得了誰。」

「確實,一次兩次還可能是意外,但僅僅一周,他們就被抓了三次,這明顯就是故意的嘛。」

大部分種植戶都覺得大快人心,

認為這樣的人就該狠狠地懲罰。

要不然,大家都有樣學樣,那還了得?

不得不說,這次牧農集團的懲罰確實很有力度。

不少心里有鬼,也打算摻假坑騙牧農集團的無良種植戶,都被狠狠地震懾了一番。

隨後很長一段時間,公司就再也沒有遇到過類似的事情。

…………

就在張牧忙著殺雞儆猴的時候

牧農工業和牧農育種兩個分公司的人也在四處考察

為牧農黃金米等項目,以及育種分基地的建設做準備。

「魯總,現在咱們在農業方面正在急速擴張,集團人力資源部門,有沒有做好相應的招聘準備?」

從倉庫回到公司後,張牧就向魯玉忠詢問道。

听到張牧的這個問題,魯玉忠笑了笑就回答道︰

「老板您放心,為了滿足黃總那邊的需要,公司人力資源部準備在省城和市里的舉行幾場招聘會,同時公司也會在咱們的官網上,發布相應的招聘信息。」

听了魯玉忠的介紹,張牧總算放心下來。

這次集團人力資源部將招聘380人,

其中一般以上都是農業相關方面的人才,

此外還有財務、保安、司機……等等後勤保證人員。

而且集團此次的招聘也不只如此。

為了完成全國各區域布局,

育種公司也將在華北、東北、西北……等地招聘育種相關的人才。

根據盧靖宇的匯報,此次育種公司的招聘人數將再創新高,多達到320人。

如此算來,僅僅這兩個分公司,就能為社會提供700個新的就業崗位。

…………

隨著牧農集團新一輪招聘的開啟。

牧農集團的幾大項目再次引起了廣大網友們的關注。

尤其是牧農黃金米和天香米三個合作種植項目,更是在黔省當地引起了軒然大波。

「窩草,牧農集團又有新項目了?」

「我的天!牧農黃金米是啥米?稻谷的收購價都有3.5一斤?」

「不是吧?稻谷都這麼貴?那這大米要賣多少錢一斤才能賺到錢?」

大家看到牧農公司發出的合作條款後,全都驚呆了。

雖然這次的作物沒有之前的香辣一號那麼夸張,但肯定也比大家自家種的品種要賺得多。

「我去,要怎麼加入啊?能在網上報名麼?」

「樓上的是來搞笑的嗎?你一個外省的你報啥名?」

「窩草,這不公平,憑什麼我們外省的就不能報名?」

「哈哈,這不是明擺著的嗎?這是牧哥在照顧我們這些老鄉,在給我們抱大腿的機會呢。」

雖然家都想在網上報名。

當年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為這種報名方式太分散,不利于公司的管理。

公司還是采取之前的老辦法,和各地的政府進行合作。

想要加入公司種植項目的人,可以先到村里報名,

然後再以村為單位,統計好名單和種植面積,上交給牧農農業分公司。

農業分公司會派人下去核實,

核實無誤後,才能簽訂合同。

…………

「老板,好消息…………」

一周之後,考察後來的黃建鋒就拿著一份文件,滿臉笑容的來到張牧的辦公室里。

「咋啦?兩個大米種植項目都報滿啦?」看到他那喜氣洋洋的樣子,張牧就笑眯眯的問道,

其實對于這兩個項目,張牧都有在關注。

黃建鋒嘿嘿一笑,就點點頭道︰

「還是老板您英明,一下就猜中了。」

「目前,咱們黃金米的種植區域只要集中在市里,一萬畝的面積已經全部確定;」

「牧農天香米的報名人數也已經突破了20萬,項目總面積也達到了12萬畝,而且還有好多地區希望能與咱們合作。」

張牧笑著點點頭,這都在意料之中。

「那高產一號大豆呢?」

听到張牧的這個問題後,黃建鋒立馬收起了臉上的笑容,一臉的嚴肅的說道︰「老板,高產一號大豆報名人數不是很樂觀,反倒是不少北方的政府和種植戶想要與咱們進行合作…………」

因為黔省不是大豆的主產區,

甚至可以說當地很少有人種植大豆這種農作物。

即便是種,大家也是套種在玉米地或是果園之中,

而且種植面積都小的可憐,

所以公司的高產大豆項目在當地居然成了雞肋,

根據黃健峰介紹。

截止目前為止,報名該項目的就一萬多人,總面積不過三萬畝。

听完黃建鋒的話,張牧也陷入了沉思。

「這樣吧,既然高產一號大豆在黔省不受歡迎,那咱們不必拘泥于省內地區,可以和北方的政府也談一談……」

尤其是東北地區,那里可是國內的大豆最大的主產區之一。

每年東北的大豆產量都在千萬噸以上,佔據國內大豆產量的半壁江山。

因此當地的政府和農戶更容易接受高產一號也純屬正常。

「好的我明白了老板!」

其實黃建鋒也有同樣的想法。

「嗯,具體的你自己看著辦就行,不過有一點要記住,那就是種植土地必須集中在一地,不能相聚太遠,否則那樣不利于公司的管理。」

黃建鋒笑著點點頭,其實不用張牧提醒他們也是這樣做的。

因為項目越集中,就越好管理。

這樣不僅能減少人力物力的消耗,還能提高管理效率。

兩人又商量了一番,

確定了高產一號大豆項目的具體實施細節後,黃建鋒就匆匆告辭離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