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三十二章銷售額突破400萬(感謝書友竹杖簑雨的打賞)

轉眼間時間就來到了七月中旬

這天上午一大早,公司財務就將最近十天的銷售額和利潤數據發到了他的微信上。

「咦!」看到余慶發來的微信,張牧這才打開文件看了起來。

原來是公司的財務數據。

張牧微微一愣,繼續往下看。

七月份前十天,公司的一共銷售了十八萬單火龍果,四萬五千單芭蕉。

此外金銀花、粽子、蜂蜜……等產品也零零散散的賣掉了上萬單。

最終一統計,公司這十來天的銷售額高達456萬。

看到這個數字,張牧滿意的點了點頭。

要知道,之前到縣里開會的時候,縣里還有這樣的規定,只要營業額超過百萬,那麼公司就能獲得一萬元以上的獎勵

當然,張牧還看不上這點獎勵,他的目標是稅務返回的優惠政策。

按照縣里公布的政策,只要自己的公司年納稅額能達到百萬級別,就能獲得還百分之十的返還,

要是納稅額能達到五百萬就能返還百分之二十,

一千萬就能返還百分之三十。

最高甚至能達到百分之五十,

如此巨大的優惠政策確實很令張牧心動。

不過現在張牧也只能想想而已,

想要達到百分之五十的優惠標準,那納稅額就要達到一個億。

如果按照百分之二十的稅收計算,

那麼公司的營業額就要達到五億以上才有可能達到這樣的返稅標準。

「五個億!」

想到這里,張牧不由搖搖頭,現在這個目標離自己還很遙遠。

從目前來看,今年自家公司的年營業額,能達到五六千萬已經很不錯。

不過五個億的目標他也不會放棄,

他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再加上金手指的幫助,很快自己的公司就能達到甚至超過這個目標。

「可惜利潤太低了。」

當他看到余慶計算的利潤數字後,有些不太滿意。

四百五十多萬銷售額,淨利潤居然只有五十萬,利潤率剛剛超過百分之十的門檻。

由此也可以看出公司銷售的產品沒有任何技術含量,不是水果就是出擊農產品和食品。

而且其中粽子和年糕等食品還都是從別的食品廠采購的。

自己的公司根本就沒有屬于自己的產品,這就增加了一筆成本。

因此,張牧準備學習別的大主播的經驗,

後續他不僅要注冊自己的食品公司,還要建立自己的產品和品牌。

拿到余慶發來過來的財務報表。

張牧就挑了些好看的數據發給了社區主任,向他匯報這個好消息。

姜主任也一直在默默的關注著牧農公司的發展。

當他听到張牧匯報的銷售數字後,頓時大吃一驚。

「小牧,你這數據是真的?」

456萬啊!

雖然姜主任也是見過大世面的人,年銷售幾十億幾百億的大公司他都去考場參觀過。

但張牧的公司僅僅是一家成立不到十天的公司啊。

才這麼幾天的功夫,他們的銷售額不僅突破了百萬大關,甚至達到了驚人的400多萬,差點就要突破五百萬。

平均算下來日均銷售五六十萬,一個月三十天就是一千多萬,那一年還不得超過一個億。

想到這里,姜主任呼吸都急促了起來。

「當然,姜主任這事我還能騙您啊。」

听到姜主任那震驚的語氣,張牧笑了笑回答道。

得到張牧的確認後,姜主任連叫了三個好字。

「不錯,小牧,我是真沒想到,你怎麼快就給了我一個這麼大的驚喜。」

姜主任對張牧又是一陣夸獎,並且鼓勵他再接再厲,承諾公司的優惠政策,都會給他一一申請。

最後社區主任還叮囑張牧,說以後公司有什麼困難都可以去找他。

「那真的太感謝謝了,姜主任。」听到主任的話,張牧趕緊道謝。

「謝啥,你的公司經營的越好,我們就越高興。」姜主任呵呵一笑。

作為城東社區的負責人,轄區內要是能培養出這麼一家優秀電商企業,這對他未來的發展也有巨大的好處。

…………

和姜主任結束通話後。

張牧又給余慶打了個電話。

「老板您有什麼吩咐?」余慶正在公司那邊上班,接到張牧的電話後,趕緊就問到。

「是這樣,目前公司沒有任何產品的生產實力,所以我準備先注冊一家食品加工公司,這家公司主要生產加工各種農產品和食品,未來咱們銷售的粽子、年糕、金銀花……等產品,都要自己加工生產。」

听到張牧的打算,余慶也很贊同。

別看現在公司的銷售額看起來還不錯,但利潤率很低。

很多利潤都被生產廠家賺走了,而且這是完全能夠避免的,

因此在听到老板準備自己生產食品後,余慶也相當的認同。

「老板您放心,我會盡快把新公司注冊下來。」余慶拍著胸口保證道。

「那好,這事就交給你了。」听到余慶的話,張牧笑著點了點。

等張牧掛斷了電話,余慶激動地揮了下拳頭。

剛開始他只是想以牧農公司作為過渡,先干幾個月看看,隨時都準備辭職跑路。

哪知進了公司就發現,這家公司雖然很小,而且很多地方都不正規,但卻擁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這不,公司僅僅成立不到十天,銷售額就達到了400多萬,淨利潤也突破了50萬大關。

要是能一直這樣持續下去,那麼公司今年的年銷售額,估計能達到8000萬,利潤也可能突破800萬大關。

800萬啊,而且還是淨利潤。

可能這樣的數據對比那些巨頭企業來說,可能就是九牛一毛,

但對與雲山縣這樣的十八線小縣城來說,已經能排到前十名。

當然,這僅僅是私企的盈利排名,國有的那些L斷企業可不算。

想到這些,余慶就激動不已,

此時他非常的慶幸,在公司剛組建的時候自己就加入了公司,作為公司的元老,他覺得自己未來的發展無比的光明。

因此這段時間他上班的時候都充滿了干勁,

甚至還在空閑時間不斷的給自己充電,學習更多財務和管理方面的知識。

…………

而另一邊

姜主任拿到牧農公司的銷售報告後,立馬就向上級做了匯報。

領導看到農牧公司發展的這麼好也很高興,不僅對姜主任進行了口頭表揚,還承諾將會對姜主任進行通報嘉獎。

「小李,你去幫我調查一下這個牧農公司,尤其是他們在南興鎮那邊的情況。」等姜主任走後,領導就叫來了秘術吩咐到。

「好的領導。」秘術小李點點頭,就離開了領導的辦公室。

雖然牧農公司的銷售額看起來非常不錯,

但領導更在意的是他們公司對當地農業發展的所起到的作用,

尤其是農產品滯銷的問題,

隨著這些年全縣大力推廣水果等經濟作物種植後,

雲山縣的水果種植產業已經越來越內卷,水果銷售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尤其是今年,收到口罩事件的沖擊,縣里的領導們也感到了巨大的壓力。

這不,隨著電商的發展,

尤其是直播帶貨的興起,也讓縣里發下了一條能夠解決農產品滯銷的辦法。

于是縣里在年初就制定了扶持和鼓勵電商發展的相關政策,前不久終于正式頒布執行。

本來縣里就沒抱太大的希望,

但隨著張牧的橫空出世,讓領導終于看到了解決農產品滯銷的可能。

大約半小時後,秘術小李再次來到領導的辦公室。

「領導,牧農公司的情況都搞清楚了。」

領導正在審閱文件,看到小李進來後就停了下來,朝他點點頭就道︰

「嗯,你念給我听听。」

「好的領導。」小李打開紙質文件,就念了起來。

「牧農公司成立于今年7月3日,公司老板名叫張牧,他畢業于某985大學,之前在市里開了一家教輔公司,因為口罩的沖擊,公司倒閉後就回到了老家七里坪。」

「從幾年五月份開始,張牧開始涉足自媒體行業,他的第一個視頻在一天內就取得了數百萬的播放量,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他的粉絲已經突破了五百萬大關。」

「六月初開始,張牧第一次直播帶貨,前後十天的時間,他就創造了百萬斤李子的銷售記錄,銷售額也突破了兩百萬。」

「因為他的幫助,今年七里坪的李子全都賣了出去,不僅如此,他還幫助在周邊就幾個村數十貧困戶賣掉了四十多萬斤李子,為他們帶來了四十多余萬元的收入。」

听到秘術的這些介紹,領導不由點了點頭,他對張牧的這些做法也相當認可。

領導覺得最難能可貴的就是,張牧自己賺到了錢,也沒忘記幫助別人,這樣才是雲山縣最需要的人才。

「你再說說他們在南興鎮那邊的情況。」領導有些迫不及待的道。

「好的領導。」小李點點頭,繼續向領導匯報。

當領導听到听到張牧他們已經幫助南興鎮銷售了三四百萬斤火龍果後,領導更加欣慰。

三四百萬斤火龍果啊,這得惠及多少果農,

少說也有幾百戶人家因此而受益。

想到這里,領導心里也做了決定,一定要盡力為這家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然而張牧根本不知道這些,不過他卻能夠感受到,自己的公司發展的越來越好,越來越順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