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17章 小龍王要來

「大膽!」

達木丁布大怒,來人阻止了他追龍,若是那小白龍跑了,那便是斷了他成為降龍羅漢的路,斷人前途,如殺人父母!

也許在達木丁布看來,殺他父母尚且還好,可斷他前途,這就不能忍了!

于是,回身就是一個大手印,朝來人面門打來,若是打中,以他如今將證羅漢果位的實力,怕是可以直接將對方的腦袋給打爆了。

不只是他,一直站在周圍不曾動過半點身形的手下,此時見自己的主子 然攻擊從天而降之人,就立馬沖過來結成了陣勢。

陣勢方成,那手中金剛杵,齊齊砸向來人,從平靜到不死不休,只需要一眨眼之間而已。

來人當然是慈航普渡,見達木丁布一掌拍來,也不慌也不躲,只是閃開面門,提高身形,坦然地用胸膛接住了這一掌。

要知道,達木丁布可是即將證得羅漢果位之人,他居然也敢用自己的胸膛去接,莫非是小看自己?

達木丁布大怒,印出去的手似乎又大了幾分,似乎帶著金黃色的光芒,在這種光芒下,那手似乎已經不是常人的手,而是一雙銅手!

也許是亂世將至,各種人才噴涌而出,以往千百年難得一見的羅漢,如今這慈航普渡短短的時間內一見就見了兩個。

這都給了他一種錯覺,羅漢似乎有點像大白菜,怎麼有種不再值錢的感覺呢?

這也讓他莫名有了種信心,就直接用自己的肉身,軀殼,來接對方的大手印。

三千多年道行,而且是身懷佛法,身後還有靈山中人撐腰的蜈蚣精,此時更是身居大梁國師之位。

自身修為,佛門氣運,大梁國運,三位一體,再加上勤修佛門功法,可以說,這頭蜈蚣強悍到了極點。

按照原來的劇情,這頭蜈蚣顯出原形之後,哪怕是在面對燕赤霞的軒轅神劍也依舊毫發無損,強悍的一批!

如果不是腦子有坑,把敵人吞進肚子里,讓燕赤俠哪怕是被固定了身形之後,依然可以出元神來御劍捅它。

可以說,如果不是在體內捅它,或者說,被它吞入月復中的不是實力強悍的燕赤霞,又或者燕赤霞手中的不是軒轅神劍。

這幾方面條件哪怕只是缺少一條,他都不會死!

可終究,不管是他本身還是佛門算計,終究還是觸了人道逆鱗,這頭妖怪居然在當時已經強悍到無法匹敵的情況下把對方給吞了。

而且對方身上剛好有元神出竅的法門!

又剛好對方元神出竅之後可以御劍,所御之劍,居然還是軒轅神劍。

這什麼都給它湊上了,就只能是飲恨西北了!

能夠將所有不利于它的條件全部湊到一起,說是人道氣運不插一手,絕無可能!

所以,這蜈蚣精論實力,絕對是杠杠的,哪怕他此時面對的是一個即將證羅漢果位的人一招大手印,他也敢拿胸膛去接!

因為他自信!

而且是很自信!

妖族本來就以軀體見長,更何況還是蜈蚣的軀殼,滿身的甲殼,經過幾千年的修為加持,更增長了他的自信!

果然,達木丁布怒火中燒的一掌,如中金石一般拍在他的胸膛,甚至都發出了兩個鐵塊相擊一般的聲響!

甚至,周圍達木丁布的弟子們揮砸過來的金剛杵,也在慈航普渡身上打出敲擊鐵塊一般的聲音。

這就是他的自信!

「師兄,莫要誤會!」

慈航普渡也不還手也不生氣,更不理自己身後那些對自己揮動金剛杵的弟子,依舊笑容滿面的朝著達木丁布合十躬身行禮︰「大梁國師,佛門弟子慈航普渡,見過達木丁布師兄。

如今我受佛陀之命而來,請師兄下山相助!

師兄,這可是佛門大計!」

達木丁布听聞,憤怒的臉色這才緩和下來,揮手讓那些弟子們閃到一邊,深吸一口氣才問道︰「受佛陀之命?」

慈航普渡依舊笑眯眯的,只是不再躬身,點頭道︰「不錯!佛陀之命,讓你下山助我一臂之力!」

達木丁布目光一凝,心里盤算一下,感應一下,以他快要證羅漢果位的修為,可以感應得到眼前之人所說皆是真的。

眼前之人的到來,確實是佛陀的意思,但至于是哪位佛陀,他還會有這麼強悍,可以感應的出來。

可是就算是佛陀的命令,就不能等自己抓了這白龍之後再說嗎?

「大梁國師,且容我辦完了自己的事兒,再去幫你,再晚,就被那孽龍給逃月兌了!」

慈航普渡點頭,然後問道︰「為何一定要抓這白龍?

這小龍王還未長成,筋骨尚弱,若是抓來收服成護法,怕是為時尚早!

不如等它長成之後再來?」

佛門之人抓妖怪當護法,是很常見的事!

名為護法,大多都是坐騎。

比如,文殊菩薩的坐騎就是一頭青毛獅子,其實它叫做虯首仙,是上古異獸青毛獅子得道修煉而成,本來是截教通天教主門下的親傳弟子,法力十分的高強,如果要論關系的話,文殊真人未曾叛入佛門之前和這頭獅子還得互稱一聲師兄。

可惜現在卻變成了坐騎,受那胯下之辱!

就比如普賢菩薩坐下的六牙白象,原先也是截教的八大仙人之一,鎮守兩儀陣的靈牙仙,原先也跟當初還是闡教仙人的普賢真人是師兄弟,此時也一樣受那胯下之辱。

又比如那觀音菩薩座下的坐騎金毛吼,原先也是截教仙人之一的金光仙,與當時還叫慈航道人的觀音菩薩,也算是師兄弟。

現在都是坐騎!

所以,慈航普渡以為達木丁布想抓那條小龍,是想弄來當坐騎。

卻不想,他一開始就猜錯了,達木丁布又豈能將自己謀算降龍羅漢那位置之事和盤托出,支支吾吾不知道該找什麼理由推月兌。

若是換做旁人,他可能,還能呵斥此人,讓他先閃開,自己先去辦完了事再去幫忙。

可眼前這人,他打不動!

就知道眼前之人的本事很大,所以在不願意和盤托出自己打算的情況下,他只好詢問︰「到底是何事,如此這般的急切?」

「打仗!」

慈航普渡又將自己與別人說過好多次的話又重新說了一遍︰「此番不管是靈山,又或者是天庭,甚至是地府,都不願意人間再出現人王。

所以,讓師兄下山幫忙,便是佛門靈山的意思!

師兄還是盡快放下瑣事,趕緊與我一同下山!

要知道,那人王如今只是幼龍,若等他長成,這天上地下無人可制!

而人口地盤,是祝他成形成勢之要物,若是晚一步,那人王便多佔領一些地盤和人口,到時候,可就不是我們所能對付得了的了!

時不我待啊,師兄!」

但是,達木丁布眼看已經快抓到這海湖里的小龍王了,又豈能甘心就如此這般離去?

他只好說道︰「這小龍王身上的龍氣是我得證果位的最重要之物,我不能離開,要離開也得抓住了這小龍王再說!」

慈航普渡一听就知道事情沒那麼容易,這海湖這麼大,那龍本身就能大能小能升能隱,若是找了個角落變成泥鰍扎進泥里,兩耳不聞窗外事兒,硬是要躲起來,你又能奈它何?

正欲再勸,卻不料重新查看了陣勢的達木丁布竟突然發起火來︰「若不是你來搗亂,怕是此刻我等已然用陣勢將那小龍王困住。

如今,那小龍居然將此陣勢給毀了!

氣煞我也!」

這話說的慈航普渡頗為尷尬,但幸好,活了幾千年,他不只是殼厚,臉皮也更厚。

所以遭到埋怨的他,依舊保持著笑容,而且很開心︰「那小龍王受此驚嚇,竟然躲得遠遠的,甚至已經不在這海湖里。

若是師兄想要龍氣,那有何難?

此番下山,便是去那金華府會一會那未成長大的幼龍,那位人王,若是拿下了那位人王,你還擔心沒有龍氣嗎?

師兄,走吧!」

事情都說到這份上了,而且還是佛陀的吩咐,哪怕達木丁布還是不情願,但最終只能是跟著走了。

因為他就算是能得正果,也不過是羅漢,就算謀求的降龍羅漢之位置真的能成,那也不過是降龍羅漢,不是佛陀!

更何況,還不知道成不成呢!

又豈敢拒絕一個佛陀的安排?

而且還不知道是哪一位佛陀,既然別人不說,他還不敢問!

反正不管是什麼佛陀,只要能當上佛陀,在靈山,就不是區區一個羅漢能夠無視得了的。

于是,只好收拾收拾東西,帶上該用的法器,以及材料,裝了滿滿幾個人皮袋子,就隨著這國師駕雲而去。

在他們走後,方才達木丁布與慈航普渡所站立的水面正下方的爛泥里,鑽出一條泥鰍。

這條泥鰍晃動晃動身體,恢復了銀白色的龍軀,雖然這條龍看了上去感覺挺小的,可能也就是三五丈長,挺苗條!

一陣泡泡冒起,這銀白色的龍須,忽然化為一個七八歲的孩童,頭頂上扎著兩個啾啾的小女孩。

她在水面上冒起半個腦袋,看著達木丁布以及慈航普渡遠去的方向。

「似乎,那個叫人王的幼龍被盯上了呢!

那個討厭的達木丁布手上有許多可以克制龍氣的法器和材料,那個叫人王的幼龍如果不知道的話,會不會真的被抓?」

小丫頭喃喃的自語,臉上一副糾結的表情。

「可是,我要是離開了海湖,離開了本源龍氣發展的根基,以後長不大了咋辦?

那不是整天要挨別人欺負!

怎麼辦?怎麼辦?

可是我要是不去提醒那個叫人王的幼龍,他就要被抓去當成坐騎了!

而且,幾百年了,我也好孤單……

不管了,我要去找別的龍玩!

不對,我要去救別的龍,幫助人噠!」

小丫頭煞有其事的,找到了合適的理由,讓自己下定了離開的決心。

其實,哪怕是再小它也是一條龍,有著幾百年的智慧,就算只是生物本能,她也知道,自己躲過了這一回,可能下回就不一定能躲過了。

所以本能告訴她,這一次自己是要離開這個海湖了,大不了再去找一個無主的大湖泊,在用來蘊養自己的本源龍氣。

就算她知道,這種可能性,不太大,因為一條龍一開始,所在地方的根基不能斷,一斷就很有可能斷了自己的未來。

這是她傳承在腦海里的記憶,所告訴她的。

但是如今,不走也不行了,不走別說,長大了可能連小命都得丟!

最重要的是,海湖的小龍王要去解救那位叫人王的幼龍,免得他被壞人抓去,萬一被抓去不是拿來當坐騎,而是扒皮抽筋炖龍肉怎麼辦?

咦……想想就可怕!

小丫頭搖搖腦袋,趕緊回到自己那簡陋到了極點……或者說是殘垣斷壁的龍宮,收起自己往日里最喜歡的亮晶晶的寶貝,然後含著一包眼淚,委委屈屈的說︰「爹、娘,囡囡守不住家了,有個壞人要抓我,我要走了,不知道以後還能不能回來,爹娘再見……」

說完,眼角灑下一串淚珠落到地上,往龍宮外流去,融入湖水,讓那海湖的湖水似乎更添幾分靈氣。

小丫頭收拾完所有東西,依依不舍的,回頭看了這破敗的龍宮,就沖出了水面現出真身直上雲霄,騰雲駕霧而去。

金華府。

郭北縣。

城西,二十里處,有一處聖地。

只是這處聖地,只是一個不高的小山包,有一個高高大大的石頭做成了門樓子,上書兩個大字︰「海關」。

為什麼說這里是聖地呢?

這不是聖地里的人傳出來的名稱,而是來這里的百姓自發地稱之為聖地。

因為這塊地方常年被雲霧繚繞,只有海關的門樓子處有路出入。

而老百姓來此處,是來領糧食的!

沒錯!

讓老百姓稱之為聖地的原因就是能來這里領到糧食,在離收成的時候還有一個來月的時間里,被那些商人買走了家里的存糧,不再有補充。

而這些存糧,全部被朝廷給買走或者運走或者搶走了,這個事兒所有人都知道。

如果沒有糧食,整個州府,這十幾萬百姓得全餓死。

現在各村各鎮,各個縣城,都有說書人在說,朝廷是怎麼把糧食運走的?怎麼把這些饑餓的人扔給那位人王的。

他們想用十幾萬百姓的死來禍害人王的氣運。

沒錯,這些都是說書人告訴他們的,包括這里能領糧食。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