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27章 歐式美式大不同

眼看著C羅激動的要找主裁判理論,鄧凱立馬上前拉住了C羅。

事實上,C羅這次禁區內的摔倒,是可以判罰點球的。

但同樣,你要說判罰假摔也問題不大,二者概率均等。

因為C羅存在一個「消極對抗」的狀態。

這也是足球和籃球最大的不同。

每隔一段時間,NBA都會出現一些劃時代的球員。

四大中鋒。

喬丹。

四大分位。

詹姆斯。

在他們之後,有兩位球員改變了籃球。

一個是庫里。

他讓籃球進入了三分時代。

一個是哈登。

他讓籃球進入了踫瓷時代。

在哈登之前,籃球的造犯規和足球的造犯規其實是一樣,那就是硬踫硬。

造別人犯規的人,本身也要承受一定的對抗代價。

那個年代,造犯規屬于雙刃劍,是英雄的證明方式之一,含金量很高。但不到最後,很少有球星會選擇用這種自殘打法。

但哈登開創的萬瓷王打法,各種主動踫瓷,讓造犯規變成了一個貶義詞。

這種打法貌似符合規則,甚至是利用規則。

一度讓人不敢靠近他方圓一米之內。

那些完全不是投籃的投籃動作,屢屢為他贏得罰球機會,創造了持球空間。

這種打法本質上是反籃球的。

是在透支球迷們對籃球這項運動的激情和熱愛。

這也是原本對抗激烈的籃球進入「玻璃籃球」時代的一個超級助推器。

從那之後,只要突破必然有犯規,這是程度的變化。

以前投球犯規大都只有打手,但現在投球,但凡你敢防過去對方幾乎就能造犯規,這是目的和性質的變化。

看上去明顯有問題的打法,卻偏偏符合規則,以至于NBA一時半會兒都沒能想到扼制哈登的辦法。

只能通過出台「關于投籃時以異常角度傾斜到防守者身上的造犯規動作無效」等規定才逐漸改變了踫瓷風。

這不禁要讓人們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是在打規則,還是在打籃球。

這其實和一個很多人童年都不理解的問題有關……所有人包括警察明明知道對方是壞人,但為什麼不能抓對方,對方還可以逍遙法外?

這是一個經典爭論,非常難說對錯。

放在運動上來說,有些東西規則上沒有寫,不是因為規則有遺漏,而是因為那些東西本上就不符合這項運動,是不說大家也懂的,但沒想到後來真有人這麼無恥。

美國人因為種種原因,在這方面甚至很多方面,已經形而上學,鬧出了諸多笑話了。

但歐洲人卻從未忘記足球的初衷。

也不允許有人利用規則的漏洞去從中得利。

所以足球的很多犯規動作,有的判罰,有的不判罰,排除黑哨假球的影響,其原因就在于主裁判對雙方動機的判斷。

按照美國人的看法,進入禁區、對方和持球者的腿有接觸,持球者摔倒,絕對點球。

哪怕持球人故意用自己的腳去勾防守者腳這都是點球。

但在歐洲,在足壇,主裁判認為持球者進入禁區後,並沒有完全控制住足球,這時候雙方對抗的尺度會比你控球之後對方來爭奪的對抗尺度大很多。

這時候輕易的摔倒,屬于你自己對抗能力不足。

或者你進入禁區後並沒有進攻意圖,又或者你在正常對抗力度範圍內主動倒地等等。

這些都不予以點球判罰。

所以C羅剛剛在禁區內,屬于「美國意識形態下的點球」,也屬于「歐洲式理念下的假摔」。

這張黃牌,他吃的不冤的。

很多人在爭論這兩種對待規則的態度,孰優孰劣。

這兩種對抗其實在各個國家,各個領域,都是存在的。

「絕對按照規則來」,乍看之下好像很公平,很能蠱惑人心。

但其實,仔細一研究就會發現,太過理想主義了,太容易被鑽空子了,不過是資本家畫的大餅而已。

任何一個規則漏洞,正常人可以鑽,那麼資本家就可以鑽。但正常人一定時間下只能鑽一次,而資本家可以通過雇佣、復制等手段,一定時間內鑽無數次。

你說誰收益大?

這種看似公平,立刻就變成了一種絕對的不公平。

所以任何公開的社交平台,只要時間一長,資本的水軍賬號涌入,真正用戶的聲音也就幾近于無了。

這是資本對個人的絕對碾壓。

而「主觀調控」看似不公平,充滿了信任危機。

但單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屏蔽資本的干擾,讓個人的競爭對手依舊是個人,這就已經給了普通人極大的機會了。

即便主觀調控者被資本腐蝕,弄虛作假,但在大規模的數據中,這依舊是小概率事件。

遠比資本可以通過修改規則來公開碾壓普通人好一萬倍。

這就是為什麼歐式足球中讓人印象深刻的黑哨比賽很多,美式籃球中的黑哨比賽似乎比較少,但其實大家都知道NBA對比賽的操控強度遠勝過五大聯賽。

所以很多人年輕的時候愛看籃球,年紀大一點就愛看足球。

……

中場休息時間,維奧蘭特正在和教練組頭腦風暴。

他們試圖規劃出更好的地面配合,打穿波蘭。

但鄧凱認為這是行不通的。

波蘭人的銅牆鐵壁真的很結實,地面滲透難度極大。

何況……葡萄牙人其實有更好的辦法。

「其實……阿爾梅達的頭球能力很強的。」鄧凱在旁邊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諸位教練有些疑惑的看著鄧凱,似乎在說,你不應該在這里,你應該在車底。

你只是一個球員,而這是教練們的討論。

不過主教練維奧蘭特一直沒有吭聲,反而看著鄧凱,意思是讓他說。

鄧凱也就繼續說道︰「上半場有好幾次,阿爾梅達都爭頂到了。雖然攻門質量不高,但只要能踫到足球,質量不過是角度調整以及運氣的問題罷了。」

「阿爾梅達很高,他就算不起跳,都有一定可能爭頂到足球。」

「C羅的彈跳不錯,他的頭球能力也是很可以的。」

「他們兩個如果總是能夠爭頂同一個點的話,那麼對方會很難防守。盯得住一個,也很難同時盯住兩個!」

「而我們球隊中,傳中好的球員可不止一個兩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