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九十九章江夏王父女的決定(感謝大佬戀上自己的肥肉一萬五千點打賞)

顯德殿里。

文武百官齊聚一堂。

很多官員已經發現,竟然未見長孫無忌的身影。

除房相杜相和魏征李靖等人知道真相外,其他人等自然不知道,長孫無忌為何未來上朝。

這位可是上朝最為積極的,每日里不說第一名在皇宮外等候,最起碼也是前十名以內。

今日竟然未來上朝,想不讓人注意都難,許多人都小聲議論起來。

一身黃色龍袍的李世民和身著太子服飾的李承乾踏足顯德殿。

原本有些喧嘩的顯德殿,瞬間便安靜了下來。

「臣等,參見陛下,參見太子殿下。」

「恭喜陛下,賀喜殿下,太子殿下足疾痊愈,實乃是大唐之幸。」

百官的話,讓李世民龍顏大悅的點點頭,微笑著開口說道。

「眾卿平身。」

「太子足疾痊愈,朕也非常高興和欣慰。」

「輔機因為身體欠佳,需要靜養一段時日。」

李世民一開口,先給長孫無忌告了個假。

朝會正式開始,李世民一開口,便先痛斥了松贊干布包藏禍心。

以至于,自己被松贊干布所蒙蔽。

「眾卿,朕現在鄭重宣布,解除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的婚約。」

「還有一個更好的消息,朕要提前告知眾卿,吐蕃現在已經不是松贊干布的吐蕃了。」

「現在吐蕃是大唐的土地……」

李世民話音落地,諸多不知情的官員,紛紛驚愕的無以復加。

「眾卿,這消息是太子帶回來的,太子昨日懲戒吐蕃使者一事,也是事出有因。」

「松贊干布早在多年前,就覬覦我大唐的物產豐富,曾經集結二十萬大軍,試圖攻打我大唐邊塞。」

「之所以遲遲未動,因為就在那個時候,朕的秦王,大破吐谷渾,讓松贊干布感到膽寒……」

「沒想到松贊干布亡我大唐之心不死,竟然想出低下頭顱,哀求朕賜婚的主意……」

「此事,是朕欠缺考慮了,朕一向仁慈,上了松贊干布的圈套……」

李世民難得的,在文武百官面前,承認自己賜婚文成公主給松贊干布,是一件有失英明的事情。

「朕的秦王說的好啊……」

「我大唐乃天選之國,堂堂的大唐公主,豈能外嫁那蠻夷荒涼之地。」

「于是乎,秦王一怒之下,將吐蕃納入我大唐版圖,從此以後,我大唐周邊再無異族他國,大唐的疆域,更是再度達到了一個,前無古人的地步……」

李世民滿臉盡是喜悅之色,聲音也越發鏗鏘有力起來。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陛下聖明,秦王威武!」

文武百官的情緒,也被李世民所感染,一個個梗著脖子,近乎嘶吼著。

特別是狀元學院出身的一干重臣,他們更是為院長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

一個個的聲音特別洪亮。

「眾卿,朕的秦王確實威武霸氣,太子的足疾痊愈,朕本應立即布告天下,普天同慶。」

「奈何今日事務繁多,諸多事情,朕需要與眾卿商議,待一切決定以後,朕再布告天下,舉國歡慶一番。」

「朕的太子回來了,足疾也被秦王為其徹底根治,朕有意讓房相杜相,和魏征三人,任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和太子太保……」

李世民這帝王之術,玩的絕對叫一個雙擊六六六。

昨日在立政殿里,這可是太子懇求的事情。

到了李世民的口中,變成了,是他有意了。

其實,李世民之所以,如此言語,自然有他自己的考慮和打算。

另外一個目的,也可以堵住某些別有用心之人的口。

還有一個原因,如此的話,承乾也好向太子太師李綱解釋。

畢竟李綱擔任太子太師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李世民話音落地,顯德殿一片安靜。

房相杜相和魏征三人,擔任太子的老師,這是任何人也沒有想到的事情。

「朕昨日告知太子,本意讓房相杜相和魏征三人,結束朝會以後,再去東宮輔導太子課業。」

「太子念其,若是如此的話,房相三人太過辛勞,懇請朕,能讓他們三人不再參與朝政之事。」

「朕,昨晚思索半宿,覺得太子的請求甚有道理,眼下,需要有官員,頂替房相杜相和魏征的職務……」

李世民話音落地,顯德殿差點炸鍋。

陛下的信息量有點大,大到讓許多人有點消化不了。

房相杜相魏征三人,去輔導太子也就罷了,竟然還從此離開朝堂之上?

那豈不是,又要有新人官拜宰相。

而且魏征的官職也是非常重要的,乃是三省六部的重臣。

李世民舉目望去,相比于其他臣子,大多數在交頭接耳。

馬周和岑文本二人,則是一副波瀾不驚的模樣。

善,大善!

父皇的好大兒,果然慧眼如炬。

就在這一瞬間,李世民打定了主意。

「眾卿,朕有意讓吏部尚書馬周和中書侍郎岑文本二人,代替房相杜相中書令一職。」

「不知眾卿意下如何?」

房相杜相互視一眼,二人都點點頭。

馬周為人正直,而且和秦王殿下關系莫逆。

是個可信賴之人,岑文本此人,雖然成為魏王泰的座上賓,不過眼下既然陛下親自點名,應該有陛下自己的考慮和打算。

房相杜相二人,並肩出班。

「陛下聖明,馬周和岑文本二人,皆為才華橫溢,剛正不阿之人,可堪大任!」

房相和杜相都開口說話了,群臣自然也跟著俯首附和道。

「陛下聖明,臣等,謹遵陛下聖諭。」

「善,大善……」

李世民龍顏大悅的點點頭,開口接著說道。

「宣朕旨意,任命吏部尚書馬周替代房相職務,中書侍郎岑文本,接替杜相一職。」

「至于魏中丞的官職,暫且就由禮部侍郎趙新暫替吧!」

馬周此時看似波瀾不驚,內心則波濤起伏。

十年前,馬周和秦王殿下在科舉考場相遇。

最終秦王殿下連續三場考試,都是高居榜首,最終摘下狀元桂冠。

而馬周本人,則名落孫山,榜上無名。

馬周清楚的記得,在福根酒樓,現如今依然是長安城,最為繁華的酒樓里。

秦王殿下坦言,自己未來可官拜丞相。

那時候的馬周也不知道今科狀元郎,乃是陛下的大皇子。

就連今科狀元郎他自己,對自己的尊貴身份也毫不知情。

原本馬周只是以為是一句安慰話,沒曾想自從遇到秦王殿下以後,自己便開始踏足仕途,平步青雲,今日終于兌現了,當年秦王殿下所言。

此時此刻,馬周內心唏噓不已。

面對四周傳來恭賀的聲音,馬周微笑著點頭致謝。

李世民也非常滿意,按照李根信中所舉薦的二人,沒想到竟然如此順利的,得到百官們的通過。

接下來,李世民自然還有安排。

「眾卿,杜荷,魏叔玉和李德獎三人,此次陪同太子,從西域輪台城返回長安城,以後就不會再返回西域之地了。」

「杜荷他們三人,盡是文武雙全之輩,不但在跟隨秦王大破吐谷渾一戰中,立下赫赫戰功,更是在阻擊大食和波斯聯軍一役中,立下不世之功。」

「若非如此,朕也不會將三位公主,分別賜婚與他們三人。」

「鑒于三人軍功卓越,而且在西域之地,也有了為官任政的經驗。」

「朕有意,讓杜荷擔任,馬周空缺的吏部尚書一職。」

「讓李德獎,擔任岑文本空缺的中書侍郎一職。」

「至于魏叔玉,一直以來在西域輪台城,擔任狀元學院院長一職。」

「朕思索再三,還是讓其去國子監,擔任國子監主薄……」

李世民話音落地,顯德殿一片安靜。

相比于馬周和岑文本,二人升任宰相一職。

杜荷三人的任命,所帶來的震撼,更為強烈一些。

陛下如此厚愛長樂公主,當初房遺愛和長樂公主返回長安城,陛下破格冊封其女兒新月,為雪怡郡主!

事後,房遺愛不過是被任命為京兆府尹而已。

雖然京兆府尹也是三品大員,可是,終究是不問朝政的地方主政官員。

杜荷他們三人則不同了,盡數都是有權有勢的朝堂大員。

吏部尚書的重要性無需多言,掌管天下官員的考核和任命。

國子監主薄,僅次于國子監祭酒,掌管天下文人才俊。

而且他們三人的任命,是沒有考慮余地的,陛下根本不給群臣提出異議的機會。

其實就算是給他們機會,也沒人傻到,這個時候去自找霉頭。

朝堂之上,狀元學院出身的一干官員,無不欣喜的差點拍手叫好。

魏叔玉,當年可是狀元學院的首屆學院班長。

李德獎則是體育委員,傳授他們的拳法,至今人人還在日日操練。

一轉眼,就要十年了。

當年最為純潔的同窗情,至今未曾忘懷。

他們同吃同住,同訓練,同學習,同勞工,同娛樂,同時走進考場。

最終創造了,五十人盡皆金榜題名,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神話。

人生中最為美好的回憶,都留在了那段青蔥歲月里。

每每想起,都讓人激動不已!

「臣等,謹遵陛下口諭!」

顯德殿在經過片刻的安靜以後,群臣齊齊俯首附和道。

「善,大善……」

「為慶賀太子足疾痊愈,房相杜相和魏征三人任太子太師,太保和太傅。馬周和岑文本任職宰相。杜荷,魏叔玉和李德獎返回長安城。」

「朕,決定。今日在顯德殿大宴群臣。」

「來人,傳詔杜荷,魏叔玉和李德獎覲見。讓御膳房準備最好的美食和美酒……」

李世民話音落地,內侍總管李德祿,立即領命而去。

群臣自然又一次高呼,陛下聖明。

能混得一頓美食和美酒,一年之中,也難得有那麼一兩次而已。

顯德殿里,最為不如意,心里最不舒坦的,莫過于長孫沖了。

眼看著房遺愛上任京兆府尹,現在又眼睜睜的看著杜荷擔任吏部尚書。

就連李德獎都升任中書侍郎。

魏叔玉更是國子監主薄。

長孫沖心里真是五味雜陳。

自己可是皇後娘娘的親佷子,眼下混的還不如他們。

要怪只能怪自己,當初沒有隨李根前往西域之地。

現在就算是悔斷腸子,也已經無濟于事。

杜荷,魏叔玉和李德獎,三人聯袂而來。

踏足顯德殿,三人恭敬的施禮參拜。

看著殿下三位意氣風發的駙馬,李世民龍顏大悅的點點頭。

狀元學院出身的一干官員,看向魏叔玉和李德獎,更是難掩喜悅之色。

「朕委任你們三人要職,切莫讓朕失望。」

李世民語重心長的,當著文武百官的面,開口叮囑道。

「臣等,定不負陛下所望,盡心盡力做好本職工作。」

杜荷,魏叔玉和李德獎,齊齊施禮承諾道。

「善,大善……」

美酒佳肴,很快被送到顯德殿。

李世民龍顏大悅的再次讓人斟滿了一樽酒。

「眾卿,朕和太子,只飲一樽酒,眾卿隨意。」

李世民算是牢記李根的信中所言,若是實在戒不掉酒的話,最多可飲酒一樽。

顯德殿里,李世民大宴群臣。

立政殿里,長孫皇後緊握文成公主李雪燕的手。

「雪燕,父皇和母後,沒有想到松贊干布包藏禍心,幸虧你們大哥識破了吐蕃的詭計。」

「眼下你們大哥的大軍,已經佔領了吐蕃,原本的婚約,也就不復存在了。」

「父皇和母後知道,你小時候吃過不少苦,若是你想返回郡王府居住,就回去吧……」

「兒臣,多謝父皇和母後的厚愛。」

皇宮雖好,可不是自己真正的家。

李雪燕自然還是要返回郡王府的,畢竟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見過自己的父親了。

「母後,兒臣送雪燕姐姐回府。」

小兕子昂起腦袋,一雙天真無邪的眼楮里,滿是祈求之色。

「好,母後準了。」

面對小兕子請求時的表情,長孫皇後根本難以拒絕。

「來人,將本宮準備的禮物帶上,送文成公主去江夏郡王府……」

長孫皇後,為李雪燕準備了豐厚的禮物。

無論如何,這丫頭,也日日給自己請安兩個月了,雖無母女之實,也有了母女之情。

雪燕返回郡王府不久,江夏郡王李道宗也返回府邸。

父女二人相對而坐,忍不住喜極而泣。

「雪燕,為了你,秦王不惜派出大軍攻下吐蕃。」

「這份恩情,咱們父女欠的實在是太大了。」

「父親,雪燕想知道是誰掛帥大破的吐蕃,女兒已經到了出閣的年紀……」

李雪燕說這番話的時候,垂下腦袋,面頰緋紅。

李道宗瞬間便明白了女兒的心意。

女兒這是準備嫁給那個,拯救她與水火之中的英勇啊。

李道宗站起身來,開懷大笑起來。

他還是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女兒,一副小女人的嬌羞模樣。

「好,為父這就去魏府一趟,看看到底是那位英勇,能迎娶本王的女兒……」

李道宗坐上馬車,直奔魏府而去。

魏府里面,魏征正在和魏叔玉在書房里,父子二人揮筆潑墨,自然是要飛鴿傳書給秦王的。

江夏郡王李道宗的到來,讓父子二人,不得不起身出門迎接。

魏征父子將李道宗請進書房,然後將茶水奉上。

「玄成,書玉。本王此番前來,是來感謝秦王殿下的。」

「勞煩玄成和書玉,給秦王傳個信。」

「秦王的奪嫡之路上,本王願做那從龍之人……」

魏征父子聞言,頓時面露欣喜之色。

「郡王爺,您確定?不選擇明哲保身了?」

魏征深吸一口氣,低聲開口詢問道。

「玄成,上次秦王親臨郡王府,想讓本王做他奪嫡之路上的從龍之人。」

「本王做為宗室郡王,自然不能輕易站隊。」

「唉,沒曾想,到頭來,本王連自己的女兒都保護不了,還談什麼明哲保身?」

「玄成,為了雪燕的幸福,秦王不惜派出大軍出征吐蕃,這份恩情,實在是太大了。」

「本王若是再不做出抉擇,本王心里也難以安寧啊……」

「本王算是看明白了,秦王才是真正有情有義之人,這樣的人登基大寶,才是大唐之幸,百姓之福!」

魏征聞言,微笑著點點頭。

「好,郡王爺的話,我立即傳遞過去。」

魏征話音落地,李道宗再次開口說道。

「玄成,本王還有一事,還請一並告知秦王殿下。」

「哦,郡王爺還有何事?但說無妨!」

既然已經確定是自己人了,魏征說話時,滿臉都是笑意。

「玄成,雪燕今日已經回府,她想知道是誰帶軍攻下的吐蕃。」

「雪燕如今已經到了出閣的年紀,對這位英勇甚是愛慕……」

「哦……」

魏征聞言,表情瞬間精彩了起來。

李道宗雖然說的委婉,魏征豈能听不懂言外之意。

「好,此事一並傳遞過去,最多不過十日時間,便會有消息傳來。」

魏征熱情的邀請李道宗飲茶。

期間李道宗自然問起,房相杜相和魏征三人,因何要擔任太子太師,太傅和太保之事。

「郡王爺,此事秦王有何用意,吾也暫且不知,不過他飛鴿傳書坦言,一切盡在掌握中……」

「只是叮囑吾等好生輔左太子即可,謎底自然有揭曉的那一日。」

李道宗聞言,眉頭緊皺著點點頭,開口說道。

「秦王文治武功天下無雙,想來此舉,必有其深意。如此,本王也就放心了!」

送走了江夏郡王李道宗,魏征父子返回書房,繼續開始寫信。

一刻鐘後,一只信鴿從魏府翱翔天空,直奔西北方向而去。

此時此刻,魏王府里,魏王李泰,已經狠狠打碎了三個琉璃杯。

房相杜相和魏征,竟然成為了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和太保。

這個消息,實在是讓李泰難以接受。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