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九十四章血壓爆表的李世民

魏府的書房里。

魏征和李道宗相對而坐。

「玄成,還請玄成助我!」

李道宗的話,讓魏征有點懵圈。

「郡王爺,不知吾要如何助你?」

魏征即便是想幫忙,也是有心無力啊。

「玄成,秦王臨行前,曾經坦言,若是松贊干布派使者入長安,雪燕被冊封文成公主,讓吾來魏府尋你。」

「殿下坦言,你只需要把消息傳過去即可……」

魏征聞言,瞬間恍然大悟。

他知道了,李道宗口中所說的是,飛鴿傳書一事。

「郡王爺,您盡管放心,此事交給吾便可……」

魏征毫不猶豫的一口答應下來。

「如此就有勞玄成了!」

李道宗自然知道,魏府和秦王,肯定有別人所不知道的聯絡的手段。

可是,眼下自己是登門拜訪來求人辦事,自然不會刨根問底。

「郡王爺客氣了,賢婿臨行前曾經提及過此事,于情于理,賢婿都不會坐視不理。」

魏征的話,讓李道宗眼圈泛紅。

魏征親自將江夏郡王李道宗送出府外,返回書房以後,便開始奮筆疾書起來。

此消息,魏征必須第一時間送出去。

一刻鐘後,一只信鴿從魏府上空展翅翱翔,直奔西北方向而去。

且說江夏郡王返回郡王府之後,河間郡王李孝恭和郡王妃,已經在府邸等候多時了。

「承範,剛剛去了魏府?」

听了李孝恭的話,李道宗點點頭開口說道。

「當初秦王殿下曾經提及此事,沒想到今日竟然成真了……」

李孝恭和郡王妃,瞬間面色大變。

「承範,你是說,秦王他早就知道此事?」

「皇兄,確實如此,不然我也不會去魏府,請魏征幫忙傳信……」

李孝恭聞言,臉上的表情要多精彩有多精彩。

「承範,如此看來,雪燕的事情,完全不用憂心了,依皇兄對秦王的了解,此事吐蕃必定會悔斷腸子的……」

听了李孝恭的話,李道宗心情明顯好了許多。

想起秦王曾經說過的話,李道宗沉重的臉色逐漸開始緩和下來。

「皇兄所言甚是,當初秦王曾經坦言,絕對不會眼睜睜的看著雪燕,去哪蠻荒苦寒之地受苦的。」

「善,大善……」

「承範,如此皇兄也就放心了。」

「今日里好生跟雪燕說說,明日送她進宮以後,一切安然自得便好。」

「好,讓皇兄和皇嫂費心了……」

李道宗送走李孝恭和郡王妃,返回府邸。

雪燕的閨房內。

仙女般的少女,此時眼楮都已經哭紅了。

李道宗踏足雪燕的閨房,沉重的腳步聲,讓雪燕紅著眼楮抬起頭來。

「父親……」

雪燕起身便撲進了父親的懷中。

聖旨已經傳到郡王府,雪燕明日便要離開郡王府,前往皇宮之內了。

若是換做其她女子,被冊封為公主,自然是一件讓人感到幸福和歡喜的事情。

雪燕則不同,自幼沒有父親的她,小時候吃過不少苦頭。

直到母親臨終前,方才告知,她是江夏郡王的骨肉。

李道宗尋到雪燕時,這丫頭的模樣和打扮,和一個乞丐沒什麼不同。

自從被父親帶回長安城,李雪燕方才過上了,幸福安定的日子。

出于對雪燕的虧欠和心里的內疚,李道宗對這自幼飽受苦難的女兒,呵護備至。

而,當年那個小丫頭,也在父親的呵護下,開始幸福快樂的成長起來。

如今剛剛長大成人,明日便要離開父親,進入皇宮。

公主雖好,可是要遠嫁吐蕃,而且松贊干布,是一位比父親年紀還要大許多的老頭。

這讓貌美如花的雪燕,如何能接受的了。

剛剛河間郡王妃,來安慰雪燕時,郡王妃自己的眼淚都嘩嘩的往下掉。

更是讓雪燕哭紅了眼楮。

「雪燕,別再難過了,為父的心都要碎了……」

「父親,可是……雪燕不想離開父親,不想嫁給一個可以當雪燕爺爺的人啊……」

雪燕的抽泣,讓李道宗也忍不住淚如雨下。

這可是自己的親生女兒啊,郡王府的千金寶貝。

「父親,雪燕不怕吃苦,吃再多的苦也不怕,可是……這件事情,雪燕真的害怕了,非常的害怕……」

「父親,雪燕的命,怎麼就這麼苦啊……」

「先是沒了母親,現在又要離開父親……」

嗚嗚嗚……嗚嗚嗚…

趴在父親的肩頭,李雪燕放聲悲哭。

她自然知道,即便自己心里再苦,也是無濟于事了。

聖旨已下!

自己的父親,貴為郡王,也是無力回天。

誰也不敢抗旨不遵,後果的嚴重性,剛剛河間郡王妃,已經跟她仔細說過了。

讓她心里再苦也要忍耐著,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雪燕,別哭了,哭的父親這心都碎了……」

「沒事的,父親剛剛去了魏府,只要魏征將消息傳給秦王,他一定會出手相助的。」

李道宗的話,讓雪燕止住抽泣,淚眼汪汪的抬起頭來。

「父親,您是說,李根大哥,他會幫助雪燕?」

「嗯……」

李道宗使勁點點頭,示意雪燕坐下,父女二人相對而坐。

李道宗將上次秦王來郡王府,曾經在書房告訴他的話,逐一娓娓道來。

隨著父親的訴說,李雪燕的抽泣聲漸漸停止,原本蒼白的臉頰,也開始有了紅暈。

一雙噙滿淚水的眼楮,此時更是有了閃亮的色彩和光澤。

「父親,您說的都是真的?李根大哥上次來咱們府里,就是為今日之事而來?」

看到女兒激動的表情,李道宗鄭重的點點頭,開口說道。

「雪燕,此事不可聲張,明日去了皇宮,老實安分的待著即可。」

「秦王文治武功天下無雙,更是有諸多不可思議的本領,這次,父親還真就指望他了。」

「當時秦王坦言,不能眼睜睜的看著雪燕妹妹受苦,父親相信,他說的乃是心里話……」

「嗯,雪燕都听父親的安排。」

原本已經絕望的李雪燕,突然看到無盡的希望,其中的激動之情溢于言表。

第二日,李道宗將雪燕送入皇宮。

李世民和長孫皇後,已經在立政殿等候了。

看到如花似玉的李雪燕,長孫皇後也是面露喜悅之色。

「臣女,李雪燕,參見陛下,參見皇後娘娘。」

李世民注視著眼前的俏女子,龍顏大悅的點點頭。

「雪燕,今日起你便是文成公主,這稱呼要改一改了……」

沒想到李雪燕冰雪聰明,再次盈盈施禮說道。

「兒臣,參見父皇,參見母後!」

「善,大善……」

李世民高興啊,用一位宗室女子,解決一大難題,也算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雖然李世民也知道,松贊干布的年紀,已經足夠當雪燕的爺爺,也綽綽有余。

不過,在李世民眼中,這些都不是問題。

如果用雪燕換來,吐蕃和大唐邊塞的和睦相處,這樣做絕對是值得的。

吐蕃使者見到文成公主以後,立即驚為天人。

畢竟吐蕃因為地理和氣候的原因,整個國家也沒有一位像文成公主這樣貌美如花,肌膚勝雪的女子。

吐蕃使者當場將所有的金銀珠寶,盡數獻上。

李世民自然是美滋滋的笑納了。

李世民當場決定,待貞觀十二年上元節過後,便讓江夏郡王李道宗,護送文成公主一行,前往吐蕃。

李道宗聞言,心里再次咯 一下,這最後的護送之人,果然也和秦王所言一般無二,真的就是讓自己親自為女兒送行。

慶幸的是,現在還未入冬,距離上元節還有三個多月的時間,李道宗相信,這麼長的時間,秦王一定會想出最好的辦法的。

三日後,一只信鴿盤旋著落在了都督府內。

李根取下綁在信鴿腿部的信件,打開一看,臉色瞬間鄭重起來。

沒有想到,此事竟然提前了三年之多。

看來因為自己率軍大破吐谷渾,讓松贊干布嚇破了膽。

想要借此和親的機會,為吐蕃獲取一片安寧之地。

松贊干布的想法,本來無可厚非。

奈何這個老家伙,已經太老了,而且松贊干布死後,文成公主後來的生活,屬實太過淒涼。

再怎麼說,自己現在是大唐的秦王,雪燕的堂哥。

坐視不理,那是不可能的。

做為一名穿越者,若是不能改變歷史,那絕對是不合格的,對不起穿越者聯盟,給予自己的穿越資格。

薛仁貴訓練的特戰先鋒隊,已經近兩年時間了。

也時候,展示一下他們真正的能力了。

因為自己的到來,讓薛仁貴這位傳奇人物,少了許多傳奇。

因為自己的到來,李根自然要賦予薛仁貴,新的傳奇!

第二日,李根意欲詔見薛仁貴的時候。

又一只信鴿盤旋落在了都督府。

李根取下綁在信鴿腿部的信件一看,依然是自己的岳父大人親筆字跡。

還好,當初讓王玄策和席君買二人,送去魏府一對信鴿,不然,這封信,怕是要等是十幾日的時間,方能抵達。

看完岳父大人的來信,李根完全放下心來。

文成公主的隊伍要過完上元節出發,隨行護送的,果然和歷史上一般無二,乃是江夏郡王。

時間很充足,承乾那時候,也早返回長安城了。

李根微笑著,給自己的岳父大人回信。

信上只有七個字。

【一切盡在掌握中!】

魏征收到信件後,立即告訴了李道宗。

李道宗看著這短短的七個字,心里瞬間踏實下來。

「玄成大恩,本王銘記在心。」

「郡王爺客氣了,都是自家人不用客氣。」

魏征的話,讓李道宗瞬間臉上露出了笑容。

「對,對,都是自家人。」

李道宗和魏征完全沒有想到,兩個素為有過交集之人,幾日時間里,竟然成為了無話不談的朋友。

魏征言稱自家人也不為過。

畢竟長女是秦王妃,魏征還是秦王嫡長子,李長安的親外公。

送走李孝恭以後,魏征再次意氣風發的,往房府而去。

和以前一樣,看到魏征前來,房相立即讓管家去請杜相過來。

三人齊聚房府書房里面,圍坐在一起。

當從魏征口中得知,秦王殿下再就知道,松贊干布會派吐使團,前來長安城求婚。

而且就連陛下,會冊封江夏郡王李道宗的女兒,李雪燕為文成公主的一系列事情,盡數皆知以後。

房相和杜相,再次被震撼的無以復加。

「玄成,秦王殿下可有良策?」

足足發呆盞茶左右時間過後,房玄齡開口詢問道。

依照秦王的脾性,一旦知道此事,肯定不會坐視不理的。

「玄齡,克明。請看此信!」

魏征揮一揮衣袖,一張紙條被他取了出來。

「一切盡在掌握中!」

房相和杜相,幾乎同時月兌口而出。

毫無疑問,紙條上面,是秦王殿下的親筆。

魏征也不會拿這樣的事情來開玩笑。

「玄成,如此說來,殿下已經全部安排好了。」

「善,大善……」

「這次,估計松贊干布要倒霉嘍……」

房玄齡和杜如晦,都微笑著開口說道。

輪台城東,軍營里面的會議室里。

李根在和薛仁貴進行詳談。

別看薛仁貴五大三粗的,一副彪悍模樣。

可是,在秦王殿下面前,薛仁貴宛如一只溫柔的小綿羊。

對于,這位有知遇之恩和提攜之恩的大貴人,薛仁貴絕對是忠誠和敬重的。

而且這是秦王殿下,第一次給自己委派任務。

薛仁貴等這一日,已經等了快兩年時間了。

听完秦王殿下的吩咐和叮囑以後,薛仁貴恭敬的施禮說道。

「殿下請放心,末將保證完成殿下交代的事情。」

「仁貴,你是首次出征,本王派兩名副將隨你左右,必要的時候,他倆可以為你出謀劃策。」

「此行山高路遠,本王已經將糧草提前送到了吐谷渾,今夜便連夜出發吧!到時候將此信,交給蘇定方將軍即可。」

「糧草等物質,蘇定方將軍自然會盡數奉上!」

李根將一封書信交到薛仁貴手中,薛仁貴接過書信,立即恭敬的施禮說道。

「末將,謹遵殿下口諭。」

然後,大踏步的離開了會議室,召集手下的先鋒特戰隊去了。

當天晚上,薛仁貴率領二千特戰先鋒,連夜離開了輪台城,策馬直奔吐谷渾方向而去。

在吐谷渾,得到大量糧草補給以後。

薛仁貴馬不停蹄的,直奔吐蕃方向而去。

因為道路實在太過難行,行軍的速度,和在平坦的路面上,不可同日而語。

薛仁貴抵達吐谷渾地界的時候。

太子李承乾的隊伍,也來到了長安城外。

此時,已經是寒冬時節。

這一日,北風勁吹,雪花飄揚。

讓跳下馬車的李承乾,不得不將皇爺爺送的圍脖,緊緊裹在脖子上。

然後手持千里眼舉目遠眺長安城。

父皇,母後。

兒臣回來了。

兒臣的足疾已經徹底根治,再也沒有後顧之憂了。

兒臣,還給父皇和母後,帶來一雙皇孫。

就在李承乾內心頗為感慨的時候。

一位農夫模樣的男子,突然從左側的樹林中出來。

「太子殿下,前方三里拐彎處,有百騎司暗探,秦王言稱,殿下可以打開和親錦囊了……」

沒等李承乾反應過來,那農夫模樣的男子,直接便返回樹林而去。

後面的隨行侍衛,齊齊拔出身上的佩劍和橫刀。

被李承乾一揮手,立即制止了下來。

「杜荷,書玉,德獎,我們往東而行,不走金光門了。」

李承乾話音落地,立即登上馬車。

在車廂里,李承乾拆開了,早就想拆開的一個錦囊。

錦囊內是兩張張潔白的宣紙,上面寫滿了字跡。

李承乾深吸一口氣,低頭仔細查勘了起來。

原來一張宣紙是轉交父皇的。

另外一張則是,行事之法。

盞茶時間過後,李承乾深吸一口氣,按耐住內心的激動和震撼,將宣紙仔細折疊好,然後珍藏在袖筒內。

轉交父皇的那張宣紙,李承乾自然分開來放。

和大哥寫給父皇和母後的書信,放在了一起。

為了驗證事件的真偽,李承乾決定往東而行。

若是此事當真的話,李承乾毫不猶豫的,會依計行事。

隨行的侍衛,以為太子殿下,要走玄武門,畢竟玄武門距離東宮最近。

沒想到,太子殿下直接將玄武門視而不見,還是一路往東而去。

如此繞了一個大圈子,耗費了一個半時辰的時間,竟然從春明門,進入了長安城。

做為東宮太子,李承乾自然知道,他國使者,一旦進入長安城,會居住在何處。

「杜荷,書玉,德獎,你們三人帶著,豫章,清河和蘭陵,以及孩子們,先去皇宮見過父皇和母後吧!」

「把誠誠和芊芊,也帶上,父皇和母後看到他們一定會很高興的。」

「本宮,現在先去做一件事情,稍後再去拜見父皇和母後。」

不容杜荷等人開口詢問,李承乾便帶上百名侍衛,往前行進。

杜荷,魏叔玉和李德獎,帶領各自的公主夫人和孩子們,駕駛馬車直奔皇宮而去。

李誠和李芊,自然也被一並帶走。

立政殿門口,宮女玉芝,遠遠看到三位駙馬和公主,立即向陛下和皇後娘娘匯報。

「陛下,三位駙馬帶領三位公主和孩子們,一起回來了……」

立政殿里,李世民和長孫皇後,听了宮女玉芝的話,齊齊站起身來了。

李世民和長孫皇後,自然知道三位駙馬和三位公主,乃是何人。

眼下不在長安的公主除了豫章,清河和蘭陵,和她們的駙馬杜荷,魏叔玉和李德獎外,再無其他人。

他們已經進入皇宮了,為何竟然無人提前通報?

李世民和長孫皇後,大步往殿外走去。

「兒臣,參見父皇,參見母後!」

「小婿,見過岳父大人,見過岳母大人!」

立政殿外,三位公主和駙馬,齊齊叩拜行禮。

「好,好,好……」

李世民和長孫皇後高興啊,真的是太高興了。

他倆做夢都想不到,三位公主和駙馬,竟然返回長安城了。

「哇………」

一聲啼哭在馬車里響起,立政殿前,便立即開始熱鬧了起來。

李世民一個箭步直奔馬車而去,長孫皇後也是緊隨其後。

「哇……」

「哇……」

孩子的哭鬧會感染的,當李世民和長孫皇後,一臉欣喜的看著馬車里孩子的時候。

幾輛馬車上,齊齊響起哇哇哇的啼哭聲。

李世民和長孫皇後,忙的那叫一個手忙腳亂,抱抱這個,哄哄那個。

畢竟這都是他們的親外孫啊。

咦,不對勁,怎麼多了兩個?

李世民和長孫皇後,發現有一男一女,相貌非常相似。

眉眼中和長孫皇後頗有幾份相似,那小臉蛋,更是酷似小時候的承乾。

「杜荷,這倆孩子,到底是你們那個的?」

「回陛下的話,這倆是一對雙棒,乃是太子殿下的……」

听了杜荷的話,長孫皇後滿臉盡是喜悅之色。

李世民則有些頭暈。

這狗日的,老子讓他去輪台城治療足疾,他竟然給搗鼓出倆娃來。

不生氣,不能生氣!

畢竟承乾這也是,為傳遞擴大皇室血脈,而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想到這里,李世民心情瞬間美麗了許多。

「二郎,臣妾一看這倆孩子,便感覺非常親切,原來是咱們的皇孫……」

「善,大善……」

李世民龍顏大悅的點點頭,和長孫皇後一起,伸手往倆孩子抱去。

倆個小家伙,被李世民和長孫皇後抱著,瞬間不哭也不鬧了。

「杜荷,莫非太子的足疾還未痊愈?」

李世民懷抱皇孫,瞬間想到了他們的父親,于是開口詢問道。

長孫皇後,也是一雙美目直奔杜荷而去。

兒行千里母擔憂,更何況承乾這一走就是一年多。

「回陛下的話,太子殿下的足疾,經過秦王殿下的精心調養和治療,已經完全治愈了……」

杜荷話音落地,李世民和長孫皇後,滿臉盡是喜悅之色。

「善,大善……」

長孫皇後更是開心的,雙眼有淚花在閃爍。

「杜荷,既然太子足疾已經痊愈,為何沒有和你們一起返回長安城?」

李世民問出了,長孫皇後此時最想詢問的問題。

「回陛下的話,太子殿下和我們一起回來的。」

听了杜荷的回答,李世民兩眼一瞪,開口追問道。

「那他人呢?」

李世民有些生氣了,身為大唐太子,返回長安城,不先拜見父皇和母後,竟然跟老子玩躲貓貓……

長孫皇後也是一臉疑惑之色,承乾最為孝順懂事,沒理由回來後,不先見過父皇和母後啊。

沒等杜荷開口回話,百騎司統領李君羨策馬而來。

「陛下,皇後娘娘。」

「太子殿下在吐蕃使團居住處,大打出手,屬下實在勸不住……」

李世民瞬間頭疼的厲害起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