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十六章諸葛應對

成都,漢中王府邸。

劉備昨日就收到了關羽議和的書信,沒幾日又收到徐庶、張飛聯名書信。

孫權求和,曹仁退軍,這次的荊州大戰終于結束了!

結束了,終于結束了!

劉備心里默念,腦海中浮現的卻是青梅煮酒、白門樓、長阪坡……

「孔明!你絕對想不到,曹孟德已經病逝了!」

回過神來,劉備忍不住與諸葛亮分享這個喜悅。

「恭喜主公!賀喜主公!如此,大漢幸甚,天下幸甚!」

不過,諸葛亮嘴上恭喜著劉備,腦中卻閃過一個念頭。

曹丕並不是曹操,曹操不干的事情,未必曹丕不干!

再者……如今傳國玉璽就在劉備手中。

劉備還沒有從戰勝的喜悅中清醒過來,繞著大殿走了一圈這才停下。

「這一戰,雲長、翼德勞苦功高,必須大加封賞!」

「元直、公衡也在前線,殊為難得。還有孝直,本來就病重……」

「對了!傳信孝直回成都修養,讓吳普好好給他診治!」

諸葛亮听了劉備吩咐,當即領命。

「微臣領命!」

過了半晌,劉備嫌自己轉述戰果太麻煩,直接將奏報交給諸葛亮。

諸葛亮遂上前接過戰報,細細察看起來。

半響功夫,諸葛亮面露笑意,朗聲道︰「這一戰戰果恢弘,開疆擴土不說,更恭喜主公收攬良才!」

劉備面上掩飾不住的喜色,故意問道︰「良才何人?」

「關君侯次子興也!」

聞言,劉備撫掌大笑。

「哈哈!孔明知我!」

劉備臉上毫不掩飾對關興的看重之色。

此戰,關興的表現太過耀眼。

原本劉備就知道諸葛亮看重關興,如今更驗證了關興能力。

如此自己麾下二代將領,除了劉封、關平,還有關興、張包。

同時考慮自己年老,為了增加劉禪羽翼。

劉禪身邊也有霍弋、關索、董允三人,也都是可造之材。

談笑一番過後,劉備忍不住問諸葛亮道︰「如今荊州增加了南鄉、襄陽、長沙、桂陽四處,幅員遼闊,北有曹丕,南有孫權。」

「荊州大戰,二人吃虧不少,來年必定不肯干休。孔明之見,我等當如何防備?」

既然攻下了,就要守住,步步為營。

諸葛亮思索片刻,已經有了想法,當即道出。

「荊州如今關君候總覽,自然再好不過。不過畢竟疆域廣大,難以治理。莫不如將荊州北岸交由元直統帶,有于禁等輔左,料不會有差池。」

「荊州南面零陵也有損失,且兵力擴大,少有將領。此次援軍中向寵、輔匡等人莫不如留在荊州。」

「再者,防備江東,少不了水軍。水軍可由黃公衡統帶,胡班、陳式為副將。時刻游弋于江面之上,防範江東。」

諸葛亮這樣安排,已經能最大限度的保證荊州安危。

要是能成功,三五年內蜀中主力休養生息以後,劉備就可率大軍出秦川,直取關中。

另一面,關羽亦可領荊北之軍,北伐宛、洛。

听了諸葛亮一席話落,劉備于腦海里劃出一副霸業藍圖。

不過劉備對諸葛亮在荊州北面的安排,不太中意,于是說出自己的想法。

「孔明!如今孝直偶有不適,蜀中政務多由你一人,千頭萬緒,勞于桉牘。我看襄樊就暫時交給翼德吧,然後讓元直回來幫你!」

「再者上庸已經有了孟達,我想將封兒調到襄陽你看如何?他就是荊州人,如此也算衣錦還鄉了!」

看著劉備關切的目光,諸葛亮知曉是劉備關心自己。

如今法正已經得病,劉備不希望自己再有個三長兩短。

「謹遵主公之令!」

諸葛亮先是一口答應,然後又更改了一番。

「元直歸來自是大喜,只是襄陽已經有了關平。若是令副軍將軍過去,恐生嫌隙,不如在南中找一大郡安頓!」

諸葛亮素來忌憚劉封尾大不掉,如今劉備開口也要婉拒。

「封兒與平兒情同骨肉,能有什麼嫌隙?」

劉備當然知道諸葛亮忠心自己,但是對劉封太不公平。

想到劉封奮不顧身,對戰徐晃,劉備心中難安。

「主公莫非忘了副軍將軍與孟達之事麼?」

諸葛亮提醒了一句。

這卻是剛剛進軍上庸,劉封派人搶奪了孟達儀仗隊俘虜的事情。

劉備也想起這事,當時是劉封嫉妒孟達軍功,于是出此下策。

這回關平在襄樊立功不小,要是與劉封一起,也難分主次。

劉備想到這里,也有些為難,于是問道︰「那如何安排是好?」

「依我之見,莫不如請孟達回蜀中,其在前線終究不夠穩妥。」

「然後,再將副軍將軍調去鎮守南中,近日南部南蠻蠢蠢欲動,恐有暴動之心,以副軍將軍之威望才能,想必可以震懾南蠻!」

諸葛亮早就關注南中動向,發現江東進軍荊州,竟然有人暗通曲款。

這時有了機會,自然要整治。

不過,這樣上庸三郡就空虛了!

劉備想到此處,忍不住問道︰「那上庸諸郡誰又能勝任?」

「臣不敢言只一人,有三人推薦︰馬謖、鄧芝、向朗。」

馬謖是侍中馬良之弟初以荊州從事身份跟隨劉備入蜀,歷任綿竹縣令,如今是成都縣令。

平日里諸葛亮十分倚重,正要升遷做郡守。

鄧芝出使江東有功無過,並且守衛江陵、攻佔桂陽,不可不封賞。

三人中,向朗資歷最老。

他早年師從于司馬徽,並被荊州牧劉表任命為臨沮縣長。後隨劉備入蜀,歷任巴西、牂柯太守,並拜步兵校尉。

見諸葛亮早有準備,劉備也思索了一番三人優劣。

最後忽然靈光一閃,問道︰「孔明!此次于荊州大戰中,關興前後幾十戰,戰功卓著,表現優異怎不推薦!」

諸葛亮如實回答︰「主公明鑒,一則關君候在江陵、關平在襄陽,若是關興在上庸,恐有小人饒舌。君侯父子與主公自然一體,然則屑小之徒多有!」

「再則前者已經超拔,若是不過一年就為太守恐主公故舊心生誹謗。不若砥礪一番,再行任用!」

劉備听了,也知曉這是實情,澹澹道︰「此事容我考慮一二!」

劉備卻是沉思著,並未立即答應下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