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零八章 聖約翰斯獨立

「他們的炮彈威力太大了…」

負責指揮民兵的芒特珀爾鎮警長,看到炮兵陣地被轟炸的一幕之後,對于這次的進攻有了些許的擔心。

「不用擔心,他們的火炮數量不多,只要我們的士兵走到對方面前,就能扭轉局面。我看他們的士兵不多,否則也不會躲在河溝里了。」

他身邊的騎兵隊長也同時放下望遠鏡,與警長不同,他對這次的戰斗抱著很大的信心。

「如果第一波進攻失利,我認為應該撤退到安全距離上等待後續的支援。我們已經給前線的陸軍發電報了,再過一段時間他們就能趕回來。」

警長認為應該與鎮洋軍對峙等待援軍,可他的觀點只能代表他自己。

這支隊伍別看選他當指揮官,但他只有臨時戰場指揮權,也就是說只有在戰斗開始的時候他才有權利指揮。

進攻還是對峙他說的不算,因為民兵是多個小鎮湊出來的,所以采取了非常民主的方式——投票表決。

「這不是你我能決定的,我們應該听一听士兵們的呼聲。」

騎兵隊長用馬鞭指向正在前進的線列隊伍,說道︰「這里的每一個人都希望帶著戰利品回去,而不是灰  的在這里等待援軍,我們不能阻止他們發財…」

「但我們更應該帶著他們完整的回去,而不是帶著他們的尸體去見他們的家人!」

警長說完自己也嘆了口氣,因為那些民兵已經被各個小鎮的官員扇動起來了,不讓他們經歷一場失敗,那些人是不會老老實實等待援軍的。

「上帝保佑這些小伙子們平安擊敗東方人…」

默默祈禱了一句之後,他一抖韁繩,對著身邊的傳令兵點點頭。

傳令兵立刻騎馬開始朝著身後的線列兩側狂奔,邊跑邊大聲傳遞馬上前進的命令。

很快,警長就帶著後續的線列開始朝前推進。他們作為第三梯隊出發,前面戰事焦灼他們就是壓垮駱駝的那根草。

戰事順利,他們就是預備隊,戰事不利他們就是掩護戰友的最後一道防線。

「目標接近,開火!」

很快,隨著命令下達,戰壕中升起一片白煙。栓動步槍上膛的聲音不斷傳來,然後就是第二輪射擊。

戰斗持續了六個多小時,直到最後一名跑在最後的民兵被擊斃,鎮洋軍的士兵們才開始打掃戰場。

那些潰敗的紐芬蘭民兵由騎兵負責追殺,而他們只需要將戰場上能用的戰利品收集起來。

剩下的交給從聖約翰斯雇佣來的工人將尸體帶走焚燒就行。

臨近傍晚,民兵被擊潰的消息就傳遍了整個聖約翰斯市區。

那些被雇佣的工人們帶著薪水以及從尸體上搜刮到的各種小零碎回到了市區,將這個消息講給見到的每一個人听。

為此李鋒還多他們每人十個便士的消息費呢。

結果也是顯而易見的,沒用上半個小時。守衛城門這里的守軍就自發的將大門打開,同時圍牆上的守軍也放下了武器等待鎮洋軍士兵將他們帶走看押。

隨後白人團的士兵就沿著市區的主干道布防。街道兩側的商店被強制關門,沿街的各個制高點都被佔據。

閑逛的黑幫分子直接抓捕,同時還有專人傳達命令,今天晚上任何人不準上街,就算是家里沒吃的了也得挺著。

一頓不吃餓不死,但上街晃悠一定會死!

等李鋒帶著近衛營入城的時候,街道上已經看不到一個人影。只有街邊的煤氣燈散發著光芒。

騎著馬一路走到市政廳前,這里也是紐芬蘭政府的辦公場所。

此時這里已經被提前進城的近衛營士兵們控制了起來,港口區那些剛剛被李鋒雇佣的巡警們正在周圍的街道上巡邏。

見到李鋒到來,站在市政廳前的小廣場上等候的議員們,齊刷刷看了過來。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個被綁起來的奧克利部長了。臉上不知道被誰打了幾拳,鼻子被一塊髒兮兮的碎布塞著。

站在議員們最前面的就是菲利普,此時的他臉上絲毫不見任何沮喪的表情,而是跟不列顛特使有說有笑的聊著天。

見到李鋒到來,立刻熱情了迎了上來,卻被柱子帶人擋住了去路。

這些人出現在這里,已經被不止一次的搜過全身,就連文明杖都不準他們攜帶。

李鋒可不想與那些被刺殺的大人物們一樣。明知道有人對他有敵意,還大咧咧的不做任何防備就出現在人群面前,他們不死誰死?

當然,這些人中得刨除將來那個帶著北方擊敗南方聯盟國的林肯。

他被槍殺的時候,那些護衛就跟集體得了白內障一樣,眼睜睜的看著凶手在他們眼皮子底下進來,然後開槍打死林肯,最後從容的離開。

最離譜的是還逃了挺遠才被亂槍打死,也不知道死的那個是不是真正的凶手。

鑒于這些白人總干這種不講武德的事情,所以李鋒對自己的安全十分上心。

李二虎此時已經開始帶人接管聖約翰斯的防守,所有守軍以及警察都被抓走關押起來。

並且開始全城搜捕那些黑幫分子,當初李鋒第一次來聖約翰斯的時候,還被某個黑幫大老的家屬敲詐來著。

所以對這些白人黑幫十分反感,正好金礦還缺人,送他們過去挖礦正好。

「震驚,聖約翰斯廣場上簽署的獨立宣言!(照片)」——聖約翰斯報

「月光下的入城儀式,黑色軍裝的東方士兵,(照片)」——紐芬蘭時報

「示威還是別有用心?東方人的黑衫兵舉行閱兵」——當天被趕出聖約翰斯港的港口日報

「從今天開始,我們失去了政府……從今天開始我們失去了自由……」——當天意外失火老板被燒死的某報紙

第二天,聖約翰斯的報紙上就刊印出了紐芬蘭政府簽署的阿瓦隆半島獨立文件。

除了這份文件之外,還有賠償協議、鐵路股權無償轉讓協議、電報線路股份轉讓協議、聖約翰斯報股份轉讓協議……等零零散散幾十份各種各樣的協議。

大多數都是阿瓦隆半島上的主要設施股份轉讓協議。

小到港口的船廠以及干船塢等等,大到阿瓦隆半島的鐵路以及電報線等等。

最關鍵的就是聖約翰斯的各家銀行,原先紐芬蘭政府手中的股份全都劃歸到了李鋒手中。

並且銀行的金庫被接管,直到交接完紐芬蘭政府在聖約翰斯這里的存款才會重新開放。

接管聖約翰斯不是個簡單的工作,一直持續了半個月才初步將工作捋順,其中大部分是約瑟夫幫忙才順利交割的。

阿瓦隆半島上的城鎮資料以及人口資料佔據了大量時間。像是政府資產交割就比較快了。

李鋒實施的是一刀切,以前紐芬蘭政府欠的錢,請繼續找紐芬蘭政府要。

但你們欠紐芬蘭政府的錢,那以後就要交給李鋒。

存在銀行金庫中的錢,雙方平分,然後再繼續算賠償金,扣除之後,紐芬蘭政府可能連三分之一都帶不走。

當然了,自己的財產可以帶走,但議員們的固定資產全都沒收。

跳出來鬧事的也不是沒有,結果就是讓教堂後面的公共墓地最近擴建了一大圈。

本來那些準備靠著資金交割來拖延時間的議員,現在得到了讓他們比較滿意的結果。

一番政治交鋒下來,雙方其實誰都沒佔便宜。紐芬蘭失去了一部分現金,而李鋒在交接的時候被紐芬蘭官員擺了一道。

那就是紐芬蘭的財政收入,大部分都投入到了鐵路的修建中。

而且很大一部分被用在了修建從約克港到紅湖區域之間的鐵路。李家村之前的位置與旁邊的幾個據點合並,成為了各大礦場公司的後勤位置。

那里被建成了一個大型的倉庫區。並且紐芬蘭殘余的陸軍也駐扎在那里。

還有劃撥給軍部的資金也一分都要不回來了,畢竟那些錢要用來給戰死的守軍發撫恤金。

又過了差不多一個月,李鋒才放紐芬蘭的議員們離開。

可以說從今天開始,聖約翰斯名義上徹底屬于了李鋒。

而且因為李鋒遲遲沒有組建新政府的意思,許多原政府官員都跟著議員們一起離開。

還有那些戰死守軍的家屬,他們也是隱患。最近時不時就會掀起一次游行活動,舉著寫有「還我丈夫、還我父親…」之類的條幅在街上走來走去。

讓李鋒對他們的忍耐程度到了極限,所以李鋒只能祭出給錢大法。

凡是听從紐芬蘭政府號召離開的居民,李鋒還會提供額外的十英鎊搬遷費。

這一舉動就讓搬走的紐芬蘭政府看不懂了。他們為了將居民們帶走,不光暗地里散播關于李鋒殘暴不仁的傳言。

還散布李鋒將來會強行剝奪他們的財產之類的謠言,鬧得移民們人心惶惶。

所以在政府搬走的時候,聖約翰斯這里的船票都因為人太多漲了不少。

而且因為李鋒張貼告示說將會做一次人口調查,被紐芬蘭政府抓住機會曲解意思,說這是一次陰謀巴拉巴拉的。

反正最近離開聖約翰斯已經成為了潮流,一輛輛的大篷車接連不斷的離開聖約翰斯市區,一艘艘商船選擇離港。

讓原本熱鬧非凡的聖約翰斯變得逐漸安靜下來。

「少爺,我們應該出面澄清一下,否則這里的居民大部分都會離開的!」

李有財有些著急,這段時間與紐芬蘭政府交接的時候,他已經看到了稅收報表上那一串長長的數字。

而這些稅收大部分都是從那些市區中的中產家庭中收取的。富人區不用說,自從李鋒佔據了這里之後,他們就開始了撤離。

對于一個東方人領導下的阿瓦隆半島以及聖約翰斯,這些人十分不看好。

就像是南美那些國家的居民對掌權的軍政府不信任是一個樣子,有條件的都會選擇離開,等觀望一陣確定沒有危險之後他們才會回來。

而稅收大頭的中產家庭,他們的財產不多,不能像那些富人一樣暫時離開避難,被紐芬蘭政府一忽悠,大多數都開始撤離聖約翰斯。

並且在聖約翰斯因為交接期間只能提供基本的食物保障之後,那些沒有工作的新移民們也開始了大撤離。

如果李鋒真想要成立新紐芬蘭政府的話,估計人家的這一套操作就能讓他陷入被動,甚至是政府倒台。

可李鋒之前還頭痛怎麼趕走城內的白人居民呢。現在好了,所有事都被紐芬蘭政府解決了。

可以說是雙贏,紐芬蘭政府帶走了至關重要的人口,並且認為自己坑了李鋒一把。

讓聖約翰斯的經濟至少倒退了幾十年,一朝回到了剛殖民時期。

而李鋒則花費很小的代價就清理了大部分的白人居民。

他又不是真的要當這個新紐芬蘭政府的總理,他要的自始自終都是聖約翰斯這塊地方。

至于阿瓦隆半島則是順帶的,反正他也沒有人手出去管理那些小鎮。

要是那些人都離開了李鋒也不心疼,不走的話李鋒也只是準備按照之前的慣例收稅就行。

對于那些天天喊著要重新組建議會的‘居民’,李鋒一概不理。

那些人想的是什麼他都知道,他根本就不想跟那些人玩什麼政治。

所以他第一份命令就是規定,城市里所有的游行活動要在治安局備桉,只有批準了才能開始游行,並且游行的位置也有規定。

在鄉下隨便你們游行示威,但聖約翰斯市區中,只有教堂附近才是他們可以游行的地方。

治安局現在是艾薩克負責,白人團大多數都搖身一變,成為了治安局的職工。

聖約翰斯的人口現在不足一萬人,這還要算上從新鄉鎮搬遷過來的華人(士兵不算)。

且大部分是港口區以前的工人,他們留在這里純粹是想等李鋒重新規劃聖約翰斯港時,他們好跟那些去新鄉鎮的白工一樣,為李鋒工作賺錢。

跟後世那些出省打工的人一樣,他們在聖約翰斯這里只是工作,賺到錢之後會選擇移民花旗國或者回到歐洲。

對此李鋒是非常支持的,現在華人太少,白人要是太多的話,對他控制聖約翰斯會造成很大的困擾。

時間又過了一個月,此時已經是1859年的九月份了。

新鄉鎮那里已經被徹底改成了兵工廠,其余如紡織廠、水泥廠、罐頭廠之類不重要的工廠都搬遷到了聖約翰斯。

新鄉鎮之前規劃的時候就十分閉塞,現在圍牆重新規劃一下就變成了兵工廠。

聖約翰斯這里,那些佔地方的棚戶區被直接拆除。港口也重新規劃,要給從不列顛收購的造船廠騰地方。

現在各種設備已經被裝上了大東方號游輪上,正在向著聖約翰斯港航行,預計半個月後就能抵達。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