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十五章︰經制

光和二年,三月末,濟陰郡。

夜幕,成陽縣外薛氏壁。

此時天已經暗沉,但大伙依舊興奮,張沖又讓人在台上支起來幾個火把,認真听著度滿的建議。

丁盛插科打諢說完無用之話後。

一直是隊伍中有智謀的度滿,說出了張沖心里的話。

只見度滿說︰

「大伙想想看,為何把頭會提出這三個問題,誠如他一開始說的,這都是關乎我們生存的緊要問題。

首先,第一個,我們下一步怎麼走?

你們是不是忘記我們身後還有李氏族兵在追捕吧,甚至以後還會有郡縣鄉兵勇,這都會成為我們的敵人。

現在我們打破薛家壁,有了繳獲。

但按照原計劃入蘆葦澤潛伏,這些東西靠我們馱運是帶不走的。

而且就算帶著,也會拖累我們速度,還會引起周遭水寇的覬覦。

到時候前有追兵,內有虎狼,想不死都很難。

但要是不走,留在這薛家壁。

雖然這里也算隱蔽,但到底還是離乘氏太近。

之前我們清點壁內丁口,查清,知道薛家逃出去了一丁一少。

到時候他們只要聯絡親朋故舊或者徑投府衙,那我們在這薛家壁就危險了。

所以,是去是留,就要大伙一起來商量。你們明白了嗎?」

听著度滿一席話,大伙才緊張起來,原來自己等人依舊處在危險之中。

張沖很滿意,他補充了一下細節,他說︰

「我之前翻閱了這薛家和附近家族的書信,原來他們竟然是黨錮的受害者,也是逃亡于此。

所以他們大概率是不會去府衙的。

你們當中有些人可能不知道什麼是黨人和黨錮,但不重要。

重要的是,這些人被府衙通緝,不會自投羅網的。

但這不意味著我們安全,因為我們有內憂。

我之所以問第二個問題,就是考慮這個。

我們現在總共就有六十五人,白天攻壁還傷了三個。

此外,我們還要有人看管庫房,真正看管俘口的可能也就四十人。

但現在丁口有多少呢?

根據小爹給的數字,是丁男,二百一十口,丁女,四十六口,另有老小無計。

這麼多人,我們根本看管不過來。

而只要其中有一個趁著夜色跑了,到附近其他豪強塢壁示警,那我們就危險了。

所以這俘口該怎麼處理就又成了一事。

還有,就是我提的第三個問題,就是咱們隊伍的整頓。

我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今天咱們攻壁的時候,我就發現咱們是真的沒有任何章法。

就比如我和陳煥先破壁的,但隨後就沒有隊伍緊跟上。

還有本來是要攻打糧倉的人,突然又跟著大伙跑去抓俘口,整個就亂哄哄的。

咱們這次是僥幸先斬了敵首,這些薛家徒附膽喪,讓我們順利下了塢壁。

但是以後呢?遇到嚴整之敵,我們是要吃大虧的。所以我才問大伙,怎麼辦。」

如果說度滿的發言是讓大伙緊張,那張沖的話,就讓大伙在思考。

楊茂軍旅經驗最豐富,他以軍中為例,點出了第三個問題的關鍵所在。

他指出,凡用兵,制必先定,制先定則士不亂,士不亂則刑乃明。

很簡單一件事,戰場上人皆畏死,如沒有制度約束,一人走則千人奔,那必然覆軍殺將。

但如果以金鼓旌旗,約以部曲什伍,人既專一,則勇者不能獨進,怯者不能獨退,此孫武所謂用眾之法也。

然後他建議張沖,現在咱們有六十五人,正可編制為一屯五什人馬,其中屯部十五人,各什十人。

現在咱們沒有金鼓旌旗,但好在人少,靠喊也夠,所以不急。

張沖思考著楊茂的建議。

楊茂提的正是現在東漢軍隊中經制之師的編制,便于大家理解和接受。

他沒有貿然的創新所謂的軍制,或者安什麼雜號頭餃,就是擔心會讓人視為草頭編制,為人輕視。

現在整軍,不妨就以部曲制先行,飯總要一口一口吃。

想罷,張沖環看了在場人,當場開始點將。

「行,就按大茂說的辦,這次陷陣,在場各位都奮勇,我也正好論功行賞。

首先是陳煥,與我一並先登。

我任你為射什什長,簡拔隊伍里會使弓用弩者十人,人不滿可選人教習,拒敵于百步之外。

然後是楊茂,嫻于軍事,我任你為屯部貳長,輔助我掌軍事。

王章、李武為我屯部伍長,揀選有膽氣的壯士十五人,充任屯部。

之後是丁盛、黑夫。

你二人奮戰無前,死不旋踵。我也任你二人為什長,選二十人,善用環首刀者,充任陷陣什部,與敵廝殺于方寸之間。

之後是張旦,你機敏任氣,我也任你為什長,選十人用戈矛,拒敵于五十步之內。

最後是我小爹張丙男,素來持重善經營,我任你為輜重什長,也選不善戰者十人,生火做飯,押運輜重,並一切大牲口使用。」

說完,張沖看向了最後一人,度滿。

「最後是度滿,睿智多謀,我任你為屯部參贊,協理軍機及一切庶務。」

最後,張沖深情的看向大伙︰

「人無名不立,軍無名不響。

自今日起,我們就立旗,號石將軍。

你們以後在軍中就稱呼我為渠魁。對外就稱呼我們是石將軍的隊伍。

我希望,大伙能不忘前日的林中之誓,一起努力!」

說完,右手握拳,起。

「努力」眾人右手握拳,立。

大家都笑了。

張沖又指了指,下面的俘口,問大伙有人有辦法嗎?

大伙都搖了搖頭,他們當中有人確實無辦法,有些有辦法,但不敢說。

就比如,不能放又管不住,那不能殺了嗎?殺了還能給弟兄們練練膽氣。

但經過這些天相處,有這樣想法的人都知道,張沖是不會這麼干的。

既然當頭的不采納,那干嘛還要說,不是給自己找不自在。

度滿遲疑了一會,不確定的問張沖︰

「你有什麼想法,大伙現在估計也沒啥頭緒。渠魁既然說了,那肯定是有想法的,不如和大伙說說。」

「行」張沖不再藏著掖著。

「我之前除了翻閱薛家的書信,還仔細問過這些俘口的情況。

別看這丁口有二百多人,但實際上人員還蠻復雜的。

我大致分了一下︰

首先是薛家核心人員,這的人數最少,大致有二十人,這些人普遍對我們仇視。

我們入壁時,就數他們抵抗最激烈,所以都有親人死于我們之手。

然後是薛家部曲和奴婢,大概在一百人左右,普遍是丁壯,有力。

這部分人中最忠誠者已經在我們殺進來時就戰死了,剩下的都算順服。

最後的,就是如田大用這樣的人。

他們都是附近聚落的人,或佃來做徒附,或走投無路賣為奴。

他們普遍是最仇恨薛氏的。

但也不能一概而論,因為有些人反而會感激薛家給他們一口粟吃,就死心塌地。

有這些思想的,也要揀選出來,歸入到第一類里。

按照這個劃分,我們就可以區別對待。

對于第一類,我們嚴加管控。

然後對第二類,我們將薛氏的田土都分給他們,使二者造成對立。

第三類,我們要爭取。

如今糧倉里的粟,足夠我們食用,多余的可以讓徒附們帶回家,散給附近聚落。

這樣既能活他們,又能獲得他們支持。

我們要在這里整頓一頓時間,沒有這些當地山棚做耳目,是站不住腳的。」

「你們怎麼看。」說完,張沖又問向了這群呆若木雞的伙伴。

「沖哥,不,渠魁,真是高啊。這麼一劃分,真的是太清楚了,誰是我們要幫助的,誰是我們要提防的,一目了然,我張旦是沒話說。」

何止是張旦沒話說,在場諸人,有一個算一個都是第一次听說這麼管人的。

按道理,這渠魁也只是個農家子,緣何如此多智?只能歸為天授其才。

見眾人沒異議,張沖就做最後總結︰

「那對于我提出的三個問題,我們下面這麼做。

首先,由楊茂帶著陳煥、黑夫和王章、李武等五人組成作訓吏。

你們全權負責這次編練部曲,要求是,明旗幟,習器械,熟陣列。

然後是由小爹帶領編整好的輜重隊,再準其抽發俘口中婦孺,以糧差遣她們多做旗幟。

旗幟的樣式,稍後我和楊茂討論一下,再作圖畫給你們。

之後就是由度滿率一隊,按我上述分類,將三類俘口分帳管理。

尤其是第三種,家是附近的徒附奴婢,一定要爭取。

然後由你和張旦來統籌鹽粟這些必需品,發送給附近聚落。

如有投軍者,皆送楊茂處,先行訓練。

最後,我們就在這薛家壁修整備武,後再定下一步路線。大家明白了嗎?」

「喏」眾人應。

「那今晚就先這樣,在這麥場立帳休息,俘口先統一管口飯,穩定他們情緒。

明天一早,就按我說的,各司其職吧。」

然後,大伙就散了。

那邊領著相熟的詢問是否會用弓,那邊問是否會用刀。

場面還是亂糟糟的,但卻充滿了希望。

這漫長的一天就結束了。

有人在笑,有人在哭,世間悲歡概莫如此。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