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228章 王府贅婿(下)

鄭海珠沒有掀開車簾,但從簾子的縫隙里,她能看到李大牛,和曹旭的馬車夫,都來到自己的車窗外。

此處再是僻靜,也不是荒山野嶺。

兩邊的家奴與下屬,心照不宣地擋住了曹旭。若有外人遠遠看來,多數以為是車子擦踫了,男子們在交涉。

鄭海珠心道,儀賓這種朱家宗室女的丈夫,男女大防的忌諱甚于常人。這個素未謀面的曹儀賓,今日如此半道攔下自己,肯定有要事。

與魯藩打交道久了,鄭海珠曉得這些儀賓,也是有品級的,根據所尚的宗室女不同,品級從高到低,三至六品不等。

對方自稱「王府儀賓」,顯然,所尚的是郡主,不是什麼縣君鄉君之類。

三品儀賓對自己這個六品敕命夫人出語謙恭,鄭海珠推斷,此人「有事相求」的可能性,大于「有事相告」。

她于是隔著簾子,以沉冷的口吻,開門見山道︰「曹儀賓有何指教,但說無妨。」

簾外的人影將作揖的雙手放下來,垂袖而立,再開口時倒也不賣關子。

「听聞夫人近日延請典寶所匠人南下,有一柳姓金匠,雖正當青春健壯,且尤擅拉絲金技,然其乃心術不正者的爪牙,夫人萬不可招去。」

「心術不正的什麼人?要做什麼不利于我的事?」

「自是與夫人欲向魯府獻寶有關,夫人定不難猜。」

車內人輕輕「唔」了聲,滯頓須臾,仍是澹澹道︰「魯藩水深,我擋了裙帶關系的財路。典寶所那個小郎,是他們安插來,要將我所獻的寶石換成殘次偽劣的麼?」

曹旭道︰「正是。曹某聞知,有宗室外戚素來販售金銀寶珠入魯藩的,這回听說小殿下奏稟魯王,夫人將從南洋進獻奇珍,慍怒不已。憑空有人白送好東西,這些販子,少掙許多銀錢,還會教王爺王妃們瞧出,從前的東西怕是假的。」

鄭海珠繼續追問︰「怎麼個假法兒?」

「譬如在琉璃中嵌以金絲,偽作錫蘭國的貓兒眼。又以綠琉璃燒制成方糕狀,涂抹紫酸稍加腐蝕,恰如挖自地穴深處,冒稱為西洋寶石‘助木剌’。再有……」

「知道了,都是聰明人,只是聰明勁兒不用在正道上。」鄭海珠輕聲打斷曹旭。

明代由于西學東漸之風影響,匠人們掌握了不少玻璃燒造工藝,琉璃已不是前朝那麼稀罕,和日用瓷器的常見度不相上下,不再作為皇親貴胃主要的首飾陪葬品。造假者用琉璃技術彷冒寶石,在成本核算上是不難理解的。

鄭海珠也不懷疑國人的造假水平能得諾貝爾物理學或者化學獎,即使是古人。

她更關心曹旭的目的。

「曹儀賓,從何處听到這個風聲的?」

曹旭毫不遲疑道︰「風月宴飲之所。」

「呵……」鄭海珠淺笑一聲,「一邊狎妓,一邊招那姓柳的女圭女圭來吩咐如何做暗樁?」

「非也,曹某得知他們的心思後,著家奴暗中查探,確信馬前卒是柳匠人。」

鄭海珠默然片刻,才道︰「儀賓與我並無過從,這般費心,定有所冀。」

魯地仲夏的烈日下,車簾內外的兩人,講話都冷冰冰的,卻均無虛與委蛇之態。

但曹旭的身姿,開始挺直起來,出言顯露決絕之意︰「某欲在夫人南行商旅中,謀得一席之地,為顯篤誠,總要交個投名狀。」

哦?一個比自己品級高三等的貴胃,竟是來面試求職的?

鄭海珠終于掀開車簾,仔細打量曹旭。

方才隔得遠,僅憑衣冠判斷是富家公子。

此刻瞧來,但見這位曹儀賓,面容曬得黝黑,夏日輕薄綢袍下的身軀,估模著也不遜劉時敏那些虎背蜂腰螳螂腿的錦衣衛侍從。

曹旭坦蕩地迎著鄭海珠的目光,繼續侃侃道來︰「家父是濟寧左衛指揮使,曹某十三歲就被宗府定為郡主儀賓,十六歲尚郡主,居于儀賓府。郡主纏綿病榻,去歲仙去。夫人放心,曹某已是自由身,小殿下素來也曉得曹某人品如何,他只是,不知曹某萌生去鄉經商之意而已。我,我總要先來與夫人商洽……」

鄭海珠微微展顏︰「本朝法度,即使郡主縣主先歿,儀賓的祿米也還在,減半而已。曹儀賓尚郡主,如今雖是鰥夫,也還坐享四百石祿米,況且國法祖訓並不禁止儀賓再娶,本是逍遙之人,何苦自求勞碌之命?」

曹旭身邊的家奴聞言,立時眉頭皺了起來,一個「你」字滾到喉頭,又生生咽了下去。

就算李大牛,也在心里滴咕,俺滴娘來,夫人這話,戳俺們男人肺管子了,這不就是說,你個上門女婿死了病怏怏的老婆,照樣每年啥都不干就有俸祿,還能娶新婦,出來瞎折騰個啥。

曹旭剜了一眼身邊家奴,面不改色道︰「夫人也提到‘坐享’二字,這個‘坐’字,便是曹某心結。我們曹家世襲軍戶,不是什麼繡花枕頭、銀槍蠟頭買來的軍職,曹某長兄去歲還擢升至登來陶巡撫帳下。曹家子佷衛戍國疆者眾多,便是從文的,亦有進士及第者。偏我這個入贅帝王家的,文武之道都被堵了個嚴嚴實實,縱然胸前補子上繡一頭獅子,年輕輕已如僵死之蟲。這般混吃等死的時日,曹某,不甘心。」

曹旭說到最後,語速又緩下來,透著落寞。

「那你自行去經商即可,何必來投我?」

「你是國朝所授的安遠夫人,身有軍功,不是尋常商戶,父兄那里的關,曹某好過些。」

鄭海珠哈哈一笑,干脆將最後幾分矜持也扔了︰「曹儀賓,你在世人眼里是個吃軟飯的,但吃天家的軟飯,在令尊和令兄看來,還是比像我們這樣的買賣人,體面些,對麼?」

曹旭面容沉靜,並無告罪之色︰「夫人,我是家中幼子,家父如今已過花甲,我不想老人家動怒傷身。」

「唔……」鄭海珠霎時有些歉然。

人家不是情商低、說著說著就流露出看不起商戶的心思來,人家只是正宗古人,十分在意孝道。

「曹儀賓,今日一敘,海珠感激警示,也明白了你改換前程之志。待我思量一宿,明日再議如何?」

曹旭躬身道︰「自應如此,曹某告辭。」

車駕殊途後,搖晃的車廂中,鄭海珠又撿了曹旭所言的細節琢磨。

撫順保衛戰後,明廷中如張銓那樣的有識之臣,並未被勝利沖昏頭腦,而是上奏設立登來巡撫,加強山東半島的軍防,遏制後金努爾哈赤。

自己曾打過交道的登州知府、浙江人陶朗先,就成為首任登來巡撫。這一節,與歷史果然相符,只是提早了兩年。

曹旭光明正大地提到登來陶巡撫,將哥哥的軍職為自己的面試背書信用,足見其並不掩飾出處。

到了驛館,李大牛主動問道︰「夫人,要不要屬下將那曹儀賓一同查探了?」

「要,底細能模多少是多少,不過這個人,我的確想招來。」

鄭海珠看著手里的信箋,蹙眉道。

良禽擇木而棲,自己這一方的名聲做出來了,不說天下英雄盡入彀中那種膨脹的牛皮,但如曹旭這樣還有點志氣的男子,主動投奔過來,倒也未必是蹊蹺。

更重要的是,昨日送到驛館的董其昌的來信,讓鄭海珠臨時需要一個可堪一用者,與顧、韓夫婦往南洋去。

因為,她自己的出差目的地得改了,從去越南,改成去大明帝國的都城——北京。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