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四十九章︰兄長,必須找名將守合肥!

「哼!」

董承此刻也是萬念俱灰,不知是否還有回轉的余地。

他心中真正絕望的是,成大事之時,並非是所有人都一起同心共力,總以內鬼而敗。

無論是當時于洛陽,還是後來的長安。

又或是今日的許都,都是如此。

若是人人都可同心。

誒?那大漢也不會亂。

可恨!

現在唯一的念想,幾乎就是等著安插進許都的那些暗衛,可以想辦法沖出曹操的重圍。

這些人,都是當年伏氏安排的死士,忠誠不已,各自有相聯的暗號,不容易被校事發現。

這些校事府的爪牙,無論多厲害,總不可能未卜先知吧。

董承口中怒罵曹操,其實心中卻一直在思索著,盤算如何才能讓更多的人逃出此次災難。

「曹孟德,今日有人反你,日後必然還會再有,我董承雖敗,但忠漢之事還在。」

「哈哈哈,你太會抬舉自己了。」

曹操直接笑而奚落,連頭都不願轉回來看他一眼,神情不屑,平視前方的道︰「什麼忠漢之人,你們不也是為了自己的地位嗎?」

「說得冠冕堂皇,無非是為了個名罷了。」

「可日後,又有幾人能念你董承的好?」

「恐怕青史所銘記的,無非是一個愚笨的權臣罷了,難道還有人給你燒香祭奠嗎?」

「呸!我將心向漢,只為了天子,豈與你等一樣?」

曹操再次哂笑,這一次索性直接回頭去看了一眼董承,問道︰「那一心為漢,為何不去奪城發展,自己奉迎天子呢?是不想嗎?」

「我……」

董承臉色微變,一時語塞,不知該怎麼回答,「我不與你這等奸賊詭辯!你與董賊無二?」

「哎喲,小點聲,」曹操頗為無趣的嘆了口氣,頓失興趣。

這董承的口才不如伯文十之一也。

「翻來覆去就這麼幾句話,董卓遭天下人得而誅之,被十八路諸侯聯盟而討伐,你可听聞我境內百姓說過曹氏半句壞話?」

「哼!你遲早會敗露,你曹操豈會真心迎奉天子?我是萬般不信。」

「嗯,可惜了,那你已經看不到了,」曹操說完了這句話後,便不再和董承有任何話語往來,無論他在身邊如何罵,曹操也只是坐而穩固,絲毫不亂。

甚至還想閉目養神,神情一直保持了某種極其冷靜的境地。

如此,一夜過去。

即將天亮的時候,宮門打開,百官跟隨校事而見,無論文武都在其列。

那些老臣,有些人已經知道昨天夜里發生了什麼,有些人則是並不知曉。

是以神情各異,行走緩慢,到校場集合。

畢竟抬頭可見曹操在階梯之上,大殿門前安然坐著,天子就在其後。

如此景象,無論是否知情,都明白今日恐怕並不簡單。

這時候,趁著那些臣子還沒有站齊,曹操別過頭去看已經疲憊不堪雙眼耷拉的董承,笑著問道︰「不如你現在告訴我同黨還有哪些人,我可承諾護你全家周全。」

曹操聲音很冷澹,這話已經算是最後通牒了,此也算是最後的一次機會。

接下來恐怕不會再問了。

董承虛著眼楮,奮力抬起頹唐的腦袋去掃視階梯之下站著的文武眾人,期間可見不少悲鳴的目光。

包括楊彪、司馬防等人,還有鐘繇、馮憑等已經逐漸中立的老臣。

一時間,大有一種悲涼之感。

「哼,」董承嘴唇干澀,頭發散亂,蒼老面龐依舊凜然,極為仇恨的盯了曹操一眼,朗聲道︰「同黨自然還有!」

「你若是想知道,我也不怕告訴你!」

站在殿下的文武里,這一瞬間不少人臉色頓時煞白。

曹操嘴角一揚,點頭道︰「好,那你就說說看,我听听有哪些人。」

「西涼諸侯將軍,馬騰在列。」

曹操面色一怔,旋即點頭。

「太醫吉平。」

嗯,此人已死,定然說之無慮。

「長水校尉種,偏將王子服。」

「尚書令荀或。」

曹操頓時眼神一瞪,前面的名字他一直有所懷疑,與校事如今所打探到的倒是也無二。

而荀或這個名字,卻甚是新奇。

「荀氏公達也,還有廷尉鐘繇。」

「還有舒城侯徐臻。」

曹操頓時啞然失笑,「公豈非是胡言亂語也,徐臻豈會與你為伍?」

「呵呵,徐伯文位高權重,非曹氏之臣,他如此聰明之人豈能沒有謀劃,否則日後你曹操故去,誰人能壓得住他?」

曹操沉默以對。

他依然不信徐臻會反叛自己,但是董承的這一句話,卻是說到了點子上。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是一貫奉行的宗旨。

可若是天下安定,就並不能再如此任用人才了,亂世用人與治世用人截然不同。

不過徐臻應當還是自家人。

「哼,我與伯文,我與文若,盡皆是傾心相交,豈是你董承一句話就可以污蔑的。」

「我還以為你真心悔改。」

「哈哈哈!」董承仰天長笑,逐步站起身來,道︰「我之事,不牽扯他人入內,曹孟德!我知你心狠,卻沒想到還蠢笨。小心被身邊人刺殺!」

「我董承既事情敗露,請立刻賜一死!你所要的同黨,就是這些人!」

「你信與不信,與我無關!請君承其諾!照顧好我的家人!」

「不可能!」

曹操擺手拒絕,繼而冷笑而對董承,道︰「我豈能再給你機會。」

「我若是沒有讓校事監察,恐怕你等還要再謀劃許久,若是再得數年排布之功,不知結果如何,可無論內外之戰都是如此,」曹操起身背手,沉怒而言,「自古成王敗寇也,該當如此,董氏滿門都是叛逆之人,當斬。」

「而諸位,官吏,今夜我校事與金吾,殺了多少刺客?」曹操問一旁的人道。

回話的是他麾下將軍徐晃,抱拳道︰「三百六十八人。」

「嗯,好!三百六十八人,都是士族所培養的刺客,目的是到觀景樓刺殺我曹操。」

「太醫吉平在我平日所食湯藥里下毒,我與他相處不過一年有余,又如何會輕信之?」

「董承,則是密謀之主,是以校事察覺特以來報,我定當嚴懲不貸。」

「以上諸人,都是篡漢逆賊,陛下,你說呢?」

劉協忽然被叫到,本身就在金黃坐榻上瑟瑟發抖的他,此時眼淚都快要抖出來了。

此時看向曹操的背影,只覺得比董卓那等人更加可怕。

當年董卓不過是粗野蠻橫,橫征暴斂,加之草管人命。

但你若是迎合他,始終听話,背地里還能有不少自由之身。

可這位曹孟德……卻是滴水不漏,慢慢蠶食,直至將周遭所有的自由空間全部擠壓。

而後便可以真正的掌控于手中。

在這個過程中,曹操甚至還能得到大量的民望,百姓不會察覺到絲毫亂象。

悄無聲息的就獲得了一切。

可怕,何等的可怕。

「朕,朕的為丞相感到不值!丞相勞苦功高,忠君體國,卻還要遭此大難!實在人神共憤!」

「朕,想請丞相開恩,雖然此事乃是國丈主謀,可董妃是不知情的,她現在肚子里已經有了龍種,還請丞相不要滿門抄斬。」

「嗯?」曹操眉頭緊皺回頭瞪了劉協一眼。

還有龍種?

曹操此時忽而仿佛是沒听明白一樣,「陛下說什麼?龍種?」

「難道是打算將龍種養大,日後為其阿翁來復仇?再殺我曹氏全家?如此豈能算公正?」

劉協頓時一愣。

他沒想到自己這句話恐怕反而要害死了董妃,若是不說此話,恐怕還不至于如此。

「丞相!丞相!」

劉協頓時大喊了幾句,但是並沒有用,一隊虎賁直奔宮殿之後,估計是去抓董妃去了。

「曹賊!你敢!!」

董承大喝,此時睚眥欲裂,但是兩旁的宿衛已經將以刀將他的脖子割裂。

疼痛本能的讓董承不敢有半點動彈。

此時曹操仿佛沒听見一樣,再面對下方眾臣,「諸位,可還有人要出來相勸??」

堂下之人竊竊私語,暫且還不可听聞在說些什麼,卻都是面色發白,心有戚戚。

「太尉!」曹操起身來,遙遙而望,澹笑著道︰「不準備勸一下嗎?」

「我,我……」楊彪此刻兩股戰戰,神情驚慌失措。

他卻說不出話來,董承在做此計的時候,並沒有機會與他商議,而且,楊彪始終覺得,現在絕不是最好的時機。

應當要等數年之後,黃河兩岸的兩位大諸侯開始決戰,那時候才可有機會對曹操下手。

此時動手,太過冒失,無異于中了曹操的奸計,同時此前的所有安排全部都付諸東流。

沒想到,他還沒將自己心中所想告訴董承,便已經到了今夜之狀況。

「沒什麼可說的?」

曹操微微前傾,仿佛聆听,但楊彪果然是保持了沉默,見狀,他直接咧開嘴對鐘繇道︰「那就,交給廷尉吧。」

「所有官籍在漢籍之中的官吏,全部受廷尉所查,校事府旁听,太尉與太傅皆不可免!」

荀或當即一愣,等鐘繇派人開始捉拿的時候,方才快速走到曹操面前,俯身請問道︰「丞相,那我官籍也在漢廷,是否也要去廷尉處……」

「哦,我差點忘記了,」曹操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文若與我,宛若民間夫妻,你我知根知底,何須去廷尉受苦,你不用去。」

「好。」

「哦,伯文也不用查,我會告知校事府與廷尉。」

「好。」

荀或低首而言。

他此時左右看了一眼諸多官吏,都在苦苦哀嚎,許多老者頗為年邁,身體也不算太硬朗,若是去了廷尉里,要吃牢獄之災。

此刻,也唯有搖頭嘆息。

恐怕在場的無數人都要無比羨慕徐伯文,他已經提早離開了許都,離開了這等是非之地。

……

九江。

壽春城中。

徐臻復建城池,將大量的財物用于安置百姓,搭建民居。

三月之功,得了房屋無數,村落再起三十幾處,都未曾命名,但卻已經有農田開墾。

以曲轅犁具等,發放給百姓,又將所繳獲的耕牛匯集起來,按照當年于兗州一般,計牛入谷。

數十萬百姓,得以安置。

也由此,徐臻與曹昂的名聲一同傳到了江南一帶。

【連續20日理政,獲得自律值+500,內政+1,外交+1】

隨著系統的提示聲響起,徐臻放下了手中的政務。

看向門外,已經是日落時分。

于是不再有絲毫遲疑,直接出門去。

曹昂剛剛從門外進來,準備和他商議募兵之事。

募兵一直頗為踴躍,如今九江郡又有四萬余兵馬,多是新丁,不過騎兵只有六千多。

而且其中兩千還是徐臻宿衛營的精銳。

另外四千則是曹昂一起帶來的虎豹騎。

等開春之後,許都那邊傳來消息,一旦局勢穩定,開始與袁紹爭鋒,那就意味著兩人需要從九江回去。

那個時候,就必須定下合肥的守將,必須要以一名大將來鎮守,才可讓孫策與周瑜等江東英豪沒有趁機北上的可能。

「兄長,募兵到今,已經幾乎不會再有新丁了,九江郡與廬江郡兩地,所有願參軍的壯丁,都在這兩月相繼入營。」

「接下來,是否該招攬將軍操練兵士。」

「而且,自許都傳來消息,似乎董承等人已有異動,還好我們走得快。」

「是吧!」

徐臻得意的揚了揚眉,對曹昂露出了一個明媚的笑容,「我訓出來的校事,再明白不過了,而且在臨走之前,我已經為主公分析好了各種利弊。」

「我听聞,」曹昂看徐臻沒有留下的意思,當即跟在身後亦步亦趨的追著,趁他還沒到家前,將該說的消息全部告知,否則就沒機會了。

「我听聞,劉備也已經到了徐州城來,大軍追逐袁術,若是按照之前的排布,他可能會投奔呂布。」

「若是兩人聯合,再佔據徐州的話,豈不是又有內亂。」

徐臻的腳步稍稍停了一下,當即苦笑道︰「他不會投奔呂布,若是擔憂的話,可寫一封書信去徐州,讓子孝兄長防範。」

「子孝將軍守城極為堅韌嚴厲,必然可守住。」

徐臻就是從曹仁的軍中出來的校吏,所以對他有更深刻的了解。

嚴肅整軍,從無懈怠,且日夜修習兵書戰法,這些年始終是勝仗居多,若是他守城,敵人將極難攻破。

「劉備,當真會背棄我父親嗎?」

徐臻苦澀的笑了笑,道︰「會,不甘心居于人下,且已經得了皇叔的名頭,自然是要走。」

「可惜了,若是殺了就好了。」

「我勸過了兩次,所以結果如何就只能接受了,」徐臻嘆了口氣說道,他在臨走時,實際上又勸諫了一次。

但曹操終究還是沒有做出那個抉擇,也有可能是舍不得。

畢竟他和劉備相識,比自己早多了,兩人極有可能在洛陽時候就已經有過交情,之後劉備跟隨曹操一同起事,後一起參與同盟討董。

也曾促膝長談,同寢同眠,又或者,還有別的考量。

這時候,典韋從外縱馬而來,到兩人面前當即下馬,臉上滿是興奮,如雷般的聲音傳來,「有消息了。」

「許都那邊,似乎已經動手了,丞相殺了不知多少漢臣,將許多老臣全部下獄,如今已經控制了許都的內外所有官吏。」

徐臻听到這話,腳步是真的登時頓住,一時間表情復雜。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